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毛秀敏【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立、自理的尝试。”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独立的渴望是很强烈的,作为老师要提供机会、创设情景,让他们去独立完成。许多专家反复强调,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最大的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就等于在对他们说:“我不相信你的能力和勇气。”这会使孩子不自信,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和危机感。试想一下,如果孩子不自信,哪来的安全感?所以说,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是很重要的,要自小就从小事做起。【关键字】独立意
2、识 大胆放手 耐心指导 家园共育【正文】 什么是独立意识?意识是一种觉知的状态,对于小孩子来说,孩子对自己有一个觉知和认识,他认为我是不是一个独立的人,或者我能不能不依靠成人,不依靠父母,单独来做一些事情,在小孩子身上,他具体的体现为,就是他要有最起码的自理能力,并且一定要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想法,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就是独立意识。“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的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儿童的成长过程,就是从一个无助的生物体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的过程。孩子需要独立,包括独立的意识和独立的能力。在学校和家庭环境中,我们提倡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并不是要拔苗助长。与其他动物的成长历程相
3、比,人类的成长要经历较长的依赖期。在婴儿期,孩子甚至还不能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分辨开来。一岁左右的孩子,在迈出人生中独立行走的第一步时,心中充满了好奇和喜悦,这是孩子身体独立能力的展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可以使用第一个人称代词“我”,这标志着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孩子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增进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关键时期。这时,家长要主动为孩子营造环境,在父母的监护下,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例如自己进食,自己收拾玩具等。随着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和活动协调能力的提高,到了三至四岁,就可以锻炼孩子自己穿衣服、鞋子,而后逐渐让孩
4、子学会收拾床铺、饭桌等。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容易使孩子产生挫败感,反而失去了自信心,如果要求太低,则失去了锻炼的价值。因此,只有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自己孩子的特点,老师、父母才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自己孩子发展水平要求,逐步提高孩子的独立能力,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一、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座学校,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首要场所。有人说,“从孩子的身上,能看到父母教育的影子。”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喜欢自己去尝试体验。家长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
5、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1.更新观念改变方式尊重孩子的一言一行。 蒙特梭利每次在演讲时,总会提出这么一句话:“Help me to do it by myself” (幼儿在呐喊: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和“请帮我做”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做,而不是什么都代替他们做。其实,孩子在学习走路时,就是尝试“独立”的开始,对于孩子正在增长的独立意识,家长一定要予以重视,并支持、鼓励他们:“你只要好好学,一定能做好!”千万不能泼冷水“你还小,干不了!” 2.确定范围支持鼓励给孩子提供条件和机会。 鲁迅说过:“孩子是自己的,又不是自己的”。因是自己的
6、,就要负担起教育的任务,培养起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不是自己的,就要放手,一切都要让他们自己动手,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家长要给孩子一些成长的空间,多鼓励他们去独立地完成事情,如果他们失败了,就多给予他们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还必须解放孩子的手脚,放手让他们去做那些应该做而且又是力所能及的事情,即使孩子做得不好,处理得不圆满也没关系。不要总以担忧的目光注视和提醒孩子,或者干脆替孩子扫除障碍,铺平道路。这种态度和做法,有意无意地束缚了孩子的手脚,阻碍了他们独立意识的发展。 3.耐心指导教会技能教孩子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记得一位教育学家的一句话:“我看过了,我忘记了;我听过了,我记不清
