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质徐州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产生于哪个朝代A夏朝B商朝C东周D西周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A孟子民贵君轻B韩非子“兼爱”“非攻”C墨子无为而治D庄子以“法”治国3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他生活在东汉末年,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医圣”,他是A华佗B张仲景C扁鹊D孙思邈4黄巾起义的领导人是A陈胜B王莽C张角D刘邦、项羽52018年10月,在“周口店遗址文化节”的活动现场,九(1)班的小丽同学很想体验一下北京人的原始生活。当主持人发给她一块兽肉让她切割时
2、,她选择的工具应该是ABCD6图片见证历史。以下图片反映出道教在古代中国影响的是ABCD7(题文)以下是某历史小组同学为云冈石窟设计的解说词,其中正确的是( )A开凿于两汉,宣传的是佛教 B开凿于东汉,宣传的是道教C开凿于北朝,宣传的是佛教 D开凿于唐朝,宣传的是道教8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材料主要表明当时A春秋争霸的局面开始出现B诸侯国争霸战争接连不断C国家政治秩序受到严重挑战D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9“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并不便于人。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材料中的“造意”出自A张衡B蔡伦C
3、华佗D张仲景10“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按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我们一般认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传说中的A盘古和女娲B元谋人C炎帝和黄帝D尧舜禹11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记述出处“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清史稿“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军机大臣年表A因战事而设B设于雍正十年C强化了君权D设于雍正年间1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
4、,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B东汉医学家华佗被尊称为“医圣”C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13“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上述现象不可能出现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14下图所示讲学者传授的是(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15华夏儿女同根同祖,血脉相连。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和黄帝B秦始皇C汉武帝D光武帝16“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中的“北语”即鲜卑语,事件是A吴起变法B商鞅变法C北魏孝文帝改革D戊戌变法17“一人作难,而庙隳”中的
5、“一人作难”指的是A秦王统一六国B秦二世暴政C陈胜吴广起义D刘邦项羽起义18材料“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显著发展,下列哪一项是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A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B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C江南统治者休养生息D南方社会秩序较为稳定19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A公元3世纪初期B公元3世纪20年代C公元3世纪末期D公元2世纪20年代20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蔡伦排名第四。蔡伦排名靠前,是因为他A发明了指南针B改进了造纸术C发明了火药D改进了印刷术21“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
6、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这条道路的出发地是A建康B洛阳C咸阳D长安22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根据下图,我们可以研究的历史事件是A春秋五霸B战国七雄C三国鼎立D南北朝对峙23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有一幅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对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A春秋和秦末B春秋和战国C战国和汉初D秦末和春秋24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最为先进的是ABCD25“元有天下,其疆域之
7、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面对如此广袤的疆域,元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郡国制二、材料综合题26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始于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而且人们总把秦始皇和汉武帝并称为“秦皇汉武”。材料一 材料二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图一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图二为秦统一文字图,秦始皇把 作为规范文字。(2)材料二中为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
8、,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 (3)上述材料中涉及的秦始皇、汉武帝的相同点是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C都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 D都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27改革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商君列传记述了战国时期的一次变法,规定:“为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材料二: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服;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1)材料一中“商君”是谁?当时他在哪个国家实行变法?这次变法对该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二是北魏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改革措施?依据材料二
9、归纳本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有什么重要的历史作用。(3)综合以上两次改革,你能得到什么认识?28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结合以下材料图片,回答问题图一 商鞅舌战守旧大臣 图二 北魏孝文帝(1)图一中商鞅变法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如果你是新兴的地主阶级,你会对哪些措施表示欢迎?说出理由。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2)该材料反映了孝文帝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举两例说明“移风易俗”的具体表现。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10、(3)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等。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民贵君轻,这组搭配是正确的。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民贵”“君轻”
11、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故A正确。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故排除B项。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故排除CD项。故选A。3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医圣”,故B符合题意;华佗被称为“神医”,故A不合题意;扁鹊、孙思邈不是东汉名医,故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4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政局不稳,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政,徭役兵役繁重,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民不聊生。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起义军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巨大的冲击,故C符合题意;ABD表述错误
12、,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5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但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是打制石器,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6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能反映出道教对社会深远影响的图片是青城山。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青城山是全球道教天师道的圣地,A符合题意;云冈石窟与佛教有关
13、,B排除;龙门石窟与佛教有关,B排除;借花献佛与佛教有关,D排除。故此题选择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青城山是全球道教天师道的圣地。7C解析: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云冈石窟始开凿于初年,属于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故选C。8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周)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王卒大败,祝聃射王中肩。”可知,此内容反映了诸侯势力强大,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号令,这反映了周王室衰弱,国家政治秩序受到严重挑战,分封制逐步瓦解,故C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春秋争霸的局面开始出现、诸侯国争霸战争接连
14、不断,故AB选项排除;D选项表述错误,排除。故选C。9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是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因为原料便宜,采集方便,成本低,制作工序简单,可大大降低纸张价格,称为蔡侯纸,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张衡发明地动仪;选项C华佗是名医;选项D张仲景是医圣,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10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传说中在阪泉之战是黄帝与炎帝之间为争夺大华夏部落联盟首领而进行的战争,后炎帝族战败,和黄帝族融合,成为了后来的华夏族的祖先,被称为人文初祖。所以ABD
15、项与题意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C。11D解析:D【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分析可知,A项因战事而设,只符合第一个历史记述;B项设于雍正十,只符合第一个历史记述;C项强化了君权两个历史记述都未提到;D项设于雍正年间,两个历史记述都有涉及,所以D项符合题意,故选D。12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故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表述正确,故ACD排除。故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表述错误的”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识记能力。13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
