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刑法学试题程代码0024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在刑事法与(广义)事法的分类中,刑法属于(A)A、刑事法B、公法C、实体法D、程序法2、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是(B)A、三权分立B、民主主义与尊重人权主义C、心理强制说D、社会契约论3、关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社会危害性是质与量的统一B、社会危害性是相对稳定性与易变性的统C、社会危害性是违法性与合法性的统一D、社会危害性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4、犯罪动机的主要作用是(D)
2、A、影响定罪B、区分此罪与彼罪C、区分罪与非罪D、影响量刑5、我国刑法理论上称之为相对负刑事责任时期是指(B)A、已满75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D、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6、关于区分罪数的标准,通常采取(B)A、行为标准说B、犯罪构成说C、法益标准说D、结果标准说7、根据我国刑法第48条的规定,死刑只适用于(A)A、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B、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C、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D、负有血债的犯罪分子8、在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体系中只限制人身自由而不剥夺人身自由,实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是(B)A、拘役B、管制C、缓形D、假释9、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
3、于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其追诉时效期限的起算日是(D)A、犯罪之日B、犯罪行为着手之日C、构成犯罪之日D、犯罪行为终了之日10、根据我国刑法第87条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其追诉时效的期限是(A)A、5年B、10年C、15年D、20年11、关于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只能是过失B、可以是故意C、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D、同时包括故意和过失12、关于帮助恐怖活动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B、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C、帮助不限于提供经费、场所和物资D、帮助的对象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13、关于走私文物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A)A、本罪的文物仅限于国家一级文物B、本罪的行为仅限于将文物从境内走私到境外C、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不构成本罪D、在内海收购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不成立本罪14、关于伪造货币罪的客观方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伪造的方法没有任何限制B、伪造行为要达到足以使一般人误认为是真币的程度C、伪造的货币包括正在通用的外国货币D、伪造的货币应当具有与真货币一致的特征15、下列不属于洗钱罪上游犯罪的是(C)A、毒品犯罪B、恐怖活动犯罪C、侵犯财产罪D、贪污贿赂犯罪16、关于虚假广告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本罪的主体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B、本罪在客观方面以违反国家规定为
5、前提C、本罪仅限于对商品进行虚假广告D、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17、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本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有出卖的目的B、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行为C、本罪的犯罪对象包括成年男D、本罪的犯罪主体仅限于已满周岁的自然18、关于强制猥亵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本罪的对象仅限妇女B、本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C、本罪不需要行为人出于满足性欲的内心倾向D、本罪的主观方面仅限于故意19、关于赌博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行为人主观上要求以营利为目的B、聚众赌博是本罪客观行为方式C、以赌博为业是本罪客观行为方式D、开设赌场是本罪客观行为方
6、式20、关于虐待部属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一般士兵不成立本罪B、客观上必须滥用职权C、虐待行为要求情节恶劣D、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21、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E)A、法律主义B、禁止事后法C、禁止类推解释D、禁止绝对不定期刑E、禁止不均衡的、残虐的刑罚22、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应有(ABCDE)A、故意杀人罪B、爆炸罪C、强奸罪D、抢劫罪E、贩卖毒品罪23、紧急避险中危险的主要来源有(ABC
7、D)A、人的危害行为造成的危险B、疾病形成的危险C、动物的侵袭D、自然灾害E、行为人误认为存在的危险24、刑罚权的内容包括(ABCD)A、制刑权B、求刑权C、量刑权D、行刑权E、减刑权25、关于重婚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E)A、本罪主体仅限于已经有配偶的人B、“有配偶”包括存在事实婚姻的情形C、已经登记结婚但未与配偶同居的人,再结婚不构成重婚罪D、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同居生子的成立本罪E、已经起诉离婚但在上诉期间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可成立重婚罪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2分。26、刑法的溯及力答:是指刑法生效后,对它生效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未确定的行为是否具有追溯适用效力,如果
