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一、心理发展的实质“发展”与“发育”或“成长”的含义并不完全等同,后者一般是指生理方面的生长成熟,主要是量的增长,而“发展”的含义更为广泛,是指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如身体结构发生变化,心理方面如智力、性格的变化等。发展不仅指向前推进的过程,也指衰退消亡的变化。例如人的智力随着年龄发展的过程包括:从婴儿到青年期,智力都是不断上升,成年期的某个阶段到达顶点,而后开始缓慢下降,到了老年期则迅速下降。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不可逆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在个体之外的变化不能称之为发展。例如,一个人从
2、学校走到家里,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但他并没有得到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这个发展变化从出生到成熟大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二是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三是从认识客体的直接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发展通常使个体产生更具适应性、更具组织性、更有效和更复杂的行为。发展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持续于人的整个一生,其中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最为明显,同时
3、也是发展心理学家关注最多的发展阶段。二、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一)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心理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某种新质要素还较微弱,其量的积累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时,发展表现为一种连续的变化;而当新质要素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并取代旧质要素而成为优势地位时,量变就引起质变,发展过程就出现“飞跃”,显现出阶段性的特性。因此,心理发展的实际过程是:连续变化中呈现出阶段性;每一阶段既包含前一阶段的因素,又孕育着后一个阶段的新质,体现了发展的连续性。例如,儿童的思维发展就体现了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23岁的幼儿虽然开始具有一些词的概括能力,但其认知方式仍以感知动作为主,思维是借助于动作来完
4、成的,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直觉行动的经验积累多了,在记忆表象中得到了概括化的形象,同时借助于语词的作用,幼儿在认知方式上可以摆脱直接地感知动作,从而可以在头脑中间接地操作内化了的概括化的形象,此时幼儿的思维可以借助于表象或具体的词来完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而后进一步进行量的积累,到1112岁开始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关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具体划分,心理学家依据不同的标准,提出了不同的方案。这里介绍一种较为通用的划分形式:胎儿期(受精卵到出生)、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学龄期(612岁)、青春期(1218岁)、青年期(1825岁)、成年早期(2540年)
5、、成年中期(4060岁)、老年期(60岁以后)。(二)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心理发展是一种定向运动。许多心理能力的发展都是由笼统到分化再到整合。正常的条件下,定向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的更替、衔接总是遵循着固定的顺序,不可逆,也不可逾越。这就是发展的顺序性。例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儿童的思维发展,总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而后再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心理机能的发展一般遵循如下的顺序:感知运动动机社会能力(语言交往)抽象思维。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体差异,可以加速或延缓,但发展的顺序一般不能改变。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幼儿对“生命”这一概念的掌握按照这样一个顺序发展:一切活动的东西都有生命唯有行走
6、的东西才有生命唯有能自己行走的东西才有生命唯有动物和植物才有生命。这是一个关于心理定向发展中的顺序性的具体实例。(三)发展的不平衡性各种心理能力或特质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发展过程中,但发展是不均衡的。心理发展的不均衡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从整体上心理能力在人生全程的发展不是等速的,而是快慢不均的。从总体发展趋势看,有两个加速期:婴儿期及幼儿早期是第一加速期,随后是儿童期的平稳发展;青春期为第二加速期,随后是第二个平稳发展阶段。老年期则开始了各方面的下降趋势。另一方面,不均衡性表现为各种心理能力在发展起止时间、发展速度、到达成熟的时期等方面都是不同的。例如,气质倾向上的差异在婴儿
7、出生不久就有所表现,如活泼型、安静型和一般型;确认自己的性别开始于两三岁;而对于价值观的形成可能要到青年期,甚至晚至成年期。(四)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所有正常的心理能力发展都遵循着大体相同的发展模式,例如发展沿着共同方向、经历共同的基本阶段、总体发展速度上出现两个快速增长期等,但针对个人而言,在具体发展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千差万别。例如,有的儿童早熟、早慧,有的儿童智力发展迟缓;有的儿童音乐方面有特殊才能,有的儿童对艺术形象具有深刻的记忆表象。在性格方面也是如此,有的好动、善于与人交往、言语流畅,有的则喜欢安静、独处,沉默寡言不合群,即有外向、内向之别。关于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
