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二课内文言文阅读第第6篇孙权劝学篇孙权劝学 七年级下册6 9篇篇一、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1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年间的史事。2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学家。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二、重点字词梳理二、重点字词梳理1通假字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同同_,意思为:,意思为:_ 吕氏春秋吕氏春秋邪邪耶耶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语气词,表示反问语
2、气,可译为“吗吗”推托推托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了解了解 掌管,主持掌管,主持应当应当表程度,十分表程度,十分年长年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卿”为爱称为爱称 当道,当权当道,当权 事务事务 古时王侯的自称古时王侯的自称 研究儒家经典研究儒家经典 只,只是只,只是 粗略地阅读粗略地阅读 指历史指历史 到,等到到,等到 经过经过 如今,现在如今,现在 才干和谋略才干和谋略 不再是不再是 另,另外另,另外 擦拭擦拭 对朋友辈的敬称对朋友辈的敬称知晓事情知晓事情 于是于是 叩拜叩拜 如今,现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如今,现表示限止语气,可
3、译为“罢了罢了”在在 于是,就于是,就 连词,和,跟,同连词,和,跟,同 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呢”连词,表承接连词,表承接 三、重点句子翻译三、重点句子翻译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只只是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士别三日,就要另士别三日,就要另另外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用新的眼光看待拭目相看拭目相看他。他。四、文意理解四、文意理解1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统编教材课后统编教材课后思考探究思考探究
4、)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孙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孙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吕蒙。当吕蒙“以军中多以军中多务务”相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以相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卿言多务,孰若孤?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吕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辞,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乃始就学”。2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课文
5、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统编教材课后思考探究改编统编教材课后思考探究改编)课文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课文主要是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鲁肃为之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确实学识进步很快、很大。鲁肃为之折服,与其折服,与其“结友结友”。五、成语积累五、成语积累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
6、光去看他。一、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丰(今属江西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之一。卖油翁卖油翁(七下七下P69)北宋北宋欧阳修欧阳修二、重点字词梳理二、重点字词梳理1通假字通假字(1)但手熟尔但手熟尔_同同_,意思为:,意思为:_(2)徐以杓酌油沥之徐以杓酌油沥之_同同_,意思为:,意思为:_尔尔耳耳相当于相当于“罢了罢了”勺子勺子勺勺杓杓怎么怎么 射箭射箭 射箭的本领射箭的本领 自己自己 从从擅长射箭擅长射
7、箭 自夸自夸 园子园子 放下担子放下担子 放下放下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只只 点头点头 没有别的没有别的(奥妙奥妙)熟练熟练 气愤的样子气愤的样子 表示表示“的样子的样子”轻视轻视 舀取,这里指倒入舀取,这里指倒入 盖盖 慢慢地慢慢地_ 打发打发 于是,就于是,就_ 介词,在介词,在 凭,靠凭,靠用用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三、重点句子翻译三、重点句子翻译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老翁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意
8、思是略微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表示赞许)。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3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我也没有别的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四、文意理解四、文意理解1本文记述了怎样的一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本文记述了怎样的一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文中哪些语句表现
9、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咨的傲慢无礼?(统编教材课后思考探究统编教材课后思考探究)“睨之睨之”“”“但微颔之但微颔之”,体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不以为意,并不十分赞,体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不以为意,并不十分赞赏。赏。“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忿然曰: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尔安敢轻吾射!”陈陈尧咨怒形于色,三个反问句中的称呼、质问和斥责的语气,都显得傲慢无礼。尧咨怒形于色,三个反问句中的称呼、质问和斥责的语气,都显得傲慢无礼。五、成语积累五、成语积累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
10、,或找出窍门。第第7篇卖油翁篇卖油翁 一、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吉州永丰丰(今属江西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之一。第第7篇卖油翁篇卖油翁(七下七下P69)北宋北宋欧阳修欧阳修二、重点字词梳理二、重点字词梳理1通假字通假字(1)但手熟尔但手熟尔_同同_,意思为:,意思为:_(2)徐以杓酌油沥之徐以杓酌油沥之_同同_,意思为:,意思为:_尔尔耳耳相当于相当于“罢了罢了”杓杓勺勺勺子勺子怎么怎么射箭射箭射箭的本领射箭的
11、本领自己自己从从擅长射箭擅长射箭 自夸自夸 园子园子 放下担子放下担子 放下放下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只只_ 点头点头 没有别的没有别的(奥妙奥妙)熟练熟练 气愤的样子气愤的样子 表示表示“的样子的样子”轻视轻视 舀取,这里指倒入舀取,这里指倒入 盖盖 慢慢地慢慢地 打发打发 于是,就于是,就 介词,在介词,在 凭,靠凭,靠用用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三、重点句子翻译三、重点句子翻译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老翁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
