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镇江市教育局和润州区教育局相继出台了 镇江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基本要求和润州区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安全管理规范要求,可能我们有的幼儿园在园本培训的时候也开展过相关的学习,今天我们再次重温这个话题,是希望我们每一个年轻的教师都能非常明确的知道在幼儿的在园一日时候里我们老师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做。幼儿的一日时候包括:第一部分:生活活动生活活动:指满足幼儿生命基本需要的活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与人交往、自我保护等能力和规则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包括:入园(晨检)、饮水、盥洗、餐点、入厕、睡眠、离园等环节。基本要求:1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建立科学的一日生
2、活常规,既有利于形成集体生活秩序,又能满足幼儿个体的合理需要,不强求一律、整齐划一。2.引导、支持和鼓励幼儿参与生活规则的建立,要满足幼儿受保护的需要和独立的需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3组织和指导幼儿的生活活动,要进行充分的预设和准备,减少不必要的等待,避免隐性和显性的时间浪费。4确保幼儿生活活动安全;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入园: 1. 值班教师在规定时间准时到岗,认真组织好已入园孩子的活动。严禁出现空岗、离岗现象,不得在幼儿面前吃早饭。2.早班教师必须按时到园,和值班教师做好早到孩子的交接工作,开窗通风,整理好卫生,准备好入园接待工作和晨间活动的准备工作。3.热情接待幼儿与家长,与家
3、长进行简单的交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个别幼儿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应站在活动室门口,并随时观察其他正在活动的幼儿。)4.观察幼儿精神面貌,做好二次晨间做好个别幼儿工作。查看幼儿出勤情况,并做好记录。及时与未到园幼儿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原因。4.组织幼儿开展观察、劳动、值日、自选活动等。要点:微笑:面带微笑的迎接每一位幼儿,拥抱、抚摸他们,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消除他们的忧虑。特别对于一些哭闹不愿入园的孩子,孩子对环境的不适应,甚至是抵触的情绪,会让家长产生许多的误解。他们会猜想:是不是老师不喜欢我的孩子?老师对孩子过分严厉了吗?老师有没有偏爱呀?这些都会让家长作出不正确的判断,迁就
4、孩子。送孩子来园正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极好机会,许多孩子的父母工作比较繁忙,孩子的不良情绪必然会引起他们的担心,做为老师要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根据孩子的不同需要把我们的做法告诉家长,让他们放心地离开,只有家长们的配合,孩子们才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消除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安心地留在幼儿园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饮水:1.上下午各组织一次集体饮水,提醒并允许幼儿随时喝水。2.观察幼儿饮水量,保证幼儿日饮水量达400600毫升以上。3.指导幼儿安全有序地取水。要点:允许幼儿随时喝水。盥洗:1.组织幼儿有序地盥洗,擦自己的毛巾。2.将正确的盥洗方法、爱清洁、节约用水等图示呈现在盥洗处,提醒幼儿遵守。3.指导中、
5、大班值日生检查盥洗结果。要点:教师站在盥洗室与活动室(或用点心处)的衔接处,以最大视角的观察幼儿,注重安全。入厕:1.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手纸、整理衣裤,便后洗手,帮助能弱小的孩子做好保育。2.观察幼儿大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与家长联系并作好记录。3.不限制幼儿入厕次数,提醒易遗尿的幼儿解便。要点:不限制幼儿入厕次数。用餐:要点:培养幼儿良好用餐习惯1.营造愉快、安静的进餐环境,介绍当餐食品,了解营养,熟悉不同的食物,引发食欲。2.组织幼儿按时进餐,餐前餐后半小时不做剧烈运动。(正餐: 3040分钟,点心:15分钟)。3.鼓励幼儿独立进餐,提醒幼儿进餐速度及食量适当。对特殊幼儿给予个别照顾,及时处
