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美学基础.ppt

上传人(卖家):仙人指路 文档编号:5430661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美学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第3章-美学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第3章-美学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第3章-美学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第3章-美学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LOGO物电学院物电学院多媒体CAI课件制作第3章 美学基础v 多媒体课件的一个设计原则就是它的艺术性,也就是要求多媒体课件要讲求美观,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念和阅读习惯。这就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中所要解决的美学问题。美学本身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一直以来都是美术设计的基础课程。而多媒体课件也必须满足人们美学方面的需求,这就要求在软件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必须运用美学理论知识,设计出符合人们视觉审美习惯的软件界面。本章从美学的角度介绍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的美学基础知识和多媒体课件的美学设计法则。v本章学习重点:v 掌握美学的基本概念v 掌握平面构图的相关相关知识和内容v 掌握色彩的相关知识和内容 3.1美学

2、基本概念v美学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一项工程。通过绘画、对两个以上色彩的运用与搭配、设计多哥对象在空间的拜访关系等具体的艺术手段,增加多媒体课件的人性化和美感。这就是美学中常说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段:绘画、色彩构成和平面构图。3.1.1美学概念美学概念 v爱美是人的天性,这种心态刺激了美学的发展,也构成了美学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美是什么?这是来自柏拉图的发问。正是这一关于美的好奇与思考就导致了美学的产生,开启了全部美学的历史,它作为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激励着历代美学家、哲学们进行不懈的努力。v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研究美、美感

3、、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简单地说,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也不单纯是日常的美化活动。v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则是近代的产物。在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哲学和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作为一个特殊部问开始确立起来。鲍姆加登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Asthetik)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感情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随后,康德、黑格尔等赋予美学以更进一步的系统的理论形态,使之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v美学是通过绘画、色彩构成和平面构图展现自然美感的学科。其中绘画、色彩构成和平面构成称为美学设计的三要素,而自然美

4、感则是美学运用的最终目的。3.1.2美学的作用美学的作用 v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使用美学的知识和方法,能达到以下一些作用:v1视觉效果丰富、更具吸引力。通过运用绘画、版面的布局和色彩渲染,使课件的界面更加美观,人性化,课件的主题内容更鲜明,从而给使用者留下更深的记忆。这就是刺激人们视觉神经的效应又称为“眼球效应”。眼球效应可以加深人们对课件的注意力,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v 2内容表达形象化。美学不仅是解决外在美观的问题,还需要解决人们的生理、心理习惯问题。所谓生理习惯就是人们日常的本能的学习习惯,如阅读、听写习惯等。心理习惯是指人们的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如阅读的心态、操作的感觉、

5、对课件知识的接受程度等。而事实上,最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和认识的事物就是形象化事物。v 在课件的设计中,要依据美学观念中知识,尽量采用人们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展示所要表达的内容,形象化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信息表达方式。3.1.2美学的表现手段美学的表现手段 v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形态特征被人的感官所感知,使人产生美感,并引起人们的想象和一定的感情活动时,就成了人的审美对象,称为美的形式,即美的表现手段。如:各种曲线,各种对称图形、各种富有变化而和谐的形体、面孔、声音和色彩。美学的艺术表现手段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绘画、色彩构成和平面构成。v绘画是美学的基础,通过绘画,使线条、色块具有了美学的意义,从

6、而构成了图画、图案、文字以及形象化的图案。v色彩构成是美学的精华,色彩历来是美学研究中的敏感部分,研究两个以上的色彩关系、精确的色彩组合、良好的色彩搭配是色彩构成的主要内容。v平面构成是美学的逻辑规则,主要研究若干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随着人们对平面构成的深入研究,已经把平面构成归纳为对版面上的“点”、“线”、“面”现象的研究。3.1.3美的规律美的规律 v美的规律是指人类在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以及在一切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关美的尺度、标准等诸多规定的总和。v美的规律成为美学专门术语,是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问世以后。该书写道:“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

7、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因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马克思没有具体阐释什么是美的规律,人们对美的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很不一致。v一般认为,美的规律有以下五个规定性:v它只是属于人的规律,只能对自由自觉地活动的人类适用。v只对能确证人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的产品有意义。v美的规律不但同客体的尺度有关,而且更同主体的尺度有关,是两种尺度的辩证统一。v尺度主要是外在感性形式的尺度,所以美的规律主要也是指形式美的规律。v美的规律本身也有一个历史的生成和发展、丰富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封闭系统。美的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任何人的对象化

