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幼儿的个别性与差异性.doc

上传人(卖家):清风明月心 文档编号:547637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对待幼儿的个别性与差异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对待幼儿的个别性与差异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精心为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很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征的音乐活动“网小鱼”,先让孩子们跟着轻快优美的音乐边演唱歌曲边做动作,像一条条欢乐的小鱼,快乐、舒展而自在地游来游去;然后让他们在听到“渔夫”来了的音乐时,飞快地游回自己的“家”里,躲避掉危险的事情。这个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放松、愉快、优美地舞动,还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倾听、感受节奏的变化,掌握相关的行为规则。无论是从教育研究者还是教育实践者的立场看过去,都会认为:这个充分体现了教师良苦用心与教育智慧的活动,一定会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实际情况也正是这样,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很开心,忘我地投入到了活动之中,只有飞飞例外:他虽然也参与了活动

2、,可是在活动中却总是跟不上活动的步骤,还总是“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在池塘里悠哉游哉地游荡着,全然不管同伴们走到哪里”,即使在老师反复提醒、要求过后还是我行我素坦率地说,如果真正遇到这种情况,我相信我也会和您一样,感到疑惑、甚至还有些沮丧:我那么努力、认真地想带着飞飞和孩子们一起“走”,可他就是不配合、就是合不上活动的拍节。跳出“圈外”,回到研究者的视野,一遍遍地琢磨您的问题,我渐渐地意识到:您听叙述的故事,在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类似的情景是比较常见的。比如,美术活动中,老师请孩子们给图画纸上的苹果涂色,绝大多数孩子涂的都是红色,只有小雨把苹果涂成了蓝色,老师一遍遍引导他“想想看,你吃过的苹果是什么

3、颜色的呀”,可是小雨却像没听见老师的话,将蓝色在苹果线条里涂得满满当当;生活活动中,老师请吃好了点心的小朋友把喝完豆浆的杯子送到教室角落的清洗槽里,然后出去玩,可坐在门口的贝贝总是将杯子往自己的椅子上一放,快速跑出教室这些鲜活的案例和您叙述的现象表面看上去各有特点,但它们在实质上都触及到了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集体教学活动中,如何对待孩子的差异性与个别性表现。集体教学活动,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带领全体孩子共同开展的活动。这种教学活动不但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还要有针对孩子提出的具体要求。教师在设计目标与要求的时候,所立足的出发点是全体孩子的总体发展水平和他们在活动中所处的基本状态。如果活动

4、目标与要求设定合适,全体孩子基本都能达到教师所期待的水平。但是因为在幼儿年龄阶段,个体之间的差别很多,即便是设计得再完美的教育活动目标与再适宜的具体要求,也很难保证对每个孩子都有效,很难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合上教师的节拍、跟上活动的步骤”。因而,像您所提出的问题,以及我在上面例子中谈到的两种情况,也便会常常出现。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不免会产生困惑:我们到底该怎样对待这些有“特别表现”的孩子?正如您所分析的那样,类似“网小鱼”这样的集体活动本身是很注重规则的,“它是有特定的游戏规则作为前提与支撑的,只有遵守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开心顺畅地进行”。凡是有特殊表现的孩子的行为,在根本上都是和老师提出的规则

5、背道而驰的。换句话说,“不肯回家的飞飞”、“涂蓝色苹果的小雨”、“将杯子丢在座位上的贝贝”,都是没有按照老师提出的行为规则去做,所以他们就没有“顺利地”参加活动,给老师和自己都带来了麻烦。那么,“飞飞们”为什么会在集体活动中有这样特别的表现呢?是他们故意要去不遵守规则吗?毫无疑问,这种说法从理论上是不成立的。有儿童心理学知识背景的人都知道出于对生命秩序感的需要,孩子对规则的需要与看重甚至比成人还要强烈,一旦他们在心里确认了某个规则是他们需要遵守的,他们甚至比大人还要认真、执着。在实际生活中,关于孩子们努力遵守规则的事例也数不胜数。在前不久笔者参与的一次家长教养经验交流会上,很多家长都提到过类似

6、的情况:“当孩子从幼儿园学会了交通信号灯的意义一一红灯停、绿灯行后,对这一规则的遵守程度远远超出了家长本人。”如此说来,“飞飞们”在本意上都是愿意遵守规则的,如果没能做到,一定有着他们自身的原因。就个体发展而言,能够导致“飞飞们”违背规则、不按照老师要求去活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孩子是否对正在进行的集体活动有兴趣,孩子目前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孩子个人的生活经历是否对他们所参与的集体活动带来不同信息、理解,这些理解是否会导致孩子在行为方式上与教师的要求不同,等等。如果从这些方面进行思考,我们都会或多或少看到“飞飞们”行为表现的另一面:“他置若罔闻,依然故我地游着,还时不时地摆动着尾巴和鱼鳍,间或绕

7、一个圈”是否正是因为他觉得这个摇来摆去的动作特别有趣,所以不想停下来转入下个环节;“任凭老师怎么提醒,小雨都坚持用蓝色涂她的苹果”是否正是因为小雨现在出于审美的需要特别迷恋蓝色这种颜色,愿意看到浓浓的蓝色聚集在一起的样子?读到这里,也许朱老师您会说:我相信这些理由是存在的,如果真的是因为这样一些理由,我也可以理解“飞飞们”的行为,但是这种理解并不能帮助我完成自己预定的教育活动目标:让孩子学会遵守游戏中的规则。“在这样的活动中,我是否必须要让飞飞做到与其他同伴一样遵守游戏规则,如果是的话,我应该用什么办法做到既不伤害飞飞的心理情感,又让他主动愿意遵守游戏规则呢?另外,如果我可以允许他与众不同地做

8、一条不愿意回家的小鱼,那么我应该如何对其他的幼儿解释这种行为的合理性,又不会让其他幼儿认为这种行为是被允许的,对自己的行为失去了一个准则,从而出现更多不遵守游戏规则的行为,影响游戏的正常开展呢?”针对您这一系列围绕着规则教育而展开的普遍性问题,我认为我们需要做的不是直接去给出某种答案、推崇某种具体的做法,我们更为需要做的是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以及规则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分量。你在叙述中把“网小鱼”判定为一个规则游戏,我个人认为这种看法有其不适之处。首先,就宏观方面来说,幼儿园中指向孩子的每一个集体活动中都是贯穿着规则要求的,对幼儿进行教育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帮助他们习得规则的过程;孩子对

9、规则的习得是众多的教学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您无须只是将焦点锁定在这一项活动之中,那样的话,您对“没能帮助飞飞掌握规则、有可能导致其他的孩子也失去行为准则”的焦虑程度便会降低下来,从而也可以让您放松下来,真正了解飞飞所处的状态,帮助他找到他的“最近发展区”。其次,从具体活动来看,在您开展的这个活动之中,孩子们可以收获到的内容是很丰富的,比如肢体运动、动作韵律、情感表达、审美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如果您能注意到您的这项教育活动在这些方面的价值,您就更不必只为“飞飞”没能学游戏中的规则而担忧,他能够一直投入地依然故我地游着,还时不时地摆动着“尾巴”和“鱼鳍”,间或绕一个圈足以说明,您的教学活动对于飞飞来说,已经有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您不必急着让他马上变得和别的孩子一样,因为教育是一项“慢活儿”,任何一蹴而就的期待都是不适宜的。适宜的做法应该是更多、更真切地注意孩子的理由,为孩子的成长搭建他们所需要的脚手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如何对待幼儿的个别性与差异性.doc)为本站会员(清风明月心)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