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教育心理学基础.doc

上传人(卖家):仙人指路 文档编号:5530142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讲----教育心理学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一讲----教育心理学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一讲----教育心理学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一讲----教育心理学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一讲----教育心理学基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讲 教育心理学基础篇考点精讲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一、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其交互作用的运行机制和基本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人(主体)的心理。(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五要素”和“三过程”(见图):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 价 / 反 思 过 程1、 学习与

2、教学的要素(1)学生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2)教师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4)教学媒体用于旨在改变学习者行为的教学信息的媒体,称为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简单的实物、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

3、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等都属于教学媒体范畴。(5)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2、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2)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究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此外,教师还要进行教学管理,调节教学的进程,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3)

4、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和反思过程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四)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二、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重要事件(1)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2) 1868年,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心理学的发展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由此,他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3) 1877年,俄国教育家兼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

5、命名的教育心理学著作。(4)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idike)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并于19131914年将其扩展为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第一部分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学习心理,第三部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他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建树成为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因此,他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2、发展时期(20年代50年代末)3、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 4、完善时期(80年代以后)1994年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认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 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2) 反思性研究,研

6、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3) 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4) 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此外,80年代后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注: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三、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1、 客观性原则2、 系统性原则3、 教育性原则4、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二)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

7、法1、 观察法2、 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3、 问卷调查及相关法此外,还有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现场参与研究法等。(三)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步骤1、 科研的选题2、 形成研究问题3、 确定变量及其测量技术4、 提出假设和选择研究方法四、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一) 理论作用丰富和发展了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内容,对学习过程的研究将为人工智能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二) 实践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等作用。1、 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和分析教育问题2、 帮助教师实施科学的教学3、 帮助教师有效地引导和教导学生4、 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二节 心理发展与教育(参阅心

8、理学个性心理发展)一、 心理发展概述(一) 心理发展的含义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二)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 连续性与阶段性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2、 方向性与不可逆性如个体动作的发展,遵循自上而下(从头到脚)、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即遵循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近远律和大小律。3、 不平衡性从总体发展来看,幼儿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是儿童期的平稳发展,到了青春发育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期,然后再是平稳地发展,到了老年期开始出现下降。4、 个别差异性5、 发展关键期心理学家所讲

9、的关键期是指,人或者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其行为与能力的丧失。如,1-3岁是口语学习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学习的关键期;0-4岁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10岁以前是外语学习的关键年龄;5岁以前是音乐学习的关键年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关键期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也说明人的早期经验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人格的发展的终身影响。)(三) 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成熟论认为,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行为主义发展观则主

10、张心理发展只是量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起来的(华生的婴儿害怕实验);精神分析论将心理的发展视为心理性欲的发展;而在皮亚杰看来,个体的发展来自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生态发展观强调关注环境中活生生的个体心理成长,关注人环境的拟合度。新近出现的毕生发展观则强调,生命历程中任何时候的发展都是获得与丧失、成长与衰退的整合,发展将延续人的一生。毕生发展观毕生发展观的基本思想:生命历程中任何时候的发展都是获得与丧失、成长与衰退的整合,发展延续人的一生。(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2)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3)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主要有年

11、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规范事件的影响。(4)发展是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的结果。毕生发展观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借助于这种观点,我们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人的发展过程。同时,毕生发展观也为中老年人调整心态和终身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 定向反射习惯化与去习惯化当一个新异刺激出现时,一个个体,包括新生儿都会产生定向反射。同样的刺激物如反复呈现,最后会使原先出现的定向反射完全消失,这种现象称之为“定向反射习惯化”。在个体已对某种刺激物形成习惯之后,又出现一个新的刺激物,这时个体又产生了反射行为,表明他能将新刺激物与旧刺激物加以区别。这种恢复了对新事件的兴趣的现象称为“定向反射去习惯化”。 儿童语言的发

