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县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552337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部分区县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天津市部分区县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天津市部分区县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 1 - 20202020 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初检测(六校联考)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初检测(六校联考) 语文学科试卷语文学科试卷 第第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3636 分)分) 一、 (一、 (1212 分)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元宵上市,让人们翘首以待的新年高潮到了元宵节。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 元宵节呢,恰好是皓月当空。春节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一副鲜红的春联,人们穿新衣、 戴手饰,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张灯结彩,男男女女都踏月、看灯,整条的大街像 是在办喜事,火炽而美丽。人们每每_地制成各样的冰灯,_,煞是好看。辛弃疾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2、那人却在灯火阑姗处的创作背景便是元宵灯节。在旧社会 里,过年是与迷信分不开的。腊八粥,关东糖,除夕的饺子,都要先用来放在佛龛前供养神 佛,神佛歆享之后再留给人们。除夕要接神,大年初二要祭财神,吃元宝汤(馄饨) ,现在大 家都不迷信了,特别值得提到的是现在的儿童只兴奋地过年,而不受那迷信的_。一 样的九洲同庆,以前,人们是托神鬼的庇佑,现在是要靠大家自己开创。春节向我们传递出 希望的讯息,一年之际在于春,美好的生活还需要我们砥砺前行,不负韶光。 1. 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供(gng)养 火炽(ch ) 翘(qi o)首以待 腊八粥 B. 煞是(sh ) 戴手饰 佛龛(

3、kn) 一年之际在于春 C. 歆(xn)享 馄饨(tun) 砥(d)砺 皓(h o)月当空 D. 阑(l n)姗 庇佑(b ) 九洲(zhu)同庆 不负韶光(sh o)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独出心裁 鬼斧神工 熏陶 B. 独出心裁 玲珑剔透 熏染 C. 标新立异 鬼斧神工 熏染 D. 标新立异 玲珑剔透 熏陶 【答案】1. C 2. B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 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适当拓宽阅读面,多积累词语,丰 - 2 - 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

4、,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 读错写错了。 A项,翘(qi o)首以待; B项,“戴手饰”应改为“戴首饰”,“ 一年之际”应改为“一年之计”; D项,“阑姗”应改为“阑珊”,“ 九洲”应改为“九州”。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关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 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 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第一组词语,标新立异:指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 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

5、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独出心裁:原来指诗 文的构思有独特之处,后泛指想出的办法或做工与众不同。此处用来形容人们制造冰灯,应 该用独出心裁。 第二组词语,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鬼斧神工:指 建筑雕塑的技艺精巧。此处用来形容冰灯的特点,应该用玲珑剔透。 第三组词语,熏染:多人的思想和生活习惯逐渐受到影响(多指不良的) 。熏陶:因长期接触 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此处与“迷信”相搭配,应该用熏染。 故选 B。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 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

6、功能、 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 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 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 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要利用好现有津蓟、津唐两个合作项目公司,建立互动协调机制,并全方位拓宽两地 港口企业战略合作领域和机制。 B. 春节期间,越来越多人选择到故宫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故宫电子门票在网络平台开售将 近两个多小时,预约人数就突破千万,再次刷新在线预约纪

7、录。 - 3 - C. 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它可以增强牙齿中钙的抗酸性预防龋齿不再发生, 但出于高氟地区, 长期喝浓茶的居民不适宜使用含氟牙膏。 D.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 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 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 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 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A 项,搭配不当

8、,“拓宽”和“机制”不搭配; B 项,重复赘余,“将近”和“多”都表示约数,应该去掉其一; C 项,否定不当,“预防不再发生”应为“预防再发生”。故选 D。 【点睛】语段中的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段,是查找病句的前提; 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 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 4.校园文化节上,文学社准备举办以某位作家为专题的展览。以下是该展览的版块标题:凌 绝泰山,一览天下旅食京华,针砭朱门渔阳鼙鼓,国破春望避乱

