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幼儿习惯的养成.doc

上传人(卖家):清风明月心 文档编号:5466028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班幼儿习惯的养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托班幼儿习惯的养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托班幼儿习惯的养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托班幼儿习惯的养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托班幼儿习惯的养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浅谈托班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内容摘要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2-3岁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注重这一时期各种习惯的培养,是为他将来成功的走向社会垒下的第一块坚实的基石。本文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必要性出发,讲述了良好习惯的主要表现以及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良好 习惯 培养 什么是教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这句最朴素的话语,说明了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尤其是2-3岁时,注重各种习惯的培养,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的习惯

2、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养成的,更不是教师强制性命令或者强制性措施就能达成的。让每个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中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培养,相互渗透。教师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进行一步一步地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必要性 (一)学校教育对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 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注重这一时期各种习惯的培养,是为他将来成功的走向社会垒下的第一块坚实的基石。习惯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自然的、不知不觉、不加思索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然而

3、然的“自动化”地表现出来。我国儒学泰斗孔子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如果学校教育不当,把握不好,这一时期常常会使幼儿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如果培养得法,尽早形成良好习惯,不但有利于以后的学习,还将使幼儿终身受益。幼儿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教师在一起的,幼儿在园的一切行动都在教师的管理教育之中。幼儿教师是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在幼儿身上引起期待的行为,教师也可以用一些方法消灭和遏止幼儿身上所存在的非

4、期待行为。在幼儿园里,不同的老师所管理的班级幼儿行为习惯存在差异,有的班级小朋友排排坐吃水果,吃完水果地面保持干干净净,有的班级则满地都是水果皮;有的班级小朋友午睡前会把脱下的衣服叠放整齐,鞋子摆在规定的位子,起床后把自己的小被子叠整齐,而有的班级小朋友衣服到处放、鞋子随便脱、起床后不是找不到衣服就是找不到鞋,由此可见教师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影响是很大的。 (二)社会、家庭对幼儿良好习惯形成的影响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幼儿生活在各自不同的环境,环境不同造就他们不同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幼儿不良行为的根源不在自身,而在于现实社会中不良环境。幼儿年龄小,明辨是非的能力差

5、,如吃喝玩乐,抽烟喝酒,用钱赌博,互相攀比等等不良的社会风气,会让他们产生错误的认识,影响良好的习惯。幼儿时期是人生的最初阶段,可塑性极强,是最适当的养成良好习惯的时期,是培养幼儿种种健全心理的时期,抓住幼儿期这个黄金季节,帮助幼儿从小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将会使他们终生受益,这对提高人的素质乃至整个国民的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 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湾,是幼儿学习、模仿角色行为的重要场所,在家里模仿父母的行为,家里人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思想品德等对孩子个性、习惯和品德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孩子是否诚实、文明、健康等无不与家庭的熏陶和父母的潜移默化有关。对幼儿的教育问题,很多家长们认为孩子只要学

6、习好就“棒”,“好好学习,我就奖励你”,这些话语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惯。幼儿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所有一举一动有受到遗传的影响,也受到环境的约束,环境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幼儿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是接触父母、接触家庭开始的,家庭教育环境不好,家长的不严格教育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三)良好的习惯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基础和目的 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因此,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以后成长的基础,无此基础,一切便无从谈起。 二、幼儿良好习

7、惯的主要表现 (一)良好的时间习惯 幼儿因为年龄小,时间观念不是很强,他们总是觉得自己还小,要学习的时间还早,做事情没有合理化的时间表,东一榔头西一棒,一件事情没干完、干好就干下一件事,结果什么事情都没干好。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使孩子干事情有时间观念,养成在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情的好习惯。 (二)良好的生活习惯 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他们从事活动的能力,以及控制自己、协调自己行为的能力都很差,而且非常的好动,喜欢摆弄,注意力和兴趣都不能持久,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 (三)良好的礼貌习惯 在我们中国一直有着礼仪之邦的美称,“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这些礼

