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课后限时集训 (二十五 )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时间: 45 分钟 分值: 85 分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 1 (2017 淄博高三诊断 )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 741 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 ) 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 C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B 道举考试客观上有利于道家思想的 传播 , 会影响到儒家思想 , 但这不是目的 ,
2、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说明为了证明唐朝统治的合理性 , 而推崇道学 , 故 B 项正确;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是科举制度的作用 , 与考察科目的变动无关 ,故 C 项错误;道举客观上有利于推动道学的传播 , 有益于文化的多元发展 , 但这不是目的 ,故 D 项错误。 2 (2017 张家口高三模拟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载:“ (二程 )昔受学于周茂叔 (周敦颐 ),每令寻颜子、仲尼乐处,所乐何事。”理学家重视“孔颜之乐”意在 ( ) A追求以仁为核心的主体自由 B发扬“格物致知 ”的治学精神 C弘扬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D重新构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体系 A 理学家重
3、视“孔颜之乐”的目的在于追求一种精神上以仁为核心的自由与享受 , 故 A项正确;“孔颜之乐”是一种精神追求而不是治学精神 , 故 B 项错误;“孔颜之乐”是对儒家思想精神的弘扬 , 而不是理学 , 故 C 项错误; D 项表述过于宽泛 , 排除。 3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理学的“反动”指 ( ) A强化三纲五常教化作用 B从神学政治转向伦理道德 C注重强化谶纬神学 思想 D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 B “汉唐儒学”也有强调三纲五常的内容 , 故 A 项错误;宋代以前儒学服务君权神授 , 宋【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4、明理学则将伦理说成世界的本原 , 儒学成为人生哲学 , 把儒学的伦理道德根植于人的内心之中 , 从而达到维护封建专制的目的 , 故 B 项正确;“谶纬神学”主要体现在西汉以后 , 所维护的是“君权神授” , 故 C 项错误;儒学自从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后 , 就有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的作用 , 故 D 项错误。 4孔子主张“知 (智 )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朱熹主张“居敬察醒”。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 ) A强调法治 B强调德性修养 C重视教育 D人性本善 B 强调法治属于法家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 , 故 A 项错误;孔子主张“仁者不忧” , 朱熹主张“居敬察醒” , 两者共同强调德性修养
5、 , 锤炼品德 , 故 B 项正确;题目中两人均没有提到教育 , 故 C 项错误;题目中并没有提到人性 , 故 D 项错误。 5某思想家认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材料中的思想家强调 ( ) A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 B知行合一是获取天理的关键 C“格物致知”才能求得天理 D顺应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 A 材料中“致良知以求仁”体现了心学的主张 , 表明该思想家是心学代表人物 , 故 A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获得天理的关键 , 故 B 项错误;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主张 , 故 C 项错误;顺应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是其主张
6、而是其结果 , 故 D 项错误。 6黄仁宇认为宋代理学“与汉代从美术化的眼光看世界不同,认为宇宙之上构成包含无数之因果关系,而人之能为善,与自然法规 (他们称为天理 )相符。”与汉代儒学相比较,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主要在于 ( ) A以天人合一的观点宣扬儒家伦理 B从哲学角度开辟儒学发展新路径 C借鉴因果报应宣扬封建等级观念 D通过格物致知方法探索自然规律 B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汉代儒学已经产生 , 故 A 项错误;宋代摆脱了一味关注现实和粗糙的天命观 , 将儒学上升到“理”的高度 , 故 B 项正确;宋明理学是以“天理”的观念来维护等级秩序 , 故 C 项错误;儒学主要目的不是探索自然规律 ,
7、 而是为现实社会服务 , 故 D 项错误。 7李贽的藏书是评述历史人物的著作。其中的世纪部分,讲述的是朝代更替以及帝王个人活动。他将陈胜、公孙述 (东汉末年军阀 )等列入书中,且每篇都标有名目以示褒贬。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 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该书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 ) A反对思想束缚提倡独立思考 B突破传统改革史书编撰体例 C破除传统等级观念反抗权威 D以史为据实事求是评价历史 A 根据材料“且每篇都标有名目以示褒贬。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 , 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可知 , 李贽的史学著述已经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转而开始独立思考 ,故