9、入蜀,草堂闲情缘 江出蜀,夔门秋兴下列语句也可以作为该展览版块标题的一项是() A. 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B. 漂泊西南,老病孤舟 C. 无题顿挫,接武诗圣 D. 忠君爱国,香草流芳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达应用能力。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先分析题干所提供的板块标题, 找到这些标题的共性,然后再进行选择。题干说这是以某位作家为专题的展览,考生可以借 助提供的板块标题判断出该人物是谁,然后再进行选择。分析所提供的五个标题来看,应是 与“杜甫”有关。出自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有关,也是杜甫初到京城时所作,暗合“旅食京华”;与杜甫的“国破山河

10、 在,城春草木深”有关;中的“避乱入蜀”“草堂”明显指杜甫;中的“出蜀”“夔门 秋兴”指杜甫的秋兴八首 。可见,这位作家应是杜甫。 A项,“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指李白; - 4 - B项,“飘泊西南,老病孤舟”,暗指杜甫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C项,“无题”“接武诗圣”指李商隐; D项,“忠君爱国”“香草”指屈原; 故选 B。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这不仅培养了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而且使中国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上自朝廷的军国大政,下至民 间的日常饮食,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有权威的制约因素。

11、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 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这就是说,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国先民把黍米放 在火上烧熟,把剖开的小猪放在火上烤熟,在地上挖个坑贮存水,用双手捧着水来喝,用草 扎成的槌子敲打地面当作鼓乐,好像用这种简陋的生活方式便可以向鬼神表示敬意,从而得 到神的庇护和赐福。这样,最原始的祭礼也就由此产生了。 礼记中认为原始的礼仪行为就 是从人们的饮食活动中产生的,这便是所谓的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人要吃喝,以为神也离不开食物,所以要将自己的食物也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中国的 先民们想通过这种简单的仪式向神灵表达虔诚的崇拜心情,而当这种纪

12、念仪式逐渐定型化, 并取得较为固定的社会意义时,原始的礼便有了自己的雏形。这里,我们将污尊而杯饮 之类的仪式称为原始的礼,主要是肯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种源于饮食的祭礼,是中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的文化创造。中国先民是按照人要吃饭 穿衣的观念来构想诸神灵的生活的,以为祭祀就是让神吃喝,神吃好喝好以后才能保证大家 平安。所以,礼与解为甜酒的醴字,音既相同,意义也有相通之处,亦非巧合。人 们通过饮食来祭祀神,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关于礼的起源,国外的一些学者也有浓厚的兴趣,其中以英国学者威廉罗伯逊史密 斯的观点影响最大。史密斯认为,图腾制是由一种叫图腾餐的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

13、图 腾餐是神与神的崇拜者之间共餐,共餐的意思就是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进餐。共餐 本身就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世界上许多民族礼的起源大都与饮食有关,这对于理解中国礼的 起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可以说, 礼记 中的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与史密斯的共餐 制的说法有相似之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关于礼的起源的认识与实践是十分类似的。 他们都认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莫过于吃的是同一锅饭,如中国先民们就将那种分立 门户、自成一体的做法,视为另起炉灶、感情淡薄的表现,因而饮食筵宴就成了中国人联络 - 5 - 感情、增进友谊的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各种饮食礼节也就产生了。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5. 下列关于“礼

14、”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中国古代社会,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的“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有权威 的制约因素。 B. “礼”最初产生于人们的饮食活动,先民们通过毫无保留地向神奉献自己的食物,来请求 神的庇佑。 C. “原始的礼”指的是“污尊而杯饮”之类的仪式,它肯定了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D. 关于“礼”的起源,世界上的许多民族与我国的看法完全一致,如英国学者威廉罗伯 逊史密斯的“共餐”制之说。 6.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民高尚文雅、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以及中国“礼仪之邦”的美誉都来源于源远流长 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B. 礼记礼运

15、中记载,我国先民“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来表达对鬼 神的敬意。 C. 中国先民向神灵表达虔诚的崇拜心情的简单仪式逐渐定型化,并取得较为固定的社会意义 时,原始的礼便逐渐形成了。 D. 世界上许多民族对礼的起源的认识与实践十分相似,这对理解中国礼的起源有一定的参考 价值。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古代社会里,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活动,无不是在“礼”的规范下进行的,所以说, “礼”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B. 我国先民顺应自然生活,并且按照人类要吃饭穿衣的观念来构想诸神灵的生活,从而创造 了祭礼文化。 C. “礼”与解为甜酒的“醴”字不但音同

