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使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有效地解决学生一系列成长中的心理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品质。教师用一颗未泯的童心,触及学生敏感的神经,撞击涉世未深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师生内心产生共鸣,在生活中共同成长!本文笔者以班内一学生经心理沟通的转变为引,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性。【关键词】: 关注 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成长 【正文】: 开学初,她我们班的插班生,语言不多,性格腼腆,脸色黯淡,看她戚戚弱弱的外表,让人好生怜爱,她那飘忽不定的眼神中不知埋藏着多少
2、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个比同龄人沉稳许多的孩子。很明显这个孩子需要心理救助。一次班会上,我提议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一下班级中近期发生的一些事情或与同伴聊聊自己的心事,当然如果有人愿意,我也非常乐意作你们的听众,在学生们的谈议声中,我捕获了一组信息:好多同学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而她对这些漠不关心,却在聚精会神的乱划着什么。她脸上的神情也变幻莫测,我静静地观察着。不大一会儿,她开始动笔,一而、两页她还在继续。经过与她沟通,了解到她家里的特殊情况,父母离异,年迈奶奶又无力对其的抚养也用怨言,家境的贫寒,使她的心灵受到创伤。经过与她的一番心理指导,交流多了,心也通了,感情也接近了许多,现在的她也一如雨后的彩
3、虹,炫烂夺目。因此对学生开展健康教育至关重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密切关注学生老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关于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师首先要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指导自己运用科学知识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4、心理健康教育以了解学生为基础,以创设和谐气氛与良好关系为前提,教师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最有说服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每一位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都要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问题是缺乏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老师,多数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不能自觉地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帮助学生,甚至一些教师管理方法不当,导致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对此,专家建议,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这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施的关键。二、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心理教育,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如何在中小学中将如此丰富且具有深刻内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加以实现,对处于
5、教育一线的学校领导和教师来讲,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面对这么纷繁复杂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常常会有不知所措的感觉。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在不断加强学习的同时,也因深刻领悟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新学科、新要求,而狭隘地以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在学校工作中另辟新径。实践证明,学校应致力于深化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改革,以此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也只有如此,才能突破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看作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开心理课的局限,而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在实处,深入、有效地开展起来,也才能有可能实现“让每一位教师成为学生心理保健医生”梦想。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学生一天的主
6、要活动,课堂也是学生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多,所以,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开展途径和方式。在实践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效益和师生交往的观念。在新的课堂教学效益中,我们提出,一堂好课的标准不只是教师教得有多么精彩、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从多元化的角度、从全面素质培养的角度来评判。新课堂教学效益观的要求,无疑已深刻地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与要求,而且符合未来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思想的体现。班主任工作是探索人心灵奥秘的工作,班级管理的目标应是让每一个学生教健康快乐的成长、发展。要做好这些工作,我们教育工作者定要在熟悉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原理基础上,进一步摸索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必须承担。让我们从“心”做起,用“心”面对。孩子们在操场上欢快地跑着,逗着、乐着、舞着,一切阳光明媚。参考文献: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