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柏拉图的理想国家思想()并非纯粹的空想,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对世界政治和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人们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认为哲学家只要具备充足的哲学知识就可以了A B C D 2.现在,我国提倡“以德治国”,而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以德治民”的主张。这说明()A “德治”将要取代“法治”B 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C 时代发展了仍须遵循一致的道德准则D 对传统文化必须绝对予以肯定3.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自己的“中庸之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在政治上是
2、 ()A 反对民主制的激进派 B 反对奴隶制的激进派C 温和的民主派 D 激进的民主派4.“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这一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是()A 因材施教 B 有教无类 C 温故而知新 D 三人行必有我师5.“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三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哪一学说 ()A 政治学说 B 教育学说 C 伦理学说 D 逻辑学6.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以渎神罪判处苏格拉底死刑。这一历史事件()A 使柏拉图开始关注雅典民主政治B 充分暴露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C 助长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成见D 导致雅典民主政治走向
3、全面衰落7.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尊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尊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A 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B 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C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D 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8.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理念论C 逻辑三段论 D 美德即知识9.御医之家的出身对亚里士多德的影
4、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 使其有机会出入王宫,接触广泛的文化知识B 为其一生中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物质基础C 使其具有良好的古代生物学、生理学素养D 为其将来的从政打下良好的基础10.春秋时代社会动荡,名分紊乱。孔子认为纠正这一社会时弊的途径是( )A “兼爱”“非攻” B “无为而治”C “克己复礼” D “法不阿贵”11.下列孔子的言论,反映其“礼”的思想的是()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过犹不及”C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 “有教无类”12.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这句话表明他和柏拉图之间存在分歧,他们在哲学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A 人是否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B 现实
5、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C 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 D 人是否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13.“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下列各项中与该对联所写历史人物主张无关的是()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14.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A 敢于挑战权威 B 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C 忘恩负义 D 求知欲强15.“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下列对这一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古
6、典人道主义性质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主张“君轻民贵”,实行仁政A B C D 16.在中国历史上,孔子一再被“神化”,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孔子又被抓住保守的一面,进而被“鬼化”。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A 仁者爱人 B 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C 克己复礼 D 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17.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一项是( )A 其轻利倾向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C 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 D 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18.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自己的“中庸之道”,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他
7、在政治上是()A 反对民主制的激进派 B 反对奴隶制的激进派C 温和的民主派 D 激进的民主派19.柏拉图的哲学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主要是由于他认为()A 理念先于物质存在 B 物质先于理念存在C 世界由两部分构成 D 实质与现象无区别20.论语八佾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照周礼,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八列舞女)的礼乐,可是,到了春秋时期连鲁国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对此,孔子很是感叹!这说明,孔子政治思想中的“礼”,是()A 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 B 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C 春秋时期的社会秩序 D 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21.柏拉图心中理想的国家,由三个
