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人格修养(共35张PPT)ppt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277835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47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人格修养(共35张PPT)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人格修养(共35张PPT)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人格修养(共35张PPT)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人格修养(共35张PPT)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人格修养(共35张PPT)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三议论文阅读专题三议论文阅读一一、人格、人格修修养养(一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始于初心成于坚守始于初心成于坚守宋威 之前读报,被两位老人的故事深深感动。退休老教师叶连平,退休近三十载仍坚守三尺讲台,为学生义务补课,被誉为余热生辉的“乡村烛光”;蒙古族老人班都,生活在气候干旱、环境恶劣的沙漠边缘,年逾八十仍坚持打井挖河,引水灌溉,像呵护孩子般照料着沙漠中的胡杨。育人、种树,不一样的选择,却有着一样的坚守。在他们身上,那种为了心中目标而不吝付出的纯粹,那种甘于奉献而不畏清苦的精神,正是初心的最好体现。初心是什么?因职业不同、经历相异,每个人会给出自己的答案。对于叶连平来说

2、,“学生满堂,桃李遍天下”是他的初心;对于班都来说,“我就想留在这里,这里的胡杨需要我”就是初心。葆有初心是我们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理想的第一要素。被称为当代藏族愚公的斯那定珠,小时候眼睛受伤,因为住在深山里道路不通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间,最终一只眼失明了,那一刻,修路的梦想已在斯那定珠心里悄然产生,长大后,他努力拼搏,积累了几千万资产后,散尽家资,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为贫困家乡修路。最初得不到村里人的理解,甚至遭受辱骂,他含着泪水没有动摇。施工队的人到这里也连连摇头,说这样的山路地势是很难修路的。他没有放弃,到处拜访工程技术人员,最后终于有一家施工队答应为他试试。最终用时10余年,在绝壁悬崖下为家

3、乡修了一条长达60千米的公路,使这个封闭千年的巴拉村终于实现了“三通”:通电、通路、通信号。支撑斯那定珠实现人生理想的正是他当年筑路的初心。初心,可以助人坚定信仰,激发奋斗的意志,即便历经艰难仍旧甘之如饴。然而现实中,很多人一开始也拥有高远的目标、美好的愿景,最终却没有抵达目的地。究其原因,要么是走得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逐渐偏离了正常的轨道;要么是耐不住“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寂寞,抵不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自然也就难以品尝到成功的甘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事实证明:实现人生理想还得有恒心。所以,初心是奋斗的“原点”,恒心如同“半径”,唯有二者兼备,才能

4、画好事业之圆、人生之圆,从而实现人生理想。从古至今我们不乏这样的有志之士。司马迁不忘初心,继承父亲遗志,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经十多年,最后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志,去美国留学,学成后拒绝了国外优越的物质生活和科研条件,回到当时一贫如洗的祖国,数十年如一日超负荷地工作,终于研制出了中国人自己的原子弹、氢弹。每一次抵达,都意味着新的出发。以恒心坚守初心、用执着诠释坚守,坚定信念、勇毅前行,我们定能不断开辟发展的新境界,攀登人生的新峰峦,实现人生理想。(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请简析第段的论证思路。_ _ _ _首

5、先提出本段观点:葆有初心是我们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理想的第一要素;接着举斯那定珠坚守筑路的初心,克服种种困难为家乡修了一条长达60千米的公路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论证本段观点;最后阐述初心的重要意义(或:作用)。2.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_ _ _ _3.结合选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收获或启示。_ _ _ _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列举了一些有初心没恒心的人的事例,并引用名言,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实现人生理想还得有恒心”这一观点(分论点),进而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使论证具有权威性、说服力。示例:读完本文后我明白了要想成功,必须得有初心、有理想,还得有恒心、有毅力。例如我刚上初一时就下定决

