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数学说课设计:配对找朋友(附教案)一、说设计意图纲要明确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的视野”,幼儿园数学教育不是为纯粹的教育而教育,是一种以幼儿生活为特征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来开展教育。像我班小朋友午睡起床,常有孩子把鞋子、袜子拿错、穿反。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鞋子、袜子、鞋垫为活动材料的找朋友数学活动,引导孩子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关注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不同,进行配对。在游戏中自然渗透数学的概念,达到“玩中学,玩中教”的目的。二、说活动目标活动的目标对活动起着导向性作用,根据本班幼
2、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索认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具体目标是:1、认识目标:(1)、初步形成“双”的概念,知道一双有两只。(2)、能按鞋子、袜子、鞋垫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2、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3、情感目标:体验与教师、同伴游戏的快乐;初步感受改编儿歌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三、说活动准备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活动准备是服务于活动目标,同时幼儿是通过环境、材料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3、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 在幼儿操作的材料上,我选择了孩子们熟悉的鞋子、袜子和鞋垫。这些物品让小班孩子具有亲切感,愿意去动手操作,有信心配合老师共同探索。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鞋子、袜子、鞋垫各人手一份、鞋架一个、夹子若干、玩具小熊一只。玩具小熊的用意是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有情节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积极参与,能自然而然的转换活动场所,衔接下一个活动环节。知识准备是已学的儿歌袜子歌四、说教学方法、重点(一)这是一次数学配对活动,其中有机整合了语言领域的儿歌改编活动,但教学仍以配对游戏教育为主。因此,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放在幼儿认识、形成“双”的概念和正确为鞋子、袜子、
4、鞋垫正确配对这一环节上。 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幼儿的注意力不宜持久、容易分散;对生活和周围的事物感兴趣等特点。我选择了利用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找朋友”里面,以幼儿为主体,我通过操作法、游戏法和引导发现法,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且在游戏中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二)学法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活动采用的方法有:1、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究学习。纲要指出教师在提供丰富材料时,要使幼儿都能
5、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本活动的操作是让幼儿为鞋子、袜子、鞋垫配对,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放一放,形成“双”的概念2、交流法:同伴间相互交流探索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将自己获得的经验与同伴交流分享,使纲要中指出的“生生互动”得到真正体现。五、说活动过程(一)以出示袜子,引导幼儿观察为引入,初步感知“双”有两只。1、谁来了?有几只啊,我们来数一数。2、复习儿歌袜子歌,引导幼儿讨论、小结。讨论:它们是好朋友吗?哪里一样?小结:颜色一样、图案一样、大小一样的两只袜子也叫一双袜子,它们是好朋友。一开始就由孩子所熟悉的袜子引入,并将袜子儿童化,当作孩子们的好朋友
