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解析版)(解析版) 【20192019江苏泰州卷】江苏泰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各题。 任元受 事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 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 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也。”张魏公作都督,欲辟 之入幕。元受力辞曰:“尽言方养 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 (注)任元受:名尽言。事:侍奉。迨(di) :及。辟:征召
2、。辞:推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未尝离左右 _ 或以语话稍 多_ 尽言方 养亲_ 必持以遗 老母_ 【答案】 身边; 稍微 正 给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 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子翻译为:不曾离开过母亲身边。左右:身边。 句子翻译为:或许因为话语稍微多了点。稍:稍微。句子翻译为:我正侍奉母亲。方:正。句子翻译 为:一定拿回去给母亲。遗:给。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 A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幼时记趣 ) B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3、 赵普 ) C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 )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 注意结合语境分析虚词的用法和意思。 例句: 介词, 因为; A 介词, 用; B 介 词,把;D介词,按照;D介词,因为。故选:D。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名医不迨也 【答案】 虽/名医/不迨也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停顿,注意结合句子意思分析句子的成分。 “名医”为名词,作主语,其前后停 顿。句子翻译为:即使名医也比不上他。句子停顿为:虽/名医/不迨也。此题要注意在关联词语后断开, 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之间划开。 4翻译下列句子。 魏公
4、太息而许之。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出师表 ) 【答案】 张魏公感动不已答应了他。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 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 有:太息:表示某种感情,这里可以翻译为“感动” ;许:答应。句子翻译为:张魏公感动不已答应了他。 重点词语有:亲:亲近;所以:原因;兴隆:兴盛。句子翻译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 所以兴盛的原因。 5 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
5、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 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了任元受至孝的形象。动作描写:未尝离左右、皆朝暮候之。语言描写: 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侧面烘托:魏公太息而许之。 【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的刻画。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 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作答时先概括人物特点,然后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刻画人物的方 法。本文中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以及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刻画任元受。如“未尝离左右” “皆朝暮 候之”为动作描写; “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 耶”为语言描写;
6、 “魏公太息而许之”是对任元受的侧面刻画。 【点睛】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 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 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译文】 任元受侍奉母亲孝顺到了极点, 他的母亲年老, 生了很多病, 他从未离开过母亲身边。 元受自己说: “我 的老母生病了,她生病的由来,要么是饮食上的,要么是天气原因,要么是讲话太多了
7、,要么是情绪波动 太大了。我都早晚都侍奉在边上,没有任何细微的地方是我考虑不到的,母亲的五脏六腑的各种问题我都 能看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用等到切脉之后才知道,所以我用药都必定会生效,即使是名医也比不上我。 ”张 魏公当都督的时候,想要征辟他到自己幕中。元受坚决推辞道: “我正在侍奉我的母亲,假如我得到了一个 可以使人长命百岁的神丹,我一定拿来献给我的老母,不会拿来献给您。哪里还能舍弃老母而来参与您的 军政之事呢?”魏公叹息着答应了他。 【20192019江苏宿迁卷】江苏宿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作中郎将,与表从子磐
8、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 行 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 ,随从入蜀。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 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 建安二十四年,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基 精,忠推锋 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迁征西将军。是岁先主为汉中 王欲用忠为后将军,诸葛亮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 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 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 内侯。追谥刚侯。 (选自三国志蜀书六 ,有删改) (注)假:临时的,代理的。委质:
9、归顺,归附。 葭萌:指葭萌关之战。推锋:手持兵器冲 锋。关、马:指关羽、马超。当时关羽镇守在外。 17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 是 岁 先 主 为 汉 中 王 欲 用 忠 为 后 将 军 【答案】 是 岁/ 先 主 为 汉 中 王/ 欲 用 忠 为 后 将 军 【解析】 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 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 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 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忠为后将军”的意思是: 这一年(同年) ,刘备自立汉中王
10、,欲改封黄忠为后将军。据此,正确的句读是:是岁/先主为汉中王/欲用 忠为后将军。 18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益州既 定/既 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送东阳马生序 ) B素 非关、马之伦也/又留蚊于素 帐中( 幼时记趣 ) C遂 与羽等齐位/遂 反溯流逆上矣( 河中石兽 ) D明 年卒/越明 年贫者自南海还( 为学 ) 【答案】 B 【解析】 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选项中“既”分别为“已经”和“已经” ;B.选项中的“素” 的意思分别为“平常”和“白色” ;C.选项中的“遂”分别是“于是,就”和“于是,就” ;D.选项中的“明” 都是“第二年”的意思。故选 B。
11、 19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征西将军”中的“迁”指“升官”, 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中的“迁客”即升官之 人 B“建安二十四年”中的“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二十四年”是一种用帝王年号来纪年的方法 C“金鼓振天”中“金鼓”即打仗时用于指挥进退的军鼓和铜锣,“击鼓”表示要进攻,“鸣金”表示要 收兵。 D“追谥刚侯”中“谥”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如欧阳修谥 “文忠”。 【答案】 A 【解析】 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 “迁”在古代,即可以指升官,也指贬谪。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中的“迁客”指的是“贬谪之人” ,不
12、是升官之人。故答案为 A。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 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答案】 黄忠经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勇猛刚毅在三军中是首屈一指的。 关羽在荆州听说了,恐怕一定会不高兴,最好不要这么做!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 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 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1)句中的“常(经常) 、冠(位于第一) 、三军(全军) ”几个词是赋分点; (2) 句中的“闻(听说) 、悦(高兴)得无(莫非,该不是)
13、 ”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 21文中的黄忠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黄忠是一名忠诚正义、英勇善战、善于领兵打仗的将帅。 【解析】 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中具体的描写和事件分析作答。本题从 “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 “忠推锋 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可以看出黄忠是一位对人忠诚、作战英勇、善于领兵 打仗的将领。据此理解作答。 【点睛】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 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
14、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 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译文】 黄忠,字汉升,是南阳人。荆州牧刘表用他作中郎将,跟随刘表的侄了刘磐驻军长沙攸县。等到曹操 故克了荆州的时候,临时行赏一些将军,黄忠仍就任中郎将,归长沙太守韩玄统领。先主刘备征讨荆南四 郡时,黄忠遂(随长沙太守韩玄)投靠刘备,并随刘备军队入川。黄忠自葭萌关接受任务攻打刘璋后,经 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勇冠三军。益州平定后,黄忠被封为讨虏将军。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 ,黄忠在 汉中定军山战役中对阵夏侯渊的部队。夏侯渊部是曹军的精英部队,黄忠仍带领士卒冲锋陷阵,奋勇杀敌, 更
15、是斩杀夏侯渊,自此声名大震,被升为征西大将军。这一年(同年) ,刘备自立汉中王,欲改封黄忠为后 将军,诸葛亮劝说道: “黄忠的名望一向不能跟关羽、马超并列,现在让黄忠与张飞、马超、关羽等人同位, 马超、张飞因为离得近,亲眼看见黄忠在益州的战功,因此还能理解,但关羽却是远在荆州,可能会对此 不满, 您这样做恐怕不妥吧?” 刘备坚持说: “我自会加以解劝的。 ” 因此黄忠最后得以与关羽等人齐位并列, 赐爵为关内侯。死后被追封为刚侯。 【20192019江苏徐州卷】江苏徐州卷】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16、。曰:“女忘会稽之 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赈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欲使范蠡治国政,蠡对曰:“兵甲之事,种 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于是举国政属大 夫种,而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 ,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 太子。吴告急于王。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吴王已盟黄池,乃使人厚礼以请成越。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 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 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匀践胙 ,命为伯
