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doc

上传人(卖家):仙人指路 文档编号:5534444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专题 1 :教师认知问题的自我调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是心理发展的核心,帮助教师形成合理的认知方式,调整不良的认知结构,达到认知优化和认知重建,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认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会因对自己、他人、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而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认知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反应并不是刺激的直接后果,而是由认知而引起的。按照认知理论的观点,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常常是受其错误的、扭曲的认知影响而产生的,与其说是某种事件引起了心理问题,不如说是因为自己的认知偏差而产生了心理问题,因此,促进教师心理成长的重心在于改变或修正不良认知,而不是重点改变适应不良的行为。教师不良认知的表现

2、所谓不良认知,是指由认知错误所产生的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观念。教师中常见的不良认知较多地体现在对自我、挫折、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观念和评价上。影响其生活和工作,甚至导致心理障碍。( 1 )对自我的不良认知。教师对自我的不良认知,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两极上。一是高估自我。表现在对自我过分肯定地评价,肯定自我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夸张地看待自己的长处,而对短处则缺乏应有的认识,甚至视缺点为优点;对他人又总是过低评价,看不起别人,过多地看别人的不足,无视甚至贬低别人的长处。这些人常常自傲自大、自以为是、盛气凌人、自我欣赏,表现出过度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现实生活中容易与人产生冲突,也容易因为愿

3、望和要求不切实际而导致失败。失败又往往使其对原先的自我评价产生过分的否定,走向低估自我的另一端。认识水平欠缺、过多的成功体验、强烈的优越感 , 是造成教师过分肯定自己的重要原因。二是低估自我。过低地评价自我,表现在看不到或很少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在俯视自我的同时又总是仰视他人,常常拿别人的优点、长处比自己的短处与不足。表现为看不起自己、不喜欢自己、不容忍自己,一味地抱怨、指责、否定自己。“我越来越讨厌自己,在性格、风格、风度、能力方面简直一无是处,不善言辞、不会处理事情、又傻又笨、无才无貌”,这就是典型的自我否定、自我拒绝的写照。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么都不如别人,

4、处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显得自信心严重不足,对有利条件估计不足,对困难过高估计,视成功为机遇好,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因而,自卑者或是表现为缺乏进取心,甚至自暴自弃;或是为掩饰、代偿自卑而表现出过强的自尊心、虚荣心。情绪压抑、心烦意乱,做事既希望成功,又不指望成功,缺乏勇气、优柔寡断,不能正常发挥,屡屡坐失良机。导致教师低估自我的原因,有的是因为自身客观条件不理想,也有的是因为挫折感导致对自我的评价不足(如以往的挫折经历,现实的挫折,缺乏应有的社会评价和期待等)。( 2 )对挫折的不良认知。挫折一般包括挫折情境和挫折感受,挫折情境是阻碍

5、人满足需要、实现目标的人或事物,挫折情境也称挫折源,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和情绪状态叫挫折感受或称心理挫折。现实中存在两种挫折情境:在人的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挫折情境叫实际挫折;人主观想象、并非客观存在的挫折情境称为想象挫折。教师对挫折的不良认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应发生”。“不应发生”是指以主观意愿为依据的不合理认知方式所产生的“(情况)不应该是这样的”,“不可能是这样的”等错误观念。一些人总是从主观愿望出发,对客观存在的挫折和失败采取否定、拒绝和逃避的态度,认为“我从来未失败过”,因此“失败不应属于我”;“我从未有过挫折”,所以“我不该有挫折”。不懂得:成功和失败皆存、顺境与挫折同在。

6、这才是多色多味的生活,才是生活的辩证法。二是“非常可怕”或“不以为然”。有些人把挫折情境及其后果想象得非常可怕。这种想象挫折远远超出了实际挫折的本来意义,由此引起的心理挫折(即挫折感受)更加严重。与“非常可怕”的认识相反,有些教师对挫折采取“缩小”的认知方式,产生了“没啥了不起”、“不足为鉴”的观念。无视挫折情境及其后果的客观存在,不能觉察挫折背后的危机,而是片面地“居危思安”。三是“我无能”。教师中还有一种对挫折的歪曲认知,即因某些挫折和失败而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没用”、是个“庸材”,在遭受挫折和失败后变得自卑起来,甚至自暴自弃。这些人犯了一个严重的认知错误,即过渡引伸(或过渡泛化)在单一事