12、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表示赞许)。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3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我也没有别的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四、文意理解四、文意理解1本文记述了怎样的一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本文记述了怎样的一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哪些语句
13、表现了陈尧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咨的傲慢无礼?(统编教材课后思考探究统编教材课后思考探究)“睨之睨之”“”“但微颔之但微颔之”,体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不以为意,并不十分赞,体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不以为意,并不十分赞赏。赏。“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忿然曰: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尔安敢轻吾射!”陈陈尧咨怒形于色,三个反问句中的称呼、质问和斥责的语气,都显得傲慢无礼。尧咨怒形于色,三个反问句中的称呼、质问和斥责的语气,都显得傲慢无礼。五、成语积累五、成语积累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熟能
14、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第第8篇短文两篇篇短文两篇 爱莲说爱莲说 北宋北宋周敦颐周敦颐陋室铭陋室铭 唐唐刘禹锡刘禹锡1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永贞元年,唐代文学家,字梦得。永贞元年(805),与柳宗元等,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失败后,他屡遭贬谪,本文即作于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失败后,他屡遭贬谪,本文即作于此期间。此期间。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通常用韵文写成。文体。通常用韵文写成。陋室铭陋室铭(七下七下P9
15、5)唐唐刘禹锡刘禹锡大大 “丝丝”指弦乐器,指弦乐器,“竹竹”指管乐器指管乐器_ 形体、躯体形体、躯体 出名,有名出名,有名 蔓延到蔓延到 神异神异 这这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 映入映入 博学的人博学的人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调弄调弄 不加装饰的琴不加装饰的琴 指佛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佛经用泥金书写)扰乱扰乱 官府文书官府文书 劳神伤身劳神伤身 简陋简陋 连词,就连词,就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三、重点句子翻译三、重点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
16、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住屋的人)的品德好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就不感到简陋了)。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没有功名的人没有功名的人。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
17、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四、文意理解四、文意理解1陋室铭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惟吾德馨”?(统编教材课后思考探究统编教材课后思考探究)作者引用孔子的话,一方面暗示着以作者引用孔子的话,一方面暗示着以“君子自居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地回应了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地回应了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君子居之”,即本文开头说的,即本文开头说的“惟吾德馨惟吾德馨”。第二问应从第二问应从“
18、德馨德馨”的表现入手,探讨精神追求与物质满足之间的关系。的表现入手,探讨精神追求与物质满足之间的关系。2写出文中作者认为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的原因的句子。惟吾德馨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有什么作用?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陋室主人品德高尚。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陋室主人品德高尚。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题
19、。题。【甲甲】陋室铭陋室铭全文。全文。【乙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诵诗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选自选自晋书晋书王欢传王欢传)B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欢守
20、志弥固,遂为通儒。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王欢更加坚守志向,终于成为博学的人。王欢更加坚守志向,终于成为博学的人。3用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其妻患之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欢笑而谓之曰4【甲甲】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现陋室主人高雅的风度和高洁隐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表现陋室主人高雅的风度和高洁隐逸的情怀?逸的情怀?描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写: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议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议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5【甲甲】【】【乙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的哪种精神品质?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两文都表现了作者
21、的哪种精神品质?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安贫乐道。安贫乐道。【甲甲】文通过写陋室环境、交往人物、陋室主人情趣来表现陋文通过写陋室环境、交往人物、陋室主人情趣来表现陋室主人安贫乐道的道德情操和雅致淡泊的生活情趣。他以室主人安贫乐道的道德情操和雅致淡泊的生活情趣。他以“苔痕上阶绿苔痕上阶绿”的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交朋识友,皆是同道高洁之士;抚琴研经,生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交朋识友,皆是同道高洁之士;抚琴研经,生活高雅。远离嘈杂的音乐,远离令人伤神的公务,从容自在。活高雅。远离嘈杂的音乐,远离令人伤神的公务,从容自在。【乙乙】文的王文的王欢即使一贫如丐,甚至妻子要改嫁,也不改求道之心,终有
