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试题汇总.docx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519456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文言文试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文言文试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文言文试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文言文试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文言文试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考文言文试题汇总文言文可以说是我国语文的精粹之一,那么作文中不可少的题目之一,文言文有知识点呢?下面跟一起来看个究竟吧!练习一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乃不知有汉竟然

2、2.翻译下面的句子。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太守立即(随即)派人跟随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3.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陶渊明在作品中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如果你是陶渊明,如何为自己辩护?要点:政治黑暗;寄托理想;报国无门。练习二【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乙】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且赵之于齐,隐蔽也,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注释】亲:指关系友好,亲近。却:退。隐蔽:指屏障。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神弗福也赐福,保佑。而齐不听但是,可是。 苏秦谓齐王曰对说,告诉。2.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答题卡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 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

4、齐国、楚国(共同出兵)救赵国。3.阅读【甲】【乙】两文,概括曹刿和苏秦在人物形象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要点:深谋远虑(或聪明智慧)练习三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2)夏水襄陵襄:漫上(3)不以疾

5、也疾:快; (4)属引凄异引,延长。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激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本文层次清楚,先写山,后写水;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四时景色。B.文中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雄起险峻、遮天蔽日的特点。C.“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写出了三峡水流的迅急。D.文章用“寒”“肃”“凄”“哀”数字,便将三峡秋季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4.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为了更好地宣传三峡,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写一则广告词。(要求:

6、体现三峡特点,朗朗上口,20字以内)广告语:连绵三峡奇景,敞开四季温情,三峡欢迎你!练习四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C )A.鸢飞戾天者:叫 窥谷忘反:“反”通“返”, 返回B.互相轩邈:比长远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

7、C.负势竞上:向上 横柯上蔽:在上面D.猿则百叫无绝:绝妙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3.下面对本文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D )A.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动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B.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C.本文构思精巧,开头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对富春江风光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赞叹,作为“文眼”统照全篇。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所见所感,从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

8、。4.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1)用原文。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清和水势迅猛的特点等。(2)用自己的话概括。如 :写水,采用动静结合和对照的写法,既写出了江水的静态美,也写出了江水的动态美,动静形成鲜明的对照,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写山,作者从视觉上写出了山的形貌,从听觉上写出了群峰中的各种声响,突出了山的生命活力;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不仅写了眼前所见之景,还触景生情,写了

9、作者的感慨。这些感慨用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厌弃尘俗、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等。练习五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

10、可告以天下之马。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九方皋相马,有删改)注:姓:指子孙。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牝(pn):母马。牡:公马。骊(l):纯黑色马。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A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B安求其能千里也 又安知天下之马C才美不外见 请见之 D

11、鸣之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鞭策它,不按准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前去寻找好马。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B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C甲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其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真不知马”。D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

12、到的马,想当然地认为这不是天下最好的马。4.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示例:我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方能有机会施展出来。如果没有一个懂人才,识人才的人,即便是千里马也会被埋没在社会中,无人问津。如果遇到识人才的人,那么也就能把自己的优点放大到最大。练习六【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

13、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年且九十( 将近) (2) 方磨铁杵 (正在 )(3)始一反焉(同“返”,往返 ) (4)媪自言姓武 (说 )2.【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 )A 且焉置土石 无陇断焉 C 以君之力 河曲智叟亡以应B 惧其不已 其如土石何 D 操蛇之神闻之 告之于帝3.翻译下面的句子。(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考文言文试题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