6、心坚持锻炼身体,每天早晨和放学后都坚持跑步,坚持了快三年,现在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二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为人顾为人顾“两头两头”米丽宏人,生来一颗头颅,能低下,亦能抬起;一抬一低间,尽显人生智慧。那些睿智的人,总是很看重“两头”:低头做事,抬头做人。做事,须低头,低头,才专注。这世上,哪一条路,都不好走;哪一项工作,想做好都不容易。不管你是谁,身处哪个领域,来到这世界,肩上就缺不了这样那样的担子。要把肩上的担子挑稳、挑到站,要把承担的工作干好、干出色,就要低下头、安下心、坐下来、钻进去。一个“低”,便是投入的过程,沉浸的状态。低下头全身心投入,你才能找到做事的关键

7、处、节骨眼儿。认真地求索,努力地攀登,你才会得到做事的回报和快乐。把事做好,从小的方面讲,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从大的角度说,是奉献社会的平台。做事,一定要有低下头来的专注。同样,低下头来,才能看清脚下的路:是平坦还是坎坷,是顺畅还是曲折,是阳关道还是独木桥,有没有荆棘瓦块,有没有陷阱绊子人生之路漫长而悠远,对大多数平凡人来说,人生路,不会一帆风顺,总是顺境与逆境交错,鲜花和荆棘丛生,艳阳天和暴风雨间隔而行。低头看路,用心走路,绕过陷阱、水坑和枯井,躲过流言、冷枪和暗箭,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点心得。历经风雨,不慌张,大风大浪,不畏惧。在微微低头的谨慎和专注里,你便学会了沉稳,

8、学会了淡定,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走路。也许,我们认认真真走路,却仍避免不了误入歧途,那有什么要紧?谁都不是神仙圣人,肉眼凡胎犯错总是难免的。只要我们及时校正方向,回转身,就能重新走向正确的道路。事,只要去做,就能做成;路,只要认真去走,总能抵达理想的终点。如果说低头是一种清醒,一种智慧,是一种发现真理的态度;那么,抬头则是一种尊严,一种品性,一种志气和骨气。低头,是为了固培根基,孕育果实;抬头,则能从灵魂深处散逸出一种自信、从容的气质。生而为人,就应当活得像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顶着一颗头颅,就得维护它的尊贵。抬起头,挺起腰板,即便你位卑人微。我们抬头,不是一种故作姿态、一种有意显露,而是保持眺望、

9、仰望和攀登时的必须。我们活在当下,然而我们能眺望到诗和远方;我们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我们用低头的专注换来了踏踏实实的进取。你是教师,就要教诲学生、辛勤耕耘,你当司机就得握稳方向盘,当推销员就得走千条巷、串千家门,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换来幸福生活,在工作中追求生命的意义。唯有如此,我们的草芥之躯才会闪出熠熠动人的光彩。在人生的倒影里,没有高下尊卑之别。千顷江山如镜,在于入镜的人,是否拥有一颗高贵进取的心。“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抬头做人,豪迈正直,心存浩然之气。纵然四季时有大风大雨,那不也是给予我们人生的掌声吗?耐得住寂寞,低头做事;耐得住喧嚣,抬头做人。抬头,低头,尽显风姿。低头之间,大地

10、在眼,而心如江河奔流,充满浩然之气;抬头之际,宇宙在心,而心如明月穿松,是一种朗朗俊逸之姿。为人顾“两头”,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境界。(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_2.阅读文章,分析选文的论证思路。_ _ _ _3.阅读此文后,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怎样做到“低头做事,抬头 做人”?_ _文章首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低头做事,抬头做人”,接着从“做事,一定要有低下头来的专注”进行说理,然后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从“抬头做人”的角度进行证明,最后作者提出劝勉,结束全文。低头做事,抬头做人。示例: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做事,要有自己的理想和为理想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三三)阅读下文,回