12、展从儿童表现出的语句结构完整性和复杂性看,句子或语法结构的发展体现出从单词句到双词句、再到简单句、复合句的趋势。(即儿童语法获得遵循的规律)所有生理发育正常的儿童,都能在出生四五年内未经任何正式训练而获得听、说母语的能力,强化、模仿和先天机制理论分别从不同的侧面给予了解释。 早期依恋与心理发展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母亲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依恋的程度与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他们的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和性格特征。(四) 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1、 划分依据: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2、 个体心理发展阶段: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13、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相当于先学前期;幼儿期(36、7岁),相当于学龄前期;童年期(6、7岁11、12岁),相当于学龄初期;少儿期(11、12岁14、15岁),相当于学龄中期;青年期(14、15岁25岁),相当于学龄晚期;成年期(25岁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青春期风暴”即青春期是一个比其他时期容易产生各种各样问题的时期。其典型表现为:与父母冲突;情绪激荡;危险行为。)(五) 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后面章节再讲)1、 学习准备(1)定义: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

14、水平和特点。(2)学习准备与学习的关系: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的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2、 关键期(1)定义: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2)对教学的要求: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六)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环境因素 3、学校教育的影响二、 认知发展与教育(一)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皮亚杰认为,人的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这四个因素是:成熟、自然经验、社会

15、经验和平衡化,其中平衡化是决定性因素。他还认为,思维的本质是适应,思维起源于动作。A 认知发展的机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是机体的一种功能。人的认识功能的实现,是通过外部刺激和主体已有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有三种机能,即同化、顺化(也叫顺应)和平衡化。图式(schemas)内在组织化的倾向。在生理水平上,图式“绝大部分的程序是遗传获得的” ;在认识水平上,图式可以代表一个分类系统,这一系统使他能够对客体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创造、改造。平衡(equilibration)外部的适应性倾向。在认知图式和来自外部环境中的信息之间寻找一种心理平衡。同化(Assimilation)把新的

16、信息组合到已有的图式中去。顺应(Accommodation) 为了适应新的信息,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创建新的图式。B 认知发展的阶段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图式不断重建的过程。他从逻辑学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感知动作阶段(02岁)此阶段的主要特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2、 前运算阶段(27岁)此阶段的主要特征:知觉集中倾向;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泛灵论。3、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此阶段的主要特征:思维的具体性;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去自我中心。4、 形式运算阶段(12岁至成年)此阶段(

17、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假设演绎推理;命题推理;组合推理。(二) 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 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及其局限启示:(1)强调发展中主体的能动作用,加深了对学习的认识。(2)课程教学应适合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3)从较全面和辨证的角度论述了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局限:发展阶段的划分受到质疑水平滞差;低估了儿童的能力;偏重于科学思维模式;对形式运算后的发展的论述不足;对社会文化的影响重视不够。(四)关于“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

18、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儿童借助于成人的指导和帮助而有可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指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头。教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为方向;使教学的内容落实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才能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三、 人格发展(一) 人格的发展1.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2.人格的结构(1)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并进一步将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2)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

19、特质。卡特尔一共找到了16种根源特质,并编制出“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简称16PF)(3)埃克森强调人格的结构包括三个基本维度: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有人将其称为“大三”人格模型。(4)“大五”结构与五因素模型。“大五”结构指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文化或智慧性;“五因素模型”中五因素指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和尽责性。3.人格的形成遗传、环境和个体自身的内在因素,它们交互作用影响人格的发展。影响人格形成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产前环境、出生过程、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阶层和社会文化。(二) 人格理论1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性本能(力比多)是主要的人格动力,它往往与社

20、会文化相冲突而导致焦虑。防御机制是缓解焦虑的潜意识策略,诸如压抑、退行、合理化(文饰)、投射、反向作用、转移、升华等。人的本能可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后来,他又将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包括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它们分别遵循快乐原则、现实原则和完美原则,三者之间的平衡有利于人格健康。弗洛伊德根据性感区的变化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岁-青春期)、两性期(青春期以后),他结合固着和退行两个概念来揭示神经病的心理机制。2 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罗杰斯认为自我协调是心理健康的

21、关键,他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应具备三种态度(三原则)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同理心。(三) 人格测验人格测验有自陈式测验和投射式测验,著名的自陈式测验有16PF 、 EPQ 、MMPI 等,著名的投射式测验有罗夏墨迹测验等。(四) 人格的发展阶段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看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将其扩展到人的生命全程,认为人格的发展要经历顺序不变的八个阶段,每个阶段中个体均面临一种发展危机及发展任务:(1)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婴儿期:01.5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2)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儿童早期:1.53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

