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对待幼儿课堂“插嘴”的行为平时经常听到同事们说自己班级里的孩子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时有插嘴现象,而且孩子们的插嘴现象不管怎么教育还是“屡教不改”,这让老师们头痛不已。最近我们中班组的一位教师在对外公开课活动中因为孩子屡屡插嘴的现象,而觉得面子丢尽,为此还留下了伤心的眼泪。听到、看到同事们的种种议论和反应,作为和他们一样在第一线和孩子们打交道的教师,以前也时常这样烦恼伤心。其实我们的头痛和伤心不只是来自于孩子的“插嘴”不礼貌行为的“屡教不改”,还有来自于领导或同行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涉及到教师常规能力培养的水平的评价,似乎一个老师如果连孩子的插嘴都无法管好,那么这位教师的教学水平、教育孩子的能力是有
2、问题的。经过一番思考,我觉得孩子“插嘴”这种行为是跟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关系的,我们都知道3-6岁的孩子的语言正在迅速发展时期,所谓是:想到什么就马上说什么。孩子知道某件事时,就迫不及待地想说出来,让大家知道与他共享欢乐。成人在语言上给予的称赞。使孩子心理上得到满足,了解成人对他的关心,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看,幼儿爱插嘴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记得有好几次教学活动快结束时,有小朋友突然插嘴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将活动升华或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契机,有的还生成了一节新的活动,所以说必要的插嘴有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事实上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提出了一个很能启发幼儿思维的问题时,就不必让幼儿一一举手发言,这
3、种呆板的形式会束缚幼儿开阔的思维,我们老师应该为孩子创设一种良好的气氛充分让幼儿进行思考,积极分析讨论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当然我们教师也不能就此全盘肯定孩子的插嘴行为都是好的,有的幼儿的插嘴是无意义的,那么老师在私下要耐心地对他讲道理,有时还是要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和教育的。可是在我们的意识中,常常会有这样看待孩子的插嘴行为:如果孩子的插嘴不影响我们的行动时,就对孩子任何形式的插嘴不予关注,而当孩子的插嘴影响到我们的行动时,就会觉得孩子的插嘴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把责任全部推向孩子或他人。因此我们教师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插嘴现象,从而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教育孩子的方式。班上有几名幼儿,开朗大方,做事认真,
4、思维活跃。他们经常在老师讲解时或同学回答时,情不自禁地“插嘴”。几乎每次说的话都让我很意外,我为他们的说法而高兴。面对他们的“插嘴”,说实在,我曾经为此而生气,不满,但回头想想,他们“插嘴”也只是急切向我、向别人表达自己的见解而已,也是一种学习欲望呀!这也证明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没有开小差。就像今天我上的“京剧脸谱”,我刚说到每种脸谱都象征着不同人物,我的话还没说完,这几位小朋友就说:“老师,黑脸代表谁?”另一个小朋友接上:“红脸代表谁呢?”品臣忽然冒出一句“黑脸代表包公”,我不禁赞叹,小朋友也拍手说好,他开心地坐下。我转而一想,何不把另一个问题马上提出让小朋友回答。于是说:“那么这几个脸谱上有什么特征?谁来告诉我?”幼儿们在我的鼓励下,大胆想象、猜测,不一会儿小手都举了起来,还嚷着:“我知道!我知道!”幼儿们的学习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在上课时,经常会出现偶发事件,尤其是这几个小朋友。在“熬不住”的情况下,插嘴就更是家常便饭。运用得好,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插嘴”时并不能排除一些牛头不对马嘴,这就要我们正确引导了,只有我们的肯定的语言、亲切的目光,才能给他们以信心,激励他们积极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