7、件基础上不适当地作出关于能力、价值的普遍结论。对自我的不良认知与对挫折的不良认知,均会导致出现认知心理问题,其典型的表现包括:自卑、自负、自我接纳困难及自我角色偏离。 (一)自卑如何看待自卑?现代心理学认为,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它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的尊重的心理状态。可以说自卑的实质就是自我评价过低。 教师作为从事一种特定职业的人,既会产生社会上一般人所可能有的自卑感,也会产生与其职业相联系的自卑感,即教师把自己的职业与别人的职业相比较,觉得自己的职业或职业的某些方面

8、不如别人,因此而苦恼的感情。日本学者关计夫对教师自卑感的划分为: (1) 经济上自卑感; (2) 地位的自卑感; (3) 职业的自卑感; (4) 精神紧张导致的精神疾患的自卑感。自卑作为自我情绪体验,必然反应到人们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自卑烦恼催人老,自卑自艾遂人忧。自卑者总感到各方面低人一等,缺乏自信,悲观失望,心境恶劣。具体表现为 : 认知歪曲,适应障碍,意志薄弱,思想消沉,情绪压抑,心理不稳定,性格内向,孤独不合群,敏感脆弱。自卑产生的原因?教师的自卑感,是由于教师职业这一客观事物不能满足教师对它的主观需要而引起的。所以分析教师自卑心理既要分析教师职业特点,即客观原因;又要分析教师自身的

9、主观需要,即主观原因。第一,客观原因。如前所述许多人对教师在职业背景下,进行自卑感的划分,归纳出自卑产生的客观方面。例如,关计夫认为教师自卑感可能来自经济、地位、职业以及精神紧张,前三方面都反映了造成自卑的客观因素。李景辉也对教师自卑的进行了来源的划分,在经济收入、地位、办事难、住房挤、婚配难、工作苦、社交技能差、专业地位差、改善待遇难、双重人格以及病态等 11 方面的自卑中,客观因素是不可低估的一环。教师的自卑心理很多是与职业相联系的。客观地说,目前教师的实际状况确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因此,有效地解决教师职业中的实际问题是解决教师自卑心理的重要前提条件。例如:政府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树立

10、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减轻教学负担等等。此外,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师及职业存在着种种误区,认为教师应是完美的人,于是,教师承担着其他职业无法相比的多种角色及角色期待。然而,现实的状况并不如意,例如,许多年轻人不愿当教师,当了教师的不安心工作并设法转行等等。许多研究认为,职业声望与工作满意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认为,如果以亲属或周围人为参照,自己的职业比他人职业层次高时,其工作满意度较高,反之满意度较低。因此,教师自卑心理的存在与教师职业声望有关。第二,主观原因。如果外因是变化的条件,那么内因则是变化的根据。教师的自卑心理归根结底是由个体本身造成的,是自我评价不当造成的。由于人们对同一事物观察的视角不

11、同,那么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有些人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再加上工作、生活的挫折及自身个性特点,容易造成心理冲突,产生职业上的自卑感。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的 ABC 理论认为:人的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其评价引起的,也就是人们头脑中的信念是产生某种情绪的根本原因。由于人们头脑中的某些信念是不合理的,虽然人们可能意识不到这些观念的存在,但现实很难满足这些不合理的期望与要求,如“我必须是完美无缺的,在每件事上我必须干得出色,否则我是一个无价值的人”,“所有的人都应该喜欢我”等。当现实与它们发生矛盾时,便会产生某些以偏概全的、消极的、不合理的自我评价,或把问

12、题看得过于严重。因此,某一件事的失败常常会导致他们对自我价值或整个人的否定。自卑的危害?教师职业自卑心理对于教师自身,乃至教育事业有较大的影响甚至危害性。首先,对自己的影响。自卑感作为一种情感,必然影响主体的其它心工里活动和行为。由于自卑感是心理上的一种苦恼状态,所以主体就要力求减轻它,采取的首选手段就是补偿行动。怀有自卑感的教师,其补偿行动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形 : 跳槽,即设法调换自认为好的工作或下海经商,有的还通过考研而另辟生活之路。努力当一个出色的人民教师。改做学校管理服务下作。从事第二职业,以求增加收入。在教师的岗位上设法捞取好处。如向学生乱收费,收取学生及家长礼品,利用学生家长办私事,