8、具有适用效力,则具有溯及力;否则就没有溯及力。(3分)【评分参考】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27、刑事责任能力答: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3分)【评分参考】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28、拘役答:是指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3分)【评分参考】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29、挪用资金罪答: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
9、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3分)【评分参考】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四、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30、不作为犯罪只是由于法律的规定而对有关结果负刑事责任,不用考虑不作为行为与该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答:(1)。(1分)。(2)认定不作为犯罪仍应确认该不作为行为与相关结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是其与作为犯罪中的因果关系
10、的表现有所不同而已。(3分)【评分参考】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31、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如果在假释考验期间遵守法定条件的,考验期满,其剩余的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答:(1)。(1分)(2)根据刑法的规定,如果在考验期内遵守法定条件的,考验期满其原判刑罚就视为执行完毕,而不是不再执行。(3分)【评分参考】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32、在非法拘禁中,只要致人死亡的应当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答:(1)。(1分)(2)在非法拘
11、禁中,如果没有使用暴力致人死亡,只按照非法拘禁罪的加重情节处理,而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应转化为故意杀人罪。(3分)【评分参考】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33、取走他人埋藏物而拒不交出的行为?构成侵占罪。答:(1)。(1分)(2)如果行为人知道理藏物是他人所有而取走,成立盗窃罪,如果行为人不知道是他人埋藏物而取出并拒不交出的行为,方可成立侵占罪。(3分)【评分参考】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4、成立
12、不作为犯的客观条件答:(1)行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性质的义务;(2分)(2)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2分)(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结果。(2分)【评分参考】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35、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答:(1)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2分)(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2分)(3)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是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以内。(1分)(4)行为主体实施前罪与后罪时,都必须已满18周岁。(1分)【评分参考】考生作答所用词
13、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36、简述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答:(1)犯罪对象不完全相同:前者原则上只限手公款,后者既包括公款,也包括公物;(2分)(2)犯罪行为不同:前者只是挪用公款,即暂时占有、使用公款,后者是以侵吞、窃取、骗取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将占为已有或者使第三者所有;(2分)(3)犯罪故意内容不同:前者以暂时使用公款为目的,具有归还的意图,后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具有归还的意图。(2分)【评分参考】考生作答所用词语、句式、前后顺序与答案不同,只要意思正确,就应给分;考生要点回答不完整,也应酌情给分。六、论述题:本题14
14、分37、试比较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犯的区别,并举例说明。答:二者的实质区别在于:前者有数个法益侵害事实(3分),后者只有一个法益侵害事实(3分)对两种犯罪情况各举一例并说明二者的区别所在。【赋分说明】正确举出两例各得2分,清楚说明两者的区别的,得4分。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38、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甲系某村民委员会主任,甲所在村因政府修建高速公路而需要征地。甲主动找到村民乙,二人商量好,在征地过程中,修改生地测量结果、虚增土地面积等方式,多骗取政府征地款35万元。事后,甲分得20万元,乙分得15万元。请分析以下问题:(1)甲、乙二人的身份是什么?(2)甲、乙二人的行为应当如
15、何定性?答:1、甲、乙二人的身份是什么?(1)在本案中,甲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乙是非国家工作人员。甲虽然是村民委员会主任,但在本案中是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土地征收的行政管理工作,依据相关立法解释,其属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范畴。(2分)(2)乙是普通村民,虽然在本案中与国家工作人员共谋骗取国家征地补偿款,但其身份并非国家工作人员。(2分)2、甲、乙二人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1)甲、乙二人的行为成立贪污罪,并成立共犯。(1分)(2)甲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土地征收管理工作的职务便利,通过伪造等方式,骗取国家土地征收款,成立贪污罪。(2分)(3)乙虽非国家工作人员,但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共同贪污公共财产,依法成立贪污罪的共犯。(2分)(4)在本案中,甲是主犯,乙是从犯。(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