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套59页)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省优获奖教案汇总.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48845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7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22套59页)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省优获奖教案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共22套59页)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省优获奖教案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共22套59页)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省优获奖教案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共22套59页)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省优获奖教案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共22套59页)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省优获奖教案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共22套59页)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省优获奖教案汇总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2、知道天平的构造。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正确使用天平。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设想重点: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知道测量质量的工具,会正确使用天平。难点:利用实验探究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教法:引导探究式教学准备铁钉、铁块、大头针、橡皮泥、牙膏、药片、托盘天平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 课题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物质”和“物体”两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种各样的物体,但有时组成这些“物体”的“物质”

2、是相同的。 请比较下列几样“物体”,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1、课桌和凳子;2、铁钉和铁块;1、相同点:都是木头做成,属于同一种“物质”; 不同点:大小、形状不同,所用木头多少不同。2、相同点:都是铁做成,属于同一种“物质”; 不同点:大小、形状不同,所用的铁多少不同。二 讲授新课由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同种物质可能构成不同的物体,区别就在于它们所含的“物质”的数量有多有少,为了概括表示物体的这种共同性质,物理学中引入了质量这个概念。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符号是m 。性质结论 质量随状态、形状、位置改变而改变吗? 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它是物体的一个基

3、本属性。国际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学生看书并回答千克这个单位的来由。)常用单位 光有主单位是不行的,汽车、火车的装载量,粮食、钢铁的产量或者药房、实验室里用的是什么单位? 常用的单位是吨、克、毫克。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质量的测量实验室里常用的工具是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这是一架托盘天平,请同学仔细观察并参照书上的图来了解一下托盘天平的构造。 主要部分是:底座、托盘、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平衡螺母等。砝码盒中有砝码和镊子。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2、不能用手接触砝码,加减砝码要用

4、镊子;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学生实验称出橡皮和铅笔的质量,巩固天平的使用方法。操作后思考书本p4的问题。三 小结四 作业布置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家庭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 6.1物体的质量一、质量: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符号是m 。 性质:不随状态、形状、位置改变而改变。 单位:主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旧称公斤。 常用单位有吨、克、毫克。 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二、质量的测量工具: 实验室里常用的的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三、天平的构造。教后感: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学会使用天平及

5、测量固体或液体质量的方法;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一种测量微小物理量的实验方法和思想方法累积法。2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通过自主的活动创新学习。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大胆猜想,实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及科学素养。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设想重点:使用天平及测量固体或液体质量的方法难点:让学生掌握一种测量微小物理量的实验方法和思想方法教法:教学准备天平,一盒回形针,烧杯,水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引入: 复习天平的使用1. 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2. 调节天平将游码移至标尺最左端调节横梁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3. 放物体称量左物右码用镊子向

6、右盘加减砝码,然后移动游码直到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二新课教学(特殊测量) 活动一:测量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可能的思考:学生1:只要把一枚大头针放到天平上称就行了。学生2:应该在托盘上多放一些大头针来称。学生3:应先测一空杯质量,再将一枚大头针放入空杯中测出总质量,两次测量结果相减就是大头针质量。学生做小组实验(4人一组)很快就知道测一个回形针是测不准确的,其质量小于天平的感量。提问:测微小的东西应该怎么测提示:刻度测量中有类似的测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让学生体验到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可以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累积法),此结论应由学生直接去体验。实验序号回形针数量/个总质量/g一个回形针的质量 /g1

7、23 此设计采用开放性实验探索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自主探索,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和表现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活动二:测量烧杯中水的质量 学生有了一定的测量经验,让学生思考如何来测量,测量的步骤怎样分?序号测量步骤质量/g123步骤:1. 测量空烧杯的质量2. 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3. 计算烧杯中水的质量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以这样的步骤。为什么不以2,1,3的步骤?原因:主要是可能有水残留在烧杯中练习:1. 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2106mg 的是 ( )A.一头牛 B.一只鸭 C.一粒米 D.一只玻璃杯2.汽