22、所成。欢即使一贫如丐,甚至妻子要改嫁,也不改求道之心,终有所成。一、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1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世称,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濂溪先生”,北宋哲学家。著有,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太极图说通书通书等。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黄庭坚称其等。他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黄庭坚称其“人品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他的诗文多是抒怀之作。他的诗文多是抒怀之作。2说,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说,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
23、篇幅一般不长,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爱莲说爱莲说(七下七下P96)北宋北宋周敦颐周敦颐竖立竖立 应当应当 生藤蔓生藤蔓 生枝茎生枝茎 清澈清澈清芬清芬远闻远闻远处远处多多 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只只 沾染沾染(污秽污秽)洗洗 水波水波 艳丽艳丽 贯通贯通 更加更加 耸立的样子耸立的样子 靠近赏玩靠近赏玩 亲近而不庄重亲近而不庄重 隐居避世隐居避世 少少 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表转折,却表转折,却 语气词语气词 叹词
24、,表示感慨叹词,表示感慨三、重点句子翻译三、重点句子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则只喜爱莲我则只喜爱莲莲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莲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污秽秽);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3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省略句省略句)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
25、加清芬,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它)洁净地挺立在水中,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只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反问句反问句)牡丹之爱,宜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众矣。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应当人很多了。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应当人很多了。四、文意理解四、文意理解1怎样理解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6、”?作者感慨像作者感慨像“我我”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慨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一样爱莲的人很少,也慨叹生活中保持高洁品质的人太少,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少,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2文中语句文中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的什写出了莲花的什么品质?么品质?写出了莲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品质。写出了莲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品质。3爱莲说爱莲说称莲为称莲为“花之君子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如何理解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而不
27、染”的人生境界?的人生境界?(统编教材课统编教材课后思考探究后思考探究)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畏,让人不敢轻侮;洁身自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畏,让人不敢轻侮;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趋炎附势等。好,淡泊名利,不趋炎附势等。“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而不染”形容人在恶劣的环境中仍保持不随世俗、洁身自好的人形容人在恶劣的环境中仍保持不随世俗、洁身自好的人生观,表达了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鄙弃。生观,表达了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
28、、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鄙弃。五、成语积累五、成语积累1中通外直:本意指莲梗中空,直挺不弯。比喻人心胸开阔,行为端正。中通外直:本意指莲梗中空,直挺不弯。比喻人心胸开阔,行为端正。2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显得清新芳香。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显得清新芳香。3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也不旁生枝茎。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洁明了,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也不旁生枝茎。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不拖泥带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题。【甲甲】爱莲说爱莲说全文。全文。【乙乙】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
29、,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日游后苑,谓武后冬日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愈诗韩愈诗“夕贬潮阳路八千夕贬潮阳路八千”)。物生有候,葭。物生有候,葭动动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后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使昼鸣乎?系人主,可强鸡使昼鸣乎?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正面
30、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俾面即生,俾之他向则死,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选自李渔选自李渔牡丹牡丹,有删改,有删改)【注释注释】动:萌发。尧:传说中上古帝王名。后:指武则天。俾:动:萌发。尧:传说中上古帝王名。后:指武则天。俾:使。肮脏使。肮脏(kng zng):高亢刚直的样子,意为不屈不厄。:高亢刚直的样子,意为不屈不厄。D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同予者何
31、人?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所有的花都竞相开放,唯独所有的花都竞相开放,唯独(只有只有)牡丹迟迟未开,于是将牡丹贬到洛阳。牡丹迟迟未开,于是将牡丹贬到洛阳。3用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谁能屈之4【甲甲】文中作者文中作者“独爱莲独爱莲”的原因是的原因是_(用原文回答用原文回答);【乙乙】文通过牡丹与众花的对比揭示了文通过牡丹与众花的对比揭示了_的道理。的道理。出淤泥而不染出淤泥
32、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亭亭净植)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保持高洁的品格保持高洁的品格)第第9篇河中石兽篇河中石兽 一、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纪昀纪昀(yn)(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号石云、观弈道人,清代学者、,字晓岚,一字春帆,号石云、观弈道人,清代学者、文学家。本文选自文学家。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该书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该书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集,内容多为妖怪鬼狐故事,奇闻逸事,也有随笔杂谈等。小说集,内容多为妖怪