8、貌用语深入人心,但是能坚持应用在平常生活中却是越来越少。这就需要从仪表训练、语言训练、行为训练做起,使幼儿懂得文明礼貌,做到习惯用文明语言。 (四)良好的遵纪习惯 遵纪守法是每个人的义务,幼儿因为年龄小,没有遵纪守法观念,但是模仿力很强,有人做坏事他就学着做。有些不仅模仿教师的语言,而且会模仿教师的行为,在学校里,教师要以身作则,培养幼儿遵纪守法意识,养成良好的遵纪习惯。三、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策略 (一)通过教师的爱,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爱”是个很广泛的定义,教师对幼儿的爱和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不完全一样的,家长的爱渗透了太多的骨肉之情,爱护有加,一不小心会滑入“溺爱”的旋涡。教师是人类灵

9、魂的工程师,要用爱心浇灌祖国的幼苗,用“爱”去滋润每个幼儿的心田,其中包含足够的关心,但是最重要的是信任每个幼儿,童心是纯洁的,也是可贵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用心去描绘,千万不要冷嘲热讽地挖苦孩子,也不要置之不理的孤立孩子,更不要当众对孩子大声呵斥。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要有一颗童心、一颗爱心,而且还要有耐心、细心和恒心,不能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只要你去“融化”他、“感化”他,才能使所有的孩子在教师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二)、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同时还包括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能让幼儿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幼儿生活

10、经验的积累。在进餐教育中,通过餐前引导,帮助幼儿巩固用餐习惯,认识即将食用的食物,使幼儿在进餐前做好心理准备,孩子在对以前不熟悉或不太爱吃的食物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心里不再恐惧,能尝试着接受各种食物。针对幼儿不爱吃胡萝卜的现象,在吃胡萝卜前,以故事、儿歌等形式帮助幼儿认识萝卜,孩子们都喜爱小动物,做小白兔尝尝胡萝卜,孩子都愿意尝试,在愉快的环境中改掉挑食的习惯。 (三)通过表率的作用,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幼儿喜欢模仿成人,成人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具体形象而直观的示范。幼儿的模仿力极强,在幼儿园里他们模仿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在幼儿的眼中是最伟大、最有权威的偶像,言行举止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作为老

11、师要真正成为孩子的表率,在良好行为的潜移默化下,幼儿自然形成好的习惯。另外,故事、诗歌、歌曲、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也有很强的榜样力和感染力,幼儿也很喜欢模仿。教师引导幼儿接触好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直接、最具体、最形象的影响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四)创设情景教育,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培养幼儿学穿衣的活动中,利用走廊,创设了“衣宝宝的家”,提供小衣架和衣橱,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自由挂取、摆放,并在相应的地方贴上幼儿折叠摆放衣服的照片,提示和引导幼儿挂衣服和折衣服,幼儿在家中经常看到,但自己又很少实践,为幼儿提供了与家庭相似的环境,让幼儿在挂挂、折折中提高拉拉链、扣纽扣、折叠衣服

12、等生活自理能力。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自己吃,样样菜都爱吃,从环境入手,注重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情感的激发和体验。在区域活动中,创设“喂一喂,数一数”,“它们爱吃什么”,“动物宝宝我爱你”等,让幼儿在喂喂、玩玩中体验给小动物喂食的快乐,提高幼儿使用勺子的能力,同时也养成幼儿什么东西都爱吃的习惯。在墙面上创设“真漂亮”“手帕的折法”等环境,幼儿通过摆弄、操作的过程学会一种自我服务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幼儿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和自豪。 (五)利用家园互动,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能只停留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与家长达成共识,取得教育孩子协调的一致性,共同

13、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幼儿园进餐时,老师有时不能顾及到每个孩子,设计进餐表请家长配合,关注幼儿在家里的进餐情况,同时指导家长不要过分训斥孩子,或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百依百顺,而一定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老师和家长对幼儿的点点进步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满足孩子的愿望,激发幼儿的动力。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进餐情况进行交流和沟通,根据孩子的进餐状况,调整教育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习惯不好,则终生受其害。家庭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和教师要相互沟通,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和在校的情况,有的放矢,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主编:孙云晓 张梅玲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当代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研究报告北京出版社 2004年1月出版作者:孙云晓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年2月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托班幼儿习惯的养成.doc)为本站会员(清风明月心)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