7、了;我做过了,我就记住了”。孩子不仅要有独立意识,还要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即不仅愿意自己做事,而且还会自己做事。这时候的孩子,独立意识是通过自己动手在实践中慢慢树立的,但由于孩子年龄小、能力差,在尝试“自己来”时往往搞得一塌糊涂,这时父母应耐心指导,做好示范,教会孩子“自己来”的技能,帮助孩子进步、成功,从而获得足够的自信心。切忌苛求斥责,否则势必导致孩子胆怯、消极、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 4.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独立意识是在实践当中培养起来的。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这是一个教育原则。孩子长到两三岁就有了强烈的我自己干的要求,他有这种独立愿望,家长就因势利导
8、从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开始,孩子独立性就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这种基本能力、基本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学会自己吃饭,我们主张孩子一岁多让他自己吃饭,从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穿脱鞋袜,自己如厕,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擦鼻涕,很多孩子鼻涕流出来自己不擦,都让妈妈擦,给他餐巾纸让他自己擦。吃东西前后或便后让他自己洗手,当然开始先让家长帮助,帮助还是让他自己干,从旁帮助,幼儿期实际上自理能力是培养孩子独立性最主要内容。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到了五六岁你要求可以高一点,在这过程当中逐渐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独立生活能力和自己去做的劳动习惯。还有的家长经常说孩子太
9、有主意不好,应该听大人的,实际上孩子有主意是件好事,他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认识,应该给孩子创造机会培养他自己拿主意。教育常常是注意培养孩子顺从听话,不大注意去倾听孩子的需要,从生活小事一直到孩子的发展方面都由家长一手包办了,因此我们的孩子缺乏自己做决定的机会和权利,就很难培养孩子自我抉择能力,所以家长在要放心大胆地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二、在幼儿园系统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1利用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独立意识。 前段些日子,班里有很多孩子都感冒了,一个个鼻涕、咳嗽不停。有一句话在我的耳边也渐渐多了起来:“老师,我有鼻涕。”无论在活动、课间还是吃饭的时候,有了鼻涕的孩子总会跑到我的面前来对我说这
10、句话。每一次我的回答都是一样的:“纸巾在前面,擦完了扔到垃圾筒里去。”刚开始,有的小朋友会跑来问我纸巾在哪里?我会告诉孩子纸巾一直都放在风琴的上面。渐渐的,跑来问我这句话的孩子少了,有了鼻涕自己解决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多数的孩子都能在擦完鼻涕后注意保持地面干净,把纸巾扔到垃圾筒。孩子一开始之所以会跑到我的面前来告诉我他有鼻涕,是因为在家里,他们习惯了这样的行为,知道在说完这句话后,家长会帮他们拿来纸巾,帮他们擦干净,帮他们扔到垃圾筒里。孩子的独立做事的机会就在这一次次“我有鼻涕”之后被忽视了。前几天突然几个孩子都跑来告诉我:“老师,他擦完鼻涕把纸扔在地上了。”告这样的状证明在这件事上他们已经明
11、白了什么样的行为是对的,什么样的行为是错的,他们已经能独立辨别是非。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有必要为孩子提供让他们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机会,在寻找纸巾盒、寻找垃圾筒的过程中,幼儿的独立能力得到了发展,同时他们在关注环境、关心他人的同时,学会分辨行为的对错。比起空洞的说教,枯燥的学习,一件孩子亲身经历的小事,会给他带来更为深刻的印象。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正是在这一件件小事中积累起来的。 2利用学习活动培养幼儿独立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经常给小朋友讲三只小猪的故事。故事中的猪妈妈为了让孩子们学会独立,早早地将他们送出家门,让他们独自生活。三只小猪在生活中遇到了危险,遇到了困难,可
12、是就是这种危险与困难,却不知不觉地锻炼了它们,使得它们真正地独立起来了。我利用故事中人物的活动引导幼儿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3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独立意识。 在建构游戏中,我们常玩搭积木、拼积塑的游戏,这类型的游戏无论是小班还是中大班的幼儿都非常喜欢,在游戏时,请他们动脑筋,看谁的手巧,搭一间和别人不一样的、漂亮的房子送给自己喜欢的小朋友,虽然他们中有些搭得很简单,但是他们还是非常的高兴,互相说着房子里有什么,送给谁。在这时,教师能给小朋友以赞美和鼓励,特别是一些平时较不愿动手的幼儿。这样,幼儿的自信心、独立性在游戏活动中便悄然建立起来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教育者应循序渐进、耐心引导幼儿逐渐养成独立习惯,特别是多给幼儿自己去尝试体验的机会。在培养过程中积极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让孩子在独立中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