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49559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期末综合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嗤笑(ch)镰刀(lin)濡养(r)歇斯底里(xi)B豢养(hun) 摇曳(y) 拮据(j) 抽丝剥茧(b)C撅断(ju) 坍塌(tn) 矗立(zh) 彬彬有礼(bn)D箴言(xin) 岔气(ch) 譬如(p) 前仆后继(p)【点拨】B项“据”应读j;C项“矗”应读ch;D项“箴”应读zh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灌溉愧赧附庸风雅郑重其事B遵循作揖自惭形秽娇揉造作C逞能褴褛富丽堂皇行之有效D停滞撩逗走投无路顿开茅塞【点拨】“娇揉造作”应为“矫揉造作”

2、。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兵临城下,形势间不容发,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决断。B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深思熟虑,又要随机应变,关键要敢于迎难而上。C先天残疾的他没有选择自暴自弃,没有选择自甘堕落,纵然面临生活、工作的不便以及企业、社会的歧视,他依然选择坚持,选择与命运顽强抗争。D不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唯一的不二法门。【点拨】“不二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与句中“唯一”语意重复。4(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B“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

3、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C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生动地展示了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这些都是专家们研发探索的结果。D“上海合作组织”的倡议得到各成员国的理解、认同和支持,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的交流领域不断扩大。【点拨】A 项句式杂糅,可去掉“因为”或“的缘故”;B 项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上“意识” ;C 项搭配不当,可把 “发现”改为“成果” 。5(长沙中考)下列古人“谦称”“敬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 B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 C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

4、家母身体已无恙。” D朋友询问张三妹妹的婚姻状况,张三说:“舍妹尚待字闺中。” 【点拨】“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应改为“令尊”。6根据提示,用诗文原句填空。(6分)(1)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2)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奠定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的诗句是: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4)李商隐的无题中道尽相思的悲苦和无奈的诗句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5)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最能表现诗人面对挫折积极向上,对理想

5、执着追求的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岳阳楼记中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语句是:浮光跃金;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语句是:静影沉璧。7名著阅读。(2分)“一个是沂水县成精异物,一个是小狐山作怪妖魔。这个是酥团结就肌肤,那个如碳屑凑成皮肉。一个是马灵官白蛇托化,一个是赵元帅黑虎投胎。那个学华光教主,向碧波深处显形骸;这个像黑煞天神,在雪浪中呈真面目。正是玉龙搅暗天边日,黑鬼掀开水底天。”这段话选自哪一名著的哪一个情节?主要人物是哪两个?水浒传_黑旋风斗浪里白条_李逵_张顺8(黄冈中考改编)语文实践活动。(7分)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校开展“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活动

6、的通知。为积极响应号召,学校准备在近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这一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1)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3分)示例: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精忠报国的英雄。他们前仆后继,不畏牺牲,救民族于危亡之际;他们发愤图强,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强盛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一代代英雄的引领,才有我们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缅怀英雄,分享英雄感人故事,铭记英雄先进事迹,将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精神传承下去,争做国家的栋梁之才。(2)为了更好地开展这次主题班会活动,班级对学生进行了“我最崇拜的人物

7、”问卷调查。如图是开展活动前后的问卷调查统计图表,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所表示的内容。(2分)活动前,对艺体明星的崇拜比率远高于革命英雄;活动后,对革命英雄的崇拜比率远高于艺体明星。对其他人物的崇拜比率变化不大。(3)班会活动设计中,有一个人人参与的分享环节“推荐精忠报国英雄”。你最崇敬的英雄是谁?请向同学推荐。要求:概述英雄事迹,语言简洁准确。(2分)我最崇敬的英雄是岳飞,推荐理由是: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一世英名、万世传颂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二、阅读理解(45分)(一)(5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

8、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9(娄底中考)“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什么哲理?(3分)示例: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10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2分)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固然不无惆怅情绪,但又以“千帆过”“万木春”比喻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显示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达观开朗,哀而不伤,毫无命运不济

9、的颓唐落寞之感。(二)(15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醉翁亭记)【乙】欧阳修谪滁州

10、,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乎?”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选自诗人玉屑)【注释】三代:指夏、商、周三代。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志:记述。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名之者谁( 名词作动词,命名 )(2)欧阳修谪滁州( 贬官 )(3)树林阴翳( 遮盖 )(4