16、,意义也有相通之处,这种巧合,表现了中国先民 重视现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 D. 中国人并不赞同分立门户、自成一体的做法,而是十分重视饮食筵宴,并将其作为联络感 情、增进友谊的主要手段。 【答案】5. D 6. C 7. C 【解析】 - 6 -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题目。D说法过于绝对。“从而可以理解中国礼的起 源”,原文“这对于理解中国礼的起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C 未然变成已然。原文说的是“原始的礼便有 了自己的雏形”,而不是“逐渐形成”。 点睛:做归纳和筛选信息的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

17、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 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原文和题干可知,此题 中 B 项,“原始的礼便逐渐形成了”说法错误。由原文第三段“原始的礼便有了自己的雏形” 可知未然变成已然。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 词语。 【7 题详解】 试题分析:C “这种巧合”与原文不符,原文是“亦非巧合”;另外“表现了中国先民重视现 实和生命的原初心理”的是人们通过饮食来祭祀神”而不是“这种巧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叶嘉传 (宋)苏轼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 焉。尝曰:吾植功种

18、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茂先葬郝源,子 孙遂为郝源民。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 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敕建安太守召嘉, 给传遣诣京师。 郡守始令采访嘉所在,命赍书示之。嘉未就,亲至山中,为之劝驾,始行。天子见之, 曰:吾久饫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 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 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 骨,臣不辞也。上笑,命以名曹处之,又加枢要

19、之务焉。 上敕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与之同事。欧阳疾嘉初进有宠, 计欲倾之。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上为责欧阳,怜嘉,视其颜色,久之,曰:叶 - 7 - 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矣。遂引而宴之。少顷,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 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 书曰:启乃心,沃朕心。 嘉之谓也。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由是宠爱日加。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 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嘉正色曰:陛下必欲甘辞利口然后爱耶?臣言虽苦, 久则有效。陛下亦尝试之,岂

20、不知乎!上因含容之,然亦以是疏嘉。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苶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 遂恩遇如故。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 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多然风味 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闽之居者又多,而郝源之族为甲。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 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选自东坡全集 有删改) 【注】叶嘉:叶之嘉者,指茶叶。陆先生:陆羽,唐朝人,著茶经 ,被后人称为“茶 圣”。传:传车,驿站的车马。 8.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

21、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久饫卿名 饫:饱。指所闻已多 B. 计欲倾之 倾:倾慕 C. 命赍书视之 赍:拿来 D. 神苶思困 苶:疲倦 9.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我其 试哉 其 孰能讥之乎 B. 必槌提顿挫之乃 可 以其乃 华山之阳名之也 C. 嘉之 谓也 臣之 壮也 D. 上以 不见嘉月余 以 其无礼于晋 10.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是 A.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多/ 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 B.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

22、多/ 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 C.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多/ 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 - 8 - D.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多/ 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 11. 下列语句,全都直接表现叶嘉美德的一组是 容貌如铁,资质刚劲 养高不仕,好游名山 粉身碎骨,臣不辞也 劳于万机,神苶思困 为之起立,颜色不变 其气飘然,若浮云矣 A. B. C. D.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叶嘉出身布衣,从小树立气节操守。因品行出众被皇上征召

23、入朝,在朝中他宠辱不惊,气 度非凡,敢于直谏,忠心报国。 B. 文章开篇介绍了叶嘉的家世,他的原籍是福建,祖先曾居上谷,曾祖父茂先迁居武夷,死 后葬在郝源,从此茂先的子孙都成了郝源人。 C. 苏轼为叶嘉作传,目的在于表达自己对高洁刚正、恬淡飘然的品格的追求,同时也通过对 叶嘉生平的叙述,劝诫人们对名利不必汲汲以求,而应功成身退。 D. 本文表面写人,实际写茶叶。通篇无一“茶”字,却又无处无茶,从茶的历史到茶的采摘、 制作、品质、功效,其中蕴含着丰厚的茶文化内涵。 13.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 (2)嘉虽见侮,为之起立

