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XX 学校 2023-2025 三年发展规划方案第一部分 学校现状及分析一、学校基本情况XXXX 学校创建于 2014 年 6 月,学校坐落于“天下之中,商圣故里,大汉之源”的 XX 区,东临菏商路,南临复兴大道,西临西环路,北临商圣文化园,距离 XX 市区 20公里,拥有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水系生态环境。学校占地 240 亩,投资3.6 亿元,按照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建设,建筑面积 10 万平方米。目前,学校共有 100 个教学班,其中,小学28 个教学班,初中36 个教学班,高中 36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4756 名。 教师 346 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 52 人,占比 1
2、4.9%;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 282 人,占比81.2%;具有专科学历的教师 12 人,占比3.4%;建校六年来先后有 6 人次获国家级、75 人次获省级、207人次获市级,294 人次获区级荣誉或奖励。学校管理团队践行集团“学术领导,行政服务,项目管理”的管理理念,探索适合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模式。实施学部负责制,变“中层管理”为“学部管理”;实行扁平化管理,压缩学校组织结构层级,减少无效劳动,提高管理效益;构建“1+1+x”教师工作系统,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进来,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干。六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新课程写作教学示范学校、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
3、- 12 -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XX 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XX 市教学特色学校、XX 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XX市干事创业先进单位、市级精神文明校园、 XX 区突出贡献奖、XX 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二、学校发展优势1. 依托集团,特色办学。学校依托山大基础教育集团的雄厚办学资源,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逐步走出了一条“依托集团,创新实施,育人为本,辐射周边”的特色办学之路。2. 管理团队,务实高效。学校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干事创业,团结进取;中层干部分工明确,合作紧密。建成了一支运转流畅、管理高效的团队。3. 师资队伍,奋发有为。学校教师结构合理、精力充沛、专业精深。在
4、学校良好教研氛围中,一大批年轻教师通过学习、培训、交流、研讨等一系列锻炼,具备了自我反思、同伴协作、敢于挑战的工作能力。初步建成了一支“务实团结、进取卓越、师德优良”的教师队伍。4. 课程体系,丰富多元。学校依托集团成熟的课程体系,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逐步构建了有 XX 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开发了劳动课程、体育分项课程,非遗课程,德育课程,社团课程等校本课程,探索出了形式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体验。5. 教学成绩,卓有成效。六年来,学校中高考成绩始终位于市区前列,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学校办学质量得到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文明守礼,阳光乐观”的校园文化、
5、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三、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1. 学校的发展、进步与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和期望之间还有一定差距;2. 学校快速发展,原有的教职工考核办法相对滞后,学校各项工作的激励机制亟待完善。3. 新建学校不断增多,优质生源的竞争日趋激烈,招生压力逐步加大。4. 学校的加速发展,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优秀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5. 高效课堂改革,凸显出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滞后和专业化发展的不足。6. 学校高质量发展,显现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亟需软硬件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升级。7. 社会及家长对学生评价维度的单一与集团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之间的差距较大。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和总体
6、目标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义 务教育和现代学校制度部分提出的要求。坚持“共享生命成 长”的办学理念,秉承 “教师发展的沃土,学生成长的乐 园”的教育追求,通过“养心育德,养根育能”的教育策略,践行“站在文化的角度思考教育,站在教育的角度思考教学,让孩子发生真实性的学习”的教育理念,依托集团资源,继承优良传统,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把学校打造成 “学生向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一流名校。二、发展目标1. 学校发展目标建设全方位的育人体系,以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以特色建设促进学校办学质量提高。研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的方向与策略,实现各学段有效衔接、均