13、向学生推销商品,乱办收费补习班等。显然,这些补偿行动,就其社会效益而言,有的是积极的,有的则是消极的。除了补偿行动外,自卑的教师也进行主观上的调整,主要是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改变对教师职业的价值判断,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补偿行为。如认为教师虽然收入低,但稳定;虽然辛苦,但有几个月的体假;虽然物质生活贫乏,但精神生活富裕等等。这样一想,心理就平衡了,苦恼就减轻乃至烟消云散了。有的人从自身的特点出发,认为虽然当官经商好,但自己的才能、性格以及社会条件最适合当教师,从而减轻自卑感,交于教师工作。其次,对工作的影响。有一些怀有自卑感的教师,由于补偿的失利或缺少补偿的条件,又不能把价值观调整过来所以持久地

14、陷于自卑不能自拔进而导致性格的变态和教育行为的异常,对学生产生种种消极影响。有时甚至可以说,教师的自卑心理与其是自我表现过程,还不如说对学生的表现过程。关计夫把教师自卑感对学生的影响列举以下六个方面:1 自我厌恶的投射现象。如家境清贫的教师反而嫌恶家穷的学生,性格孤僻的教师反而不喜欢性格封闭的学生等。2 官僚主义行为。由于在上司或同事面前抬不起头,而对自己属下的学生滥施淫威3 畏首畏尾。自卑的教师,万事取消极态度。教职员会议上总是保持沉默,教学工作唯命是从,因循守旧,缺乏创劲和活力。4 尊重行为。学生中有不少人在某方面优于老师,这种学生往往受宠。5 虚张声势。这表现在不愿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弱点而

15、表现傲慢。当学生触及教师弱点时,教师会暴跳如宙,加倍惩罚学生。这并非正常的斥责,而是因触及自己的弱点所采取的报复行为。这种情况会人人伤害学生的自尊心。6 性格难于开朗。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朝气蓬勃、活跃积极的人。要达到目的,教师首先必须朝气蓬勃因为教师是以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来影响学生的。那么,因自卑而性格难于明朗豁达的教师,是难以担当此任的。当今许多青年教师厌教的原因之一,正是担心自身的性格被像老教师那样异化,甚至当今一些青少年学生之所以厌学、轻师,也与一些教师的形象不合时宜有关。7 逃避现实。对自己不擅长的学科,采取逃避态度。或抽烟、喝酒、搓麻、跳舞等,以求在尼古丁和酒精的刺激下,在赌

16、博的紧张与舞池的欢娱中,使自己的苦恼得到暂时的解脱。这不仅会消耗掉人的工作精力,而且对学生产生十分有害的影响。 要解决教师职业自卑心理,从客观条件上来看,首先政府应给教师提供优厚的经济和物质待遇,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使教师的职业真正成为令人茨慕的职业。其次,社会要人力倡导泰献精神,扼制拜金主义,多宣传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少制造一些歌星影星之类的名星,为教师默默无闻地献身于本职工作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第三,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要改革,力求营造一个尊师的小环境,提高教师在学校内部的地位。当然,教师职业的客观状况和客观环境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善。所以作为教师本身,也应当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积极地采

17、取有效的自我调节手段,拂去头顶的乌云,从而克服自卑情结的困扰。通过下面的测验,可以帮助老师们了解自己的情况。【心理自测】自卑感测验下面的问题可以了解您的自卑程度,请你用以下标准评价你的情况。 完全不符合很不符合较不符合不清楚较符合很符合完全符合 1 、你感到自己不能象人多数人一样把事情做好吗 ? 2 、你感到自己缺乏很多好的品质吗 ? 3 、你是否经常感到讨厌自己 ? 4 、你是否经常担心由你的所作所为,招致他人的批评 ? 5 、你是否经常感到紧张不安 ? 6 、当你处于不利地位时,你常觉得命运不公吗 ? 7 、你是否经常担心别人会不愿意同你在一起 ? 8 、你是否经常因为其它人对你的看法感到