24、,颜色不变。 (3)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 【答案】8. B 9. D 10. A 11. D 12. C 13. (1)于是游学并拜见陆羽先生,先生认为他与众不同,为他写下了记录他特点的文章,并在 后世中流传。 (2)叶嘉虽然被羞辱并因此而站起来,但容色并未改变。(3)你专管我的喉舌, 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受得了呢。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 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应结合具体的 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B项,“计欲倾之”的“倾”是“倾轧”“排

25、挤”的意思。 故选 B。 - 9 -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 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 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 A项,前者是副词,“可要”,表示期望;后者是语气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B项,前者是副词,“才”;后者是动词,表判断,“是”。 C项,前者是助词,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意思是“说的就是叶嘉啊”;后者是助词,用于主 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项,两个都是介词,表原因,“因为”。 故选 D。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

26、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 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 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 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 用排除法做题。划线句的翻译是:评论说:现在姓叶的分散在天下各地,他们都不喜欢住在 城邑里,只喜欢住在山中。住在福建中部的,一般是是叶嘉的后代。天下姓叶的虽然很多, 可是德行馨香被世人看重的, 都比不上福建这里的。 “散居天下”是状中, 中间省略了“于”, 应是“散居于天下”,中间不可断开,排除 BC;“为

27、世所贵”中“为”表被动,意思是被世 人看重,中间不可断开,排除 D。 故选 A。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需要对每 一句的意思理解到位,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体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是描写叶嘉外貌的句子;是描述叶嘉的曾祖的个性爱好的句子;是写皇帝忙于政务, 心力交瘁的句子;是皇帝评价叶嘉气质的句子,说他是真正的清白之士。以上句子都不能 体现叶嘉的美德。而是叶嘉在皇帝面前的表态,体现他忠心耿耿,大义凛然,不惧生死的 美德,是叶嘉受辱之后的表现,体现他镇定自若,宠辱不惊的美德。 故选 D。 【12 题详解】 - 10 - 本题考查

28、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 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 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 识。 C项,“劝诫人们对名利不必汲汲以求,而应功成身退”在文中没有体现,文末苏轼说“然其 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意思是要学习他正直的本色、苦苦劝谏的 精神,尽心尽力报效国家、不替自己考虑的品行,这是作者最主要的写作目的。整篇文章无 论是从叶嘉的经历还是从他作者的论述中,都没有体现“功成身退”的观点。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

29、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 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 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1)游,游学;奇,意动用法,认为他奇特(与众不同) ;传于时,状语后置,应是“于时 传”,在当世流传。 (2)见,表被动,被;为,因为;颜色,古今异义,容色。 (3)司,作动词,掌管;逆,忤逆;堪,忍受。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 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

30、不离篇”。 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 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 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 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叶嘉,福建人。他的先人住在上谷。曾祖父叫茂先,修养高尚却不去做官,喜欢游览名 山。到了武夷山,茂先很喜欢它,于是就在这里安了家。曾经说:我培植功德,虽然不被时 人所采用,然而会给后世留下清香,我的子孙后代一定会在中原地区兴盛起来的。叶茂先 安葬在郝源,子孙于

31、是都成为郝源人。 到了叶嘉这一代,他年轻时就注重培养好的气节品行。有人劝他练习武艺。他说:我应 - 11 - 该成为天下英武之人的精华,扛一支枪举一杆旗,哪里是我做的事呢?于是游学并拜见陆羽 先生,先生认为他与众不同,为他写下了记录他言行的文章,并流传于当时。皇上读了介绍 叶嘉的文章,认为他很好,下令建安太守征召叶嘉,并提供驿站的车马送他到京城来。太守 开始派人查访叶嘉的住处,让人拿出皇帝的诏书给叶嘉看。叶嘉没出来,郡守亲自到山中, 劝说他,才登车出发。皇帝看到了叶嘉,说: “我很久以前就听过你的大名,只是不了解你的 真实情况,我一定要试试看。于是就回头对大臣们说: “我看叶嘉外貌像铁一样,禀