1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以为快乐 )1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A醒能述以文者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B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吾固知名之不可逃C是岂不为六一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D既老而衰且病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是醉翁亭。(2)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14【甲】【乙】两文都写到欧阳修的“乐”,二者有什么区别?请分别说明。(3分)【甲】文:与民同乐(或:山水之乐)。

12、【乙】文:在琴棋书画中自得其乐。15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A【甲】文第一段由远而近、从面到点,写出了醉翁亭的位置和环境。B【甲】文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表现出滁州百姓跟随太守出游感到快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说明他们不知道其实是太守偷偷地取笑他们。C【乙】文写到欧阳修最初被贬谪到滁州时,自号“醉翁”;到颍水之滨,便又改变名号叫“六一居士”。D【乙】文中欧阳修认为名声不可以逃脱,也没有必要逃避,他取号“六一居士”是姑且用来表现他的乐趣的。【乙文参考译文】欧阳修最初被贬谪到滁州山乡时,自号“醉翁”。年老体弱,且又多病,于是辞别官场,到颍水之滨颐养天年,便又改

13、变名号叫“六一居士”。有位客人问道:“六一,讲的是什么?”居士说:“我家里藏了书一万卷,集录夏、商、周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盘,又经常备好酒一壶。”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居士说:“加上我这一个老头,在这五种物品中间,这难道不是六一了吗?”客人笑着说:“您大概是一位想逃避名声的人吧?”居士说:“我本就知道名声不可以逃脱,但也知道没有必要逃避;我取这个名号,姑且用来表明我的乐趣罢了。”(三)(宜宾中考)(13分)最后的老师他在小河那边,看着最后一名学生走过,才缓缓地回到山上。学校就在山上,山下坐落着十多个村庄,有的在山的东边,有的在山的西边。山上的学校成为这山区

14、保留的最后一所学校,他也是这里最后一名老师。他走路的时候,腿有些一瘸一拐的,头发开始花白,眼睛开始老花。他回到学校,这里很安静,那棵核桃树上的老钟在秋风中微微摆动,几间破旧的教室窗口已经破落,钉在上边的透明塑料布被风吹得哗哗作响。她是他的学生,看见他回来了,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晚饭:“老师,您吃饭。”晚饭极其简单,碗里是刚刚熬好的玉米粥,两个窝窝头放在盘子里,还有一个盘子盛着腌制的萝卜干。他拿起窝窝头,把萝卜干夹进窝窝头里,然后用力挤压,把萝卜干挤到中间,他就开始啃着。他吃得很香,窝窝头的碎屑掉桌子上,也拾起来塞回嘴里。她蹲在屋外边,那边是靠山的一口泉眼,她在青石板上搓着衣服。月儿出来了,她有节

15、奏的搓洗动作在月色中很优美。他走过来,蹲在她身边,用山药纸卷烟,片刻,一支自制的香烟卷好了,再掏出打火机点着。她放下手里的衣服,转过脸看他说:“老师,我明天就要回城了。这里还有什么需要的,我下一次来的时候给您捎来。”他凝视着天幕,深邃的夜空星光灿烂,山里的风开始有些凉意:“就是把城里的那些要扔掉的衣服再捎些来,你看看,这些孩子的衣服都破得不能再穿了。马上就要入冬,我想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她看了他一眼:“我说的是您,以后怎么办?这里的教学点就要撤掉了。”他抬起头看着这所学校,学校在半山上,已经显得非常孤独,想了想说:“要撤就撤吧,最多我每个月少几百块钱,我还是留在这里,那些娃想在这里上学,

16、我还会教他们。”她似乎想说什么,稍停了停后,说:“上级的意思是,让这些学生都去中心小学上学去。”他看着她。她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也是他亲自送出去的学生,现在位居教育局的局长。她此次来,目的是想说服老师。她在这里待了几天,但不知道怎样开口,这里的学生已经把老师当自己的亲人。自己当年何尝不是这样?老师的腿就是为了背自己过河,摔倒弄伤的。她记得清清楚楚,那场暴风雨中,老师撑在水里,不让自己下来,咬着牙挣扎着蹚水。小河里流淌着老师的血液,从那以后,老师的腿就瘸了。这是大山里最后的教学点,他也是全县最后一位代课老师。作为教育局长,她上任的第一天起,就是整合教育资源,把山里的孩子们送到城镇里上学。为了这个