22、是获得自主感,克服怀疑与羞怯感。(3) 主动感对内疚感(学前期:36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4) 勤奋感对自卑感(学龄期:612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5)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青春期:1218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克服同一感混乱。(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6) 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8-25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7) 繁殖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25-50岁)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生殖感,避免停滞感。(8)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23、:50岁以后直至死亡)此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综合的完善感,避免对自己的失望和厌恶感。1、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地位(1) 适当的(符合儿童特点、满足儿童需要)教育有利于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2) 帮助儿童建立勤奋感,克服自卑感。(对儿童的行为多做积极评价)(3) 化解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危机。(尊重其独立性的发展,关注同伴交往和影响,鼓励青少年自我教育等)2、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 家庭教养模式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最成熟,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自我肯定。(2) 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影响来实现的。(3) 同辈群体

24、一方面,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另一方面,同辈群体又为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或榜样。(五) 自我意识的发展1、 自我意识的含义(1) 定义: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2) 自我意识的成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自我认识,即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二是自我体验,即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等。三是自我调控,即属于对自己的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等。2、 自我意识的发展(1) 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2) 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3)

25、心理自我(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四、 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一) 认知差异1、 一般认知能力(即智力)的差异(1) 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2) 表现早晚的差异(3) 结构上的差异2、 专门领域的知识差异专门领域的知识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3、 认知风格(方式)的差异(1) 场独立与场依存场独立型者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部参照,做独立性的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场依存型者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把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2) 沉思型与冲动型(3) 辐合型与发散型(二) 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认知方式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主要影响学习的数量、

26、速度、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认知差异的存在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做到因材施教。1、 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斯托达德提出双重进度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年级制与非年级制结合起来。也有的心理学家提出同质分组、留级、跳级等教学组织形式。2、 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布鲁纳提出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还有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个别指示教学、个人化教学系统等教学方式。3、 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美

27、国的斯金纳等人提倡程序教学,依靠教学机器或程序化教科书呈现学习程序,使学生循序个别学习。(三) 人格差异1、 性格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性格的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分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分外倾型和内倾型)。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培养和形成稳定而一致的性格特征,学校教育应更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要加深学生对活动意义的认识和提高学生行为动机的水平等。

28、2、 气质气质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度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学生气质方面存在的差异对教师提出了两点要求:尊重学生的差异,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进步;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教育教学方式。(四) 特殊儿童及其教育1、 特殊儿童的概念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既包括智力超常和才能非凡的儿童,也包括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狭义的特殊儿童仅指盲、聋、弱智、语言障碍和肢体残疾等身心有缺陷的残疾儿童。2、 特殊儿童的类型(1) 智力超常儿童:智商超过140的儿

29、童(2) 弱智儿童:智商低于70的儿童(3) 学习困难(障碍)学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而学习结果远未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4) 聋、哑、盲儿童:他们的特殊性主要在社会交往障碍方面。3、 特殊儿童的教育特殊教育必须注意内容、技能和环境的变革。在安排特殊教育的环境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形式:(1) 随班就读(2) 普通班加巡回辅导(3) 普通班加资源教室(4) 设置特殊班教育心理学基础考点强化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A.1937年 B.1913年 C.1929年 D.1903年2、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的作者是( )A.卡普捷列夫 B.鲁宾斯坦 C.桑代克 D

30、.布隆斯基3、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菽 D.蔡元培4、在西方,被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 )A.莫依曼 B.桑代克 C.推孟 D.贾德5、俄国教育家( )于1868年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A.乌申斯基 B.赞可夫 C.维果斯基 D.卡普捷列夫6、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7、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8、瑞

31、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1115岁的儿童思维已超越对具体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9、人格的核心是( )A.性格 B.气质 C.风格 D.理想10、( )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A.小学 B.初高中 C.大学 D.成年11、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我同一性 B.主动性 C.自主性 D.勤奋感12、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A.守恒性 B.客体永久性 C.自我中心性 D.可验证性13、青年初期是世界观( )A.形成时期 B.初步形成时期 C.初

32、步成熟时期 D.成熟时期14、青少年期一般指( )岁A.612 B.1118 C.618 D.102015、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16、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17、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 )A.身心变化 B.问题解决 C.心理增长 D.心理变化18、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A.SB量表 B.斯坦福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比纳量表1