32、性刚劲, 难以急用,必须用棰子不断敲打捣碎才可以。就用话来吓唬叶嘉:砧板斧子在你面前, 锅鼎就在你的背后,将用来烹煮你,你觉得怎么样?“叶嘉情绪高昂地吐了一气,说:我只是 住在深山密林的卑贱之人,有幸被您选用到这里,能够造福他人,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会 推辞。皇上听罢笑了,吩咐人把他作为有声望的人物来安排他,又让他掌管机要事务。 不久,皇上下令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和叶嘉共事。欧 阳高嫉妒叶嘉刚一做官就得宠,谋划着要排挤他。叶嘉虽然遭受羞辱,并因此而站起来,但 容色并未改变。皇上为此责备欧阳高,爱怜叶嘉,看着他的脸色,过了好一会儿, 说:叶 嘉确实是清白之士,他的清气

33、飘然如白云。于是邀请并设宴款待他。过了一会儿,皇上高 兴地咂了咂舌头,说:起初我看到叶嘉时并没有多少好感,久久体味他的话,却特别让人珍 爰,我的精神不知不觉就轻松而清醒了。 尚书 说敞开你的心扉,滋润我的心田,说的 就是叶嘉吧。于是封叶嘉为钜合侯,位居尚书,并说:尚书是专管我的喉舌的。从此叶 嘉更加受到皇上的宠爱。 后来因为在花园侍宴,皇帝饮用过量,叶嘉苦苦劝谏。皇帝很不兴,说:你专管我的喉 舌,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受得了呢。就唾弃他,命令侍从把他打倒在地上。叶嘉 严肃地说: “陛下一定要那人甜言蜜语口齿伶俐,这样才喜欢他吗?我说的话虽不好听,时间 久了却有好处,陛下尝试一下,不就知道了

34、吗?皇上于是宽恕了叶嘉,然而也因此疏远了他。 叶嘉仕途不顺之后,就隐退回到福建中部。皇帝因为一个多月没有看到叶嘉,又在国事 上操劳受累,神情倦怠思维困顿,很想念叶嘉。就下令把他召来,还像以前一样恩宠他。过 了一年,叶嘉请求让他告老回乡,皇帝说: “钜合侯,对我可真是尽忠了。就封赐爵位给他 的儿子。又下令郡守选择他家族中品行优良的弟子,年年推荐给朝廷。 评论说:现在姓叶的分散在天下各地,他们都不喜欢住在城邑里,只喜欢住在山中。住 在福建中部的,一般是是叶嘉的后代。天下姓叶的虽然很多,可是德行馨香被世人看重的, 都比不上福建这里的。叶嘉以平民百姓的出身受到皇帝礼遇,被封为彻侯的爵位,位居八大 职位

35、的行列,可说是相当荣耀了。可是他正直的本色、苦苦劝谏的精神,尽心尽力报效国家、 - 12 - 不替自己考虑的品行,那是很值得学习的。 第第卷(笔答题卷(笔答题 114114 分)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梅花 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描写了梅花生长的环境竹林深处,“一径苔”写出人迹罕至之感。 B.颔联用拟人手法,写它羞于与向阳之雪为伍,耻于向东风自荐,表现其孤高傲岸的品格。 C.颈联写梅花不管是长在野桥

36、边还是长在深谷中,都是自生自灭,写出了它的随遇而安。 D.诗人咏梅,既是赞美梅花,也是托物言志,表达了对美好情操的向往之情。 (2)赏析诗歌尾联。 【答案】 (1)C (2)尾联的意思是;醉酒之后不要睡在庭前的梅树下面,因为我担心风一旦吹过,被吹落 的梅花会被我玷污了。尾联是虚写或想象,是在前三联赞美梅的高洁、隐逸、生命力顽强 之后,写自己面对梅产生的敬重之情。 【解析】 【详解】 (1)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 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

37、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 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 “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随遇而安”说法有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有的梅树长在野桥旁,无人管理,任随明 月做了它的主人;有的梅花长在寒谷中,只要有根在,到了春天依然会抽枝吐蕊。表达了诗 人对梅花远离尘嚣、自由自在、清高疏放、执着坚贞、百折不回品性的赞美。 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诗句的鉴赏评价能力。赏析诗句,首先应该翻译出该句的意思,然 - 13 - 后分析其运用的手法,最后结合情感分析表达效果。 尾联的意思是:醉酒之后不要睡在庭前的梅树下面,因为我担心风一旦