11、答问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把握人生紧要处把握人生紧要处史迎风 作家柳青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不寻常的“点”,迈出这个“点”,可能只在一念之间,即所说的“紧要处的几步”。人生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成功、诱惑、困难和挫折,冷静、理智地处理好人生发展不同阶段面临的紧要问题,走好一生中的关键几步,人生就会在平实中安康,心灵就会在平凡中充实,成功就会在朴实中闪光。孔子描述了这样的人生轨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先哲所描绘的这个人生坐标上,几个重要节点被特别地强调出来,令人深思。追

12、求幸福是人的本能,然而幸福生活要靠辛勤工作来创造。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做人要有原则,否则紧要处就会迷惘。做事要受规章、制度、程序约束,否则紧要处就会跌倒。人的命运就把握在自己的手里,一切只能靠自己,也必须靠自己。所谓“自助者,天助之”,你必须学会掌握人生的方法,尤其要把握好人生中的关键几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生之旅从选定方向开始,没有方向的人生不过是在绕圈子。仅仅有了方向还不够,还要沿着这个方向设定目标并不断调整目标,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个个阶段性目标不断实现,就可能实现远大目标,掌握人生航向,引领自己走好每一步,特别是紧要处的几步,实现更加美好的人生。“工欲善其事,

13、必先利其器。”其实,人的一生是我们自己镌刻成的一个样子,我们首先要学会学习。列宁曾说:“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好的学习可以使我们增强紧要处明辨是非的判断力,获得抵御人生各种诱惑和干扰的免疫力;可以使人心胸豁然开朗,拥有高尚的情怀,关键时刻不再迷茫;可以为你打造金钥匙,去开启人生紧要处的每一道门!知识积累越多,越能在紧要关头获得灵光一闪,即使身处困境,都能被充实的知识和陶冶的心灵舒缓,甚至将那痛苦转化为力量。把握人生紧要处,珍惜现在最重要。人生既漫长又短暂,“现在”尤其紧要和关键。我们需从大处着眼,从紧要处立足,从现在开始,正确对待个人的得

14、失名利,宠辱不惊,怀着一颗“悠然见南山”的平常心,去面对一切、看待人生。心灵中的大起大伏趋于平坦、有序,这人生的紧要处,不再那么难以把握,当岁月在身边倏尔而逝的时候,成功和幸福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你面前。(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有删改)1.结合选文的内容,简要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把握人生紧要处。_ _ _ _ 做人要有原则,做事要受约束;要靠自己,学会掌握人生的方法,沿着方向设定目标并不断调整目标;要学会学习,增强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珍惜现在,用平常心去面对一切、看待人生。2.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_ _ _道理论证。引用古代名言和列宁的话,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人的一生是我们自己镌刻

15、成的一个样子,我们首先要学会学习,进而证明中心论点。3.下面的材料能作为选文哪一段的论据?简述理由。黄文秀硕士毕业后,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毅然奔赴 偏远的山村担任驻村书记。她为了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出发前 向有驻村经历的同事请教工作经验和方法。但初到村里,还是碰 了“钉子”。她调整目标,学习方言,帮助群众干农活,将扶贫 与扶志相结合,带动 418 名贫困群众脱贫。她获得了“时代楷 模”“最美奋斗者”等多项荣誉称号。_ _ _ _第段。材料概述了黄文秀在人生紧要处把握自己的命运,根据自己预定的方向努力,在扶贫遭到困难时及时调整,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最终成功的事例,能证明“在人生紧要处要靠自己

16、,学会掌握人生的方法,沿着方向设定目标并不断调整目标”的观点。(四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责己重而责人轻责己重而责人轻蔡元培 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韩愈对此进一步阐述:“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以上讲的都是我们为人处世应当坚持责己重而责人轻的原则。再从反面来证明这个道理。孟子认为父子之间不应相互求全责备,他引述做儿子的对其父讲的话说:“您教导我要走正途,可您自己也没走正道。”原伯和先且居二人都认为效仿坏人是罪恶的。椒举说:“臣闻无瑕者可以戮人。”以上指出的都是责人而不责己的错误。倘若按照人人平等的原

