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选择题 1.践行 “ 共享发展 ” 理念 ,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就要从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 ,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机制。从分配角度看 ,下列有助于公平公正的有( ) 改革分配制度 ,实现收入分配均等化 精准扶贫 ,让贫困人口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降低创业成本 ,有效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缩小社会收入差距 A. B. C. D.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 配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 张某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收入 王某承包土地种植水稻获得的收
2、入 李某出租土地承包经营权所获得的收入 孙某在国有企业的工资和奖金收入 A. B. C. D. 3.2008年起个税起征点调整为 3 500元 ,至今已多年未上调。近两年 ,“ 两会 ” 上要求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呼声再起 ,多位代表委员建议将个税起征点上调至 5 000元或 10 000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 ( ) 必然降低国家财政收入 有助于个人收入分配的调节 ,实现社会公平 能扩大中等 收入者比重 ,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 能引导和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A. B. C. D. 4.为了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下列措施与其效果对应正确的是 ( ) A. B. C. D. 5.中共中央、国务
3、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指出 ,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高的高新技术企业等开展员工持股试点。这表明 ( ) 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平等、相互促进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能调动员工 的积极性 此做法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有利于保持核心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A. B. C. D. 6.收入分配改革涉及千家万户的 “ 钱袋子 ” 。要让人们普遍有 “ 获得感 ” 而不是 “ 没底感 ”, 首先是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的力度。下列改革措施中能体现我国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4、(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A.出台实施存款保险条例 B.提高进城农民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C.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并轨 D.通过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7.(2017 东北三省三校 联考 )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给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科技骨干的前瞻性的激励机制 ,使企业高级人才可以在一定期限内 (通常 10 年 ),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 ,当股票价格上涨 ,激励对象将获得更多收益。对企业而言 ,利用这种激励方式可以 ( ) 从根本上弥补传统薪酬分配形式的不足 使经营者和股东利益保持一致 ,防范投资风险 更好地吸引高层次人才 ,发挥其创造力和积极性 通过按
5、生产要素分配 ,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A. B. C. D. 8.贫困经济学有一个规律 :今天的收入差距 +今天的人力资本差距 =明 天的收入差距。 (注 :人力资本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据统计 ,未来 2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的主力将来自贫困地区。据此 ,为顺利实现 “ 精准扶贫 ”, 当前需采取的措施有 ( ) 坚持并完善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 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 B. C. D. 9.(2017 福建莆田一模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
6、见提出 ,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瞄准技能 人才、新型职业农民、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等七大重点群体 ,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 ,带动城乡居民实现总体增收。这一举措能够带来的政策红利有 ( ) 强化分配政策导向 ,确保收入分配公平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优化收入分配格局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完善分配制度 ,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A. B. C. D. 10.(2017 河南濮阳一模 )近年来 ,我国贫富差距一直比较大。在过去的十年里 ,我国虽然改善了基本健康保险和福利制度 ,普及了农村地区九年义务教育 ,取消了延续 2 600年的农业税 ,但这还远远不够。专
7、家指出 ,家庭收入差距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一定程度上要归因于再分配制度。这启示我们 ,缩小收入差距 ,国家应 ( ) 降低企业职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调节过高收入 健全税收和转移支付等调节机制 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A. B. C. D. 11.(2017 山东青岛模拟 )股权激励 ,是对公司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主要方法之一 ,也是公司用于激励并留住核心人才而实行的激励机制。通过有条件地给予被激励对象部分股份、股权等 ,使其与公司结成 利益共同体 ,有助于公司长期目标的实现。实施股权激励 ( ) 有利于降低公司员工的投资风险 有利于调动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是公
8、司调整经营战略的客观要求 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A. B. C. D. 12.美国经济学家奥肯著名的 “ 漏桶实验 ” 发现 ,从富人那里转移一部分收入给穷人 ,穷人实际得到的比富人失去的要少。这是因为 ,政府的转移支付会引起效率的损失 ,带来社会财富的减少。这启示我们要 ( ) A.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B.在再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C.提高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在初次分配中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二、非选择题 13.201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 “ 十三五 ” 规划纲要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
9、念 ,其中 “ 共享 ” 的理念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增强发展动力 ,增进人民团结 ,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 十三五 ” 规划纲要中确立 “ 共享 ” 理念的依据是 什么 ? (2)如何实现共享由理念变为现实 ? 14.论语 子路篇中说 :“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 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亚当 斯密说过 :“ 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
10、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 ,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 ,并且是有风险的 ,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用效率和公平的知识对这两种观点加以评析。 参考答案 考点规范练 7 个人收入的分配 1.B 收入分配公平 均等 , 错误 ; 不属于分配角度 ,应排 除 ; 属于从分配角度分析的有助于公平的举措。所以选 B项。 2.D 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的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 , 入选 ; 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获得的收入 ;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 ,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故选 。 3.C 个税起征点上调并不必然带来财政收入的增加或减少 ,与大众创业、万
11、众创新也没有必然联系 ,所以排除 。 4.D 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提高国家扶贫标准体现的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 错误 ;对企业进行结构性减税不是为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也不是为了缩小贫富差距 ,而是 为了减轻企业负担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增强经济活力 , 错误 ; 符合题目要求。故选 D项。 5.C 开展有条件的员工持股试点对应 ;深化国企改革对应 ; 是错项 ,因为在国民经济中 ,公有制为主体 ; 在题目中未体现。 6.C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选 C项。出台实施存
12、款保险条例是为了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 ,依法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 ,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稳定 ,A 项不符合题意 ;B、 D两项都属于初次分配范畴 ,应 排除。 7.B 股票收益取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对企业高管和科技骨干进行股票期权激励 ,有利于将其收入与企业经营状况挂钩 ,从而提高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 符合题意。股票期权并不能从根本上弥补传统薪酬分配形式的不足 ,作为一种激励方式也不能防范投资风险 ,排除 。 8.B 根据贫困经济学规律 “ 今天的收入差距 +今天的人力资本差距 =明天的收入差距 ” 可知 ,要实现 “ 精准扶贫 ” 就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即
13、缩小收入差距和减小人力资本差距 ,所以 符合题意。 9.B 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 ,带动城乡居民实现总体增收 ,有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 正确且符合题意 ; 观点中 “ 确保 ” 的提法太绝对 ;提高劳动报酬属于初次分配中实现公平的举措 , 观点错误。 【 精品教育资源文库 】 10.C 降低企业职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会增加低收入者税负 ,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 观点错误 ;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会扩大收入差距 , 观点不符合题意。 属于国家完善再分配制度的举措 ,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11.C 材料中的 “ 股权激励 ”, 实际是公司通过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手段 , 符合题意 ;投资风险是由 市场决定的 , 不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 , 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C项。 12.B 据 “ 政府的转移支付会引起效率的损失 ,带来社会财富的减少 ” 可以得出结论 :转移支付是再分配的手段 ;转移支付可以缩小差距 ,利于公平 ,但会带来一定的效率损失。这启示我们在再分配中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B 项符合题意 ,A、 C、 D 三项与题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