38、吹过,被吹落的梅花 会被我玷污了。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诗人担心吹落的梅花被自己玷污,是因为在诗人心中个, 梅花是高洁无暇的,所以尾联是在前三联赞美梅的高洁、隐逸、生命力顽强之后,写自己面 对梅产生的敬重之情。 【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 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 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 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

39、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 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渺沧海之一粟。 (2)吾所以此者,_。 (3)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4)_,策扶老以流憩。 (5)映阶碧草自春色,_。 (6)_,梦入芙蓉浦。 【答案】 (1). 寄蜉蝣于天地 (2).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 者 (4). 时矫首而遐观 (5). 隔叶黄鹂空好音 (6). 小楫轻舟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

40、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 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 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 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 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蜉蝣、 矫首、遐观、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 14 - 庄重 朱以撒 在绿树掩映的弘一法师骨塔前,时光的力量已经渗透到旁边巨大的山石上每一个 游客

41、都可以看到深深勒入石上的悲欣交集四个字,斜阳照在上边,又是一年深秋了,这 四个字在萧瑟的松声里会诉说一些什么?它的含意太飘渺了,一些场景被放置在过去时上, 把玩之下只能听到远来的风声。我想起来了,当时的情景也是在深秋,就要进入那个理想状 态的世界了,法师挺着病体,已知未来。墨色在干裂的秋风里粘稠了,不是十分滋润,法师 要来了纸笔,蘸满墨,闲闲澹澹地落下。字型依旧是清癯修长,像法师此时的一道影子。弟 子们在旁屏息敛声,四周死一般岑寂,法师清瘦的面容和深陷的双目,流露出欣慰和平静之 光所有的感受都简化了,浓缩在这四个大字里。当笔轻轻搁下时,暮色已然卷进了高墙。 我通常把这种寂静肃穆下的场景归于庄重

42、。是的,怀揣庄严和深重,这种心情让人速长几岁。 人生的一些场景如果不懂得庄重,心就总是悬浮无着。 来到这个省会城市的初期,我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开始了没有人管束的大学 生活。我忙着读书写字,不知道这个城市的走向,对这个城市的习俗浑然无觉。一个清晨, 从铜管乐的吹奏声中醒来,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天,我伸着懒腰循声走去,婉转的花 儿与少年在晨风里飘荡。接下来我吓了一跳,原来是办丧事这是我第一次从侧面见到 这个城市对远走的人的送别方式。后来,人陆续地到来,花圈慢慢地铺排展开,就有些人开 始坐着喝茶抽烟、聊天说笑。这样的人多起来,气氛就有些变。庄重的场合一旦不庄重了, 对其他人来说是一种隐痛,

43、也使场景滑稽起来,模糊了主题。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像树,一棵树倒下的时候,内部昭 示了它生前隐藏的秘密。人的内部没有年轮,他的出生日就成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记录满 月、周岁、每年的生日,仪式落满了俗世的尘埃,却郑重其事地举行着。一个人辞别这个世 界,仪式的庄重是不亚于出生的。凄美的清明,春雨滋润,空气中布满潮湿,无数的祭奠仪 式。我想这就是一种转换,一个人到来了,一个人远去了,他们擦肩而过,都郑重其事。 唯有心真正地投入,庄重的神情才会浮现。对于庄重的感受,最初是一个人给予我的。 她就是我的二姨。自幼残疾使她对生活倍加珍惜,在她有生的日子里,她的善良、宽容和博 爱让邻里无不称

44、赞。每次用餐前,我见她闭目默祷,然后,徐徐用箸。她感谢上天给予的一 日三餐的美食,细嚼慢咽,庄重的神情下用心品尝。其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城市居民生 活的低谷,日子贫瘠粗砺。粮店凭票证供给的陈年老米,淘米时一片浑浊,入口时一股酸气、 霉味;配搭的玉米粉、洗去淀粉后如树皮的地瓜片,令人难以下咽。她常年的胃痛加剧了, - 15 - 却仍然吃得那么香甜,如甘饴入口,点滴不曾遗漏。吃饭时不要说话,二姨如是说。这里的 道理是什么呢?后来,我悟出来了,它不纯是生理卫生意义上的,主要是心灵感应上的 安静,有益于用心地品味造物主的赐予,心怀感恩。 在离开家乡之前,我一直被这种庄重的神情影响着,远离家乡的日子里