17、。勾 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 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有删改) 注:种:指越国大夫文种。成:讲和,和解,质:人质。罢:通“疲”,胙:祭肉。 (1)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两处 ) 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 【答案】 王方会诸侯于黄池/惧天下闻之/乃秘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句意为: 吴王正在黄池会合诸侯, 怕天下人听到这种惨败消息, 就坚守秘密。 这是一个主谓句, 主语为 “王” , “会” “惧” “秘”
18、是三个连续的谓语, “乃”修饰谓语动词“秘” ,所以应在“惧” “乃”之前断开。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越王勾践反 国 厚遇 宾客 为 质于吴 勾践已去 【答案】 同“返” ,返回;对待、招待;作为;离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 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反” :通假字,同“返” ,意为“返回” ;“遇” : 古今异义,今义为“遇到” ,古义为“对待、招待” ; “为” :一词多义,有“是” “做、担任” “作为” “被” 等意,这里的意思是“作为” ;“去” :古今异义,今义为“由自己一方到另
19、一方,与来相对” ,古义 为“离开” 。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使 范蠡治国政 使 老有所终 B于是举国政属 大夫种 忠之属 也 C以淮上地与 楚 念无与 为乐者 D与鲁泗东方 百里 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 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 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相同,均为“让”的意思;B不同,属:归属,委托/属:类;C不同,与:给、赠送/与:和;D不 同,方:方圆/方:正、刚。
20、故选:A。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女忘会稽之耻邪? 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答案】 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么?当时,越军在长江、淮河以东畅行无阻,诸 侯们都来庆贺,越王号称霸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 ,翻译的方法是“增、删、 调、换、补、移” ,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 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女,同“汝” ,你;之,结构助词,的。 重点词:是。这;于,在;毕,都。 (5)下列分析不恰当
21、 的一项是 A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世人,在艰难困苦中,应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B范蠡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他推荐文种并主动请缨前往吴国,表现了他举贤任能、不怕牺牲的可贵 品质。 C越王勾践趁着吴王在黄池与诸侯会盟,后方空虚之机,一举打败吴国留守的军队,杀了吴国太子,这是 吴越争霸的转折点。 D吴王一方面被越国君臣表面假意示好所蒙骗,另一方面因为与其他诸侯的战争而使军民疲惫不堪,导致 了最终的失败。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分析。D有误, “勾践伐吴,吴师败” “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说明
22、吴国是因为越国不 断地进攻而使军民疲惫不堪,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吴王已盟黄池”说明吴国与诸侯国订立盟约,他们之间 没有战争。故选 D。 【译文】 吴王赦免了越王,勾践回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 饮食也尝尝苦胆。还说: “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从未有荤菜。从不 穿有两层华丽的衣服,对贤人彬彬有礼,能委屈求全,招待宾客热情诚恳,能救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 姓共同劳作。越王想让范蠡管理国家政务,范蠡回答说: “用兵打仗之事,种不如我;镇定安抚国家,让百 姓亲近归附,我不如种。 ”于是把国家政务委托给大夫文种,让范蠡和大夫柘稽
23、求和,到吴国作人质。两年 后吴国才让范蠡回国。 到第二年春天,吴王到北部的黄池去会合诸侯,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赴会了,唯独老弱残兵和太 子留守吴都。勾践攻打吴国。吴军大败,越军还杀死吴国的太子。吴国使者赶快向吴王告急,吴王正在黄 池会合诸侯,怕天下人听到这种惨败消息,就坚守秘密。吴王已经在黄池与诸侯订立盟约,就派人带上厚 礼请求与越国求和。 这以后四年,越国又攻打吴国。吴国军民疲惫不堪,精锐士兵都在与齐、晋之战中死亡。所以越国大 败了吴军。 勾践平定了吴国后,就出兵向北渡过黄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周元王派 人赏赐祭祀肉给勾践,称他为“伯” 。勾践离开徐州,渡过淮河
24、南下,把淮河流域送给楚国,把吴国侵占宋 国的土地归还给宋国。把泗水以东方圆百里的土地给了鲁国。当时,越军在长江、淮河以东畅行无阻,诸 侯们都来庆贺,越王号称霸王。 【20192019江苏扬州卷】文言文阅读。江苏扬州卷】文言文阅读。 仇香者,陈留人也。至行 纯嘿,乡党无知者。年四十,为 蒲亭长。民有陈元,独与母居。母诣香告 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母早时守寡,养人遗 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元感悟, 卒为孝子。考城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 ,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
25、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不应征辟 ,卒于家。 (注)至行:高尚的德行。嘿:同“默”,闭口不说话。征辟(b) :征召、推举做官。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为 蒲亭长(_) (2)枳棘非鸾凤所集 (_) 【答案】 (1)担任 (2)栖息,停留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需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本题中, “为”翻 译成:担当, “集”翻译成:栖息,停留。 19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 2 处 ) 吾 近 日 过 元 舍 庐 落 整 顿 耕 耘 以 时 【答案】 吾 近 日 过 元 舍 /庐 落 整 顿/ 耕 耘
