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论文.doc

上传人(卖家):清风明月心 文档编号:5529687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的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理健康的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理健康的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理健康的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理健康的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成长的基石,品质的源泉浅析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摘 要:在变化迅速、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意识到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意识到它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对孩子的教育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共同努力来完成的,单靠儿童园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一切善良、美好的品质和优良的素质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芽的。成功地教育孩子,是许多家长梦寐以求的事情。成熟的家长,会面对现实,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武装自己,明智地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关键词:家庭教育 儿童 心理健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每一个孩子接受的教育最初都是来自家庭,甚至对儿童的性格形成、习惯养成、

2、思维定势等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儿童心理健康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是后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有人说:出息是孩子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健康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孩子健康的成长尤其是心理的健康成长是为人父母的天职。有一位心理学家曾提出:“教育孩子弹琴、背诗、做题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个性。”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我们在儿童期就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就会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使之形成完善的人格。但值得一提的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被忽视,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指儿童心理发展达

3、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意志坚强、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其目的是不断提高儿童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儿童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儿童园必须把保护儿童的生命和促进儿童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儿童身体健康的同时, 要高度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健康并不仅仅是躯体健康,同样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两者健康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长期以来儿童园普遍注重智力开发,强调卫生保健,很少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尤其是父母对儿童的物质生活、知识学习比较重视,却往

4、往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或者到出现了问题再进行关注。当代中国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特的家庭教育环境,客观上给独生子女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诸如独立性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脆弱等,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导致成年后的适应不良、极端行为、违法犯罪等。而这一些问题绝大部分都是从家庭开始,因此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育成长已成为家庭教育的焦点。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争取家庭的配合,通过多种途径与家长沟通,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准确把握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不断提高儿童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水

5、平。二、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儿童是一张白纸”所以在它上面画什么就会变成什么,这就是说儿童有着无可比拟的可塑性。儿童心理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他们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等等。一是儿童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儿童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儿童的整个认识过程。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二是儿童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他们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仍然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为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三是儿童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情绪,儿童个性表现的范围比以前

6、广阔,内容也深刻多了。无论是在兴趣爱好方面、行为习惯、才能方面,以及对人对己的态度方面,都开始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倾向。这时的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是容易改变的,但已成为一生个性的基础或雏形。以上这些特点伴随和影响着孩子最初的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学校社会,儿童会慢慢从小环境逐渐步入大社会。在儿童心理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也应该结合这些特点正确引导儿童心理的健康形成。三、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孟母三迁”,这个故事说的就是成功的家庭教育方式,告诉人们最朴素的方式也就是最有效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家庭教育的

7、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儿童园、学校教育要及时。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随着孩子在成长,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儿童虽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事物敏感性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家长应树立良好的自

8、身形象,努力帮助孩子在强烈的感受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四、家庭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家庭是儿童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是儿童启蒙教育的第一站;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步,也是铸造儿童良好人格的重要场所,因此家庭对儿童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一)家庭的生活氛围促进儿童心理健康,仅有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还是不够,还要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家庭集体的完整

9、和团结一致是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一个健康的家庭,需要用爱来营造,爱的教育是父母对孩子进行的最有效教育,作为父母,需努力给孩子营造爱的氛围,给他一定的自主权利,决定与选择事情。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爱护、以礼相待,为人处世通情达理,家庭氛围安定和睦、民主平等、愉快欢乐,这样才能给孩子留下和谐完整的印象,给予孩子以信任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但现在大多数的家庭一般情况下,父母忙于工作无法全身心照顾孩子,必然会请老人或保姆帮忙照看孩子。一方面祖辈和保姆的知识水平通常较父母要低,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看管孩子而不是教育孩子,所以他们给孩子心理成长上的帮助远不如父母;另一方面祖辈和保姆为避免孩子受伤,总是限制

10、孩子的活动,或吓唬孩子有危险,这也使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受到影响,比如运动能力差、不敢尝试新事物、胆小懦弱、夸大危险、依赖等。(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结构就是家庭成员不同的层次和序列的结合。稳定的家庭是子女的“避风港”、“安乐窝”,子女可以从家庭中获得幸福,得到温暖,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成长发育。而当父母感情破裂的时候,相互之间的“冷战”“热战”给子女以强烈的刺激、惊吓、紧张、不知所措,又由于家庭缺少温暖和关怀,也使他们失去了生活目标,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怪僻性格,如多疑、孤僻、冷漠、心神不定及反社会行为等。(三)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在有的家长看来,家长的任务是让儿童吃好,穿好,不生病。家长

11、对儿童的衣食及身体保健舍得投资,却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现代家庭中,存在重健康知识灌输,轻行为习惯培养;重饮食营养摄入,轻情感需要的满足;重成人包办代替,轻儿童独立性培养。独生子女现象,造成对孩子溺爱非常普及。如有一个小女孩的裙子被别人摆了一下,她冲上去抓别人的脸,老师刚要准备和她谈谈,她就大声哭着说: “ 我爸爸知道你批评我,会心疼的。 ” 而家长知道这事后,却一笑了之。又如孩子在家中谈论儿童园的开心事或问一些问题,家长嫌烦,不理睬。孩子感受不到情绪上的快乐和满足,长久下去自然会冷淡。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家庭教育中处于关键的位置,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