6、理异常情况。4. 进餐时保持安静,不催促、硬塞;哭闹、咳嗽时不能强迫幼儿进食。不让吃饭慢的幼儿最后站着吃或站在活动室外吃。 5. 教师到幼儿座位上给幼儿装汤,禁止汤桶在幼儿头上穿过,禁止幼儿自己端汤。6.培养幼儿良好用餐习惯:安静用餐、自己动手、不挑食、做到碗、桌面、地面的“三”净。督促指导幼儿餐后轻轻放碗擦嘴、漱口。户外散步:(要点:不可背对幼儿,将幼儿丢在身后,引导幼儿不奔跑追逐。)1. 关注幼儿餐后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与卫生老师联系。2. 坚持餐后10-20分钟的散步,在散步过程中,教师必须面向幼儿,匀速前进。不可背对幼儿,将幼儿丢在身后。并教育引导幼儿安静活动、不推搡他人,不奔跑、追逐。
7、3. 散步时可适当引导幼儿进行户外自然景色的观察(树、花、天空、白云)。午睡:要点:加强巡视,悉心照料,不空岗1.睡前:组织幼儿睡前解便,安静进入寝室。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遮挡过强的光线等。指导或帮助幼儿有序地穿脱、折叠衣物,放指定位置。检查幼儿手上有否小物件,确保安全,防止异物进鼻、口。2.睡中:不断巡视,发现幼儿神色异常应及时报告与处理。帮助幼儿盖好被褥;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的好习惯。照顾入睡困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3 .睡后:注意观察幼儿外部表现:精神、皮肤、呼吸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值班人员利用幼儿睡眠时间,检查幼儿鞋子是否放好,做好值班记录。不
8、能以任何借口离开寝室或做自己私活、看书、睡觉等,并做好交接班工作。4. 起 床: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鼓励幼儿自己动手穿衣服。适当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穿衣。 组织穿好衣服的幼儿入厕,提醒不在午睡房奔跑嬉闹。幼儿出午睡房后,要开窗通风。离园:要点:幼儿穿戴整齐,面部清洁,防止幼儿走失或被陌生人带走。1.稳定幼儿情绪,组织开展安静的自选活动。2.检查幼儿服装穿戴是否整齐,面部是否清洁;提醒幼儿收拾需带回家的物品,有礼貌地向教师和小朋友告别。3.严格确认接幼儿的家长,有重点地与个别家长沟通,做好生病、情绪异常等特殊幼儿的交接,不可随意告状。4.离园时间,要防止幼儿走失或被陌生人带走。5.幼儿离园后,要
9、做好活动室的清洁卫生及次日各项活动的准备。关好水电门窗。第二部分:运动活动运动活动:指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采用晨锻、早操、器械运动、自然因素锻炼等形式,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增强幼儿运动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日常运动。包括早操、体育教学活动、户外锻炼等环节。基本要求:1.以本班幼儿的运动兴趣、态度、动作能力、运动卫生常识、运动心理品质为目标,设计和组织活动。2.重视采取让幼儿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练习、体验,发展运动能力。3.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且分段进行。4.掌握运动时间、强度和密度,循序渐进,确保幼儿安全。5.城乡各类型幼儿园根据本园的师
10、资、场地、器械等条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进行锻炼,保证购买或自制足够的运动活动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晨间活动:(区域游戏活动)1. 提供进行晨间活动的材料,材料丰富,与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内容相吻合;晨间摆放的材料按区域分类摆放;有条件的必须设立固定活动区,区域设置必须与年龄和主题相适应。2.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材料。3.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组织幼儿的活动,活动中有指导和教师的应答,活动后有讲评。4.有秩序地整理玩具并放回固定地方,幼儿常规习惯良好。要点:幼儿自由选择活动,教师适时指导。晨间锻炼:1.活动前,教师清点幼儿人数,检查幼儿衣物、鞋子安全。根据活动安排表准