8、车的质量为5.5t= kg= g 蚂蚁的质量为0.03mg= g= kg3.托盘天平调节后,在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这时应该 ( ) A.向右盘添加砝码 B.将游码向左移动 C.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D.将横梁右端螺母向右移板书设计: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测一个回形针的质量 方法:以多测少测烧杯中水的质量步骤:1.测量空烧杯的质量2.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3.计算烧杯中水的质量教后感:物体的密度教学目标1、知道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可以利用密度来区分不同种类的物质。3、知道量筒和量杯的用途,会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或固体的密度。教学

9、设想重点:密度的概念。密度的公式及其单位。单位间的换算。难点:密度概念的引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教法:引导探究式教学准备刻度尺、托盘天平、砝码、量筒、小石块、细线、水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 课题引入一、密度概念的建立:1、探究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出示大小不等的铝块,分别测量出每快铝的质量和体积并填入下列表格:并在坐标系统中描出对应的点:质量(g)体积(cm3)铝块1铝块2铝块3通过上述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同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成_关系,也就是说同种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二 新课讲授密度及性质2、探究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出示大小不同的铁块,铜块和铝块,分别用天

10、平测量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测量出它们的体积。分别计算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并且与上一实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固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这实际上反映了物质的一个属性,在物理学中物质的这个属性就称为密度。(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就叫物质的密度。用公式可以表达为=m/V单位及换算(2)明确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符号含义及其单位: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3) kg/m3和g/cm3之间的换算关系:1 g/cm3=1000 kg/m31 g/cm3=1k g/dm3理解密度的含义水的密度的1 g/cm3,它的含义

11、是1cm3的水的质量是1g。(熟练掌握)钢铁的密度是7.9 g/cm3,它的含义是_。三 小结四 作业布置课堂作业 学习指导用书家庭作业 补充习题板书设计: 6.3密度一、密度: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符号是 。性质:是物质的基本属性。单位:主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kg/m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单位换算:1000千克/米3=1克/厘米3二、密度的计算公式:=m/V教后感:物体的密度教学目标1、会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固体的体积。2、会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固体的密度。3、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学设想重点:测量物质的密度。难点:量筒和天平的使用。教法:实验探究式教学准备量筒、托盘天平

12、、砝码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 新课讲授量筒的使用方法:1、观察使用的量筒(1)了解量筒上标注的单位是什么?它和国际单位之间有什么联系?(2)量筒的测量范围是多少?它的最小分度值是多少?2、演示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的注意要点: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瓶口要与量筒口接触,并把量筒略微倾斜防止液体飞溅。读数时要把量筒置于水平的工作台面上,视线要与量筒内的液面齐平。俯视会造成读数偏大,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小。二 实验探究测量液体的密度:(一)1、用天平测量出液体的质量(先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再往烧杯中倒入液体测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两者差即为倒入的液体的质量)。2、把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出液体的体积。3、利用密度

13、公式计算。(二)思考:这一实验过程中会不会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差?在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时,不可能完全倒入,会造成体积偏小,最终会造成密度偏大。(三)如果先测量液体的体积,再测量液体的质量有没有偏差?同样会有偏差,在测量液体质量的时候同样由于量筒中残留了一部分的液体,会造成测得的液体质量偏小最终造成所测量的液体的密度偏小。(四)实验改进:1、先在烧杯中倒入液体,测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再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出倒出的液体的体积V3、测量出烧杯和剩余的液体的质量m14、计算:=(mm1)/V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用天平测量出石块的质量。2、用量筒测量出石块的体积。(1)在量筒中

14、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2)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把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V13、利用密度公式计算:=m/(VV1)思考:我们使用1角硬币看上去象是铝这种材料制成的,你能否通过实验证实这一猜想?三 小结四 作业布置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家庭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 6.3测量物质的密度一、体积的测量工具:体积的测量方法:二、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的测量方法:三、密度的计算公式:四、利用密度的公式和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教后感:密度知识的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密度测量的原理及具体方法2、知道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3、 能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学会测量液体或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密度