17、则,那么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也可以严格要求别人;对别人要求不严的人,对自己的要求也可放低。例如见多识广者嘲笑别人孤陋寡闻,有能力的人斥责别人没用,他们心里想的是:既然我能做到,你为什么就做不到呢?再比如文过饰非的人,常常喜欢用他人犯下同样的错误来为自己辩解,他们心里想的是:既然别人也这么干过,我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很多人不明白的是,虽然我们讲人人平等,但是每个人都有主观、客观上的差别,每个人观察力的强弱会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对不同人的要求,也应当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因为人的行为常常包含了多方面的原因:如遗传的品性、形成的习惯、受到的教育、遭受的境遇、外界的压迫和情感的刺激等,这些都是能影响一个人行

18、为的要素。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他自己做出的,造成一切行为的原因都可以通过自我的反省而觉悟。即使有时候会出现当局者迷的状态,事后也一定应该能够自己判断清楚。如果明白了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立志改过从善,是可以努力达成的:那些因为固有的品性、习惯及所受教育而导致的错误,是可以得到改正的;那些因为外部境遇、压力或感情刺激造成的错误,也是可以调节的。已经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错误时,我们一定会自怨自艾;假如是因为迫不得已的原因造成的,则应当自己原谅自己,而不要总沉陷在自责中。未来的日子仍然是自己做主,干吗还要一直气馁呢?至于别人,他们犯下错误是因为自身还是外部的原因,并不是我们能深刻了解的。假使我们在不了解内情的

19、情况下,就随便举个原因来责备别人的错误,这样合适吗?况且每个人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都有自我反思的机会,我们又何必越俎代庖,对他人严加责备而不让他们自我反思呢?所以说,坚持责己重而责人轻的原则,这才是平等的真义。否则,如按照其他的原则,不过是表面上看起来平等,实际上是严重的不平等。(选自中国人的修养,有删改)1.结合语境,说说第段椒举话中“无瑕者可以戮人”的含义。_2.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_ _一个人只有当自身没有瑕疵时,才可以去指责、教育别人。运用了道理论证。引用孔子和韩愈的阐述,引出并论证“我们为人处世应当坚持责己重而责人轻的原则”的论点。3.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_ _ _

20、 _ 作者先提出一个假设的反面观点;然后分别举“见多识广者”和“文过饰非者”这两种人的内心想法;紧接着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反面观点进行驳论;最后对造成人的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五五)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低头是一种智慧低头是一种智慧陈思炳 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形象地对“低头做人”阐释道:“微少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所以,空心的禾穗高傲地举头向天,而充实的禾穗却低头向着大地,向着它们的母亲。”做人如进门,要想进入一扇门,就必须使自己的头比门框更矮。登山者需低头,你要想登上人生成功的顶峰,就必须学会低头做人。翻检历史,备受羞辱、忍辱负重的勾践,

21、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不顾皇室之尊三顾茅庐请孔明的刘备,攻下天京后自解兵权的曾国藩,都是主动低头的智者,虽受一时之辱,失了一些面子,却笑到最后,成就了辉煌的事业。人在创业之初或失意时不耻于低头,人在成功后得意时更不要忘了低头。西汉三杰中的张良与韩信,皆战功赫赫,为刘邦的左右臂,然而结局却不一样。这其中的差异就在于,张良在助刘邦成就事业后,仍保持低头的姿态,当刘邦每次夸奖张良时,张良都会谦虚地说:“这是大王的功劳,我只是一小卒。”而韩信呢,虽然当初失意时能受胯下之辱,有过低头之举,但跟随刘邦后势力渐渐壮大,在刘邦离他就不行的节骨眼上,要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气得破口大骂,尽管后来在张良