26、 以 时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可以根据文言虚词、语气词以及句意进行做答。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 耘以时翻译为:我最近经过陈元的房舍,院落整理得干干净净,耕作也很及时,据此断句为:吾近日过元 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20翻译句子。 (1)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_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 ) _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三则 ) _ 【答案】 (1)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 (2)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 (3)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27、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等现象以及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 (1)句难度不大,奉:俸禄;以:用,译文:于是(王奂)用 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 (2)句中的鄙翻译为边,边界,需要注意它的反问语气,译 文: 一个人立志求学, 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 (3) 句是省略句, 要将省略的内容补充完整, 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21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 _ 【答案】 (1)不偏听偏信,善于说服别人(2)亲民(3)不慕名利(4)讲究仪容仪表 【
28、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从文中“至行纯嘿,乡党无知者” 、 “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 元感悟,卒为孝子。 ” 、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不应征辟,卒 于家。 ”等句子可以归纳出仇香的“至行” ,即品德高尚、不慕名利、善于说服别人、讲究礼仪。 【译文】 有一个叫仇香的陈留人,虽德行高尚,但沉默寡言,乡里无人知道他。年龄四十岁时,担任蒲亭亭长。 有个叫陈元的老百姓,一个人和母亲同住,他的母亲向仇香控告陈元忤逆不孝。仇香吃惊地说: “我最近经 过陈元的房舍,院落整理得干干净净,耕作也很及时,说明他不是一个恶人,只不过没有受到教化,不知 道如何做罢了。
29、你年轻时守寡,抚养孤儿,劳苦一生,而今年纪已老,怎能为了一时的恼怒,抛弃多年的 勤劳和辛苦?陈元的母亲哭泣着起身告辞。于是仇香亲自来到陈元家里,教导伦理孝道,讲解祸福的道理。 陈元感动省悟,终于成为孝子。考城县令王奂听说了这件事,说: “荆棘的丛林,不是鸾凤栖身之所,百里 之内的县府官职,不是大贤的道路。 ”于是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 仇香在太学学成,回归乡里,即令是在闲暇无事的时候,也一定是衣服整齐。平常,从来看不见仇香 因喜怒而改变声音脸色。他不接受官府的征聘,后来在家里去世。 【20192019江苏苏州卷】江苏苏州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
30、题。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阖庐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 忘勾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庐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 为太宰,习战射。二 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 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 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 吊死问疾 ,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 齐,不亦谬乎!”吴王
31、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益疏子胥之谋。 (节选自史记伍子胥传 ) 【注】伯嚭(p) :人名,吴国大臣。种:文种,越王勾践的谋臣。吊死问疾:哀悼死去的,慰 问有病的。 8. 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 败吴于 姑苏/皆以美于 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 B. 阖庐病 创将死/寡人反取病 焉( 晏子使楚 ) C. 吴王将许 之/遂许 先帝以驱驰( 出师表 ) D. 乃兴师北伐 齐/伐 竹取道( 小石潭记 ) 【答案】 C 【解析】 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A 在/比;B 伤/窘迫,尴尬;C 均为答应的意思;D 讨伐/砍到。故选 C。 9.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
32、成现代汉语。 (1)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 (2)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 【答案】 (1) (阖庐)对太子夫差说: “你会忘记勾践杀了你的父亲吗?” (2) (越王)派大夫文种带着厚 礼送给吴国的太宰伯嚭来请求讲和。 【解析】 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求学生平时注重积累,特别注意重点篇目的 熟记;再者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现象,如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另外重要的文言实词必须翻 译出来,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1)句中注意“谓” “尔”两个字的意思要翻译出来,补写出主语“阖 庐” ; (2)句中注意“使” “遗” “以”三个字的意思要翻译出来,
33、补写出主语“越王” 。 10. 伍子胥认为“勾践不死必为吴患”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 越王勾践能够忍受艰苦困厄,又非常关心百姓,这都表明他有兴国灭吴之心。 【解析】 考查提取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是要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章内 容作答。作答本题时,将伍子胥的这句话放回原文中,可知他说这句话的前提是因为“越王为人能辛苦” , 意思是说越王勾践为人能含辛茹苦。据此作答即可。 【译文】 又过了五年,吴军攻打越国。越王勾践率兵迎战,在姑苏打败吴军,击伤了吴王阖闾的脚趾,吴 军退却。阖闾创伤发作,很严重,快要死的时候对太子夫差说: “你能忘掉勾践杀你父亲吗?”