8、劳动的产品(包括艺术品),只要其外在具体的感性形状、形象、形式既符合这产品的所属的物种的尺度,又符合人对该产品的衡量尺度,这就具有审美意义;这两种尺度的统一的客体表现就是美,主体表现就是美感。v 美的规律在自然、生活、生产、工艺及各类艺术各种体裁形式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并随时代、社会、场合的不同而变化,而不是单一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它有客观标准,又有多样表现。美的规律不能任意违背,也不能随意创造,而只能发现、遵循和利用;但它不是一下子暴露出来的,也不能一下子发现和掌握,而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和探索。在审美欣赏和创造中,美的规律有极其广阔丰富的内容,有千变万化、无限多样的表现。对它的发现和

9、运用,是永远没有穷尽的。v 美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v 1整齐一律v 各构成要素保持高度的一致性,色彩单一,给人以秩序感。例如阅兵仪仗队的画面等。v 2对称与均衡v 对称就是指以一条线为中轴,左右(或上下)两侧均等。例如北京故宫全景、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凯旋门等。这类画面的结构一般较为均衡,即组成整体的两个部分在形体、色彩、质地诸方面大致相等。其审美特征是庄重、稳定、可靠;但又显得静止、生硬、单调、呆板。v 3比例与尺度v 比例是指对象各部分之间,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以及个部分与细部之间的比较关系。以黄金分割比例为标准设计的希腊雅典女神庙、巴黎圣母院、艾菲尔铁塔等分析比例美及其在不同时代

10、的变化。v 尺度是指对象的整体或局部与人的生理或人所习见的某种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物体与人相适应的程度,是在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尺度感的事物,具有使用合理,与人的生理感觉和谐,与使用环境协调的特点。v 例如人民英雄记念碑和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对比图等。v4节奏与韵律v(1)节奏是指一种条理性、重复性、连续性的律动形式,反映了条理美、秩序美。节奏的特征是形式诸成分和这些成分之间的间隔的重复。但重复的类型又包括静态重复和动态重复v(2)韵律及其形式v韵律是以在节奏为前提,有规律的重复,有组织的变化,倾注情调于节奏之中,使节奏强弱起伏、悠扬、缓急。v韵律的形式有以下4种:v连续韵律

11、:一种或几种组成部分连续重复的排列而产生的一种韵律。v渐变韵律:连续重复部分在某一方面作有规则的逐渐增减所产生的韵律。v交错韵律: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纵横穿插或交错而产生的韵律。v起伏韵律:组成部分作有规律的增减而产生的韵律,动感强烈。v5对比和调和v对比和调和是在画面的各要素间强调异性和共性,以达到变化和统一的形式法则。对比是取得变化的手段,通过强调差异性,突出个性,以达到生动的艺术效果。调和是取得统一的手段,通过强调共性,加强要素间的联系,使对象获得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v对比与调和是线、形、体、色、质、方向、虚实、繁简对比与调和。其种类主要有以下4类:v(1)各种线、面、体的对比与调和。v(2

12、)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面积及其综合对比与调和。v(3)不同质地对比与调和。v(4)不同方向的对比与调和。即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线、形、体、色、质等的对比与调和。v6多样统一v美的规律也可以是以上各种规律的统一。例如苏州园林、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就是多样与统一代表。3.2平面构图平面构图 v平面构图是平面构成的具体形式,主要针对平面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进行设计和研究。3.2.1平面构图的分类平面构图的分类 v平面构图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对称构图、不对称构图、不对称的对称构图。v1对称构v在对称构图中,视觉形象的各组成部分是对称安排的:所有各部分可以沿中轴线划分为完全相等的两部分

13、,如图3-1所示。v可以认为对称构图是一种匀称状态,这种构图使得由于不同视觉形象的对比而产生相互对抗的力处于视觉上的平衡状态。可以把握并运用这种平衡特性,来获得一种预期的知觉效果,并传达给受众。对称构图总是表现出静止、稳定、典雅、严峻、冷漠,有时也会显得刻板或是千篇一律。v图3-1 对称图 v 2不对称构图v 在不对称构图中,版面的所有组成部分或者是其中的大多数的排列,不能由一条中轴线划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图3-2所示。v 不对称构图所具有的视觉特性以及可能产生的视觉效应,几乎与对称构图完全相反。不对称构图显得活泼和具有动感,视觉感受强烈而骚动,能使人感到兴奋、激动或是狂热。这种动态表现的特征

