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406341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7.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7 7课课 隋唐隋唐制度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的变化与创新1 1、选官制度、选官制度2 2、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六部制度3 3、赋税制度、赋税制度【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1.认识历代选官制度认识历代选官制度演变趋势演变趋势及及科举制科举制的作用的作用.2.2.认识认识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的的变化,理解其影响的的变化,理解其影响.3.3.运用唯物史观认识运用唯物史观认识两税法两税法的利弊的利弊.从西周到隋唐时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从西周到隋唐时期,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选官标准是什么?选官标准是什么?商周时期商周时期战国战国秦朝秦朝汉代汉代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

2、朝 隋唐隋唐19051905年年血缘血缘关系关系军功军功品行品行才能才能?选官选官方式方式依据依据标准标准一、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结合上述材料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九品中正制归纳九品中正制创立者及产生的背景。创立者及产生的背景。晋汉末社会动荡晋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人口流移,考详无地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曹丕继任魏王后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曹丕继任魏王后,采纳吏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行九品中正制。部尚书陈群的

3、建议颁行九品中正制。1 1、背景:、背景:汉末动荡汉末动荡,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察举制失去社会基础;(一)(一).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的选官权多操纵在地方大察举制的选官权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干扰了人才选拔族名士手中,干扰了人才选拔(一)(一).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内容:内容:标准标准变化:变化:中央委任中央委任中正官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九等,朝廷,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从初创时期的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发展到发展到西晋西晋时期时期主要看重主要看重家世家世材料一:东汉材料一:东汉末年,末年,朝廷委

4、任朝廷委任中正官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共分九等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选官标准从,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发展到西晋时期西晋时期主要看重主要看重家世门第家世门第。结合上述材料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九品中正制的归纳九品中正制的内容内容及及标准。标准。一、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一)(一).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如何评价九品中正制?如何评价九品中正制?九品九品中正制度中正制度在其初创之时,犹能在其初创之时,犹能“盖盖以论人才优劣,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非为世族高卑”,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

5、族所,选拔出有用人才,但后来逐渐被门阀世族所把控,以至于把控,以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秦汉以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研究2.2.局限性:考核标准主观随意,后期沦为士族门阀统治的工局限性:考核标准主观随意,后期沦为士族门阀统治的工具,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具,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实质:实质:成为维护成为维护士族特权士族特权的工具的工具1.1.进步性:由于中正官为中央派出,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进步性:由于中正官为中央派出,将选举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利于巩固中央集权。隋文帝隋文帝隋炀帝隋炀帝唐太宗唐太

6、宗武则天武则天唐玄宗唐玄宗(二)科举制(二)科举制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势力增强,九品中正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门阀世族衰落,庶族地主势力增强,九品中正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宋朝:实行宋朝:实行分级考试分级考试、改革考试方法(、改革考试方法(糊名、誊录糊名、誊录等等)明清明清:八股取八股取士士 清末清末(19051905年)年)废除废除背景:背景:思考思考1 1科举制对中国历代王朝统治有什么影响?科举制对中国历代王朝统治有什么影响?材料一:材料一: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制度确立起来。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

7、晋以来世家大族垄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材料二(科举制)(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项标准,一则求其公平,不容舞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项标准,一则求其公平,不容舞弊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

8、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固 。钱穆国史大纲钱穆国史大纲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基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相对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相对公平公正公平公正。科举制科举制促进促进了古代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有利于有利于中央集权中央集权的加强。的加强。有利于打破故有阶层,增强社会活力利于人才流动。有利于打破故有阶层,增强社会活力利于人才流动。材料三:材料三: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

9、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崔瑞德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剑桥中国隋唐史明清时期科举制明清时期科举制八股取士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束缚了人们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步。世袭制(夏商周)科举制(隋清)军功爵制(战国)察举制(西汉)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血缘军功孝廉考试成绩演变趋势选拔标准:选拔原则: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 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由血缘、推荐、地方品评演变为中央考试选拔选官制度选官标准 科举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10、。才能家世选拔方式: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年龄从2121岁提前到岁提前到1818岁,相关诰敕经皇帝岁,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后下发到门下省时,给事中魏征坚决签署后下发到门下省时,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中的材料中的“诰敕诰敕”为何不能顺利施行?为何不能顺利施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皇帝皇帝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起草政令起草政令提交上奏提交上奏同意后交予审议同意后交予审议审议政令审议政令封驳封驳通过通过审议审议执行执行政令