18、焦虑不安 ? 9 、当你尽力想在某项活动中表现出色,而且你知道其他人也在关注此项活动时,你会显得不安或惶恐吗 ? 10 、你常害怕失败吗 ? 评价 :以上题目中得分越高表明您的自卑体验越强烈。 【问题调适】如果您意识到自己确实存在某种程度的自卑情结,可以采用下面几种策略进行自我调节。首先,要采取正确的对待自卑的态度,建立积极的合理的自我评价观念。现代心理卫生科学和心理学研究证明,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优势和潜力,即使有心理障碍者也不例外。善于发掘自己的心理特长,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这些优势和潜力,人人都会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在这方面,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整自己的主观需要,充分认识自己职业

19、的社会价值。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人类社会就像在人海中向着目标航行的一条巨轮,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来到这条船上,就是负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使这条船航行得更快一些,而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正是这个人向社会负献这份力量的途径和方法。当一个人为着人类社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奉献着自己那一份力量的时候,他的潜能也就得到了最人限度的发挥,同时人类社会也会给他的丰厚的回报。当一个人把人生仅仅看作索取,把工作仅仅看作向社会索取优越地位的方法时,必然使自己陷于痛苦和烦恼之中,因为没有哪一个社会会欢迎这样的寄生者。其次,认清自我,悦纳自我。认清自我,就是要有一个清醒的自我意识,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辩

20、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学会从周围的世界中提取有关自我的真实反馈,避免来自自己的主观理解带来的误差。在此基础上,还要悦纳自我。悦纳自我也就是既承认自己的优点,又接纳自己的缺点 ; 既能承受自己的成功,也能接受自己的失败。正确地接纳自我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有适当的目标,尽可能使自己的目标与现实接近;一是社会比较的标准要广泛,避免用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否则自己就会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第三,教师要修正理想中的我,改变不合理信念,也就是降低自己的期望水平,努力使理想自我的内容符合现实自我所能作出努力的程度。同时还要改变思维方式中某些不合理的信念,这实际就是一种认知改变的过程。 第四,补偿与升华

21、有助于克服自卑心理。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如果在某些方面自觉不足,他可以通过有条理的努力来进行补偿,也就是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补偿作用。有人曾对四百多位成就辉煌的人做了研究,发现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小时候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饥寒交迫;有的父母离异 ; 有的受到父母的过分控制或者遭到父母遗弃、疏远;有的经历过家庭经济的上下波动;有的身体残疾 ; 还有一些孩子的父母对其学习成绩不良和职业的选择大为不满。四百人当中,双目失明、耳聋、身体残疾、体弱多病、发育不良、相貌丑陋、肥胖或有语言表达困难者占四分之一。显然,补偿其缺陷和不足的需要,是这些人个人奋斗的主要因素,甚至是他们获得成功的决定性因

22、素。教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也应通过相应的补偿,提高自己的进取心与工作积极性,从而使事业有成。一个人的自卑还可以通过升华来得到矫正。升华的作用一方面转移目标,实现了原有的情感,达到了内心平衡,同时又创造了积极的价值。教师的心理升华主要指,当教师的需要没能满足或目标没达到时,不是消沉、退缩,而是不断努力或调整目标,最终获得成功。许多教师的成功,究其原因就是运用了补偿和升华。第五,人际交往也是消除自卑心理的有效途径。自卑感的人往往缺乏人际交往,缺乏情感交流,缺乏社会支持。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人际交往不取决于交往的数量,而取决于交往的水平。许多调查研究表明,教师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或

23、是交往面窄,或是交往数量有限。其实,教师一旦在社会交往中,参照公认的一些社会价值标准来衡量自己及职业,并不悲观,反而体现了其职业的神圣和伟大,同时也体验着人类社会给予他的丰厚回报。特别是目前我国实行科教兴国的战略,这就需要教育的努力,更需要教师的奉献,因此,教师作用是巨大的。教师人际交往的加强,一方面有助于克服自卑心理,促进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对教育、教学及个人生活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此外,请心理专家帮助解决,是及时有效解决自卑问题的重要途径。心理咨询的目的就是帮助有心理问题的教师改善认知,恢复心理平衡。因此,教师要学会请求心理专家的帮助。(二)自负上面所报道的教师缺乏对学生最基本的尊重的现象

