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转载资源: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归纳一、心理健康的概念:目前在心理学理论中,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中,美国心理学家杰哈塔(Jahoda,M.)的心理健康定义最为著名,他提倡一种积极的精神健康(positve mental health),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很有教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自我认知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能对自我做出客观的分析,对自己的体验、感情、能力和欲求等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认知。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的心态绝对不会是消极的、厌世的或万念俱灰的,他会努力去实现自己内在的潜能,自强不息,即使遇到挫折,也会成长起来,去追求人生真正的价值。统一、安定的人格。心
2、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处理内心的各种能量,使之不产生矛盾和对立,保持均衡心态。他对于人生有一种统一的认知态度,当产生心理压力和欲求不满时,有较高的抗压力及坚韧的忍耐力。自我调控能力。对于环境的压力和刺激,能保持自我相对的稳定,并具有自我判断和决定的能力。不依附或盲从于他人,善于调节自我的情绪和能力,果断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对现实的感知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他能正确地认知现实世界,判断现实。积极地改善环境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不会受环境的支配、控制,而是顺应环境,适应环境,并积极地发问、变革环境,使之更适应人的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热爱人类,适当地工作和游戏,保持良好的人
3、际关系,并有效率地处理、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即不仅能获得确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还能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贡献、服务的能力。我国学者把心理健康的定义,又做了一个概括:有幸福感和安定感;身心的各种机能健康;符合社会生活的规范,自我的行为和情绪适应;具有自我实现的理想和能力;人格统一和调和;对环境能积极地适应,具有现实志向;有处理、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具有应变、应急及从疾病或危机中恢复的能力。以上的心理健康定义,是与心理障碍和疾患相对而言的。随着国际、国内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对心理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完
4、善和修正心理健康的特征:(1)智力发育正常;(2)人际关系心理适应;(3)心理特征与年龄相符;(4)行为协调、反应适度;(5)情绪饱满、心态良好。2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二什么是心理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1什么是心里素质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深层的内蕴,具体指的是人在精神上、意识上的特征与品质。包括智力、非智力因素。一般心里素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它是建
5、立更高层次素质的基础。心里素质在其它素质教育中不仅是中介,而且是中枢,是高层次的素质。2心理素质教育心里素质教育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在个体与客观外界相互作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里属性与品质”的形成过程。心里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是诸种素质教育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高智能和高品质。所谓高智能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具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力基础上形成的创造能力。所谓高品质主要是 指在情感、意志、个性意识倾向、个性心里品质等方面形成的高尚人格。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1,开展心理健康教
6、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能力(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减轻学习负担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实施创新教育(三)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局面的安定与和谐四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1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2具体目标:是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
7、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是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五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心里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四项:第一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心里素质,第二是开发孩子的心里潜能,第三是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和心里疾患,第四是排除和矫治孩子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无论家长、老师还是校长都是心里健康教育的实施者,所以,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明确心里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目的和任务,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对孩子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把孩子培养成为身心健康、德才兼备、品格优秀、全面发
8、展的高素质人才。六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1、面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2、向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开展补救性和矫治性的心理咨询和辅导3、面对教师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七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有:1,教育性的原则教育性的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积极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全体性原则全体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全体学生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学校的一切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计划,组织活动,都要着眼于全体学
9、生的发展,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3,差异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所以工作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同时要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把教师的科学教育与指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真正有机结合起来5,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指导教育工作,注意学生活动的有机联系和整体性,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作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防止和克服教育工作中的片面性6,发展性原则发
10、展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要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一发展为重点,促进全体学生获得最大程度发展。7,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重视通过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8,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护。:八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1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包括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等。一方面与原有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及青春期教育等相关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一方面可利用活动课、班团队活动,举办心理健
11、康教育的专题讲座。2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3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九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当前无论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两大问题:第一,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却不关心孩子心理问题。一些家长和老师只知道在学习上给孩子加码,却不顾孩子的心理能否承受其过渡的压力。我的一位亲属家的孩子在高中读书,每次考试在全校都是第一名,可父母还是不满足,说什么:“我不管你考第几,只要你科科考满分。”孩子很无奈,找到我诉苦。我找到这位亲属,及时矫正了他们的错误想法。告诫他们这样继续加压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他们才恍然大悟。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
