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姓名_ 班级 _ 座位号 _学校一、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凫水(f) 屹立(y) 幽悄(qio) 无人问津(jn)B. 亢奋(kn) 褶皱(zh) 追溯(s) 风雪载途(zi)C. 潺潺(chn) 冗杂(rn) 磅礴(pn) 黄发垂髫(tio)D. 腐蚀(sh) 战栗(l) 灯盏(zhn) 金吾不禁(jn)2.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狩猎斡旋周而复始草长鹰飞B. 静穆 晦暗 人情世故 海枯石烂C. 滑翔 羁拌 水尤清冽 窈窕淑女D. 雾霭 怅惘
2、 天衣无缝 哀草连天3.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出了三峡,江面宽阔,眼前豁然开朗。B. 这次的演出,集合杰出的艺人同台亮相,其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C. 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而同学们还沉浸在老师美妙的故事中。D. 小伙伴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不一会儿,大家都销声匿迹了。4.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电磁波辐射的最大危害在于这种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的杀手是无形的。_。日常工作、生活中普通电器带来的低强度电磁波辐射,这种辐射污染不像农药中毒、噪音污染那样立竿见影,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缓慢地损害着人体。A. 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
3、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B.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多C. 一般说来,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D. 既然如此,过量的超强度的电磁波强辐射对人体造成急性损害的情况并不少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 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减少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人类与生态的平衡,这是摆在一些国家面前的重大问题。B. 透明化的售票手段不仅能提高售票效率,也能体现售票公平。C.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我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D. 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决定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6.
4、 名著阅读。(5分)(1)经典常谈是_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_的著作。(2)某同学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选项,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B.书中诗第十二论述了从汉武帝时期至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现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和形式。C.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D.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7. 古诗文名句默写。(共10分)(1)_,白
5、露未晞。(蒹葭)(2)微君之躬,_。胡为乎泥中(式微)(3)青青子衿,_。纵我不往,_?(子衿)(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_,凄神寒骨,_。(柳宗元小石潭记)(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二、综合性学习(8分)8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将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1)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3分)环节一:开场白 环节二:_ 环节三:_ 环节四:小组辩论会环节五:家长代表
6、发言 环节六:_ (2)请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_(3)你的同桌小明上课时玩手机,老师及时发现制止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你将如何劝说?(3分)_三、阅读(5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19分) 智能材料人或动物的皮肤划破出血或者骨折了,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愈合;蚯蚓、石龙子、海参等自然界的生物。都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受生物自愈原理启发,科学家设想,在制造飞机、舰船或建造大桥、高楼的时候,能否使其中的一些关键材料也变得有“感觉”,有“反应”呢?能不能在某些材料中“添加”一些特别的成分,使大桥在发生故障之前就能发出警报,或使舰船在出现裂痕时就
7、能自动修复呢?这一大胆设想,使一种新型材料智能材料诞生了。到了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研制出一些智能材料,这些材料已经具备“发现故障”和“自我修复”的功能了。科学家称智能材料为机敏材料。它把高科技的传感器或敏感元件等与传统的材料结合在一起,使无生命的材料具有了“感觉”和“修复”能力。例如,人们将导电性能较好的碳素纤维与玻璃纤维等集束在一起,制得的智能材料,在较强外力作用下扭曲时,其中的碳素纤维因较脆而首先被部分或全部折断,从而使材料的电阻发生相应的变化,据此可预测出该材料受损的程度。再如在混凝土材料中,预先埋入大量装有裂纹修补剂的空心纤维,当混凝土受压开裂时,这些空心纤维也会裂开一个小口子,从
8、而释放出修补剂,把裂纹重新粘接起来。当前,科学家已经能将体积极小的信号传感器和微电子计算器埋入材料,这种智能材料在局部出现问题时,计算器收到信号后即会发出指令,使一些形状记忆合金和胶粘之类的物质发生变化,起到自动加固的作用。智能材料尽管仅仅是起步,但它代表着未来材料发展的智能化趋势。目前,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地研究,希望能从生命现象中进一步得到启发,以便找出更好的研究智能材料的数据的线索。9.具有_和_功能的材料是智能材料。(4分)10.第段中的两个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_11.当前最先进的智能材料是如何制成的?(3分)_12.最后一段中“希望能从生命现象中进一步得到
9、启发”这句话和第一段中的哪句话相照应?(3分)_13.“智能材料尽管只有短短几十年历史,但已经能够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这种说法是否符合文章原意?请回答并说明理由。(3分)_(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9分) 手掌里的清凉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
