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危化品安全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10题) 1 、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 ( C )A 人、机、环境、管理、信息; B 人、物、能量、信息、设备C 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D 监察、监管、教育、培训、工程。2 、我国现行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 B )。A 17 类 20 类 C 21 类 D 142 类3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 C )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A 经过评估 B 存在 C 可导致事故发生 D 不容忽视4 、根据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实施细则,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标志上盾牌中间采用
2、字母“ LA ”,其表示的含意是:“ ( B ) ”之意。A 生产安全 B 劳动安全 C 人身安全 D 劳保安全5 、涉及危险物品单位、矿山、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B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A 48 , 24 B 48 , 16C 32 , 16 D 36 , 186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的内容包括( D )。A 安全技术理论和事故案例 B 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操作C 事故案例和实际操作 D 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7 、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不属于“三证”的是( C )。 A 安全鉴定证 B 生产许可证C 检验合格证 D 产品合格证
3、8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下述不属于工伤保险实施范围的单位是( D )。A 合资企业 B 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C 外资企业 D 国家机关9 、以下不属于安全教育培训方法的是( C )。A 实际操作演练法 B 讲授法 C 自学提高法 D 读书指导法24 、重大危险源 ( A )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A 控制的目的 B 划分的意义 C 评价的依据 D 管理的作用25 、我国最新发布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中列出了多少类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 C)A 8 B 7 C 6 D 526 、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白血病的因素是( B )。A 激光 B 电离辐射C 红
4、外线 D 射频辐射27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职业健康监护基本范围的内容是( A )。A 职业病的治疗 B 定期体检C 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D 就业前体检28 、关于桌面演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C )。A 应急人员主要来自于非本地应急组织B 仅限于有限的应积极响应和外部协调活动C 事后一般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相应工作的建议D 一般为笔头演练,在会议室就能进行32 、以下不属于工业有害气体净化措施的是( D )。A 洗涤法 B 吸附法C 袋滤法 D 通风稀释法33 、以下不属于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一般要求是( A )。A 防护用品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B 使用前应首先做一次
5、外观检查C 劳动用品的使用必须在其性能范围内,不得超极限使用D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34 、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 C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A 、专门的 B 、厂级 C 、车间级 D 、班组级35 、根据终身教育的观念,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 ( C ) 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A 、全面 B 、长期 C 、经常性 D 、临时性36 、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 ( B ) 年进行一次复审。A 、 1 B 、 2 C 、 3 D 、 444 、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 ( A ) 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
6、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 、县 B 、市 C 、省 D 、地区45 、在应急管理中, ( C ) 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A 、预防 B 、准备 C 、响应 D 、恢复46 、 ( A ) 是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重心,主要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等。A 、应急救援中心 B 、应急救援专家组 C 、消防与抢险 D 、信息发布中心47 、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 ( B ) 的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A 、
7、应急救援专家组 B 、消防与抢险 C 、医疗救治 D 、洗消去污组织48 、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映,它的内容可能包括:事故发生过程中的应急响应和救援措施 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应急准备 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恢复以及预案的管理与更新。以下那一个描述是正确的?( D ) .A 、只包含 B 、包含、 C 、包含、 D 、包含、49 、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装备的使用,属于应急训练的 ( A ).A 、基础培训与训练 B 、专业训练 C 、战术训练 D 、其他训练50 、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或领导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关键,为了确保演练的成功, ( A ) 不得参与策划小组,更不能
8、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A 、参演人员 B 、模拟人员 C 、评价人员 D 、观摩人员51 、在应急体系的机制中,属地为主强调“ ( B ) ”的思想和以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A 、安全第一 B 、第一反应 C 、以人为本 D 、第二反应52 、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含有 ( D ) 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A 、有毒物质 B 、放射性物质 C 、铅 D 、游离二氧化硅53 、 ( A ) 是人体摄入生产性毒物的最主要、最危险的途径。A 、呼吸道 B 、消化道 C 、皮肤 D 、眼睛54 、以下那种情形,可能会导致硫化氢中毒,甚至发生“闪电型”死亡。 ( D
9、)A 、煤气制造 B 、制造合成氨 C 、炼铁 D 、清理阴沟55 、紫外线主要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可以引起职业病: ( C ).A 、白内障 B 、放射性肿瘤 C 、电光性眼炎 D 、近视眼56 、 ( C ) 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A 、密闭毒源 B 、通风 C 、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高毒、剧毒物质 D 、个体防护57 、职业病防治法第 15 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 ( A ) 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A 、可行性论证阶段 B 、设计阶段 C 、施工阶段 D 、竣工之后5
10、8 、职业病防治法第 17 条规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 D ) 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A 、资格认证 B 、安全认证 C 、卫生认证 D 、资质认证59 、生产经营单位评审和修订目标与管理方案的依据是 ( A ).A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B 、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生产状况 C 、客户的需求 D 、生产经营单位领导的要求60 、 ( D ) 的目的是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响应的需求。A 、培训、意识及能力 B 、运行控制 C 、事故事件与不符合的调查 D 、应急预案与响应61
