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及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1、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它包括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学习习惯,良好的品德习惯主要包括:文明礼貌、友爱同伴、爱集体、爱劳动等。文明礼貌的孩子见人会打招呼,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友爱同伴的孩子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如:分享玩具、共同合作、关心和帮助别人。爱集体的幼儿懂得维护本班的物品和同伴、老师。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睡眠习惯、排便习惯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包括:勤洗手、洗脸、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
2、有兴趣、能够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或进行某项活动等。对于这些内容和要求,家长应该熟悉与了解,以便于在家庭中进行教育培养。2、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不少家长还存在:“树大自然直”的观念,认为孩子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学会该学到得东西、也有的家长认为幼儿期幼儿主要是长身体、有的家长则忙着挣钱(他们认为只要给以孩子丰富的物质生活就是给了孩子最大的爱)根本不把幼儿教育放在心上。(1)有的家长则重智育情德育他们对孩子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较重视,而对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意志力、坚持性、良好个性和性格的培养较轻视。比如现在有许多家长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让他们的孩子适应社会的竞争,在孩子没入园前就教孩子念儿歌
3、学写数字、认汉字等。还有些家长在幼儿周末给孩子安排去补习功课,如:英语、绘画、舞蹈、钢琴等。他们忽视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意志力和坚持性等对后续学习起关键作用的非智力因素的品质培养。(2)有的家长则缺乏理智的爱很多父母认为只有一个孩子,要把更多的爱给孩子,要让孩子过着比自己好一百倍的生活,于是对孩子百般疼爱。一些本该幼儿自己完成的事:如,穿脱衣服、整理自己的玩具、吃饭等自我服务劳动都让父母给包办代替了。因此养成了孩子独立性差、害怕困难等不良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有的家长则对孩子宠爱有加、百依百顺、要啥给啥,造成幼儿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二、家庭教育误区的解决方法1、与家长沟
4、通并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养幼儿的水平,除此还需要家园间的经常联系与沟通,需要深入细致、个别化的家长工作,方能解决家庭教育误区,从而实现家园合作、同伴教育,以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有个关键因素,就是看婚姻家庭矛盾出现和加剧的过程中,孩子是在哪一个年龄段上,如果孩子在12岁以下,特别6岁以下,那么孩子受到的伤害会更大一些。儿童期心理的主要关系是亲情联系,许多成年后的行为、情绪问题,都是从这个时期衍生的,充满吵闹、打骂、离婚的家庭环境,很可能孕育有问题的孩子,如反叛心理、学
5、习不认真、抗拒权威、焦虑症或者忧郁症等。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会认为孩子怎么这样,认为都是孩子的问题,其实解决孩子问题的关键就是家长自己。三、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家长想要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家长首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以人格育人格,以德育德。宋庆龄曾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以孩子深远的影响”,家长的言行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家长想要孩子怎么做自己首先就得怎么做,如家长想要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那家长首先就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乱丢垃圾、勤剪指甲、勤洗澡换衣等;要求孩子不挑食,家长在孩子面前饮食就不要挑精拣肥,样样食物都吃,且要做出很香的样子,这些对于爱模仿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受益匪浅。 3、反复练习,不断进行强化和巩固 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天或一小段时间就能形成的,幼儿学得快也忘得快,因此,它需要有一个反复练习不断巩固的过程。着就要求我们要注重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所谓一贯性主要表现在家庭中要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规则。比如规定孩子起床、进餐、游戏、学习、看电视、睡觉的时间,开始可能幼儿不太习惯,有时遇上精彩的动画片或者和同伴一起玩得正尽兴,不愿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