34、夫差回答说: “不敢忘记。 ”当天晚上,阖闾就死了。夫差继位吴王以后,任用伯嚭做太宰,操练士兵。二年后攻打越国, 在夫湫打败越国的军队,越王勾践就带关残兵败将栖息在会稽山上,派大夫文种用重礼赠送太宰嚭请求媾 和,把国家政权托付给吴国,甘心做吴国的奴仆。吴王将要答应越国的请求,伍子胥规劝说: “越王勾践为 人能含辛茹苦,如今,大王要不一举歼灭他,今后一定会后悔。 ”吴王不听伍子胥的规劝,而采纳了太宰嚭 的计策,和越国议和。 和越国议和以后五年,吴王听说齐景公死了,大臣们争权夺利,新立的国君软弱,就出动军队向北攻 打齐国。伍子胥规劝说: “勾践一餐没有两味荤菜,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将打算有所作
35、为。这个人不 死,一定是吴国的祸患。现在吴国有越国在身边,就像得了心腹疾病。大王不先铲除越国却一心致力攻打 齐国,不是很荒谬的吗?”吴王不听伍子胥的规劝,攻打齐国。在艾陵把齐国军队打得大败,于是慑服了 邹国和鲁国的国君而回国。从此,就越来越少地听从伍子胥的计谋了。 【20192019江苏无锡卷江苏无锡卷】阅读与赏析】阅读与赏析。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 大入寇,王振挟 帝亲征。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 ,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 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
36、师天下根本, 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 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及各地军马,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 部尚书。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 非为私计。”王乃受命。九月,景帝立,谦入对,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 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遣都督孙镗、卫颖、张 軏、张仪、雷通分兵守九门要地,列营郭外。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参之。徙附郭居民入城。通州积粮, 毋弃以资敌。
37、至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帝深纳之。 谦既死,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未一年败,赃累巨万。帝召大臣入视,愀然曰:“于谦被遇景泰 朝, 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众大臣俯首不能对。 【注】也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土木:即土木堡,地名。景泰:明朝的一个年号。 8. 下列句中的“以”与“毋弃以资敌”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先帝简拔以 遗陛下 B. 策之不以 其道 C. 何不试之以 足 D. 可以 一战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辨析和理解能力。 A.“以”是“用来”的意思;例句中的“以”也是“用来”的意思。 B.“以”是“按照”的意思。 C.“以”是“用”的意
38、思。 D.“以”是“凭借”的意思。 故选 A。 9.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贼寇大举入侵,徐珵主张南迁,兵部左侍郎于谦为稳定人心,极力反对。 B. 皇帝亲征失利,京城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于谦请求郕王发文调兵,解救京城危机。 C. 国家危难之际,于谦拥郕王为帝,并向他进言让各边境守臣招募民兵协力防守。 D. 于谦忠君爱国,为人正直,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为官清廉,死无余资。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理解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逐项分析, 找出错误,尤其注意一些细节间题。 “招募民兵”是为了制造器械甲,而不是协力防守。
39、故选 C。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埜从 治兵 从:_ 上下无固 志 固:_ 势必轻 中国 轻:_ 京营兵械且 尽 且:_ 【答案】 从:跟随 固:坚定 轻:看不起,轻视 且:将要 【解析】 本题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不仅要理解和掌握 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注意“从”是“跟从、跟 随”的意思, “且”是副词, “将要”的意思。 “轻” :作动词, “看不起,轻视”之意。 11. 翻译下列句子。 (1)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出师表 ) 【答案】 (1)郕
40、王肯定了他 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 (2)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之所以能够兴隆昌盛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股情況下采用直 译,译时要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重点词语一定翻译 到位,注意句中关键词,如“是” :认为对,肯定。乃:于是,就。所以:的原因。还有“亲贤臣,远 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判断句的翻译。 【点睛】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来理 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