8、等级的公民构成:统治者、武士、劳动者。他认为统治者应该具有()A 自制之德 B 勇敢之德 C 智慧之德 D 服从之德22.理想国是柏拉图影响最大的著作,他在该著作中所探讨的主要问题是()A 什么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民主国家B 什么样的国家才是真正的富裕国家C 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D 一个国家如何才能实现强大23.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曾在阿卡德米建立学园,英语“科学院”或“研究院”(academy)一词就来自古希腊语阿卡德米,这突出地说明()A 英语中的许多词来自希腊语B 柏拉图学园对后世影响深远C “科学院”和“研究院”的本意相同D 古希腊语的许多词语在逐渐消失24.下列关于柏拉图的叙述不正确
9、的是()A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出生于雅典B 柏拉图的著作中国家篇影响最大C 柏拉图师从亚里士多德D 柏拉图在雅典创办学园,收徒授课25.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有类似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庄子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15.0分,共75分) 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亚里士多德的研究都是从大量收集材料开始,经过严密的分析、概括、推理,最后才得出结论。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材料二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在于创立了逻辑学
10、。逻辑学是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亚里士多德把它看作哲学的一部分,提出归纳与演绎两种方法。前者由个别到一般,后者由一般到个别,逻辑思维的重点在于后者。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之中。请回答:(1)材料一所反映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借鉴?(2)材料二为什么认为逻辑学是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哲学贡献?(3)材料二中“这种思维方式”具体是指哪种方式?试举一例进行说明。27.阅读下列材料: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对后世影响很大。他富有政治理想并亲身加以实践,但未获成功。他创立了一所学校,使它成为思想的“集散地”。他提出理念论,在人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请回答:(1)中年柏拉图具有怎样的
11、政治理想?他是怎样实践的?为什么未获成功?(2)柏拉图学园有哪些特点?(3)柏拉图理念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8.东西方的先哲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世界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大同世界,关键就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就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弘扬和推行仁政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因此,孔子主张要自觉修行德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有关教育的理念和思想,重点论述了重视儿童道德教育、注重人的品德培养和以“善”为最高
12、目的的教育理念。材料二 孔子主张学习要通过闻和见,要直接接触外界事物,通过阅读书籍来达到博学。他说:“见而识之”,就是要多见,并且要把所接触的外界事物记忆起来。柏拉图认为“学习即回忆”,主张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他认为,人在出生前就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后,知识被遗忘,通过接触感性事物,人们就可以重新回忆起被遗忘的知识。以上材料均摘自论孔子与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异同(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和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相同点。据材料二说明孔子与柏拉图学习观的不同。(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他们观点的认识。30.阅读下列材料: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
13、法国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请回答:(1)指出孔子的身份地位。我们研究孔子主要依据什么资料?(2)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他的观点在当时为什么不受重视?(3)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在柏拉图的思想里,一个哲学家应具有各方面的知识。谁想成为政治家、立法者,最好先去学习哲学。说法太绝对,不选。2.【答案】
14、B【解析】A、D两项的表述错误,C项与题干的表述不符。儒家思想在我国流传了两千多年,在新时期,提倡“以德治国”主要是吸取儒家思想的优良传统。3.【答案】C【解析】“中庸”反对的就是过度和不及,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有三个选项带有“激进”,由此可判断出正确答案为C项。4.【答案】B【解析】不论出身贵贱,不论贫富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符合有教无类的含义,故选B。5.【答案】D【解析】亚里士多德提出著名的三段论,将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题干中的材料正符合了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6.【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不完整表述式单选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现象的准确认识,解答的关键是明确
15、苏格拉底之死对柏拉图的影响。苏格拉底之死反映了雅典民主政体实质上是奴隶主专政的一种手段,进一步助长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成见,故C项符合题意;A项是青年柏拉图的活动,B项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结局相关,D项与苏格拉底之死没有直接关系。7.【答案】A【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中“历代君主”说法太绝对,从题干材料中无法得出此结论,故A项说法不对。8.【答案】B【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材料中“乌托邦”“最早”等信息,“乌托邦”是一种政治观点,即“不能实现的愿望或计划”,对应古希腊哲学家的政治观点应是指柏拉图的“理想国”;依此判断,理念论也与柏拉图对应,是其哲学观点,故B项正确。A项是普罗泰格拉的思想;C
16、项由亚里士多德提出;D项是苏格拉底的思想。9.【答案】D【解析】亚里士多德一生主要从事理论研究,在思想文化领域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而不是从政。10.【答案】C【解析】孔子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避免社会动荡,名分紊乱,是站在日益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11.【答案】C【解析】A项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体现;B项体现的是中庸的主张;D项是孔子的教育主张。C项主张贵贱有序,是礼这一主张的反映。12.【答案】B【解析】哲学方面的主要分歧关键是“唯物”与“唯心”的区别。柏拉图是古代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亚里士多德则“接近了唯物主义”,其主要分歧就是体现在承认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13.【答案