33、9、( )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A.认知过程 B.问题解决 C.自我意识 D.行动过程20、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型 B.发散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21、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22、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23、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

34、自我成熟的年龄是( )A.7岁 B.3岁 C.12岁 D.18岁24、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赖型25、对正常儿童而言,有的观察能力强,有的人早慧,有的人则开窍较晚。这种现象说明( )A.发展具有连续性 B.发展具有阶段性C.发展具有方向性 D.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26、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可以追溯到人格发展阶段的( )A.羞耻感 B.内疚感 C.勤奋感 D.孤独感27、对心理发展变化的顺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B.反映

35、活动从不随意、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C.从认识客体的内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外部本质演变D.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28、下列对“关键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D.在发展的关键期,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其行为和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29.在日常生活情况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以引起某种心理心理活动而进行的心理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教育心理调查法30教育心理学研

36、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 B教师 C学生 D学习过程31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3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33.人生来就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 C )A.动机 B.能力 C.气质 D.性格 二、多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 )作用A.描述 B.解释 C.预测 D.控制2、教学过程中的三种过程是(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反思过程 D.互动过程3、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包括( )A.初创时期 B

37、.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深化拓展时期4、学生这一要素从群体差异方面来影响教与学的过程,下列选项中属于群体差异的是( )A.智力水平 B.性别 C.学习方式 D.社会文化差异5、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控 D.自我感觉6、学生间认识方式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A.场独立型与场依赖B.自我型与开放型C.沉思型与冲动型D.辐合型与发散型7、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A.性格的社会特征 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意志特征8、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是( )A.遗传 B.人际关系 C.社会环境 D.学校教

38、育9、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是(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10、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学生与教师 B.教学内容 C.教学环境 D.教学媒体11、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止时间上的不同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进程不同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E. 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12、下列选项是对皮亚杰个体思维发展理论的叙述和评价,其中正确的是( )A.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图式或认知结构B

39、.图式或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C.皮亚杰将思维发展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的顺序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D.现在有些心理学家对皮亚杰的思维发展理论的某些观点存在质疑E.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三、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2、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通过 和 来体现的。3、影响学与教的教师因素主要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 和 等基本的心理特性。4、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 。物质环境主要指 、 以及空间布置等。5、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 以及在教学

40、之后的检验和反思。6、 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7、学生的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正常差异和性格的 。8、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生理自我、 和 三个阶段。9、美国 等人提倡程序教学,依靠教学机器或程序化教科书呈现学习程序,使学生循序个别学习。10、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 ,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等。11、学生的认知差异包括 和 。1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 和 两个维度。13 是教学的主体,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他起作用。14心理过程包括 、 和 。15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 、 和 。16.人格具有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稳定性与毕生发展性、人格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四个特征。四

41、、简答题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2、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3、简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4、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五、论述题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教育心理学基础考点强化训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D )A.1937年 B.1913年 C.1929年 D.1903年2、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的作者是( A )A.卡普捷列夫 B.鲁宾斯坦 C.桑代克 D.布隆斯基3、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B )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菽 D.蔡元培4、在西方,被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

42、人是( B )A.莫依曼 B.桑代克 C.推孟 D.贾德5、俄国教育家( A )于1868年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A.乌申斯基 B.赞可夫 C.维果斯基 D.卡普捷列夫6、学生对自己人际关系的意识,属于下列哪方面的自我意识( C )A.生理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7、某学生在研究事物时,容易受他人态度的影响,这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很可能属于( A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8、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1115岁的儿童思维已超越对具体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 D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

43、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9、人格的核心是( A )A.性格 B.气质 C.风格 D.理想10、( B )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A.小学 B.初高中 C.大学 D.成年11、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D )A.自我同一性 B.主动性 C.自主性 D.勤奋感12、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C )A.守恒性 B.客体永久性 C.自我中心性 D.可验证性13、青年初期是世界观( B )A.形成时期 B.初步形成时期 C.初步成熟时期 D.成熟时期14、青少年期一般指( B )岁A.612 B.1118 C.618 D.102015、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A.维果斯基 B.布鲁纳 C.加涅 D.桑代克16、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属于( B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17、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 D )A.身心变化 B.问题解决 C.心理增长 D.心理变化18、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A )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一讲----教育心理学基础.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