11、政令特点:分工明确、彼此制约分工明确、彼此制约三分相权、三分相权、集体宰相制集体宰相制节制节制君权君权标志着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成熟,对后世影响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意义:意义:三省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高了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行政效率;相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加强了皇权;三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减少决策失误二、三省六部制二、三省六部制知识归纳: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与创新知识归纳: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与创新6秦代:三公九卿秦代:三公九卿汉武帝:中朝、外朝汉武帝:中朝、外朝东汉:尚书台东汉

12、:尚书台魏晋南北朝:三省制魏晋南北朝:三省制隋唐:三省六部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粮食、布帛粮食、布帛(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三、赋税制度三、赋税制度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以户为单位的财产税(中国古代国家(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的重要手段)两税法两税法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唐初唐初唐中后期唐中后期租调制租调制租庸调制租庸调制田税:田税:人口税:人口税:户税:户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一一.魏晋时期:租

13、调制魏晋时期:租调制3 3、役、役-成年男子需负担一定的徭役。成年男子需负担一定的徭役。政府在不触动原私有把土地的基础上,政府在不触动原私有把土地的基础上,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接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国家缴纳赋税和服役,受土地的农民要向国家缴纳赋税和服役,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土地只允许使用不允许买卖。(1 1)均田制()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2 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 1、租、租纳粟(纳粟(粮粮食)食)田亩税田亩税2 2、调、调纳绢或布纳绢或布(人头税,财产税人头税,财产税)二二.唐初时期:租唐初时期:租庸庸调制调制

14、1 1、内容:庸、内容:庸男子男子不去不去服役服役的纳绢的纳绢/布代役布代役2、影响:保证影响:保证农民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以庸代役以庸代役土地土地平均平均税收税收平均平均土地土地兼并兼并税收平税收平均均780780年,唐德宗采用宰相杨炎建议,颁行年,唐德宗采用宰相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两税法”三、两税法三、两税法租庸调制被租庸调制被取代取代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前提是国家有地可分。租庸调制以均田制为基础,前提是国家有地可分。唐朝后期,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和任意买卖,国家掌控的土地随之减少,土地兼并和任意买卖,国家掌控

15、的土地随之减少,国家财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收入减少。根源:根源: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两税法实行的背景:两税法实行的背景:税收减少、财政困难税收减少、财政困难扩大了收税对象扩大了收税对象增加了财政收入增加了财政收入财产税为主,财产税为主,减轻减轻了了人身控制人身控制。简化了税收名目简化了税收名目,减减轻了人民轻了人民负担负担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商品经济发展项目项目内容内容征税依据征税依据征收名目征收名目征收形式征收形式征税对象征税对象征税时间征税时间思考思考3 3结合教材与与史料阅读,找出两税法的内容、有何影响?结合教材与与史料

16、阅读,找出两税法的内容、有何影响?户户税税(财产)、(财产)、地税地税,取消取消租庸调租庸调和一切和一切杂税、杂役杂税、杂役以以土地土地、财产财产为主为主不分主户和客户,不分主户和客户,一律就地落籍纳税一律就地落籍纳税征收征收钱币钱币为主为主夏、秋夏、秋两季两季明确纳税时间明确纳税时间。消极:由于消极:由于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严重、长期不调整户长期不调整户、官吏腐败盘剥等、官吏腐败盘剥等原因,没有减原因,没有减轻农民的负担。轻农民的负担。利利(租庸调制)以(租庸调制)以“人丁人丁”为本,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

17、。(两税法)(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不以丁身为本。”(均田制)成年男(均田制)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子承担一定的徭役(租庸调制)(租庸调制)“以庸代役以庸代役”(两税法)取消租(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庸调和一切杂役(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税收种类简化税收种类简化(租庸调制)纳(租庸调制)纳粮粮为租;为租;纳纳布布为调;纳为调;纳布布代役为庸代役为庸(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地税按亩缴纳谷物。征税内容变化征税内容变化,实物,实物货币货币征税标准转变征税标准转变,以人丁为主,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以财产为主政府对农民的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人身控制减弱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选官选官制度制度察举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科举制公平开放公平开放中央中央官制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中外朝制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科学规范科学规范赋税赋税制度制度租庸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两税法放松控制放松控制隋隋唐唐制制度度的的变变化化与与创创新新公平开放公平开放科学规范科学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