17、】D【解析】解题时注意逆向思维。根据材料中的信息“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可判断描述的人物应该是孔子。A、B、C三项都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故可排除。D项是老子的名言,与孔子主张无关,符合题意。14.【答案】A【解析】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思想既继承又突破,B项不准确,而且题意反映的是亚里士多德追求真理、敢于挑战权威的个性。15.【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式单选题,主要考查孔子思想主张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解答时应注意结合必修3的有关内容进行思考。“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向百姓征收重税,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故C项符合题意;“君轻民贵”作为中国早期民本主
18、义的思想基础,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的,故排除含的选项。16.【答案】C【解析】本题要求正确理解孔子思想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其中“克己复礼”的思想要求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实质是承认等级制度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的斗争,带有保守性。1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运用能力。“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指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是否有利可图。结合所学知识,战国以来才强化君主专制,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不符合史实,故答案选B。18.【答案】C【解析】依据题意中的“中庸之道”。可知亚里士多德应属于中间派,即温和的民主派。19.【答
19、案】A【解析】柏拉图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因而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20.【答案】A【解析】礼乐制度上的规格是依据等级制度确定的。孔子的“礼”属于政治思想,侧重于社会秩序的构建。从材料来看,是对春秋时期的社会秩序极端不满。2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再认与再现能力。A项与劳动者有关;B项属于武士;C项是对统治者的要求;D项不属于任何一个等级。22.【答案】C【解析】柏拉图的理想国讨论了一个伦理学主题“什么是正义”,认为政治应建立在伦理之上。23.【答案】B【解析】阿卡德米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也是欧洲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事件。后世西方各国的学术研究院
20、一直沿袭它的名称,这充分说明柏拉图学园对后世影响的深远。24.【答案】C【解析】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2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亚里士多德强调既要避免怯懦,又要避免鲁莽。孔子有“中庸”的思想。26.【答案】(1)借鉴:注重对材料的收集;注重对事物的观察和研究;注重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和推理;注重进行科学分类。(2)原因:逻辑学作为一门工具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3)具体方式:简单演绎逻辑,即三段论推理。举例:大前提所有动物都会死;小前提所有人都是动物;结论所有人都会死。【解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一中“大量收集材料”等信息,从材料收集、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概
21、括。第(2)问实质考查逻辑学的作用和地位,可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第(3)问中的“具体方式”应依据材料中“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之中”进行判断,“举例”应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等构成要素。27.【答案】(1)理想国。三次游历叙拉古,希望改造僭主为“哲学王”,最终失败。根本原因是理想国的设计不符合现实政治的需要。(2)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重视自然科学知识;轻松的对话式教学。(3)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解析】28.【答案】【解析】一生简评可据其主要贡献分析,相似之处据其思想主张来归纳分析。29.【答案】(1)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部分,重视道德教育孔子认为学习
22、应从外界获取知识,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把外界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柏拉图认为学习就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2)孔子强调从外界获得知识,容易形成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知识的系统性,但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柏拉图的内在的回忆说,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但容易导致知识的零散和不系统两者取长补短为最佳教学方法【解析】第一问的相同点在材料一中可直接归纳出道德教育、学习观的不同把握“孔子主张学习要通过闻和见,要直接接触外界事物,通过阅读书籍来达到博学”、“柏拉图认为“学习即回忆”,主张学习并不是从外部得到什么东西,只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归纳即可。第二问的认识注意把握孔子是
23、教师主导、而柏拉图则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即可。30.【答案】(1)孔子是春秋末期人,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要依据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2)“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维护周朝之“礼”,主张贵贱有序。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仁”、“礼”思想适应封建社会伦理道德观,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但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其主张距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遭到统治者的冷落。(3)孔子在政治上强调以民为本,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他要求人们注意自我修养、尊老爱幼、尊师重贤、富有爱心、言必行、遵守社会公德、学习上不耻下问、温故知新、积极进取的处世精神等都体现他对治国和社会生活的深刻智慧和优秀价值,其思想精华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也为现代文明提供了汲取的营养。【解析】本题考查孔子身份地位和思想主张,以及其思想主张的现实意义。解答主要根据所学知识全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