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1)教学目标1.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2.能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感受数位产生的必要性,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3.通过数一数、拨一拨和估一估等活动,充分感悟大数的意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2.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数法,理解十进制关系。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大家知道我市的体育馆在哪里吗?有进去参观过吗?说说你的感受。【学情预设】有学生去体育馆里面参与过活动,能够直观感受体育馆的庞大。有很多个入口,从不同的入口进
2、去会到体育馆的不同位置。还有很多不同颜色的座位,能容纳很多人同时参与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体育馆的感受,然后引入情境图,让没去过体育馆的学生也能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积累对较大数的感性经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课件出示情境图。师:大家能猜猜这个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吗?学生自由猜测,并说说自己判断的依据。师:对,这个体育馆能坐很多很多的人,要用一个比100大得多的数来表示。在生活中,你接触过这么大的数吗?本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1)二、动手操作,经历大数的形成1.回忆数数方法,经历数数过程。师:从一年级开始,小棒就
3、是我们认数的好帮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小棒(拿出1号塑料袋,袋中有10根小棒),谁来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根小棒?【学情预设】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学习经验,比较容易估出是10根。如果出现其他的估计结果,可以让学生互相评价一下,然后再引导学生动手数数。师: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准确地知道这些小棒的根数呢?教师布置学生动手数小棒:数数1号塑料袋中小棒有多少根。师:你是几根几根数的?一共有多少根?学生汇报【学情预设】学生会出现多种数法,如1根1根或2根2根地数,教师都予以肯定,并引导总结:虽然数的方法不同,但数出的都是10个一,以回应前面学生的估测。师小结:当小棒的数量很少时,我们可以用“一”作为计数单位,一
4、根一根地数,我们知道了:10个一是一十。(教师相应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估一估、数一数,不仅激活了已有的学习经验,更重要的是强化了对“一”这个较小的计数单位的应用。教师拿出2号塑料袋,袋中有100根小棒,并提出问题:现在小棒的数量增多了,你们谁来估一估这些小棒大约有多少根?学生估计。师:如果现在让你来数出这些小棒的根数,怎样数才能让人一眼看出结果?学生互相补充,说一说各自的方法。【学情预设】学生借助学习100的认知经验,很容易估出小棒的数量以及数的方法10根10根地数。如果学生不能想起,教师可引导回忆认识100时,我们是怎样数小棒的,唤醒学生的经验。师:就按你们说的方法,以“十”为计数
5、单位数出小棒。也就是10根捆一捆。学生动手数小棒:数一数2号塑料袋中有多少根。学生汇报,师生齐数:10,20,30100。师小结:当数量较多时,我们以“十”为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教师相应板书)2.直观操作,认识一千。教师收集10个学生的小棒,并提出问题:现在小棒的数量更多了,谁来估一估这些小棒大约有多少根?【学情预设】此时,由于学生对1000没有具体的感知经验,猜测会出现很多种答案。师:要想知道这些小棒的根数,我们还是要亲自数一数。和刚才比,小棒的数量更多了,要怎样数才能数得快,还能让人很容易地看出结果?【学情预设】学生有了前面两次数数的经验,很容易顺势想到以“百”为单位
6、。如果学生有其他的想法,也让学生自选方法,正好形成对比,看哪种数法更容易看出数的结果。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以“百”为计数单位数小棒,每10捆捆成一大捆。师生齐数。先一十一十地数,每10个十是一百,就捆成一大捆;再一百一百地数: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九百,9个一百再加上1个一百就是多少?师:9个一百再加上1个一百是10个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千”和我们学过的“一”“十”“百”一样,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师小结:当小棒的数量特别多的时候,我们用“百”作计数单位,一百一百地数,我们知道了:10个一百是一千。(教师相应板书)【教学提示】培养学生的数感,认识大数的产生过程,充分体会“一千有多大”。【设
7、计意图】在以上教学环节中,学生先自主选择数数的单位,然后在经历数数的过程中见证了新的计数单位的产生。同时,在不断深入的学习活动中,也使学生感悟到每个新的计数单位的产生都是源自物体数量的不断变化。数数过程中强调怎样让人一眼看出结果,问题指向性明确,避免了学生盲目地去选择方法数数,让数数也变得灵活,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十进制。3.数形结合,建构“千”的模型。师:这里有一个大正方体,它是由很多小正方体组成的。你们猜一猜大约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说一说你判断的依据。学生自由发言,并说说各自判断的依据,教师适时引导,避免盲目乱猜。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验证自己的猜想。师生齐数。师小结:结合数小棒的经验,一个一
8、个地数,发现一列是十个小正方体。十个十个地数,发现一层是一百个小正方体。一百一百地数,发现总共有一千个小正方体。(出示课件)4.回顾反思,加深对十进制的理解。师:在刚才数数的过程中,9个一、9个十、9个百,再增加一个相应的计数单位之后,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示课件)学生发言,说数数经验。回顾课堂开始部分的猜测,指名学生说一说10、100、1000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进一步夯实学生对“千”这个新的计数单位的感性认识,积累更多的认知经验。通过一系列结构化的学具丰富学生对一、十、百、千这些计数单位的表象认知,从而建立“数”与“形”的对应关系,深刻理解十进制,让数感更形象具体。三、认识计数工具计
9、数器师:数数时,用一个、一条、一篇、一块等作为数数单位确实挺方便的,但是我们经常会数着数着就数多了,数少了。遇到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呢?于是人们又创造了这样的计数工具计数器,让这些数数单位“住”在这些计数工具上。咱们一起给这些数数单位找找“家”吧。呈现计数器,师生一起标注计数器上的数位。【设计意图】学生在一年级时已接触过计数器,但是对计数器的认识还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教学;学生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在用的时候还不顺手。借此接触多个计数单位,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可以丰富学生对计数器的认识。学生理解了计数器的由来后,使用起来会减少出错。四、深化练习,提升数感1.完成教科书P75“做一做”。(1)同桌之间
10、,一人数,一人看。互相督促,完成计数要求。(2)集体展示,齐声边拨边数。2.完成教科书P79“练习十六”第1题。让学生脱离计数器抽象数数,教师提醒注意“拐弯数”。3.完成教科书P79“练习十六”第2题。让学生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数数,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4.完成教科书P79“练习十六”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本环节的练习设计,旨在巩固新知,感受数数方法的同时,深化对计数单位的理解。五、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是怎么学的?板书设计1000以内数的认识(1)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一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教学反思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是教学活动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在教学中始终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展开学习。让学生数小棒,从十根、一百根数起,充分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再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一千个小正方体由十到一百再到一千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根据“千”“百”“十”之间的关系,建立“千”的概念。但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数数的经历不够,可以布置一定的课后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借助计数器多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