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1芯片是制造业的核心技术。1985年,日本半导体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美国,美国因此对日本发动“芯片战”,以破坏日本的半导体产业。2020年,随着华为高端芯片占据领先位置,美国同样也对华为的高端芯片发起制裁,致使华为陷入芯片危机。美国频频发动“芯片战争”说明()A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恶化B信息技术发展具有两面性C芯片成为现代科技的核心D世界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2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发展到1000余个;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国际人权、国际环境、海洋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纷纷问世。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经济全球化的到来B社会主
2、义力量日益壮大C雅尔塔体系的确立D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3二战后,英属殖民地基本通过和平谈判实现了独立,且独立后与宗主国大都保持了较为密切的关系;大多数法属殖民地通过和平方式也取得了独立;荷、比、葡三国的殖民地经过漫长而激烈的斗争后也获得了独立。这主要反映了()A西欧殖民势力大势已去B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C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崩溃D暴力革命是主要斗争方式4国外文化全球化研究述评中谈到,未来全球的冲突主要是文明的冲突各文明根本的文化差别,世界变小后人与人交互频繁,不同文化特色的互动增加激发了文化差别感觉和敌意,西方经济霸权地位影响下的文化模仿与归根,文化发展的排他性和独立性,这导致20世纪以来冲突避
3、无可避。据此对“20世纪以来冲突避无可避”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不同文明的冲突B西方霸权主义C文化的排他性D文化的全球化5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是A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召开万隆会议C伊朗爆发立宪革命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6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战争让文明更加文明”。关于战争的影响,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下列理解准确的有A战争有利于实现人类社会的优胜劣汰B战争导致了人口的减少与生产的破坏C战争促进了疆域的开拓和帝国的形成D战争促进了文明的碰撞、交流与重构7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殖民主义造成致命的打击,下列能够推动殖民体系瓦解
4、的因素有反法西斯联盟通过决议支持殖民地独立要求亚非拉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二战以战争的正当性保证战后各国的独立ABCD8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他不无感慨的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民族意识的这种增长是个政治事实。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是事实,并且在制订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材料中反映的历史趋势是A经济全球化开始B不结盟运动兴起C区域集团化加强D民族的解放运动9在1941年英、美两国首脑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有“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
5、恢复”的条款。该条款体现的原则是A委任统治B民族自决C集体安全D严守中立10第一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具体表现在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等四大帝国纷纷解体诞生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一些民族国家英帝国疆域内的各自治领的离心力日益加强埃及、巴拿马分别收回苏伊士、巴拿马运河主权ABCD11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长处,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征。我们今天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不代表固步自封,而是要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身,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下面哪些文化现象受到了中国以外文
6、化的影响?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公元一世纪到九世纪佛教兴起明中叶到清初自然科学的发展鸦片战争后科技文化的飞跃ABCD12下表是海湾战争中参战双方伤亡人数统计。对此表数据理解正确的是A多国部队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B多国部队高科技军事技术占优势C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D海湾战争是冷战时期的局部战争1320世纪40年代,蒋介石在一次国际会议召开之后的日记中写道:“以政治收获为第一,军事次之,经济又次之,然皆获得相当成就。(中国)军民精神为之一振,此乃为国家百年来外交之最大成功,是卅年来苦斗之初效也。”下列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这次会议是近代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B“政治收获”是指中国收复领
7、土的神圣权力得到国际公认C“卅年来苦斗”与甲午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密切关系D中国“军民精神为之一振”是因为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4在二战期间,如同在一战期间一样,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民主、平等和民族自决的宣传。当二战结束时,他们纷纷会以新的眼光加入本民族争取独立的浪潮中。可见,两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原因是()A法西斯集团覆灭B启蒙运动的兴起C进步思想的传播D战争规模的扩大15下表是1972一1974年海湾部分国家对石油采取的措施时间国家措施1972 年伊拉克率先颁布石油国有化法令,宣布将英国的伊拉克公司控制的油 田收归国有1973 年伊朗要求西方石油公司把部分石
8、油开采权、油田管理权和设备所有权交给伊朗政府1974 年科威特对本国石油资源进行整合,成立国营石油公司,接管国外石油公司的资产和权力由此可知,上述措施()A实现了石油资源的合理配置B重创西方殖民统治C便于当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启动D实现当地快速发展16五四运动后期,李大钊指出:“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材料表明A马克思主义已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B李大钊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体系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实用性D李大钊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步171941年8月12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和代表联合王国英王陛下政府
