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抢盐风暴”所想起的浅议“从众心理”范县杨集二中 李如楠 辅导老师 张曙辉上课了,物理老师走进来,像往常一样,他先讲了一个小笑话:“前几天日本地震,人们都疯狂的抢购盐,只有一个老太太冷眼旁观,有人好奇地问她为什么不买盐,她得意的说 :我非典时买的盐还没吃完哪。”同学们大笑,我想:这不是典型的从众心理吗。“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
2、极的“盲目从众心理”。生活中有很多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有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目的。生活中也确实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会引起轰动效应,人们竞相传播、议论、参与。但也有许多情况是人为的宣传、渲染,而引起大众关注的。常常是舆论一“炒”,人们就跟着“热”。 不加分析地“顺从”某种宣传效应,到随大流跟着众人走的“从众”行为,以至发展到“盲从”。 2011年3月15日,因为日本核电站泄漏事故,有谣言称日本核辐射会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都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核辐射,因此引起一些人疯狂抢购食盐。“今天你买盐了吗?”“涨到5
3、元一包了”“货架空了?!”在路上、在超市里时不时能听到关于诸如此类的买盐对话;考试后不少同学从考场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急切地找人“对答案”。如果自己的答案与别人一致,则欢欣鼓舞,有的同学还带有炫耀的味道;与别人不一致则垂头丧气。那么,他们通过“对答案”想证明什么呢?“对答案”透露出这样的潜意识“大家都一样的东西就是真理,其他人认同的才是正确的”,实质就是寻求与他人的一致,得到他人的认同,这种现象就是“从众心理”。“对答案”就是这种心理的一种表现。我认为,“对答案”以与他人一致作为判断自己正误的标准,这与学习他人智慧经验,扩大视野,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等是两码事。生活中,不少同学具有从众心理倾向,他们习惯于使自己的学习和思想同众人保持一致,习惯于以课本、老师和同学的见解为准则,生怕自己的认识同别人发生矛盾。这种从众心理在根本上抑制了人的创造性思维,不少同学缺少独特的个性与自主、自立、自理能力。记得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一盲童在公园里手拿望远镜长时间“看”天空,其周围的游客以为天空出现了什么稀罕物,也都买来望远镜向天空眺望。直到男孩站起身摸索着离去,人们才知道,天空原来什么都没有。这就是“从众心理”的力量。作为常人,自然不能免俗。但是一味从众,被动从众,一定会失去我们自己的独特想法,失去自己的个性,变得“泯然众人矣”。所以,拥有最真实的自己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