15、教学设想重点:知道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难点:利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教法:教学准备天平,量筒,金属块,水,细线,烧杯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 情境引入叙拉古国王叫一个工匠做了一顶纯金的皇冠,国王将阿基米德找来,要他在不损坏皇冠的条件下测出皇冠是否掺假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阿基米德冥思苦想了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一天洗澡,当他的身体在浴盆里沉下去的时候,就有一部分水从浴盆边溢出来。阿基米德立刻知道怎么测了。他将一样重的金子和一块银子和皇冠放在水盆里,只见金块排出的水比银块排出的水少,而皇冠排出的水比金块排出的多,阿基米德对国王说“皇冠掺了银”提问:你能解释阿基米德测定皇冠掺假的道理吗?复习:密度

16、公式:=m/v测量活动:鉴别金属螺母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原理:各种物质材料都有自己的密度,如能算出该材料的密度就能确定是什么材料。提问:一个金属螺母的密度怎样测量 原理:=m/v 步骤:测出金属螺母的质量 测出金属螺母的体积质量用天平测量体积用量筒测量 量筒的使用方法: 测体积的工具 单位:ml 1ml=1cm3观测量筒:(1)量筒的最大测量值为 ml(2)量筒的分度值为 ml 使用方法: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面的底部相平步骤:金属螺母的质量/g水的体积/ml放入金属螺母后,水和金属螺母的总体积/ml金属螺母的体积/ml金属螺母的密度/(g.cm3)密度知识的应用间接测量物体的质

17、量或体积讲解书上例题强调公式格式例1:图6-1是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A,B,C三种物质的密度A,B,C和水的密度水之间的关系是 ( ) 例2:冰的密度是0.9103kg/m3,读做_,意义是_。体积为450cm3的水结成冰,体积为多少?体积增大还是减少了?你在生活当中有没有看到这样的现象?如果是有益的怎样利用,如果是有害的如何防止? 两道例题是复习密度概念、单位、基本公式的运用和单位换算、水的密度等,且把物态变化、质量概念都考查在内。同时还能联系生活,学以致用,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练习: (1)桌上有一块形状很不规则的厚度均匀的玻璃,你能利用天平和刻度尺测

18、出它的表面积吗?说说你的做法。 (2)一只杯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500g,用它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450g,求这只杯子的容积 (酒=0.8103kg/m3)。 (3)工厂里有一个长为a、宽为b的长方体池子,里面储藏了深为h的某种液体,你能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这池液体的质量吗?说说你的做法。板书设计:密度公式:=m/v量筒的最大测量值为 ml量筒的分度值为 ml使用方法: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面的底部相平教后感:物质的物理属性教学目标1、知道质量,密度,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会描述这些属性。2、会根据物理属性对物质分类,能与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3、通过探

19、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探究兴趣。教学设想重点:知道质量,密度,硬度,弹性,导电性,磁性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难点: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探究兴趣。教法:实验探究法教学准备铁钉,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铜钥匙,铅笔芯,金属勺,塑料勺,热水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 课题引入 介绍已学过的物质的状态,密度,比热容都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二 讲授新课1.播放光盘,铁钉在石蜡上刻画的图片。体验物质的软硬程度不同。2.组织学生探究物质的硬度。(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铁钉,玻璃板,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铜钥匙,铅笔芯这七种物质的硬度大小,并按硬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组织学生设计“比较这七种物

20、质硬度”的实验方案。(3)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收集合理的实验方案。(硬度大的痕迹浅)(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巡视指导。(5)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6)介绍硬度这种物理属性与日常生活的关系。3.组织学生讨论物质的其他物理属性。(1)组织学生观察课本图6-18,讨论物质还有哪些物理属性。(2)播放苏科版配套光盘中有关物质的物理属性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4.组织学生探究“金属,塑料谁的导热性能好?”(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2)组织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3)组织学生分析讨论并收集合理的实验方案。(4)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巡视指导。(5)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21、。(6)组织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5.指导学生根据物质的物理属性对物质分类。(1)介绍自然界的物质形形色色,多种多样,按物理属性加以分类研究是研究物体的比较简单的办法,这也是科学家常用的方法。(2)组织学生对课本第19页中第一题中的物品进行分类。(3)组织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栏目中的南京长江二桥。(4)播放苏科版配套光盘中的图片或自制的课件。三 小结四 作业布置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家庭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 6.5物质的物理属性硬度:描述物质软硬程度的物理量。硬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导电性, 导热性,延展性,弹性, 磁性,韧性教

