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四上五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docx

上传人(卖家):丹乡武阿哥 文档编号:5274034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9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四上五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四上五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四上五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四上五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四上五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四上五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四上第五单元的关键词是“写清楚”这个词语我们平时经常用,可实际上真不一定理解它。至少我自己绝不敢说完全理解。为了“写清楚”,前后反复琢磨了不短时间,也写了不少文字,现在觉得还是没理解清楚你瞧,不自觉又用了一个“清楚”。请问:“写清楚”到底怎么理解?怎样才算“把事情写清楚”了?这几天脑子里一直琢磨与“清楚”有关的另两个关键词:“事实清楚”与“细节清楚”。有过法制节目观赏经验的人应当记得“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这样八个字。已经“事实清楚”了,干吗还要在后面加上“证据确凿”呢?法律术语与表述是相当严谨的,一个字不能加,一个字不能减,一个字更不

2、能错!这说明“事实清楚”与“证据确凿”虽与同一件事有关,但表述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举个例子:“某人醉酒驾车,肇事逃逸。”这叫“事实清楚”;什么时间点喝的酒,喝了多少酒,在哪驾的车,车牌多少,经过哪些路段,撞了什么人,什么时间点撞的,逃逸到哪里了,什么时间点被警察抓获了,等等问题都一清二白,这叫“证据确凿”。再举一例:班上两个孩子闹了矛盾,班主任把两个孩子叫到一边问怎么回事,第一个孩子说“他打我”,另一个孩子说“是他先骂我的”,班主任听完后紧接着就会要求“把经过讲清楚”。接下来就是两个孩子在班主任的反复介入下碎碎念还原经过了。“他打我”“是他先骂我的”是“事实清楚”,俩人后面的碎碎念是“细节

3、清楚”。回到习作单元上,个人以为,两者是一一对应的。那么四上第五单元习作的重难点应该着落在“细节清楚”上!假如深究“细节清楚”,是有“写详细”“写具体”的嫌疑的,而“写具体”又是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能不能提前试一试?这应该是完全可以的。有孩子明明能“写具体”了,我们还用“写清楚”的标准评价他们,这就不合理。前面以“老麻雀的无畏”为例,解读了麻雀一课“写清楚”的问题。当时的想法是:“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一句话就把“老麻雀的无畏”“写清楚了”。准确地说,那叫“写生动”“写精彩”而这种生动与精彩的背后,是作者无数次“写清楚”之上的练习、提升。而四上第五单元习作

4、教学,或者说整个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根本达不到麻雀文法的高度,可以瞧一瞧,而没有必要死揪着不放。毕竟,绝大多数孩子(包括我们自己),在习作方面,始终以模仿为本。一句话就做到“事实清楚”“细节清楚”且“表述传神”的地步,那就是文学宗师。按照上面的思路,先把四上第五单元四篇课文作以下梳理:课文事实清楚细节清楚怎样做到“细节清楚”?麻雀无畏的老麻雀吓退了猎狗的攻击。细节一:老麻雀的无畏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细节二:猎狗的攻击与退缩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慢慢地,慢

5、慢地向后退。(1)抓住老麻雀和猎狗的外貌、神态、动作、心理写。(这一点几乎每一次习作都会涉及,已成一句有用而空洞的概念)(2)写任何角色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都有“逻辑思维”的参与。以“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一句为例,一共用了“走、嗅、张”三个动作。其一,猎狗肯定不止这三个动作,它完全可能摇摇头、晃晃尾巴,而只有“走、嗅、张”最能猎狗的攻击。其二,先嗅一嗅,再慢慢走近小麻雀,最后张开大嘴,行不行?不行,因为课文第二自然已经说了“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猎物”。(3)写任何角色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更有“形象思维”的参与。好比“像一块石头似的

6、落在猎狗面前”不可以改成“笔直飞快地落在猎狗面前”,再如“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这些都是作者形象思维的参与与加工。爬天都峰“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共同克服了心里障碍,爬上了天都峰。细节:“我”开始不敢爬,最后爬上去了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在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级比我还大哩(1)写出了“我”前后心理的变化。(这又是一句有用而空洞的概念)(2)写心理变化既要有层次,更要有留白。“开始不敢爬,后来敢爬”这是心理变化的层次。“开始不敢爬”的心理写得细致入微、纤毫不漏(“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直

7、接描写,正面体现不好爬;“我爬得上去吗”直接描写转入浅层心理:怀疑自己;“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真叫人发颤”直接描写+形象思维,浅层心理进入深层心理:产生畏惧);“后来敢爬”一个字的心理也不写,“我奋力向峰顶爬去像小猴子一样”是事实清楚而非细节清楚,在这之前,“我”是怎么克服内心怀疑、畏惧心理的,老爷爷的心理,作者一个字都不写,转而写老爷爷的外貌及“我”与老爷爷的两句对话,这是心理留白。为什么要留白?一来无非再把前面的有层次的心理变化再写一遍,技法上重复;二来给读者预留充分的联想空间(第一次读到“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时,我还把这个人物当成了次要角色),同时与结尾呼应。我家的杏熟了我家杏熟了小淘淘偷杏奶

8、奶打杏、分杏细节:奶奶打杏、分杏拿了走到树下往下打身子颤颤巍巍的叫了过来,一人分给五六个,剩下的几个给了我露出了微笑,转过头对我说(1)奶奶“打杏”“分杏”的动作、语言写得很清楚。(你瞧,课文旁批就是这样写的。可是对学生“把事情写清楚”,尤其是达到“细节清楚”,没多大用,真要有大用,我时时喊)(2)写奶奶“打杏”,最动人的是“她脚底下站不大稳,身子颤颤巍巍的”,这句话把奶奶打杏和“我”捡杏分成两个部分,别的小孩子都没注意到这一点,唯有“我”注意到了颤颤巍巍的奶奶专挑熟了的杏打,颤颤巍巍的奶奶一个接一个的往下打多么刁钻的视角,多么诚挚的情感!所以多少年后“我”都能记住奶奶的话。写奶奶“分杏”只有