24、,除了反映着教师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着巨大问题外,就其心理层面来说,也可能源于教师另一种不良认知问题自负。 如何看待自负?自负是一种自我膨胀即过度的自信,对自己的认识以点带面,一方面好就认为自己光芒万丈,很了不起,孤芳自赏,瞧不起其他人,不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更缺乏自我批评。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盛气凌人,总认为自己对而别人错,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难以和他人心理相容,影响他的人际交往。过于自负的人会产生自恋人格,也叫水仙花症。 自负心理与自卑心理表现的机制不同。自卑心理是对个体交际活动动机的内在抑制,表现不出交际的积极性;而自负心理则是对个体交际对象的外在排斥 ,轻视他人的言语和行动。自

25、负心理是指那些自我中心强烈,优越感极强,藐视和不主动同他人交际的心理现象。 自负心理并不是自尊自重。自尊自重是保持美好人格的正确态度,而自负则是自命不凡,轻视别人的不良行为。对己对人都不能作恰如其分的评价,结果使自己陷于盲目,别人也受到严重的压抑。夸大自我,轻视别人,远离实际,必然带来潜在的不满和行动的疏远,形成交际中的自我封闭。 这种自负心理的危害性主要是使自己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削弱了对周围环境的洞察力,从而降低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以至与本来很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理想环境对立。 自负的表现? 自负的一般表现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 自视过高,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别人都不行。很少关心别人,与他人

26、关系疏远。这种人时时事事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从不顾及别人,不求于人时, 对人没有丝毫的热情,似乎人人都应为他服务,结果落得个门庭冷落。 第二,看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这种人固执已见,唯我独尊,总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在明知别人正确时, 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总爱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第三,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这种人有很强的自尊心,当别人取得一些成绩时,其妒嫉之心油然而生,极力去打击别人,排斥别人。当别人失败时,幸灾乐祸,不向别人提供任何有益的信息。同时, 在别人成功时,这种人常用“酸葡萄心理”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自负的成因? 无论是对

27、青年教师,还是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自负心理都是需要我们警惕与重视的。那么自负这种自我意识的偏差又是如何在我们的个性中沉淀下来的呢?自负心理形成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作生活中的一帆风顺。人的认识来源于经验,生活中遭受过许多挫折和打击的人,很少有自负的心理,而生活中的一帆风顺,则很容易养成自负的性格。对于青年 教师来说,在工作中其才华能力得到了充分施展,受到领导的肯定,从而就会产生的自傲心理;对于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年教师,出众的教学成绩以及获得的各类殊荣,如不及时正确反思自我,自负心理也有可能滋生,就会被心理上的偏差引入歧途,形成心理障碍。青年教师若因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就自

28、恃了不起,似乎别人都不如自己,从而表现出极端的自信和过分自负,将会阻碍自己取得新成就。 第二,片面的自我认识。自负者缩小自己的短处,夸大自己的长处。自负者也同样缺乏自知之明, 同时又把自己的长处看得十分突出,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高,对别人的能力评价过低,自然产生自负心理。当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时,往往会产生自负的个性。这种人往往好大喜功,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就认为自己了不起,成功时完全归因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失败时则完全归咎于客观条件的不合作,过分的自恋和自我中心,把自己的举手投足都看得与众不同。 第三,情感上的原因。一些教师的自尊心特别强烈,为了保护自尊心,在交往挫折面前, 常

29、常会产生两种既相反又相通的自我保护心理。一种是自卑心理,通过自我隔绝,避免自尊心的进一步受损;另一种就是自负心理,通过自我放大,获得自卑不足的补偿。例如,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很好的教师,深怕被周围经济条件优越的同事朋友或家人看不起,装清高,在表面上摆出看不起这些人的样子。这种自负心理是自尊心过分敏感的表现。 【问题调适】从上面的测验结果来看,在自恋情结上得分较高者,往往容易形成自负心理认识。而自负心理认识上的偏激和情感上的过分敏感,无形中带来固执已见,自命清高的特殊心理,这与交际互补、平等待人的原则是不相符合的。所以,老师们也需要广泛交际,善于在交际中交流信息和感情,交互作用,取长补短,就必须改