17、她认为最得民心的计划,她撤掉几十个教学点,这个也是最后要撤销的教学点。可是阻力来自老师这是她的恩师。她决定亲自前来劝说,甚至已经给老师考虑好了,让他在教育局当传达室的值班保安。她来到这里,看到了二十年没有改变的教学点,还是老样子。教室比以前更破了,老师也苍老了许多,但老师还是那么激情澎湃地领着这里的娃们朗读课文。她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欠缺什么,她决定住下来,她很想改变这里的状况。她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在这里,她见到了送孩子们上学的老乡。老乡看见她回来了,篮子里装满山货,大家围在一起,问长问短。她是乡亲们的骄傲,大家聚在一起,回忆起她在学校时的往事。老师坐在一边,听着大家对她的称赞。她听着低着

18、头不知道说什么好。是的,她是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但是她给这里带来了什么呢?她很难开口说自己是来撤销这个教学点的。大家都说,如果没有这个教学点,去镇里的小学上学,路途这么远,娃们都还小,要不在路上大人担惊受怕,要不在校里寄宿小孩受苦啊。可这是县委的决定,也是自己拍着胸脯打保票的,更是为了山里孩子更好的未来啊。她非常为难,看着恩师艰苦的生活,看到这座破败的学校,她流泪了。她第一次烧火做饭,第一次蹲下来搓洗衣服,这都是她能够为老师做的。可是,除了这个,她还能做什么?她离开这里的时候,老师送她经过那条小河。她缓缓地过河了,他依旧和平常一样,默默地目送她离开。(选自2017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1

19、6小说中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示例:关爱学生,甘于奉献。每天放学送学生离校;为学生争取过冬的衣物;为保护学生以致腿瘸;怕学生们上学不便,坚持不撤教学点到最后。坚守岗位,热爱教育。即使生活艰难也愿留在山区继续教书;即使学校破败、自己年老力衰,仍激情澎湃地教孩子们读书。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生活简朴,甘于清贫;一辈子当一位乡村代课老师,不图名不图利,为了学生默默地坚守到最后。17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的作用。(3分)这是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写出山村学校的破败与师生学习环境的艰苦;渲染出孤寂、无奈和悲凉的氛围,奠定情感基调,为下文教学点可能被撤销埋下伏笔,也为学生“她

20、”劝他离开做了铺垫。18这篇小说意蕴丰富,主题深刻,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示例:表达了对在艰苦环境中默默坚守和奉献的老师的赞美与歌颂。提醒反思:决策部门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群众实际需求,不搞“一刀切”。提出了社会生活中诸多愿景与现实冲突时的矛盾现状,启人思考。19小说结尾并未交代山区的这个最后教学点是否被撤销,你认为结果会怎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3分)示例一:这个最后教学点被撤销。山区教学点的环境确实不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她”认为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是为了曾经生活过的学校的孩子们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让恩师生活得更好;作为教育局局长的“她”要落实县委的相关政策决定。_示例二:这个最后教学点

21、没有被撤销。“她”感受到恩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她”住在山区时,在与恩师、乡亲的交流中感知到她的做法并不符合当地群众的实际需要;“她”为自己只是一厢情愿“整合教育资源”而不能为乡亲父老和恩师带去福利感到愧疚。(四)(安顺中考改编)(12分)让人,乃众妙之门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

22、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

23、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乎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

24、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21选文第段中加点的“这种美德”具体指什么?(3分)豁达大度,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22选文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举例论证。以沈从文不能再继续写小说、散文后大度忍让转而潜心研究服饰史为例,证明“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的观点。23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本文首先从沈从文的故事写起,自然引出文章中心论

25、点“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接着从“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三个方面分别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说明怎样真正做到让人;最后总结全文,号召大家学会让人。三、作文(50分)24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作文题一】请以值得珍藏的财富为题,写一篇文章。【作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群同学在讨论“写作要不要说真话,抒真情”的问题。一位同学说:“写作应该说真话,抒真情,因为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真正打动人。”另一位同学说:“可我们的经历太简单,从学校到家庭,两点一线,如果总是说真话抒真情,就有可能千篇一律,写不出新意。”还有一位同学说:“我写作的时候就经常虚构,虚构出来的文章,有时候得分也蛮高的。”对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体会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书写正确、规范、美观;不少于600字。(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