7、衡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综合效益。成就一批有影响力的教育教学名师,巩固和发展学校的优质教育品牌地位。2. 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实现“社会文明的源头,人生幸福的起点”学校愿景,培养“品德高尚、阳光乐观、思维活跃、身体强健”具有人生幸福底色的高素质人才。第三部分 基本目标、任务及其实施策略一、学校管理 1基本目标践行“学术领导,行政服务、项目管理”的管理理念,优化学校管理系统,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益;以制度引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进程;以亲身示范、智慧引领的管理信条,将学校精神、集团办学理念、教育思想落实于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创造适合
8、师生发展的生命场。2具体措施(1) 优化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在集团管理理念引导下,优化学校“条块”管理模式,发挥学校五大管理中心理念引领、顶层设计的作用,发挥学部、年级的创新落实作用,彰显“条”与“块”的管理优势,提高管理效率,突出我校十二年一贯制的管理特色。(2) 修订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充分发挥党支部、教代会组织的作用,汲取教职工代表的智慧,全面修订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细化各项内部管理制 度,做到学校管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全面的精细化管理目标,有可操作的精细化管理细则,有高效的反馈评估机制。(3) 发挥十二年一贯优势,提升学部管理效能。实行扁平化管理,通过学部管理,
9、使学校教学管理、教科研管理、学生管理落实到每个老师和学生;构建“1+1+x”教师工作系统,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进来,落实全员育人、一岗双责、一专多能的工作机制。(4) 加强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优秀管理团队。通过集团培训、学校培训、外出学习、自身学习、岗位锻炼,提升管理人员素养,提高执行能力,打造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管理队伍。3.达成指标(1) 明确“条块”职责,学校、各中心、年级相互协调,有效创新落实,增强执行力。(2) 修订并进一步完善学校各类规章制度,装订成册,让学校的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家长都能按学校章程办事。(3) 培养管理人员成为协调的好手、管理的高手、教育的能手。
10、二、队伍建设(教科研中心、教学管理中心) 1基本目标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打造一支奉献型、研究型、创新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建立完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提升教师培训的科学性和实效性。2具体措施(1) 加强教师职业规划。将学校发展与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结合起来,通过教师个人分析、学期工作计划制定、学科组评价等方式加强职业规划的科学性、动态化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幸福指数。(2) 构建教师培训课程体系。依托山大基础教育集团优厚的资源,结合我校教师队伍特点,立足我校教师发展需求,构建学校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对学校教师分岗、分类实施 3 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课程。通过师德修养、基本规
11、范、职业规划、专业提升、教育与管理、教学研究等 6 个模块的学习,涵育人文精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3) 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搭建读书平台,按照我校教师岗位特点和发展需求,分岗分类,组建学科组、班主任等四个读书团队,并分时间段,进行团队研读活动,读书分享活动,营造读书氛围,促进教师成长;搭建研究平台,以“学科课堂模式”研究课题为核心,组织校本课题研究,以点带面,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科研沙龙、学刊征文、教学展示、教学比赛等教研活动中,引领教师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发 展。(4) 制定教师专业发展方案。每两年组织一届新老教师结对的青蓝工程,通过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快年青教
12、师的成长。3.达成指标(1) 形成教师个人评估报告。对教师个人进行以三年为一周期的系统性规划,过程跟踪,每年形成一份给予教师成长的阶段性评估报告。(2) 造就一批教育教学名师。学校通过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效果、科研水平和成果三维评价,在未来 3 年内,教师团队的成长呈现出合理化、梯队化的良性发展趋势,形成一支市区教坛精英、市区教学能手、市区骨干教师、校级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队伍梯队。三、学术研究(教科研中心) 1基本目标践行”学术引领,行政服务,项目管理”的工作理念,构建“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教师发展新生态,实现“科研兴校”。遵循 “教育教学工作课题化,课题项目研究校本化”的原则,
13、把科研工作与日常教育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引领教师做切合实际,能够胜任,富有实效的小课题研究,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2具体措施(1) 开展校本课题研究。以学科组为单位,以学科工作室为平台,加强集体备课和学科教研活动;以课堂模式研究为核心、以提升课堂效率为目标,成立课题组,开展校本研究。(2) 组建校本项目团队。聚焦我校实际问题、关键问题,成立“特色高考研究项目”“生涯规划项目”“家校合作项目”“非遗进校园项目”等研究团队。构建学校、年级、项目团队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立足年级实际工作组织开展项目研究。(3) 加强教科研专项培训与交流。依托山大基础教育集团,加强校际间的教