11、备足够数量的活动器材,检查活动设备及场地安全,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对容易出汗的孩子给他垫上毛巾。2.活动中,两位教师合理分散站位,保证每一位幼儿都在成人的视线范围内,以保证幼儿的安全。严禁聚集聊天,并密切观察幼儿,适时帮助幼儿增减衣物,及时处理异常情况。3.教师要融入到幼儿锻炼活动中去,及时对幼儿进行情绪与行为的引导,关注幼儿的运动量(运动密度与运动强度),并适时给予调整。建立良好的晨间锻炼常规,把握活动的相对稳定性与灵活性,保证游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4.活动后,教师要适时帮助幼儿增减衣物,整理场地、器械,帮助幼儿擦拭头部、背部的汗,提醒幼儿喝水。要点:教师积极参与活动,掌握运动强度和密度,帮助
12、幼儿增减衣物早操:1.编排结构合理的徒手操和或器械操及韵律活动各一套。2.面向全体幼儿精神饱满地领操,节奏准确,动作有力。3. 适时提醒、纠正个别幼儿的动作,调动幼儿的整体精神面貌。4.服饰符合早操活动要求(不穿高跟鞋、不穿裙子、衣服长短适中、不披发)操节活动中:要点:调动幼儿的整体精神面貌,节奏准确,动作有力。体育活动:1.一周内保证体育课、体育游戏、器械活动、大型玩具、散步等多种类型体育活动的开展。2.开展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等各种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活动。3.合理利用户外体育活动场地,保证幼儿有足够的、安全的活动空间。4.观察幼儿的兴趣、动作发展、习惯、安全意识、意志品质等实际情
13、况,作出积极的应对和调整。5.建立适宜的运动活动常规,督促幼儿遵守。6.注意动静交替,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强度,防止突然运动或剧烈运动造成的拉伤、扭伤或身体不适等。7.组织幼儿到操场上(户外)活动时,必须两位教师同时带班(分别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和最后面)。要点:坚持开展体育活动,发展幼儿动作技能,确保幼儿安全。第三部分:游戏活动游戏活动:指满足幼儿个体需要,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发展的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基本要求: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实际经验和兴趣,选择幼儿游戏内容,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2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安全、卫生、可变
14、、具有多种教育价值的游戏材料,保证幼儿自主游戏的条件。3平衡一周内的各类型游戏。4加强游戏过程中的观察,做到观察在前,指导在后,指导方式恰当。1.在主题活动背景下制定目标明确、有指导和观察要点的游戏活动计划。2.保证每日幼儿游戏活动总时间不少于1个半小时。3.平衡安排创造性游戏(建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与规则性游戏(娱乐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4.根据游戏活动的要求和幼儿游戏活动的需要,家园共同收集自然物、废旧材料、半成品等作为游戏活动的材料。5.游戏材料投放数量充足,种类丰富;添置和更换及时,每月不少于2次。6.保证幼儿每日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区活动。小班设置35个活动区;中班设置57
15、个活动区;大班设置68个活动区。7.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游戏指导原则观察幼儿材料使用、游戏水平和状态,并有目的地做好记录。采用直接、间接指导等适宜的方式推进游戏的发展。7.师生共同收整用玩具,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物归原处、清理整洁等。要点: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观察在前,指导在后。第四部分:学习活动学习活动: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发起的, 采用集体活动形式组织的师幼互动活动,或在教师引导下的同伴互动活动。以增进同伴分享交流,提升幼儿学习经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基本要求:1根据教育目的、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以循序渐进为原则,开展综合
