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据心理学研究充分表明,课堂教学渗透心理辅导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为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支撑,更好地发挥心理学的指导功能。能够促进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高。能够推动更多的教师乃至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学心理辅导活动,以利于在学校营造起关心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心理状态,有效投入学习活动。因此,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作为承担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组织者的数学教师,毫无疑问地要承担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
2、导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学习的场所,更是师生情感共鸣的场所,师生生命涌动的场所。是师生心灵交流地场所.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充分挖掘健康教育的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种附加的教育,而是一项完整的育人工程。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教育要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校教育,各项教育
3、活动,班主任教育中都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已成为必然趋势与迫切需要。作为数学教师,要首先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数学教学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数学教学为载体、去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他们的心态,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地发展;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还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列入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并将它渗透到课堂教学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之中;要能动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好地预防和治疗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二、帮助学生消除过度的焦虑情绪。 学习过度焦虑是学困
4、生常见的情绪障碍,常表现为对外界事物过分敏感、多虑,缺乏自信心。特别是由于学习过程因微小的失误而产生过渡焦虑、烦躁不安等否定情绪。有的后进生经过一番努之后,并没有起到明显成效,便认为自己无法进步,完全丧失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如何消除这些负面效应呢?第一、充分发挥教师情绪感染力的作用,用自己饱含希望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教师的一句话、一举手、一投足或一个眼神,都可能调动学生上进的激情,消除学生的忧愁悲伤和痛苦。第二、进行学习方法、情绪控制技巧的指导给学生分析身边成功学习的实例,帮助总结自身某方面成功的经验。设定可实现的就近目标,及时准确地张扬可喜进步,保持可持续性学习的热情。即可以减轻心理压力、降低
5、心理冲突强度,又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可容性,乃至亲其人信其道。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要以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有两层含义。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与学生平等,是指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教师权威看得过重。实践新课程,要深刻领会新课标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句话的含义。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吸引学生开展学习,少用命令式语言,尤其不能使用强迫、压制,甚至体罚等手段。其次,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实践证明:学生最希望教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他们,最忌讳教师有偏见,尤其是学困生。实际教学中,教师
6、可以把一些复习性、基础性,或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让他们感到其实我也能回答问题,也能取得成功,同时感受到老师并没有瞧不起他们,而是在无时无刻地关心着他们,从而慢慢地恢复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引导学生克服胆怯心理。 胆怯是一种常见的性格障碍,是有其致“病”原因的。小学高年级的女生,由于胆怯,常使他们缺乏正常人应有的胆量与追求。表现在数学课堂上,如被提问或板演就十分恐慌,明明是可以答得很好的问题,她却答得不理想,或前言不答后语,难免引起同学发笑。表现在课堂做练习时,遮遮掩掩,生怕露馅。表现在数学考试时,全身肌肉紧张、思维混乱。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正确引导,便恶性循环。对这类学生,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他
7、们进行成功心理的激励,鼓励她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创设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多多锻炼,寻求机会给予表扬。四 、营造安全的心理健康氛围,加强学生自信心培养。 目前小学生在数学课中的心理障碍问题较为严重。归纳主要有生理、心理、某些学习技能失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等诸方面原因造成。其中如:焦虑症、厌学症、学习动机缺乏、抱负水平低下、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意志不坚定等诸多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都是由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过于紧张、学习气氛过于沉重和自信心不足所导致。如教学中常有部分老师听到学生的回答不是自己预设的答案时,就会显得不耐烦,表情严肃,甚至严加批评。此时、学生的自尊心会大受打击,从此学生有可能就不敢
8、再举手发言,容易造成他的胆怯心理和自卑心理。常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和障碍,不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教师,如能及时地发现该生别的闪光点,认可他,并以亲切的面孔、热情的心去启发、肯定和赞美,多份关爱、理解和尊重,可最大限度地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大大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在一个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心情才能愉悦,并能乐意地接受新知、主动地提问、敢想、敢表白,也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常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同样,我们也要关注生与生之间的平等关系的建立。教师要制止学生相互间的攻击、嘲讽和哄
9、笑。要综合学生的智力、个性、学习成绩等因素,对学生实现“目标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层”等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层面上学习,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真正为学生营造出安全的心理健康氛围,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优化的教学环境。教学中,教师在注重营造安全的心理健康氛围的同时,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在有意无意中接近学习难点,消除对学习的陌生感和畏惧感,让学生在不断解决矛盾的学习活动中,逐渐地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成功,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多方面注意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五、渗透思想教育,
10、加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的培养。 挫折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会遇到的。可观察身边的部分学生,他们在面对挫折和不顺心的事时,常缺少自我调控的能力。教师要加强耐挫教育,使学生遇“挫”而不折。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和身边的事例,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及时加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的培养。如:可以数学史话、科学家及身边的数学获奖者顽强追求真理和永攀数学顶峰的故事为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当学生了解到数学本身的发展也曾经历了危机,数学家在探讨一些概念理论过程中也曾经历了艰苦漫长的曲折和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后,便会从中汲取到大胆追求真理、成功和卓越的力量;当学生了解到大数学家也有在数学常识问题上出错的时
11、候,便不会过分为自己学习中的“无能”和错误而懊丧。在这样的挫折教育中,使学生会获得百折不回的勇气,会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六、倡导团队协作,重视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所形成的正气向上的气氛会促使其成员奋发上进、不甘落后。反之,如果班上多数人都消极怠惰,那么即使少数学生想要学习,也会因为难以抗拒压力和诱惑而最终陷于“同流合污”境地。因此,作为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大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倡导团队协作,重视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形成积极向上学习的集体气氛。团队协作讨论中,如发现成绩较差者和性格孤僻者被冷落,能力较强者和成绩较好者出现了骄傲、看不起别人的心理等情况时,教师要加强
12、思想教育,及时组织开展小伙伴互帮的活动。倡导不同学生间互交朋友,让学生中聪明者不骄傲自满,而是继续努力、乐于助人;思维不够敏捷者也不自卑,而是虚心诚恳。还要教给他们交往的技能,让那些相对缺少同伴、缺少群体生活,养成自私、孤僻性格的学生,在大胆的交流、沟通等活动中,既可完善学生的心理,又会使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总之,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较好地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即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教学为载体、为桥梁来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智力,调整心态,决不能停留在单纯的教会数学知识的层面上,更不可只满足数学成绩的提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