14、科研交流与协作。通过专家引领、研究团队点对点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4) 加强过程管理。通过组织立项论证、中期研究汇报、阶段性成果梳理等多种方式,加强研究督促指导。促使研究步骤更加明确、研究程序更加规范、研究思考更加深入,构建“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教师发展新生态,助力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在团队中成长。(5) 加强经验总结、成果推广。搭建同读一本书、课题研究沙龙等各类校内平台,举办读书交流会、课题研讨会等活动,并结合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大赛,引导教师申报课题、撰写论文。组织开展校本教育教学成果申报活动,落实教科研奖励条例,推广优秀成果。3.达成指标(1) 拥有课题研究成果。各
15、学科撰写论文 1-3 篇,市级课题成功立项 1-3 项,课堂模式日臻完善。(2) 编撰校本期刊陶育论教。收集并整理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方面的优秀课例、教学反思、论文等,集结成册,加以推广。四、课程实施和教学管理(教学管理中心) 1基本目标有效落实“主题式教研”,以“研”促“教”,打造学校教研特色;研究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科学习环节指南;完善课程结构,形成分项课程、非遗课程、德育课程、社团课程、劳动课程等具有 XX 地域特色的课程体系;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资源从“有”到“优”转变,打造一套体现一贯、符合校情、助力教师的学科资源体系;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以学生发生真实性学习为
16、目标,打造有学校特色的生命课堂。2具体措施(1) 推进“主题式教研”工作。以学科工作室为着力点,第一阶段,通过培训、示范引导各学科熟练掌握“主题式教研”的流程,并在实践和反思中不断完善环节和流程;第二阶段,引领学科工作室、备课组结合教学中的真问题有效规划学期教研主题;第三阶段,以成果、任务驱动各学科教研。(2) 编制学科学习环节指南。加强各学科对课堂、早读、自习、周末、假期学生学习各环节的有效管理,由学科工作室负责实施,在兼顾十二年一贯制的前提下,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科学习环节指南。根据指南做好对学生学习环节的精细管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实施多元化校本课程。为适应不同学生在成长
17、过程中的多元化需求,学校坚持实施多元化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提升能力。教学管理中心成立课程实施管理团队,按照验收课程资源,规划课程实施的时间、空间,做好课程实施的过程记录,做好课程实施的评价,做好课程实施的总结和反馈等“先选后上”的五个步骤,把劳动课程、体育分项课程,非遗课程,德育课程,社团课程在原有课程实施的基础上,逐步纳入课表实施,让课程的实施更加规范有效。(4) 构建优质校本课程资源。教师根据学科工作室的统一要求,整理、完善相关课程资源,让课程资源更加符合提升教学质量,助力新教师成长的工作需求,学科工作室本着“既能拿得出,又能用得住”的标准,推动我校校本课程资源库从“有”向“优”
18、转变。(5) 课堂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中,在原有的课堂模式基础上,提升课堂教学模式各环节的有效性。制定新阶段的课堂评价标准,把评价标准融入到集体备课中,融入到听评课中,融入到学科教研活动中。结合“主题式教研”活动让全体教师认识到,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去实践和体验,才会让真实性的学习在孩子们的身上发生,才会让课堂真正成为助力孩子们成长的能量场,才是真正构建共享生命成长的生命课堂。(6) 功能室使用规范化。结合理化生教师使用情况,逐步增加实验室专职管理员,完善实验室财务管理;修订完善理化生实验课评价制度;制定理化生实验室定期开放制 度,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实践创新
19、能力。(7) 落实学科德育融合工作。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推进,各学科每学期提交 2 个学科德育融合课例,逐步打造本学科德育融合课例资源。3.达成指标:(1)2023 年:熟练掌握“主题式教研”的流程,在实践和反思中不断完善环节和流程;验收、实施第一批多元化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第一阶段“环节有效性”的评价实施,成立优秀课例编制团队,制定实施计划。(2)2024 年:学科工作室、备课组有效规划学期教研主题;验收、实施第二批多元化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第二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的评价实施,优秀课例编制团队完成文本编辑。(3)2025 年:以成果、任务驱动各学科教研;整理、总结多元化课程成果;课堂
20、教学改革推进第三阶段“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评价实施,优秀课例编制团队做好修订完善,联系出版。五、德育管理和学生培养(学生管理中心) 1基本目标以培养做有规则意识的文明人、做珍爱生命的有用人、做有理想的现代人、做有责任的高尚人为总体目标。继续遵循“坚持方向性、强调基础性、注重实效性”的德育工作原则,坚持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与学生自身的行动相结合,通过学生的体验和养成,将德育与日常管理、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德育的实效性。2具体措施(1) 主题教育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开展规划人生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报国意识。继续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长期坚持的工作重点,把常规教育作为学生习惯养成、知识学习和人格培育的起点;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通过行为规范教育和综合素质评 价,促进学生自律意识的养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和压力,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节。依托社会资源,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完善山大附中特色的德育活动课程体系,创建德育特色。(2) “三位一体”教育。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