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ppt课件(5)-(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

上传人(卖家):Q123 文档编号:547826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ppt课件(5)-(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ppt课件(5)-(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ppt课件(5)-(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ppt课件(5)-(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ppt课件(5)-(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2 2 经济与社会生活经济与社会生活四、四、村落、村落、城镇与居住城镇与居住环境环境住住三、三、商商业贸易业贸易与日常与日常生活生活商商一、一、食物生产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与社会生活农农二、二、生产生产工具与劳工具与劳作方式作方式工工五、五、交通交通与社会变与社会变迁迁行行六、六、医医疗与公疗与公共卫生共卫生医医从经济视角看历史从经济视角看历史以历史眼光看经济以历史眼光看经济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程标准】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2.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生产力】人类利用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

2、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引入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具有一定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劳动者。【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发生的相互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核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方作用于生产力。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1.采集与渔猎时代: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以前食物来源人类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物作为食物。生产工具生产工具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从事采集和渔猎;

3、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女性地位女性地位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为群居的人们提供了大部分食物。从图中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哪些生活特征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2.原始农耕和畜牧的出现(1)原因: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2)时间:大约1万年前,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东亚东亚农耕: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南稻北粟)畜牧:距今约8500年前,中国贾湖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后来河姆渡居民也饲养猪和狗。美洲美洲农耕:中美洲是玉米、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畜牧:

4、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洲的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西亚西亚农耕: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畜牧:距今约9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开始饲养绵羊和山羊。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2.原始农耕和畜牧的出现(3)意义:生产力: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A.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生产自己需要的产品,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B.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生活方式: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社会分工:A.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一部分人从食物生产中解放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B.原始音乐、文学和

5、宗教也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C.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第3页思考点:与食物采集者相比,食物生产者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化:由依赖、适应自然到利用、改造自然,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提高,早期科学出现。食物结构的变化:除采集果实和猎取动物外,人类开始食用自己生产的食物;生产方式的变化:由采集狩猎变为农业生产;社会组织的变化: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逐渐形成聚落,早期城市产生;经济形态的变化:分工出现,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社会生活的变化: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产生。生产关系的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1.农业文明的起源(

6、1)地理分布(2)生产特征:灌溉农业发达世界主要文明发源地和农耕与畜牧的起源特点:特点:出现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共同点是灌溉农业发达、独立发展、灌溉农业发达、独立发展、多元化;多元化;分布在中低纬度,靠近赤道。原因:原因: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较强,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以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以及气候的限制气候的限制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1.两河流域(1)食物生产: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2)土地归属: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他们合伙经营或将土地租给佃户。(3)社会生活:汉谟拉比法典规定

7、,土地、果园、资金、牲畜都可以作为租赁对象。2.尼罗河流域(1)土地归属: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2)社会生活:形成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产生对尼罗河和太阳神的崇拜。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3.古代中国(1)食物生产: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2)社会生活:农业生产小农经济国家政策水利工程生产分布商和西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战国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战国后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通过家庭手工业等途径补贴家用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秦国修建的都江堰西汉修建的龙首渠等,体现了国家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秦汉

8、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4.古希腊(1)食物生产: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希腊,成为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葡萄和橄榄,把产品加工成葡萄酒和橄榄油。(2)土地归属:在古希腊城邦中,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3)劳动力来源:农业生产中使用奴隶劳动的现象非常普遍。斯巴达人将征服的希洛人全部交为奴隶,让他们承担所有的农业劳动。土地所有权与公民的身份确认及政治地位紧密结合在一起。城邦建立在以土地所有权为标志的农业生产基础之上,城邦公民是土地所有者,是战士,是政治上的特权阶级。在公元前6世纪早期,即梭伦时期,农业生产已经采取比较集约的方

9、式;但是,考古发现,当时并没有出现农庄,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集约式生产主要由奴隶和雇工进行,而并非土地所有者自己生产,所以土地所有者并不居住在自己所属的土地范围内。李尚君劳作与古希腊社会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5.古罗马(1)食物生产:谷物生产为主,种植橄榄和葡萄(2)土地归属:古罗马在很长时期内实行土地国有,人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随着征服扩张,贵族或富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土地,而小农却逐浙破产。6.古代美洲(1)食物生产: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2)土地归属:A.贵族土地私有制。B.村社的土地公有制,两年不耕作的土地将被村社收回。三、生产关系的变化农业革命男女性别地位变化生

10、产产品出现剩余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氏族部落首领利用权力和便利,把一些集体财务据为己有,变为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贫富分化。私有财产贫富分化领导对外交战过程中,军事首领地位上升,权力加强将战争中的俘虏变成奴隶,出现自由民和奴隶的区别私有制与阶级产生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一个强制机关国家产生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课堂小结】概括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食物生产和社会生活。种植业

11、畜牧水利土地生产经营方式重要文明成就西亚大麦、小麦羊牛奴隶主所有合伙经营或出租汉谟拉比法典东亚(中国)北方粟;南方稻猪狗先秦:都江堰西汉:龙首渠先秦:贵族土地所有制战国之后:封建地主私有先秦:农夫集体耕种战国之后:小农经济中华文明欧洲希腊广泛种植经济作物公民拥有土地奴隶集体劳动城邦、民主政治、神话罗马谷物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土地国有奴隶主所有封建庄园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小农破产农奴制十二铜表法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骆马贵族私有和村社公有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非洲咖啡尼罗河奴隶主所有阿克苏姆、桑给巴尔、廷巴图克1发现美洲以来,许多诞生于动荡之中的宝藏就在新大陆和传统的欧洲大陆之间

12、穿梭。美洲品种多样的植物更是别具一格。由印第安人培植的,对缓解世界粮食供应紧张,促进人口快速增长起重要作用的作物是A马铃薯、玉米 B小麦、甘薯C玉米、水稻D烟草、可可【答案】A2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答案】A3“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A与明朝在

13、制度上一脉相承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答案】B4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发现的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遗址,发掘出了大量石铲、斧、石刀、石镰、石磨盘等实用性器物。这些“器物”说明,当时()A打制石器技术发达B社会贫富差距加大C农耕经济已经产生D手工业开始独立化【答案】C5下列关于文明的产生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私有制产生社会分工的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B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形成C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阶级出现国家形成D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出现国家形

14、成【答案】D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作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则使食物有了剩余,从而使得社会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军队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发明出来用以记事的。”这说明()A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B农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重要前提之一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真诚的崇拜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答案】B7研究者发现,汉代耦犁中的铁铧最初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耦犁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动。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的耕作方式逐渐推广。这表明A土地私有制促进生产发展B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C人民群众推动

15、历史发展D重农政策有助于农业的发展【答案】B8许倬云教授认为: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是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的。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天然火的运用B打制石器的使用C群居生活的出现D原始农业的兴起【答案】D9先秦时期,粮食加工方式非常简单,人们多以粒食为主,且多为两餐制。秦汉时期,人们由两餐制逐渐向三餐制过渡,且随着石磨的广泛应用,磨制面粉越来越容易,面食的品种也更加丰富。由此可知,秦汉时期A农作物的种类大大增加B生产工具出现根本变革C农业发展推动饮食变迁D民众温饱问题得以解决【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ppt课件(5)-(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