8、A 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史学编撰体例 , 故 B 项错误;同样 , 材料中也并没有提及所谓的“等级观念” , 故 C 项错误;仅仅根据材料 , 我们也不能推断出李贽的史学著述是站在实事求是的立 场之上 , 故 D 项错误。 8 (2017 岳阳高三质检 )清代学者戴震认为:“天理者,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使天下无不达之情,求遂其欲而天下治。后儒不知情之至于纤微无憾,是谓理,而其所无理者,同于酷吏之所谓法。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材料 ( ) A否认“天理”的存在 B具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 C认为“理”“欲”相统一 D体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C
9、 根据材料“天理者 , 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 , 说明清代学者认可天理的存在 , 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学者依然认可天理的 存在 , 说明依然属于唯心主义 , 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天理者 , 节其欲而不穷人欲也?圣人之道 , 使天下无不达之情 , 求遂其欲而天下治” , 说明学者戴震认为天理是控制欲望而不是取消欲望 , 即“理”“欲”相统一 , 故 C 项正确;戴震反对遏制人正常欲望的理 , 是对传统理学思想的批判 , 但未体现反专制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故 D 项错误。 9 (2017 韶关高三调研 )对君臣关系,黄宗羲作了独到的论述: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则作了全新的
10、解释,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这些主张 ( ) A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B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是对儒家思想精华的传承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 C 材料中黄宗羲认为君臣职责是为民谋利 , 顾炎武则认为君主及其官吏应该尊重百姓 , 不应该对百姓横征暴敛以保证自己的享乐 , 这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传承 , 材料中并未提及经世【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致用 , 故 A 项错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有本质区别 , 西方启蒙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 故 B 项错误;黄宗羲与顾炎武的主张是对儒家思想精华 (民本思想 )的传承 ,故 C 项
11、正确;动摇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 , 故 D 项错误。 10 (2017 盐城高三模拟 )吴晗历史的镜子 中提及“他晚年游历北方时,有和过去知道不符合的,就立刻检书查对,力求记载的真实,他这种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材料中的“他” ( ) A认为探究“理”,只需内心反省即可得到天理 B主张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 C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 D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C “他这种从实际出发 , 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 , 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 , 不务实际的学风”指的是经世致用的 主张 , “他”
12、是指顾炎武。认为探究“理” , 只需内心反省即可得到天理是王阳明的主张 , 故 A 项错误;主张限制君权 , 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是黄宗羲的主张 ,故 B 项错误;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 , 富有时代责任感是顾炎武的主张 , 故 C 项正确;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是王夫之的主张 , 故 D 项错误。 11明代思想家王夫之在批评理学“损人欲以复天理”的同时,提出了弱化“理欲一体”“以性正情,以义制利”的主张。这说明王夫之 ( ) A彻底否定理学的“理欲”观 B不提倡“尊公轻私”思想 C极力批判封建君主专 制统治 D认为私欲是理的物质基础 B 王夫之批判的只是理学“理欲一
13、体”“以性正情 , 以义制利”等的主张 , 并未对其进行彻底的否定 , 故 A 项错误;因为王夫之批评理学“损人欲以复天理” , 故其所提倡的并非“尊公轻私”思想 , 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王夫之对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的批判 , 故 C 项错误;王夫之只是主张弱化“理欲一体”的主张而并未“认为私欲是理的物质基础” , 故 D 项错误。 12 (2017 江西重点中学联考 )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 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A 以反传统、反教条和反权威自居的李贽遭受到同为进步思想家的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批判 , 而王夫之的政治主张亦与孔子“礼”的政治追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 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还尚未进入崩溃的阶段 , 故 A 项正确;材料中的诸位进步思想家 , 无论顾炎武、黄宗羲还是王夫之 , 他们都 在竭力维护封建纲常礼教 , 这与当时“商品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