22、后感:走进分子世界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2、初步了解分子在作永不停息的运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知道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3、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4、了解纳米技术的初步内容。5、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设想重点:了解分子在作永不停息的运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难点: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教法:引导探究式教学准备炭笔 白纸 香水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 课题引入第六章我们学习了物质的物理属性,同学们知道了物质的有关属性,那么自然界的物质结构又是怎

23、样的呢?我们今天的课就来开始研究。 学生:观看两幅图片:浩瀚的宇宙星空。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教师:简单介绍银河系系统。 教师提问:(1)宇宙由物质构成,物质由什么构成呢?(2)物质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学生思考:教师:多年来,人们一直关注物质结构的问题。从外表看来,各种形态的物质似乎都是连续的 ,人们凭肉眼无法看到它们内部的微小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教师:科学家采用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从而弄清物质的内部结构!-让我们 借用科学家的这种方法来认识物质的结构!二 讲授新课学生活动一:选择一种模型。活动1:观察炭笔。观察到的

24、现象: 笔迹是由许多不连续的炭粒组成。活动2: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 高锰酸钾颗粒进入水中,水变红。活动3:水和酒精的混合。观察到的现象: VV水+V酒精。教师提问:从刚才的几个有趣现象中,你认为哪种模型能够解释刚才的有趣现象?学生回答:模型2。(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教师给出分子定义和特点:1.定义: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特点: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教师介绍最古老的显微镜,实验室光学显微镜(精确到10微米),扫描隧道显微镜(精确到0.1微米)3.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学生活动二:分子模型。提问:分子是否会运动?猜

25、想:活动:收集分子运动的证据1.将蓝墨水滴在水中现象: 一会儿杯内的水变蓝了。结论: 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生活中还有哪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铅片和金片若干年后,相互渗透。)结论: 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教师小结:一.分子 1.定义: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特点: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二.分子模型 1.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 2.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教师提问:既然分子间有间隙,而且分子又是运动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物体却不是散沙一盘?你的猜想:学生活动三:分子间的作用力。活动: 分子间有引力现象: 两

26、个铅块会粘在一起,而且挂一重物也不分开。结论: 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证实分子间有吸引力?疑问: 分子间有空隙,且分子间有引力,那么物体应该很容易被压缩?(事实上不是)结论: 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教师总结:(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2)、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学生自读: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第26页)教师讲解: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表格形式)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距最小较小最大分子间作用力最大较大最小分子运动在某点附近振动在某一范围内运动除碰撞外作匀速直线运动一定

27、的形状有无无一定的体积有有无学生自读:生活 物理 社会(第27页)教师介绍:纳米技术与材料三 学生小结新课内容:四 学生练习:五 作业布置午间作业:学习指导用书 家庭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 7.1走进分子世界一.分子1.定义: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特点: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二.分子模型 1.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 2.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教后感:静电现象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通过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3、 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教学设想重点:摩擦起电,电荷作用规

28、律难点:原子构成及静电现象教法:教学准备玻璃棒,塑料棒,纸屑,毛皮,丝绸教学过程一 新课引入讲清楚微小粒子的结构特点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提问:分子是否能再分呢?二新课讲授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化合物分子: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 单质分子: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 原子还可以再分吗? 原子还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学生活动: 用干燥的丝绸摩擦玻璃棒或者毛皮摩擦橡胶棒 然后将棒靠近纸屑,能看到什么现象?现象:能吸引小纸屑结论: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同时说明玻璃棒带电,也就是摩擦能起电。思考:摩擦如何能起电的?“电子的得失”有些原子得到电子带负电有些原子失去电子带正电这