16、主题活动,在主题背景下均衡安排五大领域的学习内容。2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提供充足的动手操作材料,保证有幼儿充分活动的机会。3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注重活动过程、实践活动,采用合作、交流、探究等活动方式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活动。4灵活地运用集体联合、小组合作、结伴互动等活动组织形式,为幼儿提供交流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5集体教学活动次数适量,每天次数不超过2次;每次活动时间小班15至20分钟;中班20至25分钟;大班25至30分钟。6、关注幼儿学习兴趣、方法、习惯的养成。1.根据本班幼儿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制订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2. 认真做好活动前预备:熟记教案、背出教材
17、、教学具的预备(要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作好相关预备)。3.教具、学具恰当,数量充足,室内环境创设为课题服务。场地适宜幼儿的活动。根据活动类型设置便于幼儿活动与交流的桌椅位置(托班、小班如无特殊需要可以不摆放桌椅)。4. 有教有学、层次清楚,衔接自然,过程完整。解决重点难点,传授知识正确,注意幼儿情感、态度、能力培养。语言规范,教态亲切自然,有一定的组织驾驭能力。过程中注重动静交替,吸引孩子的注重力。对于“神游”的幼儿,尝试用眼神、表情、语言、手势予以提醒。5.关注活动中个别幼儿,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6.注重活动实效,活动后记载和分析幼
18、儿的学习情况和活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收集幼儿活动作品,记录幼儿活动典型情况,分析幼儿发展状况。7.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和握笔姿势,保护幼儿的视力和嗓子。要点:注重活动过程、实践活动,采用合作、交流、探究等活动方式引导幼儿多感官参与活动。幼儿一日生活安排的原则(一)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二)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四)建
19、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一日生活中幼儿常规的管理在一日生活中,教室常规的建立,是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园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两种极端:过多的成人管理行为或放任自流。一、避免过多的限制和统一的管理。虽然整齐划一的组织管理方式已被否定,但在一日生活组织中,还是会经常出现类似的情况,如:吃饭时不准说话;幼儿在同一时间午睡、起床;先拿到食物的幼儿也必须等到教师一声令下后才可以开始吃等。因此,我们在向幼儿提出要求之前,必须先思考这种规则是真正需要,还是为自己的方便;提出的要求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是否站在幼儿的角度来考
20、虑问题等。二、 让幼儿预知一日生活的安排。有计划的活动时间安排和作息时间表,使幼儿感到生活内容是可以预知和掌握的,从而形成安全感和秩序感,因此,教师在每天早晨应向幼儿介绍一日活动内容的安排,并引导幼儿为自选活动做计划。三、用环境指引幼儿的行为。通过环境的暗示,可以以免由于幼儿拥挤而引起争执和矛盾。如:在各区域地板上贴上小脚印;在角色区内挂适量的工作牌;将座位安排成一个圆圈,让幼儿可以看到彼此及展示的物品,同时可以起到鼓励幼儿参与的作用;各区域相对独立并保持通道的畅通等。环境的暗示,还可以提醒、指引幼儿进行合适的行为。如:在美工区放置抹布和扫帚等清洁工具,以便幼儿可以自己清理洒出来的颜料和纸屑;
21、把一些不希望幼儿取用的物品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将幼儿制定的活动规则用图的形式粘贴在相应的位置。四、环节过渡紧凑,有序。环节过渡是较容易引起混乱的时段,教师如组织得当,就会减少幼儿无谓等待的时间。因此,教师在每个活动结束前最好提前告诉幼儿下一个活动是什么,并在幼儿自由活动结束前,提前提醒幼儿,让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在每一个环节结束后,在固定的地点等候幼儿,必要时,可和他们一起玩一个熟悉的手指游戏或唱一首歌,让幼儿感觉又将一起进入另一个活动;预先布置好环境、材料,减少等待时间。同时教师之间的合理分工也非常重要,如:在区域活动结束后,一个教师负责提醒和协助幼儿收拾玩具,另一个教师提前在语言区的地毯上