14、,能使人感到变化、发展或活力。正因为如此,不对称也是一种适应很强、极富变化的构图方式。大多数的对比构图是不对称构图。v图3-2 不对称图 v 3不对称的对称构图v 不对称的对称构图既不是严格的对称,也不是绝对的不对称。不对称的对称是在同一构图中结合了对称与不对称两者的特性。当一个构图的一部分符合对称特性,而其余部分却符合不对称特性时,就产生了不对称的对称构图,如图3-3所示。因此,不对称的对称可以看成是一种构图排列,这种排列中的一部分(不是所有的组成部分),是能够由一条中轴线来进行等同划分或定位的。在实际的构图设计中用得最多且最富变化的,算是不对称的对称这种构图形式。它还具有两种不同的形式:无

15、意识的不对称对称和有意识的不对称对称。v图3-3 不对称的对称构图 v(1)无意识的不对称对称v 无意识的不对称对称是因为在制作过程中不具备足够的技术能力,因而原来构想的对称图形制作成了不对称图形。很多时候,作者本想造成对称构图,但由于缺乏机械辅助手段或是测量工具,“随手”画来,因而造成了无意识的不对称。这种无意识的不对称对称,在儿童的作品中和原始时期艺术家的视觉表达中,是屡见不鲜的。v 无意识的不对称对称似乎同时取得了好几种效果。在这种构图中,诸如平衡、形准性或稳定性之类对称所具有的特性,可以用来使人产生力量、强度、永恒性等感受。同时,不对称又能导致充分的视觉变化,从而使形象能激起人们的热忱

16、、自发性等多方面的反应。v(2)有意识的不对称对称v 设计人员有意识地改变对称构图,就形成了有意识的不对称。它能根据设计人员的愿望突出某些构图上的特征。它既能突出对称特性,也可以突出不对称特性。用这种构图方法,可以均等地使用对称与不对称,也可以强调某一种,使其比另一种更占优势。总之,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来变化两者间的强弱。例如,一定程度的对称性,加上一点不对称的动态特征,就能够创造一种力量感。当然,动态的不对称性无须大肆渲染,只要能增强对称图形的力度,并能避免对称构图的呆板就行了。3.2.2平面构图的法则平面构图的法则 v 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当接触任何一件有存在价值的

17、事物时,它必定具备合乎逻辑的内容和形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经济地位、文化素质、思想习俗、生活理想、价值观念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然而单从形式条件来评价某一事物或某一视觉形象时,对于美或丑的感觉在大多数人中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相通的共识。这种共识是从人们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它的依据就是客观存在的美的形式法则,称之为平面构图的法则。在人们的视觉经验中,高大的杉树、耸立的高楼大厦、巍峨的山峦尖峰等,它们的结构轮廓都是高耸的垂直线,因而垂直线在视觉形式上给人以上升、高大、威严等感受;而水平线则使人联系到地平线、一望无际的平原、风平浪静的大海等,因而产生开阔、徐缓、平静等感受。这些源于

18、生活积累的共识,使人们逐渐发现了平面构图的基本法则。v以美学为基础的平面构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构图法则,以便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和思想,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在二维平面中,图像、文字、线条占有各自的位置,或层叠、或排列、或交叉,用于表现不同的属性和视觉效果。目前常用的构图法则主要有以下8种:v 1和谐v 宇宙万物,尽管形态千变万化,但它们都各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存在,大到日月运行、星球活动,小到原子结构的组成和运动,都有各自的规律。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所给人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和谐的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比两者

19、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才称为和谐。比如一组协调的色块,一些排列有序的近似图形等。和谐的组合也保持部分的差异性,但当差异性表现为强烈和显著时,和谐的格局就向对比的格局转化。v 2对比与统一v 对比又称对照,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它能使主题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视觉形象色调的明暗、冷暖,色彩的饱和与不饱和,色相的迥异,形状的大小、粗细、长短、曲直、高矮、凹凸、宽窄、厚薄,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