6、,引起他们的兴趣,愿意去感知、去理解、并积极的响应老师的提问和主动与同伴交流、讨论。而讨论是非常必要的环节,能使幼儿相互吸取经验,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接纳他人的观点,达到学习的目的。引导幼儿复习儿歌,一是巩固已有的学习经验,二是为以下的引导幼儿初步接触儿歌改编这一环节做铺垫。(二)出示鞋子,引导幼儿观察,再次感知“双”的概念1、这是谁呀?有几只鞋子?两只也可以说成什么?它们是好朋友吗?为什么?小结:颜色一样、图案一样、大小一样的两只鞋子也叫一双鞋子,它们是好朋友。2、引导幼儿将袜子歌改编为鞋子歌这一环节设计与第一环节的引导一样,通过师生共同再次感知鞋子的配对情况,再一次帮助个别幼儿对配对
7、有进一步的认识,加深了孩子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认识。但又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加了难度,引导幼儿找出二者间的共同点:同样是一双两只,将袜子歌改编为鞋子歌,将数学和语言进行初次的整合。尝试的挖掘孩子身上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三)请配班老师扮小熊设置情景,让幼儿帮忙收拾鞋子、袜子,引导幼儿初步配对, 师 巡回指导。提出规则:(1)两个好朋友要颜色一样、图案一样、大小一样。(2)将配成对的鞋子(袜子)放到鞋架(夹在绳子上),排放整齐。在这一环节中我设置了“帮小熊整理房间”的情景,一是设计这样的情节容易引起幼儿积极参与,能自然而然的带领幼儿变换活动场地,由教室外到室内,而不会造成幼儿散乱和失去活动兴趣
8、。二是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巩固所学内容。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孩子难点未掌握,于是我引导他们相互交流帮助,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培养孩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反复感受、反复体验以突破难点。(四)以小熊口吻感谢幼儿,并邀请小熊和幼儿一起参观鞋垫墙,引导幼儿为鞋垫配对。1、(以小熊的语气)这又是什么呀?它有好朋友吗?它们会一样吗?小结:鞋垫也有好朋友。它们颜色一样、图案一样、大小一样,也叫一双。2、引导幼儿将鞋子歌改编为鞋垫歌为了让活动更完整、更有趣,我设计了“邀请小熊一起为鞋垫配对”的游戏,再一
9、次顺利的带领幼儿转换教学地点,由室内到室外,而依然能保持小班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从而把整个活动推向高潮。(五)延伸活动:以小熊的口吻引导幼儿懂得不乱扔东西,要主动帮妈妈或老师整理东西。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主动帮助他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强化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以上是我对数学活动配对找朋友的设计思路,在活动中我始终要体现的是: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直接观察,直接操作,具体表现的活动中,能动地运用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认知结构,而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指挥者,也不是混同于幼儿的玩伴,而是引领舞伴,并不间断与幼儿进行协调
10、、合作,整个活动在有组织、有规范、有秩序中进行,又适合个性发展,而不是随意,无序的行动,在这样的师幼交融互动学习状态中,幼儿成为独立自主的建设者和成功者。活动的完成也就能事半功倍。小班数学配对活动:找朋友一、活动目标:1、初步形成“双”的概念,知道一双有两只。2、能按鞋子、袜子、鞋垫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3、初步感受改编儿歌的乐趣。二、活动准备:鞋子、袜子、鞋垫各人手一份、玩具小熊一只、鞋架一个三、活动过程:(一)以出示袜子,引导幼儿观察为引入,初步感知“双”有两只。1、谁来了?有几只啊,我们来数一数。2、复习儿歌袜子歌,引导幼儿讨论、小结。讨论:它们是好朋友吗?哪里一样?小结:颜
11、色一样、图案一样、大小一样的两只袜子也叫一双袜子,它们是好朋友。(二)出示鞋子,引导幼儿观察,再次感知“双”的概念1、这是谁呀?有几只鞋子?两只也可以说成什么?它们是好朋友吗?为什么?小结:颜色一样、图案一样、大小一样的两只鞋子也叫一双鞋子,它们是好朋友。2、引导幼儿将袜子歌改编为鞋子歌(三)请配班老师扮小熊设置情景,让幼儿帮忙收拾鞋子、袜子,引导幼儿初步配对, 师巡回指导。提出规则:(1)两个好朋友要颜色一样、图案一样、大小一样。(2)将配成对的鞋子(袜子)放到鞋架(夹在绳子上),排放整齐。(四)以小熊口吻感谢幼儿,并邀请小熊和幼儿一起参观鞋垫墙,引导幼儿为鞋垫配对。1、(以小熊的语气)这又是什么呀?它有好朋友吗?它们会一样吗?小结:鞋垫也有好朋友。它们颜色一样、图案一样、大小一样,也叫一双。2、引导幼儿将鞋子歌改编为鞋垫歌(五)延伸活动:1、以小熊的口吻引导幼儿懂得不乱扔东西,要主动帮妈妈或老师整理东西。2、让幼儿为鞋垫寻找朋友并粘帖在墙上为其配对,活动自然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