12、限的,如果无限的加压、过分的要求就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里压力,从而导致孩子心里障碍或心里疾患。所以,请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在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时,千万别忘了关心一下孩子心里健康。第二,只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却忽视孩子的心里健康。一些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只要有点儿头痛脑热的就急忙带孩子去医院,而孩子的心里障碍或心里疾患已很重了却视而不见,不是家长不重视孩子,而是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常识知之甚少,没有认识其重要性和严重性。我在某小学工作时,五年级的一个女孩子在班里当体育委员,可我一直不知道她是女孩子,因为她从来都是男孩子打扮,梳男孩的头,穿男孩子衣服,做男孩子游戏,连动作、语言、神态都
13、象男孩子。一次我们搞大型团体操只要女孩子,她也来报名参加,我对她说:只要女孩不要男孩,在场的同学们都笑着说:“老师,她也是女孩儿”.这个孩子异性行为完全是孩子的异性心理造成,而异性心理不及时矫正,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许多同性恋患者都是异性心理造成的。一位男医生是研究生毕业,他从小就被父母当女孩养,梳辫子,穿裙子,久而久之形成了女孩心理,不喜欢女孩子,却喜欢男孩子,结果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特别的痛苦,最后只好靠自杀来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以求得解脱。为了矫正这个女同学的异性心理,我找到她的家长,把孩子的异性心理情况和家长谈了,家长却说:“我们喜欢男孩子,从小就把她当儿子养,没想到会给孩子造成这样的
14、后果,还以为孩子很正常。”于是,我多次找她谈话、勾通、梳理、矫正。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这个女孩子终于和其她女孩子一样,穿裙子,梳长发,并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从而,使自己的异性心理得到了及时调整,现在,她已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女孩子。十当前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两大误区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两大误区:第一,把心理疾患看成是身体疾患。我身边有一位老师,孩子一紧张就摇头,她认为孩子是病了,便带着孩子到全国各大医院去诊治,钱花了不少,药也吃了无数,可就是不见效,我多次提醒她给孩子看心理医生,可她不信,就认为这是病,看心理医生没用。实际上这孩子痪的是心因性抽动症,如果经心理医生矫治很快就会好的。可是,这孩
15、子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一直在医院治疗,不但没好,还越来越严重。前不久我遇到这孩子,他边跟我说话边摇头,还直眨眼睛。见此情景我真的很痛心。我真的希望他的家长能早日明白,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早日解除孩子的痛苦。也真诚的希望其他家长吸取教训,关注孩子的心里健康,千万不要把孩子的心理疾患当成身体疾患,学习和掌握一点心里健康教育知识与常识,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第二把心理障碍看成是品德问题。一位男孩子品学兼优,在学校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一次他一个人在家,洗完澡后觉着光着身子特别舒心,所以,后来他每次洗完澡后一个人在家时就光身子,结果被前楼的一个女同学看见了,便认为他是
16、品德败坏,耍流氓,最后闹到了学校,给这个孩子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他不想再去上学了。后来家长带着该同学去看心理医生,诊断为“陋身癖”,经心理医生矫治很快恢复了正常心理。同学也理解他了,不再认为他品德坏了。所以,许多孩子犯罪,多数也是因为心理障碍和疾患引起的,并不是开始就品德败坏。因此,无论老师还是家长一定要关心孩子的心里健康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当代孩子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更是现代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需要。十一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一)什么叫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先天素质基础上发展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和动力性
17、的心理品质和思想修养的总和。一个人的人格是一个整体,人格的各方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相对稳定性。同时,人格也可能随着个人的生活实践的变化。这在个体遭遇突发非常事件后表现尤为突出。(二)健全人格的特点:健全人格概括起来有一下三点:1 个人的内部心理和谐发展。个人需求和动机、兴趣、爱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都是向健康方面发展他们的内心协调一致,言行统一。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客观需要,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能及时调整个体和外部世界的关系。2 人格健全者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显示出自尊和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信任、同情和人道等优良品质,能
18、与他人建立起友谊。他们在日常交往中能够使自己的行为与朋友、同事、同学协同一致。3 人格健全者能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有效的运用到获取成功的工作、事业和活动中,他们在学习工作中被强烈的创造动机和热情所推动,并能和他们的能力结合起来。他们勇于创造、善于创造,经常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三)中小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中小学生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许多老师、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而忽视孩子的健康人格的培养,促使一些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人格发展明显偏离正常轨道,甚至出现变态人格。有一位14岁男孩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然而他却把自己的弟弟妹妹领到野外活埋了,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却说:“我家条件
19、差,只有把弟弟妹妹埋了,父母才有钱供自己上大学读博士-”在中小学生常见的人格障碍有一下几种:1偏执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人过于敏感、多疑、固执,自我评价过高,爱责备或加罪别人,人际关系紧张,与别人相处不和谐。2分裂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的孩子,性格孤僻、胆怯、冷漠,不爱社交,不喜欢与别人交流,甚至有些自闭,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易发生。3强迫性人格:这样的孩子责任心极强,做事小心翼翼,墨守陈规,思想得不到放松,精神紧张、心里压力大,有时情绪焦虑。这样的孩子多数学习成绩优秀,所以,学习刻苦努力的孩子家长更要关注他们的人格发展。4不稳定型人格这样的孩子情绪变化无常,做事虎头蛇尾,没有常性,缺乏韧性,目标
20、不专一,所以,这样的孩子一般学习成绩较差,非智力因素也差。5爆发型人格这样的孩子性格暴躁,随时随地就发脾气,属于攻击型,事后常常后悔,但是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触即发,这样的孩子缺乏理智,处事不冷静。6自恋型人格具有这种性格的孩子,往往以我为中心,自己欣赏自己,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孤芳自傲,瞧不起别人,性格孤僻、内向,不能与人和睦相处。7被动型人格这种人格也称衰落型人格,这样的孩子过渡依赖别人,而被依赖的人往往又是他攻击的对象。他们自私心里强,独立能力差,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求上进。现在由于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切事情家长代劳,造成许多孩子具有被动型人格。8无情型人格具有这种性格的孩子,对人不
21、真诚、不坦率。冷漠无情、缺乏爱心,没有热情,不知关爱别人,与人难处。我国中小学生的病态人格都是轻度的,有的神经系统可能有些障碍(如焦虑、心烦、失眠-)但没有气质性病变,认识能力完好,没有意识障碍,虽然有些适应不良,但能从事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所以,完全可以进行矫治。只要老师和家长注意观察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注重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我们的孩子就会健康的成长。十二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应做好的工作:教育部于1999年8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培训工作 努力建立一支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教师队伍。将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的意见,指导师资培训工作。二是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核心是转变全体教师的教育观念,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三是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教育部将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纲要,规范基本的教育内容。四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各地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条件不成熟,不要急于开展,避免一哄而起的形式主义;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地区和学校,要避免片面性和医学化倾向,对于测量工具的使用采取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