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城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歌曲 牧童谣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能够有感情演唱争取,体会湖北民歌中“对唱”的工整与美感。过程与方法:通过视唱乐谱后加歌词试唱并巩固,最后分组自由创编表现音乐的方式,学生能够把握整曲。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在原先巩固的“3、5、6”三音基础上学会“2”音及其柯尔文手势。二、教材分析牧童谣是一首由“2、3、5、6”四个音组成短小歌曲,全曲为上下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分节歌,整首歌词大量使用了“那斯那斯嗨”衬词,每段只有一句歌词,以第一、三段问,二、四段答的形式呈现。音乐优美抒情,表现了牧童们放牧时悠然自得的情形。三、学情分析一年级
2、的学生对于“3、5、6”三音已基本掌握,在三音的基础上加上“2”音的学习难度不大,在上学期一些儿歌的学习中,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喜爱于结合肢体动作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但个别学生不能做到自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加强常规教学,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四、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2”音的手势与音准,有感情地演唱整曲,通过创编的形式体验音乐,并能体会湖北民歌中“对唱”的工整与美感。五、教学难点打柯尔文手势唱出歌曲的旋律,尤其是最后一个音“2”的手势和音准。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节奏“XX XX”与“X -”,巩固“3、5、6”三个音及手号,采用三音乱序自由组合的形式听辨;2.在三音听辨的
3、基础上,加进四音听辨,设计上引入歌曲第三小节的“35 65 36 35”进行听辨。3.通过游戏引出本节课学习的“2”音,学习手势和音准并进行巩固;【设计意图】以巩固“3、5、6”三个音以及新学习的“2”音对学生课前音准进行修正,通过旋律听辨的形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聆听、感受、熟悉歌曲旋律。(二)新授课 1.通过给小音符找家的游戏,引导学生听辨并视唱本课的旋律,学生视唱完引出本课题目牧童谣;2.给学生设置问题初听歌曲,在聆听的时候教师边做柯尔文手势;设置的问题为:听完以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3、PPT上展示歌曲旋律,提问学生老师刚刚在同学们聆听的时候手上做什么样的动作,引导学生
4、听琴声带上柯尔文手势;4、引导学生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条,体验音高的高低感觉;5、引导学生观察歌谱,发现湖北民歌“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并对学生讲解什么是“对唱”;6、给学生设置问题再次聆听歌曲,设置的问题为:边听歌曲边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那斯那斯嗨”的衬词,并对此衬词对学生进行讲解为牧童放牧时自由快乐的情感,要唱得连贯悠扬;7、轻声跟唱录音,试唱歌曲歌词部分;纪教育网版权所有8、 全体学生分组对唱歌曲,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歌曲对唱;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自主创编来表现音乐,教师给时间于学生进行编排,期间教师进行指导;9、 编排时间结束全体学生通过跟录音进行集体展示,展示完毕选取较有创意的一组进行展示,其他组同学为其伴唱并作为小观众学习,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会用耳朵聆听音乐,从而建立其音高概念。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激发学生对乐曲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发现歌曲中歌词的特点,理解“对唱”、“衬词”在歌曲中的应用,以此让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三)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