22、等待幼儿,这样避免了先收拾好的幼儿无事可做,又去别处玩玩具或打闹。五、让幼儿参与管理,做真正的主人1、“小老师”制。幼儿一日生活无论是午餐、入厕、午睡等等,在培养孩子习惯的过程中,教师总是充当着监督者。我们老师要学会偷懒,孩子能做得我们就不做一个班级中总有几个能力特别强的幼儿,我们首先挖掘人才,进行培养锻炼,把他们请上前做“小老师”以点带面,最终达到共同提高。于是我们诞生了一系列的“小老师”:管水龙头小老师每天在孩子们吃餐点前、吃饭前请一位小老师管水龙头。她的职责有二个,第一是督促幼儿节约用水,第二是衣服不能洗湿,洗完手要擦干,卫生间的地上不能弄湿防滑;领操小老师带领幼儿做操拿做操的器械,请小
23、朋友拿餐点的小老师有序请小朋友拿餐点;餐前检查小手的小老师主要是负责餐前的幼儿卫生。等等。我们实践下来,发现小老师的作用还真大,不紧养成了生活中的好习惯,更让班级管理不单单是教师在做,而是让幼儿参与其中。2、值日班长轮换制:为了让幼儿人人参与常规管理,让每位幼儿提高班级主人翁意识,我们提出了按学号轮流进行“值日班长制”, 给每个孩子一次平等的机会,轮到的幼儿当日必须第一个来园,最后一个离园,负责班级的常规管理,这种民主、平等的轮流方式更受到了孩子和家长的大力支持,更让每一位孩子拥有归属感和荣誉感,让每一个孩子体会成功的喜悦。值日班长,让每位幼儿成为常规管理的主角。一日生活中过渡环节的组织一日生
24、活中的过渡环节是指两个活动之间的环节,主要包括幼儿入厕、喝水、洗手等,这些活动始终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其中蕴含着许多教育契机,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段。但是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因这些活动的琐碎细小,枯燥无味以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差、教师缺乏“一日活动即教育”的理念等原因,老师们对这些环节的组织教育有所忽略。一、活动前有要求,活动后有总结是基本做法幼儿年龄小,各种行为习惯尚未养成,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老师教给孩子具体细致的做法,规范孩子的行为,这些规范就渗透在活动前的要求和活动后的总结中。比如:组织幼儿洗手,如果教师没有要求,有的孩子可能不知道怎么洗手,有的孩子会把水龙头开得
25、很大溅一身水。教师事先应该向幼儿提出要求,告诉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怎样排队,注意节约用水等,这样孩子在洗手的时候就会有章可循。教师提出要求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说明,对孩子上次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表扬;可以组织简单的情境表演;多数孩子了解了要求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让孩子说说应该怎样做等。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都应该进行小结。强化孩子良好的行为。如果只提要求,不落实总结,孩子可能不会认真对待老师的要求,久而久之良好的常规难以形成。教师总结的时候应该针对教育重点进行,以鼓励表扬孩子好的做法为主,对做得不太好的方面委婉地提出要求。如:洗完手后,教师可以说:“xxx洗手的时候水龙头
26、开得小小的,是个知道节约用水的好孩子;xx洗手很认真,手心、手背、手指手腕都洗得干干净净,老师喜欢他干净的小手;xx洗完手知道不摸其他的地方,不让细菌再跑到手上去,真棒!”二、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是关键“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是教育”是老师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在组织过渡环节中,尤其需要教师做到这一点。心中有目标就是有正确的教育理念,知道某一环节的教育要求是什么,眼中有孩子指的是教师的观察力。这两点是教师组织好过渡环节的关键。当然,要想真正做到“心中有目标”,了解一日生活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了解孩子的特点和需要,知道要教给孩子一些什么,懂得最新的教育理念