20、置的上下、左右、高低、远近,形态的虚实、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干湿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来达到的。它体现了哲学上矛盾统一的世界观。对比法则广泛应用在现代设计当中,具有很大的实用效果。v 3对称v 自然界中到处可见对称的形式,如鸟类的羽翼、花木的叶子等。所以,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典雅、庄重、完美的朴素美感,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平面构图中的对称可分为点对称和轴对称。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央设一条直线,将图形划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如果两部分的形状完全相等,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的图形,这条直线称为对称轴。假定针对某一图形,存在一个中心点,以此点为中心通过旋转得到相同的图形,即

21、称为点对称。点对称又有向心的“求心对称”,离心的“发射对称”,旋转式的“旋转对称”,逆向组合的“逆对称”,以及自圆心逐层扩大的“同心圆对称”等等。在平面构图中运用对称法则要避免由于过分的绝对对称而产生单调、呆板的感觉,有的时候,在整体对称的格局中加入一些不对称的因素,反而能增加构图版面的生动性和美感,避免了单调和呆板。v 4均衡 v 在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当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衡状态时,称为平衡。在平面构成设计上的平衡并非实际重量力矩的均等关系,而是根据形象的大小、轻重、色彩及其他视觉要素的分布作用于视觉判断的平衡。平面构图上通常以视觉中心(视觉冲击最强的地方的中点)为支点,各构

22、成要素以此支点保持视觉意义上的力度平衡(如图。在实际生活中,平衡是动态的特征,如人体运动、鸟的飞翔、野兽的奔驰、风吹草动、流水激浪等都是平衡的形式,因而平衡的构成具有动态。v 5比例v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概念。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活动中一直运用着比例关系,并以人体自身的尺度为中心,根据自身活动的方便总结出各种尺度标准,体现于衣食住行的器用和工具的制造中。比如早在古希腊就已被发现的至今为止全世界公认的黄金分割比1:1618正是人眼的高宽视域之比。恰当的比例则有一种谐调的美感,成为形式美法则的重要内容。美的比例是平面构图中一切视觉单位的大小,以及各

23、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v 6视觉重心v 重心在物理学上是指物体内部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对一般物体求重心的常用方法是:用线悬挂物体,平衡时,重心一定在悬挂线或悬挂线的延长线上;然后握悬挂线的另一点,平衡后,重心也必定在新悬挂线或新悬挂线的延长线上,前后两线的交点即物体的重心位置。在平面构图中,任何形体的重心位置都和视觉的安定有紧密的关系。人的视觉安定与造形的形式美的关系比较复杂,人的视线接触画面,视线常常迅速由左上角到左下角,再通过中心部分至右上角经右下角,然后回到以画面最吸引视线的中心视圈停留下来,这个中心点就是视觉的重心。但画面轮廓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彩或明暗的分布等都可对视

24、觉重心产生影响。因此,画面重心的处理是平面构图探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一幅广告所要表达的主题或重要的内容信息往往不应偏离视觉重心太远 v 7节奏与韵律v 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语在构成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v 韵律原指音乐(诗歌)的声韵和节奏。诗歌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匀称的间歇或停顿,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反复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韵同调的音相加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就是韵律的运用。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则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

25、称为韵律。有韵律的构成具有积极的生气,有加强魅力的能量。v 8联想与意境v 平面构图的画面通过视觉传达而产生联想,达到某种意境。联想是思维的延伸,它由一种事物延伸到另外一种事物上。例如图形的色彩:红色使人感到温暖、热情、喜庆等;绿色则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生命、春天,从而使人产生平静感、生机感、春意等等。各种视觉形象及其要素都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与意境,由此而产生的图形的象征意义作为一种表达方法被广泛地运用在平面设计构图中。v 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对美的形式法则的认识将不断深化。形式美法则不是僵死的教条,要灵活体会,灵活运用。3.2.3平面构图的应用平面构图的应用 v 平面构图在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是指

26、运用构图规则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任何一个多媒体课件如果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引入了构图规则,那么该课件的操作截面和演示画面就更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更人性化。v 多媒体课件与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必须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进行,界面提供显示信息、控制功能。因此界面是衡量一个多媒体课件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之一。v 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过程中,截面的设计应充分运用构图规则。在各种构图法则中常用的是点、线、面的构图规则。多媒体课件一般分为自学型课件、示教型课件和混合型课件。v1自学型课件的特点v(1)说明性文字相对较多,字号较小。v(2)为了容纳更多的信息,图片和视频尺寸相对较小。v(3)菜单和按钮设置齐全,便于自