30、变这种心理。 首先,接受批评是根治自负的最佳办法。自负者的致命弱点是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接受批评即是针对这一特点提出的方法。它并不是让教师完全服从于他人,只是要求他们能够接受别人的正确观点,通过接受别人的批评, 改变过去固执已见、惟我独尊的形象。 其次,与人平等相处。自负教师很容易视自己为上帝, 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动上都无理地要求学生服从自己。平等相处就是要求自负的教师以一个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与别人平等交往,尤其是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上来看待。 第三,提高自我认识。要全面的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放

31、,未免失之偏颇。认识自我不能孤立地去评价,应该放在社会中去考察,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他人所不及的地方,同时又有不如人的地方,与人比较不能总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不足,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 第四,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负,既要看到自己的过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现在和将来,辉煌的过去可能标志着你过去是个英雄,但它并不代表着现在,更不预示着将来。(三)自我接纳困难自我接纳感通常被认为是心理健康最常见的标准 . 心理健康的人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自我认可、自我接纳。人生发展理论也强调人对自我和对过去生活的认可和接纳。因此,对自己持积极的态度是积极的心理健康机能的主要特征。 如何看待自我接纳?那

32、么什么是积极的自我接纳呢?接纳自我,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 是否接纳自己是是否发展健康的自我体验的关键和核心。自尊者对自我充满信心,乐于接受对自我的教育和要求,从而有利于促进正确自我意识的形成。自卑者片面夸大自身的缺点,对自己持悲观态度,甚至否认自我存在的价值,从而极大地阻碍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有位哲学家曾说过: “ 一个人如果能够战胜自己内心的黑暗,就永远站立在灿烂的阳光中。 ” 所以,战胜自我需要的不仅是勇气、力量,更重要的是接纳自我。 积极自我接纳的表现?接纳自我就是相信自我。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借用一下,你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所以你有足够的理由自尊自爱

33、,即使是遭受挫折、历经坎坷。如果你连自己都怀疑,还能指望谁能相信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对于贬抑性的评价不要盲目接受。事实上,社会上有些评价并不总是正确的。要学会把贬抑性的评价化为自己向上的动力,看成是对自己的鞭策和督促,这样就能防止自卑感的产生。 接纳自己就要原谅自己。人生的大道并不是平坦的,总会有太多的不如意,假如你总是无休止地埋怨自己,惩罚自己,你将陷入一种自卑和自暴自弃的恶性循环之中。不要把一次偶然的失败看得太重,把失败当成了给自己心理施加压力的包袱。有效的方法就是原谅自己,把用于挖精神陷阱的时间,用于分析失败原因,用于研究重新取胜的办法,走出失败的陷阱,重现当年的辉煌。 接纳自我就要正

34、视自己。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每个人都有短处和缺陷,其中有的是无法补救的,或只能做有限的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正视自己,坦然接受这种缺陷,并不为此羞愧,不在别人面前加以掩饰,不采取其他防御行为。如只注意自身不足的人,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心理自测】 自我接纳测验以下列出了一些反映自我情感、态度或行为的陈述,请仔细阅读每一个条目,考虑一下它与你近两个月以来的实际情况是相同还是相反。尽量真实准确地回答,但没有必要每一条都刻意花很多时间。 1. 我内心的愿望从不敢说出来。 2. 我几乎全是优点和长处。 3. 我认为异性肯定会喜欢我的。 4. 我总是因害怕做不好而不敢做事。 5. 我对自己