22、、陈平的劝说下,刘邦忍痛封他为“真齐王”,但是,他最终被自己的过分张扬害死了。韩信的死,就在于他事业成功后太过得意,忘记了“低头”。低头,体现一个人的心境、作风、品格和做派。古诗云:“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所谓低者,即垂垂向下也。低头,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一种人生境界。逆境时,不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而是自省自悟、矢志不渝、奋发图强;顺境时,不沾沾自喜、趾高气扬、故步自封,而是内敛锋芒、寻找差距、继续前进。低头,即埋头做事。彰显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突出的是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硬作风。低头做事,就是专心致志,“俯首甘为孺子牛”,目不两视,耳不两听,精神专一,心无旁骛,一

23、心一意干事,全心全意为民。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胜不骄,败不馁;得之淡然,失之泰然。静观云卷云舒,笑看花开花落。该低头时且低头,低头是一种智慧,假设你修不好心智,转不了作风,放不下架子,就不具备这种智慧,也就很难赢得成功。(选自杂文月刊,有删改).1.文章的标题有何妙处?_ _ 2.结合语境,写出第段中加点词“敏行讷言”的意思。_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_ _ _ 直接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低头是一种智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做事敏捷果断,说话谨慎。这句话运用了道理论证。引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低头做事,就是专心致志”这一

24、观点,使论证更深入,更有说服力。(六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适时把自己适时把自己“归零归零”姬建民 阿拉伯数字里的0,汉字写作零。零乃没有。归零,即从有返回无。平常日子:躺下睡觉,凡事不想,是“归零”;翻山越岭,上山下山,是“归零”;列车运行,每到一站,是“归零”。人生一世:主动舍弃,是“归零”;放下包袱,是“归零”;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是“归零”。人生,就是一个过程的结束与另一个过程的开始,只有适时把自己“归零”,才会“而今迈步从头越”。人不能总活在过去,过去即使再辉煌、再失败,也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人总是要不断前行的,如果不适时把自己“归零”,把追求到、遭遇到的统统背

25、在身上,什么都舍不得放下,那步履维艰肯定在所难免。适时把自己“归零”,才会心无所累,轻装上阵;才能找准新的起点,不断追求卓越。乒坛名将徐寅生说,他打乒乓球,就是不断从零做起,不断奋发进取,最终才赢得冠军的。打球如此,做学问亦然。居里夫人把获得的诺贝尔奖章送给孩子当玩具,她放下已得荣誉,再定方向,再攀高峰。她一生中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为科学研究做出划时代的贡献,究其原因,是“归零”使她从成功再到成功。适时把自己“归零”,需要冷静清醒的头脑和挑战自我的勇气,需要把握好“归零”的时机,做好从头再来的准备。人生难免会有成功与失败。获得成功时,要能主动舍掉名誉、成绩的光环,以冷静清醒的头脑争取“归零”。一

26、位成功人士谈成功秘诀时说:“成功没什么秘诀,我不过是在获得成功、取得荣誉、得到升迁时,告诫自己,你没什么了不起,然后继续努力,以期未来的成功。”如果一味躺在成功簿上睡大觉,自然不会再思进取,谈何成功?遭遇失败时,如果沉溺于失败的痛苦中一蹶不振,那人生或许会就此止步。只有拥有挑战自我的勇气,才能忘却失败的痛苦、甩掉失败的包袱,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重新面对自己。就像春节前的大扫除,把那些没用的东西清除掉,把有用的东西拂拭干净,窗明几净、心情舒畅、精神抖擞地迎接新春。适时把自己“归零”,是一种从容与洒脱,体现了人生的大智慧和大能力。实践证明,越能够把自己“归零”的人反倒越不会“归零”。“归零”,是为了

27、更好地开始,思想上从“零”开始,实践中从“零”做起,面对现实,不断创造人生的辉煌。(选自今日海南,有删改)1.请结合文章内容,解释标题“适时把自己归零”的含义。_ 2.请简要分析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_ _ 3.第段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_ _ _ _ 在成功或失败时,要主动舍弃,放下包袱,重新开始。解释“归零”含义,提出中心论点;从阿拉伯数字0说起,亲切自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对比论证。从整体上看,这一段把获得成功与遭遇失败进行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如何适时把自己归零”。从局部看,在获得成功和遭遇失败这两层内,也都采用了对比论证法。(七七)阅读下文