27、学和选择。v(4)具备完善的交互功能,便于互动练习。v2示教型课件的特点v(1)文字精练。v(2)文字、图片和视频只村相对较大,便于远距离观看。v(3)具有一定的控制功能和交互功能。v混合型课件兼具自学型课件和示教型课件的特点,使用起来比较灵活。设计此类课件的界面时,应尽可能兼顾功能和构图规则。3.3色彩构成色彩构成 v图形图像是人类最容易接受的信息,也是多媒体课件中最常用的素材,它具有文字不可比拟的优点。对于图像的设计与处理,认识色彩是创建完美图像的基础。v色彩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不仅是一门学科,而且还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从许多方面说,在计算机上使用颜色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它有

28、一套特定的记录和处理色彩的技术。因此,要理解图像处理软件中所出现的各种有关色彩的术语,首先要具备基本的色彩理论知识。3.3.1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基本概念 v1色彩的来源v物体由于内部物质的不同,受光线照射后,产生光的分解现象。一部分光线被吸收,其余的被反射或投射出来,成为人们所见的物体的色彩。所以,色彩和光有密切关系,同时还与被光照射的物体有关,并与观察者有关。v色彩是通过光被人们所感知的,而光实际上是一种按波长辐射的电磁能。从电磁波谱及可见光谱示意图可清楚地说明。v 2色彩的功能v 色彩的功能是指色彩对眼睛及心理的作用,具体一点说,包括眼睛对它们的明度、色相、纯度。对比刺激作用,和心理留下

29、的影响、象征意义及感情影响。v 色彩依明度、色相、彩度、冷暖而千变万化,而色彩间的对比调和效果更加千变万化。同一色态及同一对比的调和效果,均可能有多种功能;多种色彩及多种对比的调和效果,亦可能有极为相近的功能。为了更恰如其分地应用色彩及其对比的调和效果,使之与形象的塑造,表现与美化统一,使形象的外表与内在统一,使作品的色彩与内容、气氛、感情等表现要求统一,使配色与改善视觉效能的实际需求统一;使色彩的表现力:视觉作用及心理影响最充分地发挥出来,给人的眼睛与心灵以充分的愉快、刺激和美的享受,必须对色彩的功能作深入地研究。v 但是,要逐一地研究数以千计的色彩功能,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只要研究一些最基

30、本的色彩就可以了。v 3色调、亮度和饱和度v 从人的视觉系统看,色彩可用色调、饱和度和亮度来描述。人眼看到的任一彩色光都是这三个特性的综合效果,这三个特性可以说是色彩的三要素,其中色调与光波的波长有直接关系,亮度和饱和度与光波的幅度有关。v(1)色调与色相v 绘画中要求有固定的色彩感觉,有统一的色调,否则难以表现画面的情调和主题。例如人们说一幅画具红色调,是指它在色彩上总体偏红。计算机在图像处理上采用数字化,可以非常精确地表现色彩的变化,色调是相对连续变化的。用一个园环来表现色谱的变化,就构成了一个色彩连续变化的色环。v(2)亮度与明度v 同一物体因受光不同会产生明度上的变化。不同颜色的光,强

31、度相同时照射同一物体也会产生不同的亮度感觉。v v v v 图3-4光谱明度示意图v 明度也可以说是指各种纯正的色彩相互比较所产生的明暗差别。在纯正光谱中,黄色的明度最高,显得最亮;其次是橙、绿;再其次是红、蓝;紫色明度最低,显得最暗。光谱明度示意图如图3-4所示。颜色的波长范围如表3-1所示。v表3-1 颜色的波长范围颜 色波长范围(nm)红760622橙622597黄597577绿577492蓝492455紫455380v(3)饱和度与纯度v淡色的饱和度比浓色要低一些。饱和度还和亮度有关,同一色调越亮或越暗越不纯。饱和度越高,色彩越艳丽、越鲜明突出,越能发挥其色彩的固有特性。但饱和度高的色

32、彩容易让人感到单调刺眼。饱和度低,色感比较柔和协调,可混色太杂则容易让人感觉浑浊,色调显得灰暗。v 3色彩的混合与互补v(1)光的三基色v 色彩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不同。色光的基色或原色为红(R)、绿(G)、蓝(B)三色。如图3-5所示。v(2)色光混合v 三原色以不同的比例相混合,可成为各种色光,但原色却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色光的混合是光量的增加,所以三原色相混合而成白光。v 三原色配色的基本规律是:v 红绿黄v 绿蓝湖蓝v 蓝红紫v 红绿蓝白v在光色搭配中,参与搭配的颜色越多,其明度越高。图3-5色彩的混合与互补v(3)互补色v凡是两种色光相混合而成白光,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Comple