35、的身材相貌感到很满意。6. 总的来说,我对自己很满意。7. 做任何事情只有得到别人的肯定我才放心。8. 我总是担心会受到别人的指责。9. 学新东西时我总比别人学得快。10. 我对自己的口才感到满意。11. 做任何事情之前我总是预想到白己会失败。12. 我能做好自己所有的事情。13. 我认为别人都不喜欢我。14. 我总担心自己会惹别人不高兴。15. 我很喜欢自己的性格特点。16. 我总是担心别人会看不起我。分析:这 16 个题目中, 1 、 4 、 7 、 8 、 11 、 13 、 14 、 16 题为反向题目,将这些题目的答案反过来计算,之后和其余题目的得分相加,如果回答“相同”的数目多于“

36、相反”的题目,则表明您属于正向自我接纳,即自我接纳良好;否则属于负向自我接纳。【问题调适】这里将介绍一些促进自我接纳的方法和自我暗示的语句,通过自我暗示可以帮助教师调解好心情,从而有效实现自我接纳。首先,停止与自己对立。“停止与自己对立 ” 是指停止对自己的不满和批判。不论自认为做了多少不合适的事,有多少不足,从现在起,都停止对自己的挑剔和责备,要学习站在自己这一边,维护自己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自我激励的句式: “ 不论我的现状如何,我选择尊重自己的生命的独特性。 ” 其次,停止苛求自己。具体说就是:允许自己犯错误,但在犯错后,一要做出补偿,以弥补自己的错误造成的损失;二是一个错误不犯两遍。

37、自我维护的参考句式: “ 不论我做错了什么,我选择从中吸取教训 ” ; “ 我选择不二过,而不是不断地责备自己 ” 。 第三,停止否认或逃避自己的负性情绪。先检视一下自己难以接受的自己的负性情绪有哪些:嫉妒、恐惧、紧张、生气、愤怒 。如果我们产生了负性情绪,不要去抑制、否认或掩饰它,更不要责备自己,对自己生气。要先坦然地承认并且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不论它是沮丧、愤怒、焦虑还是敌意。要知道,人产生负性情绪是很正常的,它提醒你对现状要有所警觉,是改变现状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的成绩差而沮丧,他就不会想努力学习;如果一个人不为和别人的矛盾而苦恼,他就不知道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需要调节。所以,不

38、要怕产生负性情绪,也不要否认或逃避。要首先接纳它,然后再想办法解决引起负性情绪的问题。 掌握接纳自己负性情绪的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步,闭上眼睛,回想最近发生的一件轻度不愉快的事,直到产生不舒服的感觉,保持一分钟,仔细体验自己的情绪。然后慢慢睁开眼睛,自问:都有些什么感觉? 第二步,再次闭上眼睛,现在想一想窗外的蓝天白云,想一想天空中的飞鸟,深呼吸,以极慢的速度反复了 5 次。与此同时,对自己说: 我决定接纳我的情绪。 ” 第三步,再次睁开眼睛,问自己现在有什么感觉? 第四步,再回到刚才产生的不愉快的情绪中,并且想一想,躲在你的负性情绪后面的观念是什么?是什么让你不愉快?想好后再次想像窗外的蓝天白

39、云,和天空中的飞鸟,深呼吸。(以极慢的速度反复了 5 次)最后一步,睁开眼睛,体会此时的感受。 用以接纳自身负性情绪的参考句式是: “ 不论我产生什么样的负性情绪,我选择积极地正视、关注和体验它,我将从中了解自己的思想和问题,并给以建设性的解决 ” 。 第四,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前面谈到,自我接纳是天赋人权之一,可是,由于绝大多数人从小就受到种种有条件的关注,或者严格的管束,致使很多人以为只有具备某种条件,如:漂亮的外表、优秀的学习成绩、过人的专长、出色的业绩等等,才获得被自己和他人接纳的资格。于是,很多人因此背上了自卑的包袱。由于曾经被挑剔,也就逐渐习惯于用挑剔的目光看待自己,越看越觉得无法接

40、受。为了学会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就要学习做自己的朋友,站在自己这一边,接受并且关心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地接纳自己的一切。 用以自我接纳的参考句式是: “ 不论我有什么优点和弱点,我首先选择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 尽可能扬长避短,不到万不得已不必取长补短。坚持 3 个月,就能形成新的自我接纳的习惯。(四)自我角色偏离谈到教师角色,大家并不会陌生。教师角色转变得问题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已不是新鲜话题了。 角色一词原指舞台上演员所扮演的人物。 1935 年,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最早把这个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用以分析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中应有的行为方式。一般认为,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根据社