28、,回答问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留点空白留点空白江曾培 一青年朋友来访,说他近来读到一篇文章,提到做人做事要“为自己留点空白”。他说,人生应当积极进取,奋勇搏击,力求留下生命的痕迹,怎么可以主张“留点空白”呢?我说,积极进取与“留点空白”并不矛盾,相反,为人处世适当留点空白,有助于积极进取的人生的和谐发展,可以让生命之花开得更美丽。古话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人的生活需要劳逸结合,松紧有度。如果只有奋勇搏击的“张”,没有为“弛”留点空白,生命之弦长期绷得紧紧的,就会失去应有的弹性乃至绷断。是故礼记中载:“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20世纪80年代

29、末,我第一次获得休假机会,鉴于当时我身体过于劳累,我决心在休养地不再案牍劳形,把自己完全交给蓝天白云与青山绿水。我时而坐在山石上,时而立在湖水边,仰观悠悠白云,俯视盈盈绿水,任思绪天马行空,忽而天上,忽而人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有时则让脑海里混沌一片,虚静得一无所想。无论处于“混沌”状,还是处于“空心”状,思绪全无功利的羁绊由此,一种精神上的超脱感与自由感灌注我的全身,让我深感愉悦。我以为,这是一种极有成效的自我放松,也就是精神上给自己“留点空白”。它有效地调剂了我当时疲惫的身心。现代旅游业热的兴起,很大程度上也是基于生命长河既要“张”也要“弛”的基本需求。自然,给自己留点空白,

30、更由于满招损,过则失。水满则溢,过犹不及。人都乐喜恶悲,但当你在春风得意时,尽管可以兴高采烈,但不可忘乎所以,不留空白;否则,就会让自己陷入昏昏然,由喜转悲。而当你遇到挫折不顺时,自然会闷闷不乐,但也不可为烦恼所窒息;只要心中留有空白,就留有希望,悲伤烦恼就难以留驻心间。人生的路不会是平坦的大道,有东拐西拐的弯曲,有忽上忽下的坡度。我们走在平坦处,不要让顺利冲昏头脑;我们行在弯曲处,也不要让挫折吓昏头脑,而是要留点空白,在顺利时能看到内中隐藏的危机,在危机中又能看到内中所含的机遇。如此,我们就能避免水满则溢、过犹不及,让生活平和冲淡,顺遂顺心: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31、。给自己留点空白,也要给他人留点空白。不可轻率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的思想习性各不相同,不要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看人论人。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多为对方着想一下,就会营造比较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留点空白”一说,源于艺术审美上的“留白”,即所谓的“计白当黑”“以无为有”。画家叫作“意到笔不到”,诗人称之为“言有尽而意无穷”,音乐家叫作“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总之,重视蕴藉含蓄,从而达到形“少”而意“多”的效果。善于“留白”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心性的空明空灵,不自以为是,不胶柱鼓瑟;为人处世进退有度,潇洒自如如同那些在艺术创作中善于“留白”的艺术高手一样

32、,也是生活的高手。(选自今晚报,有删改)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_ _ 2.第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_ _ _ 3.通读全文,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_ _ _ _ _ 为人处世适当留点空白,有助于积极进取的人生的和谐发展,可以让生命之花开得更美丽。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古语,并将人生的两种状态进行对比,从而有力地论证了“人的生活需要劳逸结合,松紧有度”这一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首先由一位青年朋友的来访,引出中心论点“为人处世适当留点空白,有助于积极进取的人生的和谐发展,可以让生命之花开得更美丽”;接着论证人在生活中和人生道路上应留有空白,讲究张弛有度;然后论证“给他人留点空白”的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善于“留白”的人,是生活的高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考专区 > 二轮专题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三 议论文阅读 人格修养(共35张PPT)ppt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