27、等等。心中有了目标,还要多观察孩子,关注孩子的言语和行为,能够发现孩子。这就需要教师能做到耳听六路,眼观八方。能够“手、眼、脑并用”是幼儿教师的特点。“眼中有孩子”要求教师眼中要有全部的孩子,而不是某一个孩子,某一个事件。比如,起床活动时,老师给孩子梳头的同时,要观察孩子吃点心的情况,要用眼睛检查孩子的仪表是否收拾整齐,同时用语言指导孩子。而不能一门心思的只管给一个孩子梳头,而忽略大多数。三、以身作则,持之以恒是根本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幼儿时期孩子学习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模仿”,在社会生活中,孩子模仿的主要对象就是父母和老师。作为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良
28、好的示范。例如和孩子说话的时候,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要求孩子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自己也不能大声大气;要求孩子排队喝水,自己喝水的时候也要排队接水;要求孩子用完东西放回原处,自己也要身体力行。一天睡午觉的时候,紫淇的外套脱不下来,她轻轻地对我说:“老师,请你帮我脱下衣服来,好吗?”我高兴地说:“好的,宝贝。”接下来,我不失时机地教育着其他的孩子:“你们瞧,紫淇已经把老师教给她的本领用上了,会对老师说请了呢。紫淇真棒!”我边说边帮紫淇脱下衣服,顺手摸了摸她的小脸蛋。乖巧的紫淇赶忙说:“谢谢老师。”我于是又表扬她:“紫淇更棒了,会对老师用谢谢了。”我觉得,孩子有了进步,老师就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表扬鼓励。
29、当天下午,一个孩子站在玩具柜旁边玩“娃娃家”,在她的脚边横七竖八地躺着好几个积木,她却像没看见似地,还在热火朝天地玩着、笑着。我很是恼火:平时常教育孩子爱惜玩具,怎么玩具那么明显地掉在地上却没有人捡起来?我走过去,对玩得正欢的她说:“孩子,先把掉在地上的玩具捡起来再玩。”谁知她好象没有听明白似地,一直在用眼睛看着我。我问:“你没有听见老师说的话吗?”“我听见了,老师,我在等你对我说请呀!”她天真地说。我一愣,脸“唰”地一下就红了。我赶紧轻声地又对她说:“好孩子,请你先把丢在地上的玩具捡起来再玩,好吗?”孩子很愉快地捡起了地上的玩具,到一边玩去了。孩子的这句天真的问话,让我的脸着实烫了好长时间。
30、是啊,我总是教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我自己是不是也都按照自己要求的标准做的呢?从那以后,在孩子面前我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量以身作则。因为我知道,背后有许双眼睛在看着我呢,仿佛在问:“老师,你做到了吗?”除了以身作则,还有最根本的做法是“持之以恒”。有人研究发现,要养成一个好习惯需要21天的事件,也就是这21天要坚持始终如一地按要求去做一件事情,良好的习惯就可以养成。作为幼儿园的孩子,需要的时间还要更长,如果教师朝令夕改,一天一个样,孩子好的习惯很难养成,教师组织过渡环节也就更加困难。始终如一的要求,孩子的习惯养成了,过渡环节也就容易组织了。四、交叉活动,减少等待是原则我们发现,孩子等待时
31、间过长,是教师组织过渡环节的主要问题。一个班里30多名孩子,喝水的水龙头只有一个,洗手用的水龙头也只有4、5个,小便、大便池也只能容纳56个孩子。设施等客观因素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等待时间,孩子等待时间长,一方面是浪费孩子的时间,对孩子的发展不利,另一方面保证不了其他活动的时间。如何减少孩子的等待,充分利用每一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得到发展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实践,老师们发现交叉组织活动是减少等待的最好方式。如:集体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孩子入厕、喝水、洗手,教师可以把孩子分成三组,一组先入厕再洗手,最后喝水;一组先喝水再小便洗手,另一组可以先跟老师玩一个手指游戏再去喝水。同时这些事情先完成的孩子可以自由地玩玩具或者看书,在整个活动室里可以看到有的孩子在喝水、有的孩子在洗手、有的孩子在看书、有的孩子在和老师一起做游戏当然,教师可以运用多种组合方式组织活动。这样组织过渡环节时间短,孩子不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没有重要与不重要的区分,过渡环节只是在时间上的一个划分和称谓。我们不能因为称其为“过渡”而不予重视。过渡环节的组织实质就是培养好习惯,只要坚持按照以上几点去做,过渡环节的组织就不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