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众所周知,健康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前提,没有了健康,学习、生活都无法正常进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转变和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健康的概念已不仅仅局限在身体健康,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儿童,不仅指没有身体上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适应社会的正常能力。纲要中也明确表明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注重幼儿的身心健康!为使幼儿性格开朗、达到年龄段幼儿心理发展要求,有较好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在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改善心理教育环境,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1、为幼儿心理发
2、展创造一个和谐环境。可以说,由于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长,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性格,智力潜能也不尽相同,有的幼儿先天聪慧,口齿伶俐,有的幼儿活泼开朗,爱好广泛,有的幼儿则孤僻保守,不善言谈,教师首先应细心观察记录,了解幼儿,用心接纳每一个幼儿。让幼儿感受到爱,关心和呵护。其次,要为幼儿提供充满生机、能陶冶心灵的自然环境,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其审美情趣。2、给幼儿以尊重和必要的自由空间,为幼儿心理得到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身为教师,首先要学会尊重幼儿,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幼儿能否身心愉悦的投入教育活动中去,关键在于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严格的限制、过分的责骂都会
3、严重挫伤幼儿的积极性甚至会让幼儿丧失自信心,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及必要的自由空间可以很好的维持师生关系,让幼儿的心理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游戏场所,以及有吸引力的玩具,让孩子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快乐地游戏。幼儿只有在自己选择的有兴趣的活动中,才能达到专注和自主,此时,他们的困扰将会消失,梦魇不再出现,行为问题会逐渐减少,食欲与健康也会恢复如常。艺术教育活动就能充分发挥幼儿的爱美天性,使幼儿的人格变得高尚、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3、给幼儿一个自尊、自信的心理发展环境。幼儿园的环境是为幼儿更好的成长服务的,应该使每个幼儿感到欢乐,感到被尊重,感到被理解,感到自尊、自信,感到获得
4、成功的喜悦,给幼儿一个自尊、自信的环境,幼儿才能无忧无虑的快乐成长。二、教育形式多样化,日常教育活动中融入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活动,与一日活动组织规范紧密结合,以多样化、新颖的教育方式,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幼儿早晨入园,应让每个幼儿感受到关爱和温暖,让幼儿身心得到放松,愉快入园。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应作到充分地接纳和尊重幼儿。在对幼儿无私的关爱的基础上,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语言,有趣的课堂教育方式,让幼儿有浓郁的学习兴趣,在愉悦的氛围中让心理得到全面的发展。同时,教师应作好家园共育、保育结合的工作,为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5、三、参与并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同伴中受欢迎的幼儿会有安全感、归属感;反之,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现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对其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交往中,如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合作;教育幼儿助人为乐;鼓励小朋友在父母带领下彼此串门等。在这种开放环境中,幼儿交往机会多,更利于其健康心理的形成。四、加强家园合作近些年来,幼儿产生情绪和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在升高。究其原因,大多由社会和家庭生活紧张、家庭变化、家庭教养态度和方式不当、家庭人际交往缺乏等原因引起。所以,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在思想及行为上必须保持一致。出现问题,教师们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取得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共同采取行动,消除幼儿心理健康障碍,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代表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动力,预示着祖国的繁荣富强,只有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才能让幼儿健康成长,为祖国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发展动力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