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关雎》教案.doc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419300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关雎》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关雎》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关雎》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 诗经二首关雎【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把握好语气语调,体味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诵读诗歌,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3.反复诵读和想象,把握诗歌内在的情韵,体会诗人对心中理想对象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思念。【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诗歌,把握好语气语调,体味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诵读诗歌,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2、反复诵读和想象,把握诗歌内在的情韵,体会诗人对心中理想对象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思念。【教学环节与步骤】一、诗经简介1、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

2、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称 为诗或诗三百。相传为孔子所编订,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将其作为道德教育的教材,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2、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鲁颂、商颂)朱熹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现在的解释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3、 诗经的特点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

3、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4、诗经地位: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是诗经。国风中的民歌以绚丽多彩的画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处境的不平和争取美好生活的信念,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美满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雅和颂在思想内容上无法与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性的国风相比,但由于它们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它所

4、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诗经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5、介绍关雎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二、解题关雎是诗经开卷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重视。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古人说是赞美“后妃之德”,今人多认为是表现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着的追求。所以本诗可以理解为一首爱情诗。“关雎”是以诗歌首句中的两个字作为题目,其它篇章亦是如此。三、朗读诗歌,读准字音和节凑,找出韵脚1、读音字音雎(j)鸠(ji)好逑(ho qi)参差(cn c)荇(xng) 芼(mo) 窈窕(yo tio) 寤寐(w mi)2、节奏 诵

5、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即读二字后稍作延长或停顿。3、注意易错字的书写睢鸠 好逑 窈窕 寤寐 辗转4、 双声叠韵词睢鸠 参差 辗转(双声) 窈窕 辗转(叠韵)5、 韵脚四、译读诗歌,把握诗意。1、 词语解释流:捞取(与下文“采”“芼”有动作上的先后) 寤寐求之:时时刻刻都在追求她 思服: 思念(今指衣服或“吃”) 琴瑟 友之:弹琴鼓瑟,亲近(名词作动词) 芼: 拔取 钟鼓乐之:敲钟击鼓,使快乐(使动用法)2、 学生口头翻译诗句,有困难的可以提出,全班讨论。3、 提问学生句子翻译(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明确:姑娘美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明确:好

6、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3)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明确:姑娘美丽又可爱,弹琴鼓瑟来亲近她。4、 朗读诗歌,注意读准语速语调。五、整体感知诗歌,领悟主题。1.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写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相思和追求。2.哪句诗最能表达出这个故事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3、如何表现男主人公的“寤寐求之”的追求过程?爱慕追求成功(起因经过结果)追求的波折:求之不得,寤寐思复。悠哉游哉,辗转反侧。追求的方式: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追求的结局: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写作手法:在诗经叫做“赋”,在现代汉语里叫做“记叙”。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渴望、爱慕忧思欢喜4、主题: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

7、表达了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六、合作探究1.关雎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之情,是一 首爱情诗,为什么开头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2、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重章叠句的作用: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带给人一种或委婉深长或激越澎湃的表达效果。 七、总结诗歌的写作特色:1、托物起兴:“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

8、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这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能产生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效果。2、 韵律和谐:1).运用叠音(关关) 2).运用双声(参差cn c ) 3).运用叠韵(窈窕yo tio ) 4).运用一唱三叹的手法(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增强感染力)。 5).采取偶句押韵的方式八、布置作业:1. 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佐证。2、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_求之不得,寤寐思复。悠哉游哉,辗转反侧。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C )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B.“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D“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统编)部编版 > 八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第12课《关雎》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