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知识点归纳完整版(学生教师).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511248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国论》知识点归纳完整版(学生教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国论》知识点归纳完整版(学生教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国论》知识点归纳完整版(学生教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国论》知识点归纳完整版(学生教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国论》知识点归纳完整版(学生教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六国论知识点归纳(完整全新学生版)班级 姓名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暴秦之欲无厌 (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义: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 )3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 )4此言得之 ( )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 )7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 )8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 )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10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1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 )12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 )13倘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 )14为国者无使为秦人及威之所劫哉 (

2、 )1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16思厥先祖父 ( )17暴霜露,斩荆棘 ( )18 洎牧以谗诛 ( ) 三、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3、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 )4、诸侯之所亡(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6、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7、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8、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9、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0、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 )11、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四、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 今义: 2思厥先祖父古义:

3、今义: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 今义: 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 今义: 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 今义: 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 今义: 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 今义: 8刺客不行古义: 今义: 五、解释一词多义(实词):1兵非兵不利( )而秦兵又至矣( )斯用兵之效也( )2暴暴霜露( )暴秦之欲无厌( )3事以地事秦(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犹犹抱薪救火(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良将犹在 ( )5终终继五国迁灭(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6始始有远略( )始速祸焉( )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并力西向( )8得较秦之所得( )此言得之( )然后得一夕安寝( )诚不得已

4、( )9或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0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1亡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12势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其势弱于秦( )六、解释下面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 子孙视之不甚惜,

5、举以予人(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而: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二败而三胜。(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其: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6、。(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其实亦百倍( )5之: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 )破灭之道也/诸侯之地有限,( )子孙视之不甚惜( )此言得之( )6与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战胜而得者( )六国与秦皆诸侯( )7则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国之所大欲( )六、判断下列句子是何种特殊文言句式:1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 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4至丹以荆卿为计(省略谓语,“至丹以荆卿【 】5 洎牧以谗诛。【

7、】6 赵尝五战于秦。【 】七、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译文: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译文: 3.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译文: 4.岂惩秦之祸,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译文: 5.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译文: 六国论知识点归纳(完整全新教师版)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2、当与秦相较,或

8、未易量 (当:通“倘”,倘若、如果)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义: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灭亡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都是3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它的实际情况4此言得之 适宜,得当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亲附6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招致7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运数8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两次 使退却9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遇10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以前假使1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既然(这样)那么12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决定13倘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判断14为国者无使为秦人及威之所劫哉 治理1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自取下策16思厥先祖父 厥:代词,其,他的,他们的17暴霜

9、露,斩荆棘 暴露、冒着18 洎牧以谗诛 到、等到三、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使亏损,使动用法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3、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作名,小的地盘 形作名,大的地盘4、诸侯之所亡亡:动词活用为名词,丧失的土地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名作状,按道理6、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名作动,坚持正义7、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8、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动,使退却,击退9、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形作动,坚持到底10、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侍奉 名作动,礼待11、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四、解释下

10、列句中画线词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今义:连词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五、解释一词多义(实词):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2暴暴霜露(动词,曝露

11、)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良将犹(副词,还)在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始速祸焉(副词,才)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8得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然后得一夕安寝(动词,获得)诚不得已(能够)9或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代词,有的人)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副词)10与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

12、亲近)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介词,跟,和)11亡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丧失,丢失,动词)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动词)12势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优势) 其势弱于秦 (势力)六、解释下面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作为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成为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介词,被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哉!治理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介词,被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 介词,因为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介词,用凭借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连词,才,表结果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连词,来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介

13、词,拿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介词,用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因为,介词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介词,用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介词,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表结果连词,相当于“而”,以致3而: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因而,表承接连词或表因果连词战败而亡,诚不得已表因果连词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表转折连词,但是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表修饰连词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表转折连词,却二败而三胜。表并列连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表转折连词,却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表转折连词,却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表转折连词,可是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承接

14、连词4其: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代词,指燕、赵二国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代词,它,代赵国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代词,自己的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代词,代六国其实亦百倍(它。指获得的土地)5之: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代词,它,代土地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 助词,的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的标志破灭之道也/诸侯之地有限,(结构助词,的。)子孙视之不甚惜(它,指土地)此言得之(代词,指上文说的道理)6与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交好附,动词。)与战胜而得者(介词,跟,同,表比较的对象。)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和,同,表并列。)

15、7则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连词,就。)则秦国之所大欲(连词,那么。)六、判断下列句子是何种特殊文言句式:1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判断句)2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3 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4至丹以荆卿为计(省略谓语,“至丹以荆卿(刺秦王)为计”)。5 洎牧以谗诛。(.被动句)6 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七、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

16、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3.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译文: 至于那些努力耕作奉养官府的,都是一些愚蠢而没有什么作为的人,虽然想反叛,但是没有人去领导他们,是六国所以能够有一时的安定而不立即灭亡的原因。4.岂惩秦之祸,以谓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邪?译文: 这难道是由于秦代祸乱的教训,以为单靠名位官职不能完全羁縻天下的人才,所以稍稍放宽一点,使他们或者能够从宾客中出头吗?5.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译文: 秦始皇当初想驱逐宾客,因为采用了李斯的建议才没有实行。并吞天下以后,就以为宾客已无用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六国论》知识点归纳完整版(学生教师).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