9、的丘吉尔首相在会晤后认为,出于对世界未来所作的考虑,有必要对两国国家政策的共同原则做出如下规定:首先,两国不得进行领土和其他形式的扩张。第二,两国不愿看到发生违背有关民族或人民愿望的领土变更。第三,两国尊重所有民族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希望被武力剥夺了主权和自治政府的民族能够恢复主权和自治。第四,两国将尊重各自现有义务,努力使每个国家,无论大国小国、战胜国或战败国,都能够平等加入世界贸易、开发自然资源,以满足其经济增长和改善生活的需要。第五,两国希望在经济领域实现所有国家的全面合作,以保障劳动标准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全。第六,在彻底粉碎纳粹暴政后,两国希望建立一个和平的
10、世界,所有国家都能够在各自领土上安全地生活,所有土地上的人民能够永远免于恐惧和贫困。第七,这种和平将消除一切阻隔,使人类能够踏遍世界上的山山水水。第八,两国相信,世界上所有国家,出于现实和理想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一切武力,因为只要对别国构成威胁或可能构成威胁的国家继续拥有武器,将来的世界就不可能和平。所以,两国相信,在一个更广泛、更持久的全球安全体系尚未建立之前,上述这类国家必须实行裁军。两国同样帮助和鼓励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为爱好和平的人民减轻沉重的军备负担。摘编自大西洋宪章(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份联合声明体现的原则。(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份联合声明的影响。18阅读材
11、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近现代中国部分人物关于中学与西学的观点人物观点王韬认为“天下之道”应“(中西)融会贯通而使之同”章太炎提出“会通华梵圣哲之义谛,东西学人之所说”王国维倡导中西二学“化合之说蔡元培提出“中西并用,观其会通,无得偏废”李大钊认为“东西文明,互有短长,不宜妄为轩轻于其间”毛泽东主张真理“不应该分中西”“中国的和外国的,两边都要学好”摘编自张允熠东学西传、西学东渐和中西融合根据材料,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1D【详解】本题考查现代世界的科技战争。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利用自身科技优势,频繁发动“
12、芯片战争”,打压其他国家的半导体产业或企业,这说明世界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D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恶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信息技术发展的两面性,排除B项;芯片只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但不是现代科技的核心,排除C项。故选D项。2C【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即雅尔塔体系确立后的两极格局时期,出现各类国际组织,既是不同势力较量的结果,也是这一时期国际局势总体较稳定的结果,C项正确;全球化此时还没有真正到来,排除A项;认坟义力量壮大与材料中的组织出现关系不大,排除B项;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不是主要背景,排除D项。故选C项。3A【详解】结
13、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英、法、荷、比、葡等欧洲国家的实力和国际地位大大下降,海外殖民地通过和平或是暴力方式,纷纷独立,主要反映了西欧殖民势力大势已去,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与高涨,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整个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崩溃的事实,排除C项;暴力革命是主要斗争方式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4D【详解】据材料“未来全球文化差别感觉和敌意”可得出不同文明的冲突,根据“西方经济霸权排他性和独立性”可得出体现了西方霸权主义以及排他性,但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文化的全球化,D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AB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5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
14、920年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展开,A正确;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排除B;1905年,伊朗爆发立宪革命,排除C;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是在1999年,排除D。6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分析可知,“战争让文明更加文明”的观点是在强调通过战争,不同文明相互碰撞、交流与重构,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发展,D项正确;战争有利于实现人类社会的优胜劣汰用的是进化论观点,史观和分析都不正确,排除A项;战争导致了人口的减少与生产的破坏与战争让文明更加“文明”不符,B项错误;“战争促进了疆域的开拓和帝国的形成”没有用“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分析,C项不符合题意。7A【详解】
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同盟通过了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故正确;战争结束后,随着殖民主义的空前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的广泛传播,第二次民族民主运动浪潮席卷全球,故正确,A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没有完全摧毁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也没有保证战后各国的独立,故错误,排除B、C、D。8D【详解】由材料可知变革之风吹遍非洲,民族意识的增长导致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世界殖民体系趋于瓦解,D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在此之前就已经开始,排除A;不结盟运动于1961年开始,排除B;区域集团化以1967年欧洲共同体为开端,排除C。9B
16、【详解】民族自决是指处于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有自由决定自己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独立国家的权利,故B项正确;委任统治是指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故A项错误;集体安全是指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条款尊重各国自由选择的权利并设法恢复各民族的主权和自治权,并非“严守中立”原则,故D项错误。10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在这些帝国的废墟
17、上诞生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等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故正确。殖民地士兵在帮助宗主国作战的同时,民族独立意识进一步觉醒,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冲击了英国的殖民体系,反映了英帝国疆域内各自治领的离心力增强,故正确,A正确;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故错误,排除B、C、D。11D【详解】根据所学,佛教是外传的,自然科学是从西方传入的,近代的科技是外来的,故D正确;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国内部的思想解放,故排除ABC。12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的伤亡人数远远高于多国部队的伤亡人数,主要是因为