29、样使物体带电有两种可能 活动: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 结论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验电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两片铝箔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板书设计:7.2 静电现象 一1.分子由原子构成, 2.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3.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 4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理 5摩擦起电实质:电子的得失 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教后感:探索更小的微粒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由原子组成,知道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化合物分子,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单质分子。2、通过摩擦起电等活动,了解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3、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教学设想重点:知道分子由原子组成,不同原子组成的

30、分子称为化合物分子,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单质分子。难点:通过摩擦起电等活动,了解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教法:实验探究式教学准备教学过程 一 课题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微小结构,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那么,分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呢?师:首先,我们来看几个物质结构的分子模型。生:分子中还有更小的微粒。师:那么,分子是不是可以无休止地分下去呢?今天,就让我们来继续探索更小的微粒。二 讲授新课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比如我们喝的水就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那么,水分子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让我们

31、来结合这个水分子模型谈谈为什么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这里,我们先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化学性质。你们认为什么是化学性质?生:通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师: 同学们对化学性质这个名词比较陌生,其实我们平时看到或听说过的一些情况都与化学性质有关,如棉花可以燃烧,铁会生锈,火药会爆炸等,这些都是化学性质的范畴。如果将两个氢原子结合到一起就组成了氢气分子,将两个氧原子结合到一起就构成了氧气分子。将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结合到一起就构成二氧化碳分子。大家都知道氢气可以燃烧,氧气可以助燃,二氧化碳可以灭火。而水是容易燃烧还是不容易燃烧呢?生:不易燃。师:也就是说他们的

32、化学性质不一样。所以说分子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同时分子是可以再分的。从这几个分子模型中,我们可以看到分子是由更小的原子构成。师:这是石墨分子模型,石墨是什么材料主要成分?这是金刚石分子模型,金刚石就是我们俗称的钻石,这是富勒烯分子模型,富勒烯是很好的超导材料。它们都是由一种原子即碳原子构成的。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有什么不同?生:铅笔芯。生:石墨分子成层状,金刚石分子成塔状,富勒烯分子像足球。师:很好,它们原子的构成形式不一样,同时导致了某些性质也不一样,如石墨较柔软便于书写,金刚石很硬,能用来刻划玻璃。但这几种物质都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它们是单质,构成它们的分子叫单质分子。生:人们把不

33、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化合物分子。把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叫单质分子。师:刚才我们提到的分子,哪些属于化合物分子?哪些属于单质分子?生:水,二氧化碳分子,属于化合物分子。师:大家再看这个分子模型,它是大家所熟知的DNA分子模型,它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呢?生:不是。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它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是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呢?生:不是。三 小结四 作业布置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家庭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 探索更小的微粒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夸克构成质子和中子。摩擦起电:静电现象。教后感:宇宙探秘教学目标1、大致了解人类探索

34、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2、通过对人类探索宇宙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执着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3、 大致了解我国的航空航天技术的进展教学设想重点: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难点:探索宇宙的一些理论教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 观察书本的“敦煌星图” 例如:古人认为:地球是一块平坦的,并不太大的土地,天空是一个固定的圆形屋顶 可见古代人们对天地的认识还很有想象,探索还很漫长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 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创造了“地球中心说”,正符合“上帝创世说”的需要,为它提供了“科学依据”。直到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35、写完了自己的著作天体运行论,首先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都是围绕着太阳运动的,而地球也在不停地自转着。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发表后,遭到罗马天主教会的激烈反对。它们宣布太阳中心说是“异端邪说”,烧了哥白尼的书。意大利的思想家布鲁诺宣传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他说,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它不过是绕着太阳运行的一个小石头球而已。空间是辽阔的,宇宙是无限的,星星都是一些遥远的太阳。教会将布鲁诺关进监狱,罪名是“反对圣经”。布鲁诺坚强不屈,不断揭露教会的无耻和黑暗。他们把布鲁诺送到罗马的鲜花广场上的火刑堆。布鲁诺面对熊熊烈火,坚定而勇敢地说:“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