33、鬼狐故事,奇闻逸事,也有随笔杂谈等。第第9篇河中石兽篇河中石兽(七下七下P148)清清纪昀纪昀寻找寻找 事物的道理、规律事物的道理、规律 罢了罢了 听了听了 大概大概 只只 划划(船船)大水大水 副词,像副词,像介词,依照介词,依照 河岸河岸 佛寺的外门佛寺的外门 倒塌倒塌 经过,经历经过,经历 终了,最后终了,最后 拖拖 设馆教书设馆教书 你们这些人你们这些人 研究、探求研究、探求 这这 削下来的木片削下来的木片 埋没埋没 颠倒,错乱颠倒,错乱 正确的言论正确的言论 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 坑洞坑洞 不停止不停止 于是于是 逆流逆流 本来本来 主观地判断主观地判断 认为认为
34、成为成为介词,被介词,被同同“以以”组成一个词,认为组成一个词,认为代词,指石兽代词,指石兽结构助词,相当于结构助词,相当于“的的”介词,在介词,在 于此,在河中于此,在河中 三、重点句子翻译三、重点句子翻译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动句被动句)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研究研究事物的道理事物的道理规律规律。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带走呢?2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倒装句倒装句)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
35、们。3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不停止地翻转,于是不停止地翻转,于是(石头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反而逆流而上了 4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省略句省略句)(人们人们)依照他的说法依照他的说法(去做去做),果然在,果然在(上游上游)几里开外找到了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兽石兽)。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只)根据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四
36、、文意理解四、文意理解1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关于如何寻找石兽,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见识。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统编教材课后思考探究统编教材课后思考探究)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由此可知,实践出真验,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的看法。由此可知,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2文章中写到了两次文章中写到了两
37、次“笑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讲学家的讲学家的“笑笑”,是自以为懂得,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老河兵的老河兵的“笑笑”,则是因为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则是因为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 断。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5题。题。【甲甲】河中石兽河中石兽全文。全文。【乙乙】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恒蹙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恒蹙然如抱深忧。然如
38、抱深忧。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抟成丸,衣以赭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抟成丸,衣以赭土,诈为卖药者以往,土,诈为卖药者以往,姑以绐姑以绐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得善价,竟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箧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得善价,竟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箧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负箧奔。盗追及,开箧见骨,怪问其故,涕泣陈述,共悯而释之,转赠以金。负箧奔。盗追及,开箧见骨,怪问其故,涕泣陈述,共悯而释之,转赠以金。方拜谢间,一盗忽擗方拜谢间,一盗忽擗砞砞大恸曰:大恸曰:
39、“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及不能耶?诸君好住,吾今往肃州矣。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及不能耶?诸君好住,吾今往肃州矣。”语讫,挥手西行。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语讫,挥手西行。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纪昀纪昀阅微草堂笔记阅微草堂笔记)【注释注释】殁殁(m):死。蹙:死。蹙:c。赭。赭(zh):红褐色。绐:红褐色。绐(di):欺哄。:欺哄。擗擗砞砞(p m):捶胸顿足。:捶胸顿足。埋没埋没 颠倒,错乱颠倒,错乱 即使即使_ 回头看回头看 C3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如是
40、再啮,石又再转。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向前)翻转。翻转。(2)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这人如此孱弱,尚能到数千里之外寻找父亲的遗骨。这人如此孱弱,尚能到数千里之外寻找父亲的遗骨。4【甲甲】文中谁的观点更具有合理性,为什么?文中谁的观点更具有合理性,为什么?老河兵的观点,他既考虑石兽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兽的相互老河兵的观点,他既考虑石兽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兽的相互作用,进而又分析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改变。如此,作用,进而又分析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改变。如此,
41、得出正确结论,更能让人接受。得出正确结论,更能让人接受。5你从你从【甲甲】【】【乙乙】两文中分别得到怎样的启示?两文中分别得到怎样的启示?【甲甲】文的启示:文的启示:“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臆断,就容遇到问题,如果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主观臆断,就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闹出笑话来易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闹出笑话来”或或“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观臆断去判断事物”或或“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乙乙】文的启示:文的启示:“做人要尽孝道做人要尽孝道”或或“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竟成”或或“做好事与尽做好事与尽孝道都能够感染、影响别人孝道都能够感染、影响别人”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