18、多国部队拥有高科技军事技术,在战争中占了优势,B项正确;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占优势并非因为使用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A项错误;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军队“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与表格内容不符,C项错误;海湾战争是冷战时期的局部战争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13D【详解】1943年11月,美、中、英等国召开开罗会议,通过了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占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中国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符合材料“20世纪40年代”“政治收获为第”“外交之最大成功”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因此此次“一次国际会议”应该是开罗会议,而反法西斯同盟是在1942年成立的,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皆为开罗会议之意义,
19、故ABC项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排除ABC。14C【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自由、民主、平等和民族自决的进步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两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故C项说法正确;一战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二战是反法西斯战争,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启蒙运动的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题干没有体现战争规模的信息,故D项不合题意,排除。15B【详解】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西亚石油国家的反殖斗争。据表格信息可知,海湾部分国家开展石油资源的国有化运动,沉重打击了西方石油垄断公司在当地的利益,重创西方殖民统治,故B项正确;表格中有关海湾部分国家的石油国有化运动的信息体现不出
20、石油资源的合理配置已经实现,故A项错误;海湾国家的国有化运动是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的具体表现,“启动”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这些措施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故D项错误。16C【详解】根据材料“大凡一个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信息可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结合了中国实际国情,具有实用性,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后期,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但与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实用性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李大钊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体系,而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实用性,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李大钊
21、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步,而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具有实用性,排除D。17(1)民族自由原则、公民自由原则、交往自由原则和非战和平原则。(2)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和进步民主的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详解】(1)根据第三条信息可以得出民族自由原则;根据第二条可以得出公民自由原则;根据第四条可以得出交往自由原则;根据第八条信息可以得出非战和平原则。(2)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大西洋宪章制定的背景、影响,可从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和进步民主的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
22、,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等方面概括。18示例:论题:近代中西文化的会通与融合。论述:鸦片战争以来,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展开了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其中,先进知识分子对于西学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到洋务派的“中体西用”,都是只认可西方的“器物”,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早期维新派的王韬、具有民主革命思想的章太炎提出“贯通”“会通”中西文化的观点,相较于洋务派思想更为进步。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中西文化的“化合”等观点,使得中西融合的思想更为明确。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蔡元
23、培、李大钊等人,提出东西文明“无得偏废”“互有短长”等主张,这是对中西文化比较客观的评价。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者的毛泽东,指出真理“不应该分中西”,并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总之,近代以来,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的主张相继出现在先进知识分子中间,为近代中国反抗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导。(“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依据表格信息“认为天下之道应(中西)融会贯通而使之同”、“提出会通华梵圣哲之义谛,东西学人之所说”、“倡导中西二学化合之说”、“提出中西并用,观其会通,无得偏废”、“认为东西文明,互有短长,不宜妄为轩轻于其间”、“主张真理“不应该分中西”“中国的和外国的,两边都要学好”可知,表格中的人物都主张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由此可以得出论题是近代中西文化的会通与融合。然后结合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进行论述,主要从林则徐、魏源的“开眼看世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早期维新派的王韬、章太炎、新文化运动以及毛泽东的思想等方面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的主张相继出现在先进知识分子中间,为近代中国反抗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导。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