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指导幼儿亲社会行为长期以来,幼儿的品德教育是我们关注的话题。如何使幼儿的品德教育落到实处,贴近幼儿的生活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要使幼儿的品德培养切合实际,确实有效,应该教给幼儿一些与人和睦相处的社会行为。这些行为就是“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就是对他人有利、有益的行为。它是一种积极、良好的社会行为,包括帮助友爱、合作、分享、谦让、同情、关心、援助、捐献等。幼儿的亲社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后天自然习得,它是以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前提,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实践活动中,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增强,通过不断的锻炼而获得。如何指导幼儿亲社会行为呢?(一)注重生活中的随机引导有的
2、家长认为“孩子还小,长大自然会好的”,因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这将影响孩子的发展。如“自我中心”是幼儿的心理特点。这一 特点是幼儿社会化过程的极大障碍,需要家长在生活中耐心持久地加以引导。如有的幼儿见到喜欢吃的东西只知道一个人独吃,而不与他人分享。我们可以给幼儿讲故事,比如酸酸的甜葡萄和甜甜的桔子。故事大意是这样的:爸爸给敏敏买了几串又大又紫的葡萄。敏敏不给同伴吃,就说自己的葡萄很酸,然后自己拿出葡萄吃了起来,而宁宁却拿出自己仅有的一只桔子分给大家吃。大家都吃得很高兴。我们通过故事活动,向幼儿呈现情感信息,使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能感受他人的愿望,理解他人的处境,从而产生积极、正
3、确的内心体验和亲社会行为。(二)教给幼儿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技能到了幼儿期,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愿望日益强烈。但由于缺乏社会交往的技能,同伴间的矛盾冲突也迅速增加。如果家长和老师给予正确的社会交往技能教育,就能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也能满足幼儿与同伴相处的社会需要。这些技能主要包括礼貌交谈、合作、助人和仪表修饰等。在礼貌方面,应教育幼儿面带微笑主动向别人问好,能用商量的口吻与人说话,无意只伤害了比尔,会说“对不起”等。在交谈技能方面,应着重教会幼儿初次见面打破僵局的技能。如主动热情地把自己的小玩具拿出来给小伙伴玩,相互拉拉手等。在合作技能方面,跟幼儿强调轮换、分享行为,强调对
4、同伴意见的理解和采纳能力。在帮助别人方面,应启发和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对别人的正当请求和困难提供帮助,从而获得同伴的喜爱,结交更多的朋友。在仪表修饰方面,强调整洁大方。在社会交往中,整洁的孩子易为社会接受。以上这些社会交往技能,多数幼儿通过平时社会实践的经验积累能慢慢地掌握。(三)给孩子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出去玩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在家里学习。还有的认为孩子出去玩就会发生矛盾,与其哭哭闹闹,还不如让孩子在家里独自玩。从而导致幼儿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差,亲社会行为能力缺乏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作为家长就要多积累科学育儿的知识。从孩子未来发展着眼,多
5、为孩子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比如多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玩。鼓励孩子与周围的人交往。提供独自出门办事或活动的机会。家长对孩子们的争吵也不必大惊小怪。一方面让孩子有一些吃亏让步的体验,以锻炼孩子的克制能力。另一方面,孩子正是在与同伴发生矛盾的过程和后果中,才逐渐学会与人相处的原则,如轮流、分享、利他、宽容、谦让等。因此,对于幼儿交往中发生的冲突,家长不要急于出面处理。可以给幼儿机会和充裕的时间去自己解决问题。总之,要让幼儿有机会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学习社会适应社会,有机会活动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各种感受。皮亚杰说过,同伴间的休戚与共,似乎可以看作是一系列道德观念的来源。这句话意思是说幼儿在跟同伴的广泛交往中,通过与别人交流情感,逐渐体验到乐意像别人对待他那样去对待别人。这就是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