45、,它不断涌出 来。我最喜欢的还是独自用餐,慢条斯理,从容不迫。像二姨那样,我品尝到了大地的芳香。 布莱克说:从一粒细砂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鲜花便是天堂这看里肯定有心的 投入,不是任何人用眼一瞥就可以那么轻易地感受。 庄重的高级形式乃是敬。还是引朱熹的话来展开,不要放肆,不要戏慢,整齐严肃, 便是主一,便是敬( 朱子语类 ) 。敬天地、敬社稷、敬祖宗、敬人伦,都是有道理的。人 不是独立不倚的存在,连绵而下的遗传、血缘使人与这个世界的前前后后充满了联系。庄重 的举止,使自己的心得到妥帖的安顿。不过,生活中这样的举止毕竟太少,无任何敬畏、禁 忌,轻浮、放荡、粗野把更多时间与空间充塞了。在这个越来越娱

46、乐化的世界里,戏说正在 迅速消解着庄重;失去了敬,怀旧、伤春、悲秋、闺怨、别离这些恒久的主题,也会渐渐变 得轻浮起来,甚至沦为世俗。 放下书本,夜幕降临的时刻走到城市高处,在闪烁着艳丽的灯影里,我看到一个城市 在娱乐中漂浮无定。这个城市早年生长过许多慷慨激昂的人物,我对他们是怀有崇敬之情的, 把这些英灵看成城市的骨骼。他们的历程伴随着苦难与雄心,每一个人要被考证或阐释,都 可以带出与之相伴的那段沉重的时光。可惜没有噱头。他们的故居此时大门紧闭,黯淡 无光,本该让城市所铭记的人,在娱乐声色中,渐渐被遗忘了。一个时代不庄重了,戏说搞 笑如潮水浸湿了我们的生活,日子肯定浮华起来。时光如果像一盘不变质

47、的录影带就好了, 它可以倒卷,让我们看到一些凝重严峻的细节,包括每一个眉眼里那些值得崇敬的东西。 那么,自问:你,在什么时候显得稍稍庄重一些呢? 庄重,它所持有的庄严、深重的气息,令今日的生命感到难以承受之重。太多的娱乐 色彩,冲淡了我们生命中原有的厚实部分,阻止我们顺利追求一些本质的东西。在初秋的树 干上,我看到夏日遗留在上边的三五蝉壳,风吹过来,微微作响。主人扔下它们远去,此时 恍若三五空屋。 1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来省会初期,作者租住在城市边缘的老房子里,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城市的习俗。 B. 繁华的生活让城市的人们沉溺于娱乐,失去庄重之心,所以作者渴望回

48、到艰难的过去。 C. 作者认为人生需要各种仪式,在遵循这些仪式的过程中,人就能体会庄重,懂得敬畏。 - 16 - D. 食物难以下咽,二姨却以庄重的神情用心品尝,甘之如饴,因为她对造物主心怀感恩。 17. 从全文来看,作者笔下的“庄重”表现在哪些方面? 18.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作者引用朱熹的话有怎样的作用。 19. 赏析尾段划线句子。 【答案】16. D 17. 面对生命的到来或逝去,持有最基本的肃穆、郑重之情;面对艰苦 的生活、坎坷的命运,依然保持感恩之心;面对天地间的诸多人事,保持敬畏之心;对 于已逝的英灵,要永远铭记与崇敬。 18. 朱熹提出“敬”的重要性, 作者以此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庄重的高级表现是一种敬畏之 心。引朱熹的话,既是对上文“庄重”表现的总结深化,也引出下文即对当代人缺乏敬 畏之心、世界越来越娱乐化的反思与批判。 19. 比喻/以景结篇通过蝉脱壳生动写出了现代人丢掉了人应有的庄严深重, 丢掉了生命的 厚重,放弃对生命本质的追求。卒章显志,深化主旨表明作者对庄重的敬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天津市部分区县2020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