10、,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
11、凉到头顶。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 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 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
12、一动作才停止。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段奇清/文,选自铜陵日报,有删改)14本文标题原为“兄弟俩”,后来改为“手掌里的清凉”。通读全文,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4分)_
13、15. 梳理全文内容,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充完整。(4分)天气酷热哥哥行动哥握弟手(1)_ 感受清凉(2)_ 16按要求品析文中的划线句。(6分)(1)“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从修辞角度赏析这个句子。(3分)_(2)“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品味加点词语。(3分)_17请结合文章内容(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说说文章最后一段划线句的含义。(5分)_(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8-21题。(14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
14、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有法朗者,深入雁门山。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干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 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容色端丽。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我自秦人,随蒙恬筑长城,因不胜其弊,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遂留僧。 (节选自广异记,有删减)【注】赍:怀着,带着。涉:踏过。18.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5、。(4分) (1)便要还家 (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4)更行二里 ( ) 19.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2)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_20. 乙文中有哪些情节与甲文相似?(2分)_21. 甲、乙两文在表现主题上都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两文的主题有何相同点?(4分) _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懂得父母恩重于山,所以才会涌泉相报;因为明白友情的可贵,才更渴望一份纯真的感情;因为经历离别的痛苦,才更珍惜相聚的欢乐;因为懂得时间的宝贵,所以才刻苦努力地学习
16、;也或者,因为感受环境的恶化,才更懂得保护生态的必要;因为知道取合得当,所以才能更从容地把握今天请以“因为_,所以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洁。100200200字300400400字500600600字700800800字4005001000字答案:一、(30分)1.B 2.B 3.D 4.A 5.B6.(5分)(1)(2分)朱自清 传统文化经典(2)(3分)C7.(10分)(1)蒹葭萋萋(2)胡为乎泥中(3)悠悠我心 子宁不嗣音(4)寂寥无人悄怆幽邃(5)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6)
17、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二、综合性学习(8分)8(1)3分)讲手机的故事 演手机入校园的情景剧 班主任或主持人总结(2)(2分)示例:如果将手机带入校园,交给老师保管。把手机当学习工具,帮助提高成绩。(3)(3分)示例:小明,上课玩手机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而且也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上课期间,我们应该放下手机认真听讲才对,你说是吗? 三、(52分)(一)(19分)9.(4分)发现故障自我修复10.(6分)第一个例子说明智能材料“发现故障”的功能;第二个例子说明智能材料“自我修复”的功能。这种方法更具体地说明了智能材料的特征。11.(3分)科学家将体积小的信号传感器和微电子计算器埋入材料中12.(
18、3分)受生物自愈原理启发13.(3分)不符合。因为智能材料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只有十几年历史;智能材料只是刚刚起步,尚未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二) (19分)14. (4分)题目新颍有美感。手掌一般是传递温暧的,这里用“手掌上的清凉”为题跳出了人们的思维定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暗示了文章的中心(主旨手掌上传递清凉来体现哥哥对弟弟的关爱,很有意蕴。以“淸凉”为线索行文,使文章思 路清晰,结构完整。(共4分。扣住“新颖”或“线索”得2分,扣住与中心的关系得2分要結合内容作答)15(4分)(1)渴望(期盼)清凉(2分) (2)传递(给弟)清凉(2分)16. (6分)(1)运用比喻(拟人
19、 )的修辞手法,把风比作淘气的孩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炎热(为下文哥帮弟弟 解凉做铺垫。(2)拟声词,这里指哥哥搬砖时发出的粕笨的喘气声,写出了他搬砖的费力。17. (5分)因为他对身边的人有爱心,懂事(体贴父母),遇到困难肯动脑(聪 明),而且肯吃苦,有毅力。他具备了如此多的优秀品质,所以,妈妈相信无论将來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5分,扣住“有爱心”“僅事”“肯动脑”“肯吃苦”“有毅力”中的任意三点即可) (三)(14分)18.(4分)(1)同“邀”,邀请 (2)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3)邀请 (4)又19.(4分)(1)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2)(我们)
20、来到这里也不知道年岁,也没有再到人间。20.(2分)都写到秦时人被逼无奈逃入深山过着隐居的世外生活。21.(4分)都运用了虚构的写作手法,都表达了对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的渴望与向往。【乙译文】有个叫法朗的和尚,逃进雁门山深处。雁门山深涧当中有个石洞,能容人出入。法朗就多带干粮,想要住在这座山里,于是他就寻找洞口进去了。走了几百步之后,那里渐渐空阔了,到了平地,踏过流水,渡到另一岸,那里太阳、月亮都很明亮。又走了二里路,来到一个草屋中,草屋中有女人,容颜端庄秀丽。法朗就问她们:“这个地方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女人说:“我们本来是秦时人,跟随蒙恬修筑长城,因为忍受不了修长城的苦痛,就逃到了这里。最开始吃草根,所以能够不死。(我们)来到这里也不知道年岁,也没有再到人 间。”于是她们就把法朗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