33、mentary Colors)。如图3-5所示R、C;G、M;B、Y互为补色。互补色是彼此之间最不一样的颜色,这就是人眼能看到除了基色之外其它色的原因。3.3.2 RGB色彩空间色彩空间 v 在一个典型的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中,常常涉及到用几种不同的色彩空间表示图形和图像的颜色,以对应于不同的场合和应用。因此,数字图像的生成、存贮、处理及显示时对应不同的色彩空间需要作不同的处理和转换。v 计算机色彩显示器显示色彩的原理与彩色电视机一样,都是采用R、G、B相加混色的原理,通过发射出三种不同强度的电子束,使屏幕内侧覆盖的红、绿、蓝磷光材料发光而产生色彩的。这种色彩的表示方法称为RGB色彩空间表示。在多

34、媒体计算机技术中,用的最多的是RGB色彩空间表示。v根据三基色原理,用基色光单位来表示光的量,则在RGB色彩空间,任意色光F都可以用R、G、B三色不同分量的相加混合而成:vFr R +g G +b B vRGB色彩空间还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立方体来描述v图3-6 RGB色彩空间 v自然界中任何一种色光都可由R、G、B三基色按不同的比例相加混合而成,当三基色分量都为0(最弱)时混合为黑色光;当三基色分量都为k(最强)时混合为白色光。任一色彩F是这个立方体坐标中的一点,调整三色系数r、g、b中的任一系数都会改变F的坐标值,也即改变了F的色值。RGB色彩空间采用物理三基色表示,因而物理意义很清楚,适合彩

35、色显象管工作。然而这一体制并不适应人的视觉特点。因而,产生了其它不同的色彩空间表示法。3.3.3 色彩的搭配色彩的搭配 v 色彩的搭配是对媒体课件设计开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色彩搭配的好,课件才能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色彩搭配要根据表达的意思和目的,将尽可能少的颜色搭配起来,才会复合人们的审美习惯。v 1色彩搭配类型v 色彩搭配按照主题分为以下若干类型:v(1)以明度、色相、纯度为主的用色。v(2)以冷暖对比为主得用色。v(3)以面积对比为主得用色。v(4)以互补对比为主的用色。v 根据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表达内容,选择不同类型的角色,这就是色彩搭配。v2突出标题的配色v标题的突出常

36、常和文字的突出相冲突,例如:标题突出了,怕文字不现眼,又将文字突出一些,结果都未能达到突出的效果。v突出标题的方法有:v(1)加大字号,使标题字号与文字字号有足够大的差异。v(2)为标题增加边框,边框颜色不应使文字颜色相邻色。v3电脑演示的前景和背景色v在多媒体课件的界面中,前景通常指标题和文字,背景通常是指由单色、过渡色、或图片构成的大面积背景。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搭配应结合应用的场合和内容主题来选择。电脑演示的前景和背景色的搭配应注意如下几点。v(1)正式、严肃的场合,例如教学课件,政治演讲等,前景色应采用明度高的颜色,如白色,黄色等。背景色应采用明度低的颜色,并以冷色为主,如姿色,蓝色等。v

37、(2)气氛活跃的场合,如广告等,前景色要有变化,主要是指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和排列方式等方面。背景一般采用图片形式,不过要将图片的明度和纯度降低。v(3)喜庆的场合,如婚礼、庆典等,颜色的使用以鲜艳、热烈、富于情感为主。例如中国人婚礼庆典一般使用红色来烘托热烈的气氛。3.3.4基本色的功能基本色的功能 v1红色v在可见光谱中红色光波最长,处于可见长波的极限附近,它容易引起注意、兴奋、激动紧张,但眼睛不适应红色光色光的刺激,可它善于分辨红色光波的细微变化。因此红色光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严重的时候还会给人造成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v红色光由于波长最长,穿透空气时形成的折射角度最小,在空气中轴射的直

