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音乐教育中游戏的魅力 刘长敏音乐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不仅仅能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更重要的是它能陶冶幼儿情感、净化心灵,让他们在音乐中吸取美的力量和无穷无尽的智慧。因此,幼儿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幼儿教育中不能没有音乐教育。搞好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了解幼儿学习时的心理特征、兴趣点、学习的方式、动机,使幼儿音乐教育既能引起和保持幼儿持久的学习兴趣,又能使教育目标得到贯彻实施。幼儿的一切学习动机都与兴趣有关,情绪影响作用很大,学习的动机往往是与事物表面兴趣相关联,直观性强,只重过程,不求目的。学习不是靠幼儿自觉地作出意志努力,而是在非强制的积极活动中自我感知、体验。幼儿在
2、音乐学习中表现也是如此,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兴趣和好玩阶段。唱歌、跳舞等行为出现只是一种喜欢,还不能从真正艺术角度理解,如果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为了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向幼儿提出脱离年龄特点的要求,幼儿就难以产生愉快的体验,甚至还会拒学,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散漫,更有甚者会有压力,致使幼儿讨厌惧怕上音乐课。因此,幼儿音乐教育者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我认为,把游戏引入幼儿音乐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 以兴趣为动机,以游戏为过程,创造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活动为了改善静坐多、满堂灌、主动性少的传统教学形式,我在日常教学中也进行一些尝试,探讨如何把唱、跳、律动、听音、节奏乐
3、等活动组织在游戏中。如我设计了节奏活动游戏快乐的小动物,主要情节是在一个明媚的早晨,一群小动物们(由幼儿来扮演)高兴地相聚在一起做游戏,大家各显其能,快乐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景色,并随着音乐节奏用舞蹈表现各种动物的属性特点。小鸟、小燕子、小鱼是三拍子在低音区;小兔、小羊等在中音区;青蛙、公鸡、小狗等在高音区,让幼儿在游戏中来分辨。由于整个学习是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情节、角色、规则是幼儿熟悉和喜欢的,使他们把自身的经验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丰富想象,使他们在“学”的过程中产生“玩”的体会,从而“学”的效果明显提高。整个过程中幼儿充分运用他们的智力和身体,展现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学习过程也活起来,
4、目的又达到了。二、 在游戏中,让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如:歌曲走路是一首描写各种小动物走路动态的歌曲。由于各种动物走路的方式不一样(小鹿跳、小鸭摇、小乌龟爬、小花猫静悄悄)因此在演唱时要求也不一样,如何让幼儿用声音表现这些特征呢?我先让幼儿看电脑动画表演,再模仿小动物走路,让他们用自身动作去体会其中的区别,引导幼儿创造动听的声音表达歌曲的特点。幼儿演唱起来也特别形象生动。让幼儿在各种音乐活动中通过游戏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三、 有音乐游戏的活动中,教师应当是好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才能使游戏在音乐教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体现它的价值教育要为幼儿创设游戏的条件和空间。
5、列如:音乐区、小舞台,在音乐角里面放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打击乐器铃鼓、响板、三角铁、碰铃、锣等,以及形式多样的音乐带,让幼儿有自由游戏玩弄的机会,提高幼儿感受能力。在小舞台上准备一些小道具,如:彩带、纱巾、帽子、各种服饰、小装饰品、舞蹈道具等来提高幼儿表演兴趣和欲望;而当幼儿自然表演游戏时,教师则要多注意观察、研究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及时指导,帮助幼儿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并加以肯定,促进其这方面能力的发展。在可能的条件下教师还应以平等的身份参加幼儿的游戏,当好幼儿的参谋,决不能放任自流,把游戏材料丢给幼儿就完事。此外,教师更有有计划,有目的地创编以教学为目的的音乐游戏在创编中应注意游戏的结构和学
6、习成分这两种因素,两者都要在幼儿能力范围内,否则会适得其反。把握这两点,游戏才能得到幼儿的喜欢,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为幼儿音乐教育服务。四、 把游戏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寓教于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游戏与艺术活动都是由内在动机产生的,当内在的动机不存在时,游戏和艺术活动就不会产生,音乐活动是需要灵感和自我体验的。只有内在的动机引起积极时,才能使幼儿的能力有所提高。强制性学习只会带来机械的重复。在音乐教育中一些“学习”成分大,趣味性差的内容如何巧妙地利用游戏作为手段,贯穿到教育活动环节中去,也会使枯燥无味的教育内容达到最高的教学效果。即使幼儿在游戏中失败,也不会感到有压力、紧张或厌学。 列如:在欣赏歌曲二小放牛时,我先根据歌曲中的歌词以故事的形式编出来。我请孩子们一同来到户外,让他们依偎在我身边,凄婉动人地把故事讲给幼儿听,孩子们在听完故事,欣赏完歌曲的时候,眼睛里都是忧郁、难受的表情,有的还流下了眼泪。尽管这首歌曲所讲的事情和现在孩子们的生活相距甚远,但是我通过动人的故事、情景的配合、优美的旋律深深感动了幼儿,增加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也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及社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