8、,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作详细介绍。(五)发展的关键期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习性学家洛伦茨(KZLorenz)在图1-1小鸭的追随行为研究小鸭、小鹅的习性发现,它们通常将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对象当做自己的母亲,并对其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如图1-1)。洛伦茨称此现象为印刻(imprinting),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为关键期。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如小鸭的追随行为只出现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若超过这一时间,印刻现象就不再明显了。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关键期。它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若错过了这个时
9、期,学习起来就会发生困难,甚至影响终身。不同心理能力的发展有不同的关键期。例如,口语学习的关键期是13岁,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是04岁,而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年龄。从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来看,幼年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因为许多心理能力的关键期都在婴幼儿时期。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MMontessori)认为,在关键期内,儿童对一定的事物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兴趣,并且学得很快,过了这个时期,这种情况就会消失。同时还认为,出生到5岁是感觉的关键期,出生到6岁是动作的关键期等。当然,某些心理能力的发展即使错过了关键期,但只要通过适当的教育也可使该心理能力获得良好发展。三、心理发展的动力不同的心理学
10、流派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是内因的作用,有的认为是外因的作用,有的认为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幼儿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学校教育向幼儿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幼儿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因,也是其心理发展的动力。高月梅、张泓编著:幼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幼儿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在幼儿的积极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作为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是在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时才能产生。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人积极活动的过程。因此,离开了幼儿的积极活动,也就谈不上心理的内部矛盾。幼儿心理的内部矛盾不但产生于活动中,而且
11、,矛盾双方的转化和统一都是在活动中实现的。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对幼儿来说,游戏活动就是其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的需要,二是幼儿已有的心理水平。需要是一种心理反映形式,指个体要求、倾向于某一事物的内心体验。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根据需要的起源,可把它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把它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都被认为是需要的不同表现形式。需要不仅作为动机系统引起幼儿的心理活动,而且在幼儿心理发展中代表新的、比较活跃的一面。幼儿原有的心理水平即幼儿原有的完整心理结构,是过去反映的结果。它代表着幼儿心理活
12、动中旧的一面,而且是比较稳定的一面。新的需要和原有的心理水平的对立统一,构成了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形成了心理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既是同一的,又是对立的,其结果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新的需要引起原有心理水平的改变,促使幼儿心理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另一种是新的需要被原有的心理水平所否定、排斥,致使心理保持原有的水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部矛盾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根据,环境和教育则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条件,其中教育是最重要的条件。幼儿教育实践证明:在教育过程中过高或过低的要求都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发展,只有那些高于幼儿原有水平,通过教师指导和幼儿主观
13、努力后可以达到的要求,才是最适合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四、心理发展的基本模式不同的心理能力有不同的发展模式,这里介绍一下洛文格(Loevinger,1969)的四种基本发展模式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如图1-2)。图1-2发展模式图模式:同一起点,不同发展速度,最后在不同时期达到同一高度,如骨骼系统、动作的发展。最终长得同样高的人,他们的发展速度、达到顶点的时间可以不同,有的人可能15岁就长足了,而有的人20岁才停止长高。同样拥有骑自行车的动作技能,有的人可能8岁学会,而有的人16岁才学会。模式:同一起点,不同发展速度,最后在同一时
14、间达到不同水平。智力的发展可作为此种模式的代表,因为不同的人发展速度不同,而停止发展的年龄却基本相同,最后达到的高峰也有高低。模式:同一发展速度,但最后水平有所不同。如儿童早期的言语发展以及知识的学习。前者可能是受言语器官的成熟的稳定性所制约,后者往往是由于社会学制的稳定性,一般说学习速度基本上相同,但受教育的最高限度可能不同。模式:随着年龄增长而表现不同的速率,一般是先快后慢,到一定年龄阶段则停止发展,然后开始下降。卡特尔(RBCattell)的液态智力(fluid intelligence)以及反应速度、灵活性等方面,这里的液态智力指与遗传直接相关,而很少受环境与教育的影响的智力,如知觉广度、记忆广度、机械记忆力等。这些因素的发展往往是到了一定高度后随年龄增长而很快衰退。当然,以上四种基本模式都是简化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