38、线距较远,在视网膜上成象的位置最深,给视觉以逼近的扩张感,被称为前进色。v 在自然界中,不少芳香艳丽的鲜花,以及丰硕甜美的果实,和不少新鲜美味的肉类食品,都呈现出动人的红色。因此在生活中,人们习惯以红色为兴奋与欢乐的象征,使之在标志、旗帜、宣传等用色中占了首位,成为最有力的宣传色。v 火与血人类视之以宝,均红色。但纵火成灾、流血为祸,这样的红色又被看成危险、灾难、爆炸、恐怖的象征色。因此人们也习惯地引作预警或报警的信号色。v 总之,红色是一个有强烈而复杂的心理作用的色彩,一定要慎重使用。v 2黄色v 黄色光的光感最强,给人以光明、辉煌、轻快、纯净的印象。v 在自然界中,腊梅、迎春、秋菊以至油茶

39、花、向日葵等,都大量地呈现出美丽娇嫩的黄色。秋收的五谷、水果,以其精美的黄色,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v 在生活中,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帝王与宗教传统上均以辉煌的黄色作服饰;家具、官殿与庙宇的色彩,都相应地加强了黄色,给人以崇高、智慧、神密、华贵、威严和仁慈的感觉。v 但由于黄色有波长差不容易分辨轻薄、软弱等特点,黄色物体在黄色光照下有失色的现象,故植物呈灰黄色,就被看作病态,天色昏黄,便预告着风沙,冰雹或大雪,因而有象征酸涩,病态和反常的一面。v 3橙色v 橙色又称桔黄或桔色。在自然界中,橙抽、玉米、鲜花果实,霞光、灯彩,都有丰富的橙色。因其具有明亮、华丽、健康、兴奋、温暖、欢乐、辉煌、以及

40、容易动人的色感,所以妇女们喜以此色作为装饰色。v 橙色在空气中的穿透力仅次于红色,而色感较红色更暖,最鲜明的橙色应该是色彩中感受最暖的色,能给人有壮严、尊贵、神秘等感觉,所以基本上属于心理色性。历史上许多权贵和宗教界都用以装点自己,现代社会上往往作为标志色和宣传色。不过也是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的色。v 上述红、橙、黄三色,均称暖色,属于注目、芳香和引起食欲的色。v 4绿色v 太阳投射到地球的光线中绿色光占50以上,由于绿色光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恰居中位,色光的感应处于“中庸之道”,因此人的视觉对绿色光波长的微差分辨能力最强,也最能适应绿色光的刺激。所以人们把绿色作为和平的象征,生命的象征。邮政是抚慰着

41、千家万户的使者,因此她的代表色也是绿色。v 在自然界中,植物大多呈绿色,人们称绿色为生命之色,并把它作为农业、林业、畜牧业的象征色。由于绿色体的生物和其他生物一样,具有诞生、发百、成长、成熟、衰老到死亡的过程,这就使绿色出现各个不同阶段的变化,因此黄绿、嫩绿、淡绿就象征着春天和作物稚嫩、生长、青春与旺盛的生命力;艳绿、盛绿、浓绿,象征着夏天和作物茂盛、健壮与成熟;灰绿、土绿、褐绿便意味着秋冬和农作物的成熟、衰老。v 5蓝色v 在可见光谱中,蓝色光的波长短于绿色光,而比紫色光略长些,穿透空气时形成的折射角度大,在空气中辐射的直线距离短。每天早上与傍晚,太阳的光线必须穿越比中午厚三倍的大气层才能到

42、达地面,其中兰紫光早已折射,能达到地面的只是红黄光。所以早晚能看见的太阳是红黄色的,只有在高山、远山、地平线附近,才是蓝色的。它在视网膜上成像的位置最浅。如果红橙色被看作前进色时,那么蓝色就应是后退的远渐色。v 蓝色的所在,往往是人类所知甚少的地方,如宇宙和深海。古代的人认为那是天神水怪的住所,令人感到神秘莫测。现代的人把它作为科学探讨的领域。因此蓝色就成为现代科学的象征色。它给人以冷静、沉思、智慧和征服自然的力量。v 由于蓝与白不能引起食欲而只能表示寒冷,成为冷冻食品的标志色。如果把它作为食欲色的陪衬色时,效果是相当不错的。v 6紫色v 在可见光谱中,紫色光的波最短。尤其是看不见的紫外线更是