41、词到底是哪个义项,文言 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 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 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译文】 于谦,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 。永乐年间进士。 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野极力劝谏,不听。邝野跟随皇帝管 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上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郕王 监国,命令群臣讨论
42、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 “主张南迁 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 ”郕王肯定了他 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 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 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依然策划部署,人心稍为 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 当初,大臣担忧国家没有君主,太子年幼,敌寇将至,请皇太后立成郕王为皇帝。郕王一再害怕地推 辞。于谦大声说:
43、“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为个人打算。 ”郕王于是受命。九月,郕王即帝位为景帝, 于谦进去回答问话,情绪激昂地哭着说: “敌寇得意,留住了皇上。必然轻视中国,长驱南下。请命令各边 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京营士兵的器械快要用完了,需要马上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制造器械盔甲。派 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辄、张仪、雷通分兵据守九门重要的地方,军队驻扎在外城的外面。都御史杨善。 给事中王囗亦参与这些事,迁徙外城附近的居民进入城内。储存在通州的粮食,令官军自己去支领,用装 足的米作为代价,不把粮食遗弃留给敌人。文臣像轩倪这样的人,应该用为巡抚。至于军队里面的事情, 我自己承担,没有成效就判我的罪。 ”对他的
44、意见,皇帝全都认真地接纳了。 于谦已死,由石亨的党羽陈汝言任兵部尚书。不到一年,所干的坏事败露,贪赃累计巨万。皇帝召大 臣进去看,变了脸色说: “于谦在景泰帝朝受重用,死时没有多余的钱财,陈汝言为什么会有这样多! ”众 多大臣都低下头不能回答。 【20192019江苏南通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江苏南通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913 题。 (题。 (1717 分)分) 文天祥屯 潮阳,邹沨、刘子俊皆集师会之,遂讨剧盗陈懿、刘兴于潮。兴死,懿遁,以海舟导张弘 范兵济潮阳。天祥帅麾下走海丰,先锋将张弘正追之。天样方饭五坡岭,弘正兵突至,众不及战,天祥遂 被执。刘子俊自诡为天祥,冀天祥可
45、间走也。别队执天祥至,相遇于途,各争真伪。得实,遂烹子俊。天 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天祥不屈。弘范曰: “忠义人也。 ” 弘范由山东转而南,入大洋,与世杰之师相遇,薄之,且出奇兵断宋军汲路,世杰舟坚不能动。弘 范乃舟 载茅茨 ,沃以膏脂,乘风纵火焚之。世杰战觇皆涂泥,缚长木以拒火,舟不爇,弘范无如之何。 时世杰有韩氏甥,在弘范军中,弘范署 为万户府经历,三遣 谕祸福。世杰不从,曰: “吾知降,生且富贵。 但为主死,不移也! ”因历数古忠臣以答之。弘范乃强文天祥为书招世杰。天祥曰: “吾不能捍父母,乃教 人叛父母,可乎?”固强之,天祥遂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46、取丹心照 汗青! ”弘范笑而止。 天祥至柴市,观者万人。临刑,殊从容,问市人曰: “孰南面?”或有指之者,即向南再拜而死。年 四十七。 庐陵张千载者,天祥友也。天祥贵显时,屡以官辟 ,不就。临安既破,天祥自广还,过吉州城下, 千载来见,曰: “丞相赴北,千载当偕 行。 ”既至燕,寓天祥囚所侧近,日以美馔馈,凡三年,始终如一。 且潜制一椟,天祥受刑日,即以藏其首。人以为忠孝所感。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 ,有删改) 【注释】茅茨:茅草。爇(ru) :烧。署:委任。辟:召,征召。 9.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共两处) (2 分) 天 祥 帅 麾 下 走 海 丰 【答案】 天祥/帅麾下/走海丰 【解析】 此题考查朗读节奏的划分。划分时要结合句子结构和意思进行。这句话中“天祥”是主语, “帅 麾下”是谓语,后面是宾语。 10.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1)文天祥屯 潮阳: (2)弘范乃舟 载茅茨: (3)三遣 谕祸福: (4)千载当偕 行: 【答案】 (1)驻兵 (2)用船 (3)派遣 (4)一同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这几个词语都出现在课外文章中,要结合课内所学和句子意思确定词 语的意思。第(1)句话的意思是“文天祥屯兵在潮阳” ,屯,驻兵;第(2)句话的意思是“弘范于是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