11、、 ( A ) 的目的是统一思想,在推进体系工作中给予有力的支持和配合。A 、管理层培训 B 、内审员培训 C 、全体员工培训 D 、安全主任培训62 、我国安全监察在国家和行政管理部门之间,实行 ( A ) 的管理体制。A 、综合监管、行业监管 B 、横向管理,分级监察 C 、属地管理,垂直监察 D 、属地管理,分级监察67 、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中的“预防为主”,是指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地防止事故的发生。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预防为主”的是 ( D ) 。A 追究事故责任,加大事故处罚力度B 筹备应急资源,提高救援能力C 提高事故的经济赔偿金额D 建设项目“三同时”68 、根据国
12、家有关规定,下列类型的企业中,不属于强制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的是 ( D ) 。A 矿山企业B 建筑施工企业C 烟花爆竹生产企业D 汽车制造企业69 、在高速运转的机械飞轮外部安装防护罩,属于 ( B ) 的安全技术措施。A 限制能量B 隔离C 故障设计D 设置薄弱环节70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应有必要的组织保障,一般包括 ( C ) 。A 机构保障和资金保障B 人员保障和殴备保障C 机构保障和人员保障D 制度保障和培训保障79 、某建筑公司在对一办公大楼实行定向爆破拆除时,由于设计不合理,爆破时造成附近建筑堆置物倒塌伤人事故。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1986) ,该
13、起事故的类别是 ( D ) 。A 坍塌B 火药爆炸C 其它爆炸D 放炮80 、某安全评价机构对一火力发电厂烟囱排出的粉尘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类时,评价人员之间出现意见分歧。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T13861- 992) 的规定,该危险、有害因素属于 ( A ) 。A 物理性因素B 化学性因素C 物理化学因素D 生物性因素8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1986) 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工伤事故分为 20 类。按此标准,下列工伤事故中,属于物体打击伤害的是 ( D ) 。A 建筑物坍塌,员工被水泥扳砸伤B 员工不慎
14、坠落,撞击到脚手架导致死亡C 起吊的重物脱落,将员工击伤D 脚手架上坠落的钢筋击中一员工头部,导致其死亡88 、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的监控预警系统,通过各参数的变化趋势对危险源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在企业中特别要严密监视重大危险源的 ( B ) 。A 化学参数变化趋势B 安全状态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变化趋势C 温度变化趋势D 压力变化趋势89 、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属于电离辐射的是 ( B ) 。A 红外线B x 射线C 激光D 紫外线90 、气象条件不良是作业场所存在的一类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下列职业病中,属于由异常气象条件引起的职业病是 ( D ) 。A
15、 尘肺B 苯中毒C 噪声性耳聋D 高原病91 、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危害因素,不属于作业场所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 ( B ) 。A 由气体排放产生的噪音B 生产过程释放的有毒物质C 炉前工接触的红外线D 电焊时产生的电弧光92 、有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应该依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下列情况中,不属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内容的是 ( D ) 。A 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B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C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D 职业防护教育培训情况93 、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 2002 年 4 月 18 日颁
16、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职业病种类有 ( C ) 。A 9 大类 99 种B 10 大类 110 种C 10 大类 115 种D 9 大类 115 种94 、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提出了保护女职工的要求,并规定了成年妇女禁忌从事的作业。下列作业,成年妇女可以从事的是 ( C ) 。A 金属矿山井下作业B 负重质量超过 25kg 的间断搬运作业C 高温工作环境下的作业D 低温工作环境下的作业95 、事故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恢复 4 个阶段。 4 个阶段均涉及到的工作是 ( C ) 。A 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应急预案的演练、应急设备的维护B 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应急预案的演练、开展公众应急
17、教育C 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事故损失评估、应急设备的维护D 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事故损失评估、急救与医疗行动96 、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危险性极大,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必须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制定 ( C ) 程序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A 危险物质泄漏控制B 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C 出入现场和紧急撤离D 应急信息的审核和批准97 、某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了死亡 2 人的生产安全事故。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该事故应在规定的时限内上报至 ( C )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A 国务院B 省级人民政府C 设区的市级人民
18、政府D 县级人民政府98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下列有关事故调查报告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D ) 。A 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60 日内提交B 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C 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D 报送事故发生单位9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将生产安全事故分为 ( B ) 四个等级。A 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和轻微事故B 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C 重大事故、大事故、一般事故和小事故D 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伤亡事故、重大伤
19、亡事故和死亡事故100 、事故责任分析是在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下列原因造成的事故,应负领导责任的是 ( D ) 。A 违章作业B 违反劳动纪律C 违反操作规程D 安全生产规章不健全多选题101 、劳动防护用品选用的基本原则有 ( ABCD ).A 、根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选用 B 、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选用C 、根据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选用D 、穿戴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 E 、美观大方、符合潮流102 、下列属于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有 ( CDE ).A 、信号缺陷 B 、心理异常 C 、指挥错误 D 、操作错误 E 、监护错
20、误103 、大量事故统计表明, ( CDE ) 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三大原因。A 、环境的不良 B 、能量控制失效 C 、工艺设备故障 D 、人的误操作 E 、安全管理上的缺陷104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 ( ABC ).A 、综合预案 B 、专项预案 C 、现场预案 D 、医疗预案 E 、火灾预案105 、决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主要有: ( CE ).A 、接触地点 B 、安全卫生标准 C 、接触水平 D 、工作场所 E 、接触时间109 、在应急过程中,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在进行人群疏散时,应充分考虑的问题有 ( ABCE ) 。A 疏散人群的数量B 疏散所需的时间C 风向等环境变化D 财产损失的大小E 疏散线路的风险110 、劳动者在下列情况下,可以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 ABCDE ) 。A 退休B 患病、负伤C 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D 失业E 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