36、知道我的价值。”在临终前他还说:“他们可以把我烧死,但地球照样转个不停。”年以后,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出版了新天文学一书,第一次指出行星的运动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站在威尼斯的圣马尔谷斯教堂的塔楼上,第一次用望远镜观测浩瀚的天空,终于发现了哥白尼假说的天文事实。 星空世界 大部分星的相对位置似乎不变,人们称这些星为恒星。地球在太阳系中,太阳系在银河系中,银河系以外还有很多类似于银河系的星系,星系多达1000亿个。紧靠我们银河系的仙女星系距离我们超过200万光年。1AU为地球和太阳间的平均距离1光年(ly)=9.461015 m 这两个都是长度单位板书设计:宇

37、宙探秘 一“地心说”到“日心说”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了“太阳中心说”1AU为地球和太阳间的平均距离1光年(ly)=9.461015 m 教后感:力 弹力教学目标1、 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2、知道常用测力计是弹簧秤3、学生:(1)会看弹簧秤(2)知道测量前看零点(3)会读数和记录教学设想重点:力的单位,力的测量难点:会用弹簧称测力教法:引导启发式教学准备各式测力计,100g钩码3个,弹簧秤原理演示,鸡蛋两个,苹果一个,500g砝码教学过程 一 课题引入请同学们看图8-1;回答这两个图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力有大有小,我们这就要对力的大小进行测量。二 讲授新课(一)、力的单位 1力的

38、单位:牛顿(简称:牛) 符号:N 2看书:感受一下这个单位,多大的力是1N?你拿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拿起一块砖用的力大约是20N,运动员举起杠铃时需要用1000N至3000N。(二)、力的测量 1测量工具:测力计观察:各种类型测力计,测压力,推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秤(弹簧测力计) 2弹簧秤的原理演示并讲解:弹簧受到拉力就要伸长,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弹簧称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演示:质量相等的钩码挂在弹簧下,对弹簧拉力相同 挂一个,伸长一格 挂两个,力是原来的2倍,弹簧伸长2个格,伸长为原来的2倍 挂三个,力是原来的3倍,弹簧伸长3个格,伸长为原来的3倍问:能否一直挂下去,答:否在

39、弹簧测量范围内,弹簧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3观察物体竖直挂在弹簧秤上时,物体对它的拉力两个鸡蛋,200g钩码,初二物理课本,500g 钩码 4观察弹簧秤 (1)弹簧秤上的刻度值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学生观察并回答:弹簧秤上刻度数值是用牛顿作单位的 (2)弹簧秤上最大刻度是多少?学生回答:最大刻度是5N说明:弹簧称上的这个最大刻度就是量程,弹簧秤受到的拉力不能它的量程,否则弹簧秤会损坏。 (3)弹簧称的最小刻度值是多少?学生回答:0.2N说明:不同弹簧秤的的最小刻度不一定相同,应据刻度值和格去算。 4学生实验 请学生看课本:P461 观察你手中的弹簧秤:量程、分度值,零点2 手拉弹簧秤,感受1N、5N

40、的力3 水平匀速拉木块,记录:F拉1=_ N4 在倾斜的木板上拉木块, 记录:F2拉=_N5 竖直拉木块, 木块重G = _N比较三次拉力大小(3、4、5)6 将100g ,200g ,500g钩码挂在弹簧秤上,记录弹簧秤的读数,就是钩码的重力 7.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大小三 小结1力的单位,符号 2力测量工具,常用的工具, 3使用弹簧秤时应注意什么。四 作业布置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用书家庭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 力 弹力1.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2.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3. 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称为弹性形变。4. 力的单位:牛顿5.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41、:教后感:重力 力的示意图教学目标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即G=mg3、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会应用4、会测量物体的重力教学设想重点:通过探究知道重力的三要素,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即G=mg。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难点: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能利用这一知识点解释相关现象并为实际生活服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情景引入新课请同学们看这幅图,你知道说的是谁的故事吗?这幅图说的是牛顿思考苹果为何下落,月球为何围绕地球运动的故事,我们今天就来经历牛顿探究的过程。新课教学1、重力的定义河水为什么总是向低处流,企鹅为什么会向下运动,抛出的物体为什么总会下落?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这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生活中常把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物理 > 苏科版(2024) > 八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共22套59页)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省优获奖教案汇总.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