9、“一人分给五六个,剩下的几个给了我”这一句话,怎么能叫把“分杏”的动作写清楚了?重点是描写奶奶的动作与神态“看他们吃得那样香甜,奶奶的嘴角露出了微笑”,请注意,奶奶是因为看到了别的小伙伴“吃得那样香甜”嘴角才露出了微笑,然后转过头对“我”说了那句话。此时,又只有“我”注意到了奶奶一直在看着其他小伙伴吃杏,更只有“我”注意到了奶奶嘴角的微笑!文章结尾说“我每年都照着奶奶的嘱咐,把熟透了的金黄金黄的杏分给小伙伴分吃,也送给邻居叔叔婶子们尝鲜”,仅仅是因为“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吗?不是吧!现在,你还能说“课文把奶奶打杏分杏的动作、语言写得很清楚”吗?周蓉从始至终写的都是她独特视角中的那个独一无二

10、的奶奶。这又是大家手笔。小木船陈明和“我”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们互相摔坏了对方的小木船,友谊破裂陈明搬到外地前,又送给“我”一只小木船细节一:互摔小木船拿在手上,翻过来掉过去地看一失手分辨说生气地说往后一退一脚踩在拿起使劲摔踩了两下抓起头也不回走了细节二:赠送小木船偷偷地回头看了右手插在追上掏出望着满脸通红,激动地说塞望着紧紧地握住把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有条理地逐一写下来。(这回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事实如此。小木船算不上大师手笔,它就是供学生模仿借鉴的。这样的文章自问自己还是写得出来的。文中两处“细节清楚”,不作任何指导,班上也一定有学生写得出来,甚至写得更详细、更精彩)补充说明:所

11、谓“逐一写下来”,并不真是一点不漏,而是有一定选择性。比如“互摔小木船”部分,“我”和陈明显然不止说两句话,作者只写了那两句,因为这两句足够引发我们之间的矛盾。除了上面的“事实清楚”与“细节清楚”,四上第五单元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谈一谈。一个是“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交流平台”四句话:(1)写一件事,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这是第四单元学的语文要素,学了自然要用,而且要反复用。(2)时间、地点、人物要交代明白。这句话看似说清楚(又来了一个“清楚”)了,实际上没有。开头一定要把时间、地点、人物都交代明白吗?开头一定要先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吗?(3)写事情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如,爬天都

12、峰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前面一句话没毛病,任何文章都得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写文章不是只有时间、地点、事情发展三种顺序。后一句话误导了多少人啊,爬天都峰压根不是一篇游记用它教怎么写“游XXX”“爬XXX”只能是事倍功零。(4)麻雀的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了下来,活灵活现地展现了麻雀和猎狗相遇时的情形。屠格涅夫真的“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写了下来”吗?没有吧!这句话最重要的是启示我们习作时一定要让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参与进来,让思维指导我们写作。“初试身手”就很贴近学生的真实习作了。要求是“看图并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重点是“想象”,图片只是提供了一种习

13、作情境,想象可以让学生把静止的画面变成连续的镜头。“观察家人炒菜”、擦玻璃或者其他家务的过程,用一段话把这个过程写下来,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这就是切既具操作性、又有指导性的练笔了。需要插一嘴的是:写动作一定不要只有动作,还得加点心理、神态什么的,写其他描写同理。另外一个是“把事情写清楚”不等于“一篇文章只写一件事”。麻雀写了一件事:猎狗向小麻雀发起攻击,老麻雀替身而出,吓退猎狗。细致写了“老麻雀的无畏”。爬天都峰写了两件事:(1)“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爬上了天都峰顶;(2)爸爸给“我”和老爷爷拍照留念,赞扬我们会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细致写了“我克服困难心理”。我家的杏熟了写了

14、四件事:(1)“我”依偎在奶奶怀里数杏;(2)小淘淘嘴馋偷杏;(3)奶奶打杏、分杏;(4)“我”给小伙伴、邻居叔叔婶子们送杏。细致写了“奶奶打杏、分杏”。小木船写了三件事:(1)“我”和陈明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2)我俩互摔小木船,友谊破裂;(3)陈明搬家前,送“我”一只小木船。细致写了“我俩互摔小木船”和“陈明送我小木船”。为什么都只细致写其中的一两件事?习惯了“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这样的概念术语,我们以为这就是答案,以为学生也这样理解就行了。事实是完全不行,所以不要轻易用这些概念术语麻痹自己和学生。麻雀细致写“猎狗的进攻和退缩”行不行?可以,反衬。爬天都峰细致写“我和老爷爷初次见面后的心

15、理”行不行?可以吧,只是代替爸爸提前揭示主题。我家的杏熟了一课,把奶奶的话放在第一件事里细致写行不行?好像也可以吧,不用奶奶打杏、分杏,“我”也可以给小伙伴、邻居叔叔婶子们送杏,也可以体现“我”对奶奶的独特情感。小木船只细致一件事行不行?可以的。整个故事照样可以写清楚。问题是:重新改写后的文章九成九会远逊色于课文。每件事都细致写是完全不行的,五个手指有长短,一棵树分枝干,同样的道理,一是审美需要几件事同等并列势必造成审美疲劳,另外一个是功用需要也就是六上习作单元所说的“围绕中心意思写”。“事情”里实际上包含好几件小事,如何写每件小事是由表达需要与作者功底决定的。故“把事情写清楚”不等于“一篇文章只写一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四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实践:四上五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docx)为本站会员(丹乡武阿哥)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