43、如此。因此,眼睛对紫色光的细微变化的分辨力很弱,容易引起疲劳。紫色给人以高贵、优越、幽雅、流动、不安等感觉。灰暗的紫色只是伤痛、疾病、以及尸斑的色,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忧郁痛苦和不安。不少民族都把它看作是消极和不祥的色。浅紫色则是鱼胆的色,容易让人联想到鱼胆的苦涩和内脏的腐败。因此,紫色还具有表现苦、毒与恐怖的功能。但是,明亮的紫色好象天上的霞光,原野上的鲜花,情人的眼睛,动人心神,使人感到美好,因而常用来象征男女间的爱情。在某些地方,如果紫色用得不当,便会产生低级、荒淫和丑恶的印象。v7土色v土色指土红、土黄、士绿、赭石、熟褐一类,可见是光谱上没有的混合色。v它们是土地和岩石的颜色,具有浓厚、博

44、大、坚实稳定、沉着、恒久、保守、寂寞诸意境。它们也是动物皮毛的色泽,具有厚实、温暖、防寒之感。它们近似劳动者与运动员的肤色。因此具有象征刚劲、健美的特点。它们还是很多坚果成熟的色彩,显得充实、饱满 肥美,给人类以温饱、朴素、实惠的印象。v8白色v白色是全部可见光均匀混合而成的,称为全色光,是光明的象征色。白色明亮、乎净、畅快、朴素、雅致与贞洁。但它没有强烈的个性,不能引起味觉的联想,但引起食欲的色中不应没有白色,因为它表示清洁可口,只是单一的白色不会引起食欲而已。v在西方,特别是欧美,白色是结婚礼服的色彩,表示爱情的纯洁与坚贞。但在东方,却把白色作为丧色。v9黑色v从理论上看,黑色即无光无色之

45、色。在生活中,只要光明或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都会呈现出黑色的面貌。v无光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可分为两大类:v首先是消极类,例如漆黑之夜及漆黑的地方,人们会有失去方向失去办法和阴森、恐怖、烦恼、忧伤、消极、沉睡、悲痛,甚至死亡等印象。所以在欧美,都把黑色视为丧色,近代我国受到西方的影响,城市已开始用黑纱圈代替白色丧服了。v其次是积极类,黑色使人得到休息、安静、深思、坚持、准备、考验,显得严肃、庄重、坚毅。v在两类之间,黑色还具有使人捉摸不定、阴谋、耐脏、掩盖污染的印象。v黑色不可能引起食欲,也不可能产生明快、清新、干净的印象。v但是,黑色与其它色彩组合时,属于极好的衬托色,可以充分显示它色的光感与色

46、感。黑白组合,光感最强,最朴素、最分明。v在白纸上印黑字,对比极分明,黑线条极细,结构很均匀,对比效果不仅不刺激,而且很和谐,能提高阅读效率。v 10灰色v 灰色原意是灰尘的色。从光学上看,它居于白色与黑色之间,居中等明度,属无彩度及低彩度的色彩。v 从生理上看,它对眼睛的刺激适中,即不眩目,也不暗淡,属于视觉最不容易感到疲劳的色。因此,视觉以及心理对它的反应平淡、乏味、甚至沉闷、寂寞、颓废、具有抑制情绪的作用。v 在生活中,灰色与含灰色数量极大,变化极丰富,凡是脏了的,旧了的,衰败、枯萎的都会被灰色所吞没。但灰色是复杂的色,漂亮的灰色常常要优质原料精心配制才能生产出来,而且需要有较高文化艺术

47、知识与审美能力的人,才乐于欣赏。因此,灰色也能给人以高雅,精致、含蓄、耐人寻味的印象。v 11极色v 极色是质地坚实,表层平滑,反光能力很强的物体色。主要指金、银、铜、铬、铝、电木、塑料、有机玻璃,以及彩色玻璃的色。v 这些色在适应的角度时反光敏锐,会感到它们的亮度很高,如果角度一变,又会感到亮度很低。v 其中金、银等属于贵重金属的色,容易给人以辉煌、高级、珍贵、华丽、活跃的印象。塑料、有机玻璃,电化铝等是近代工业技术的产物,容易给人以时髦、讲究、有现代 感的印象。总之极色属于装饰功能与实用功能都特别强的色彩。v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v美是每一个人追求的精神享受。在多媒体课件中,也必须遵循美学原理,使设计出多媒体课件适合人们的审美习惯。本章主要对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美学基本知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多媒体课件开发人员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3章-美学基础.ppt)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