16、“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意思是:从大街到小巷子,大大小小的店铺,一个接一个,没有空着的房子。反映的是“坊”贸易繁荣的情况,在居住区进行商业活动,打破了市坊之间的界限。结合课本所学,汉唐时期尽管商业也较为繁荣,但商业区与住宅区界限明显,没有打破市坊界限。A项符合题意;而最早打破市坊界限的商业形态发生于宋朝。之后的元朝和清朝,也没有了市和坊的区别了。排除BCD三项;故选择A。【点睛】理解“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的意思是解题的关键,反映了从大街到小巷子,店铺林立,商业贸易繁荣。依据“不可能”是限制词,唐朝长安城内分坊和市界限明显。坊是居民住宅
17、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14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图片中的文字“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结合课本所学,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B符合题意;道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万物运行有顺其自然的法则,世间的事物都有对立的双方,A不合题意;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C不合题意;法家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点睛】解答图片题,图中的人物、人物的动作或文字提示是关键。在仔细读图和认真审
18、题的基础上,把两者的有效信息相对照,联系教材内容,顺利选出正确的答案。通过图片中的“仁者爱人”、“为政以德”的信息,可判断出是儒家思想。15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选项A符合题意;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选项B不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西汉达到鼎盛,选项C不符合题意;光武帝是东汉的建立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16C解析:C【解析】【详解】由材料,“北
19、语”即鲜卑语,而“正音”则是汉语。“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要求官员都使用汉语,据此综合分析可知材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说汉语措施,C符合题意;AB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点。17C解析:C【解析】【详解】据题干材料“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可知,“一夫作难”指的是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于公元前209年,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C符合题意;ABD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8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自东汉后期开始,江南社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南方战
20、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优越,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使得江南地区能够迅速发展。但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故选B。【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最主要原因”是解题的关键,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各种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以此确定答案。19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入三国时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
21、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22年属于公元3世纪20年代,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0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変革。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21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这条道路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一条陆路交通线,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2B解析:B【解析
22、】【详解】依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战国七雄,战国初年,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与原有的秦、楚、燕、齐,并称战国七雄,B符合题意;ACD三项与图片示意图不符,排除,故选择B。23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是指秦朝末年项羽率领起义军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大败秦军;“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是指春秋后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掉吴国,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排除。24C解析: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后期铁农具、牛耕出现,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因此最为先进的生产工具是铁犁铧。
23、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5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元朝疆域辽阔,是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统治着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设中书省。简称行省制。C项符合题意;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推行的,排除A项;秦朝在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管辖的郡县制。排除B项;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排除D项;故选择C。二、材料综合题26(1)圆形方孔铜钱 小篆(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B【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示意图可知,前221年,秦朝统
24、一后,将圆形方孔铜钱做为法宝标准货币,将小篆做标解析:(1)圆形方孔铜钱 小篆(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B【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示意图可知,前221年,秦朝统一后,将圆形方孔铜钱做为法宝标准货币,将小篆做标准字体。(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这体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成为正统。(3)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等措施,从思想上巩固了统一,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故B符合题意。汉武帝不是开国皇帝,故A不符合题意;秦始皇焚书坑儒,故C不符合题意;科举制是隋朝开始
25、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7(1)商鞅;秦国;使秦国强大起来,国力大增,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基础。(2)孝文帝;内容: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作用:促进了我国解析:(1)商鞅;秦国;使秦国强大起来,国力大增,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基础。(2)孝文帝;内容: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作用:促进了我国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北方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经济的发展。(3)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需要魄力、能力与坚忍不拔的毅力;顺应历史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26、一些改革家为改革而献身,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今天的改革要吸取历史上改革的经验教训等。【解析】【详解】(1)由材料“史记商君列传记述战国时的一次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秦国实行商鞅变法的有关历史。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进行变法,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废井田,开阡陌,国际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国力大增,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基础。(2)根据材料二中的“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可知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根据“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可归纳出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
27、用鲜卑语;根据“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服”可归纳出穿汉服;根据“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可归纳出改汉姓;根据“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可归纳出通汉婚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巩固统治,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我国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北方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经济的发展。(3)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需要魄力、能力与坚忍不拔的毅力;顺应历史的改革,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一些改革家为改革而献身,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们;今天的改革要吸取历史上改革的经验教训等。28(1)奖励军功或废
28、除贵族世袭特权。欢迎理由:承认土地私有,保证地主的权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可以加官进爵(2)措施:迁都洛阳。表现: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将鲜卑族的解析:(1)奖励军功或废除贵族世袭特权。欢迎理由:承认土地私有,保证地主的权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可以加官进爵(2)措施:迁都洛阳。表现: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历史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畏艰难,勇于创新【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图片可知,在变法中,奖励军功、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根据所学可知,承认土地私有,保证地主的权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可以加官进爵,体现了地主阶级的利益。(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可知,这体现的措施是,迁都洛阳。根据所学可知,表现有,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这样,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增强了北魏的实力。(3)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它的现实意义有,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畏艰难,勇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