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4 讲 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重难点梳理 题一: 2016 年 G20 峰会会标图案 ,用 20 根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 G20 2016 CHINA 和篆刻隶书 “ 中国 ” 印章。桥梁寓意着 G20 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同时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图案中 G20 的 “O” 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与英文 CHINA 相呼应。 请简要分析上述 材料 所 体现的 中华文化包容性的 知识? 题二: 建设“包容性城市” 已成世界城市发展趋势,太原要实现建成一流的省会
2、城 市,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的奋斗目标,需要立足本土、放眼全国、胸怀世界。汉族和诸多少数民族在这里杂居相处,互通有无,逐步融为一体,丰富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包容体现了城市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也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现代化,有了尊重和包容,有了胸襟和敬畏,城市的繁荣发展就会赢得更多空间和潜质。 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在“太原精神”建设中的作用。 题三: 2015 年 5 月 3 日,成都发生了 两司机开斗气车女司机遭到殴打的事 件,事件在网络上公开后,引起人们对“路怒症”的关注。所谓“路怒症”,是指汽车或其他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有攻击性或愤怒的行为。要克服
3、“路怒症”, 公民应该 ( )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培养“四有”公 民 发挥大众传媒功能,营造社会文明风尚 提高自身修养 ,适应工业文明要求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道德目标 A B C D 题四: 苏轼的 和董传留别 有 “ 粗缯大布裹生涯 , 腹有诗书气自华 ” 的名句。 “ 腹有诗书气自华 ”所蕴含的道理是 ( ) 精 神活动不能脱离物质活动 丰富学识能够促进道德修养 优秀文化有利于塑造积极人 生 精神食粮比物质产品更重要 A B C D 第 14讲 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重难点梳理 题一: 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及其特有的包容性。 G20 峰会会标图案 用
4、20 根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 G20 2016 CHINA 和篆刻隶书 “ 中国 ” 印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 博大精深。桥梁线条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 , 图案中 G20的 “O” 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 , 体现 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 详解:本题直接设问中华 文化的包容性。联系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题二: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汉族和诸多少数民族在太原杂居相处、互通有无,造就了太原人民的开放
5、胸襟。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分 布在太原的部分少数民族与 本地居民逐 步融为一体,丰富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详解:本 题考查的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作用。中华文华的包容性包括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方面,结合材料回答即可。 题三: D 详解 :克 服“路怒症”,公 民应该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适应工 业文明要求, 正确;设问要求的主体是公民, 主体错误, 排除。 题四: D 详解: 本题考查 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联系和 优秀文化 的作 用。“腹有诗书气自华”说明了丰富学识能够促进道德修养,优秀文化有利于塑造积极人生,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说法错误。 -温馨提示: - 本文档仅为 【 2019 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全套资料 之一 】 欢迎点击下方按钮链接, 下载全套资料 ! 请点此到 下载本文全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