12、其态度、教养的方式、方法不同,导致孩子未来的发展也有所不同。缺乏母爱的孩子易出现心理障碍,而在溺爱、娇惯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则可能会形成依赖,缺少独立性、难于适应社会、情绪易激动、自私等;有些父母过于严厉、非常专制、粗暴、经常打骂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儿童期就表现出情绪不稳,缺少自信心和自尊心、冷酷残忍等;在忽视和放纵子女的家庭中,孩子很可能会养成不负责任,或表现出妒忌、情绪不安。就象孩子说谎,说谎的原因很多,如学龄前儿童分不清现实和想像,家长把孩子说出来的想像误以为是说谎,这实际是儿童趋利避害的本能。又如,儿童在儿童园出现问题,儿童园教师找家长,父亲回家批评一下,让下次改正就可以,找母

13、亲的话,孩子回家就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孩子又总结出来可以从父亲那里得到好处。久而久之,孩子在父亲和母亲面前说不一样的话,在老师面前和在家长面前也说不一样的话,说谎的坏习惯就养成了。这就是家长需要检讨的地方。(四)父母自身的素质父母自身的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和心理状态,家长的文化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长的理想、情操、道德水平、思想境界、教育能力和教育方式,从而影响到教育和培养子女,同时在孩子的学习上也能给予较好的指导。“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儿童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儿童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正义;如果儿童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爱;所以在家庭教

14、育中,作为家长应不断地调整心态,保持健康的心理,提高自身的素质。家长总是希望孩子改掉坏毛病,一旦发现孩子的问题,都免不了一通数落甚至责打。然而,家长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经在孩子身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了。例如,家长的性格很随意,对发生的事情不介意,得过且过,他想要求孩子事事严谨就很难。另外,离异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孩子看见了准备离婚的父母之间的战争,感到很害怕,会变得非常胆小。也有孩子为避免受欺负而主动出击,打骂同学。所以,孩子身上发现的心理问题,家长首先要分析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行为不当之处。五、创设良好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对儿童的发展至关重要

15、,对儿童能否健康生活有着不可影响的因素,家庭成员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是治家、教子的基本条件。因此,有责任感的家长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子女成材,有必要认真研究家庭教育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一)民主的家庭作风作为父母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作风民主、和蔼可亲,这对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将产生极为有利而深刻的影响。作为家长,在生活中给予孩子必要的帮助外,也要带孩子共同劳动。让孩子在参与中分享劳动与快乐;在家庭事务的管理上,要善于征求孩子的意见,尽量采纳孩子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对孩子的小伙伴要充分尊重,热情相待,家庭内出现矛盾和分歧时,尽可能热心肠、冷处理,

16、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二)以身作则的家庭行为爱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作为父母,需努力给孩子营造这种充满爱的和谐家庭氛围,给予儿童更多的关爱,使孩子心情愉快充满自信,具有安全感、信任感和幸福感,让儿童在爱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家庭更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诚实、正直、善良等优良的性格、健康的心理,离不开各位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因而父母时刻要意识到身旁有一双天真无暇的眼睛在瞅着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同时父母要处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尤其在面对困难挫折时更是要保持一种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做好儿童心理健康的表率,从而有助于儿

17、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稳定。(三)乐观的家庭情趣父母乐观、镇静、愉快的情趣对孩子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父母应自觉克制来自各方面的烦恼、伤感和忧郁,控制自己的不良性格,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孩子感到家庭是温馨安全的、乐观的家庭情趣培养了健康的家庭情感教育。为子女营造安逸的生活环境,这似乎成为许多父母,尤其是家境比较富裕的父母的共同追求。但父母要重视对儿童健康情感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恰当地进行挫折教育,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善始善终,给孩子讲一些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成功经历,让孩子从小就能不断经历一些小逆境,锻炼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平衡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良好的社交能力及合群

18、、协作的素质。父母不要处处包办代替,应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儿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儿童在做事中培养兴趣,在劳动中愉悦身心;注意训练儿童的合作行为,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合作能力。同时采取有效的“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注意培养儿童战胜失败、消除恐惧的技能,磨炼儿童的意志,提高儿童的抗挫能力。(四)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之间感情和谐,家庭气氛融洽,给子女温暖、关心,给孩子必要的帮助和鼓励;能够设法了解孩子,能和孩子经常沟通,感情和谐;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权益,给孩子适当的独立和自由,鼓励子女发表自己的见解,要他学会怎样解决自己的问题,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责任,“指导而不支配,自由而不放纵

19、,尊重而不溺爱,鼓励而不怂恿”。在气氛融洽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变得合作、友善、自控、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其独立性、积极性、首创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孩子会更活跃、开朗而外向。 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一切善良、美好的品质和优良的素质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芽的。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作为家庭的主要教养者,孩子成长的责任人,因此有责任去建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掌握科学的教育态度方式,伴随孩子成长,和我们儿童园一起共同使其身心健康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社会的瞬息万变,儿童的发展、变化,都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根据外部大环境的变化,不断地作出适当的调整,使家庭教育环境时时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家长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儿童园怎样进一步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服务,这是值得我们今后深层次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课题。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心理健康的论文.doc)为本站会员(清风明月心)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