41、会的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如教师角色、学生角色等。 角色一般可划分为期望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期望角色是指社会或团体对某一特定角色所规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代表社会的一种理想期望,也称为理想角色。如社会对教师就提出了一系列理想的期望,诸如学高身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等等。领悟角色是指人们对期望角色理解后所形成的观念中的角色模式,并依据这一模式对期望角色的个体思想水平、思维方式等主体能动性加以影响。实践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实际扮演的角色,它受领悟角色的指导与制约,但有时也由于社会环境和个人水平的制约很难达到领悟角色的水平,更谈不上达到期

42、望角色的水平。 如何看待教师角色?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教师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待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实际的角色;一是教师的期望角色。教师角色行为是指教师按角色规范所实施的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行动者,要扮演多重角色,教师在教师角色的指导下所出现的行为就是教师的角色行为。 同其他社会人一样,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角色集。一方面,由于社会生活的多元化,教师要承担多种社会角色,比如,一个教师在学校里面对学生时要充当教师角色;在与其他教师交往时要充当同事的角色;在家庭生活中又要充

43、当父母、丈大 ( 妻子 ) 或子女的角色。另一方面,在“教师”这一职业角色范围内,因为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随着教育活动的时间、空间的变化,教师与学生、教育内容以及各种教育环境之间构成不同的关系,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从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根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从以学生为本的价值思维出发,可以看出,国家新时期的教师角色定位是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核心的。新时期我国教师有八种角色:知识传授者、学习者、学生引导者、课程研制者、教学组织者、团体领导者 “ 平等中的首席 ” 、教育研究者以及文化创造者。 教师角色偏离的表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个体所扮演的角色是他自己在领悟角色的指导

44、下形成的实践角色。个体领悟角色是否正确,个人角色扮演技能和水平的高低等等,都是导致角色偏离的原因。角色偏离,又称角色差距,指的是领悟角色指导下的实践角色与期望角色 ( 理想角色 ) 之间的差距。具体表现有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紧张等类型。 1 、角色模糊 角色模糊指社会大众或角色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尤其是年轻教师角色模糊主要表现在角色转移中角色认知不清和行为失范。 2 、角色冲突 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总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由于个人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特定的角

45、色集,而该角色集中与之发生互动的角色伙伴对他都有一定的角色期望。角色冲突就是指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由于不同角色规范的不同要求,引起人们某一具体角色扮演的矛盾和冲突。 角色冲突通常说来有两种形式:角色间冲突与角色内冲突。 角色间冲突又有两种表现:一是个体承担的几个角色同时对个体提出履行角色行为的要求,使他难以胜任并在时问、精力上出现紧张感,亦称“角色紧张 ;一是两个角色同时对个体提出相反的角色行为要求。例如,第一,管理者与朋友角色的冲突。教师的这种角色冲突,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既不能摆绝对权威的架子,以免形成不良的师生关系;也不能成为学生的铁哥们,放弃应有的原则。教师很难同时是一

46、个具有权威的严厉的管理者,又是一个像朋友一般为学生所喜爱的人,这常常使教师陷入苦恼之中。第二,教员与父母角色的冲突。教员的角色是教师所表现出来的首要的最突出的角色,它因具有较强的职业性、专业性而处于核心的地位。教员与父母的角色是有较大差异的,有时是冲突的。第三,领导者与顺应者角色的冲突。教师作为领导者时,要严格管理学生、严格要求学生;而作为顺应者时,又要尊重学生、谅解和宽容学生。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很难同时扮演好两种角色,常常处于两难境地,从而带来角色冲突的困惑与不安。还有模范公民与自由个体角色的冲突。 角色内冲突也有两种表现:一是不同群体对同一角色有相互矛盾的期待或要求;一是个体对规定的角色行

47、为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例如学校以外不同角色期待带来的冲突;学校内部各个方面不同的角色要求带来的冲突;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外界评价不一致导致的角色冲突;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认同和必须履行角色义务的冲突;教师现有的学历、职称、教育教学能力不能满足当前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角色要求,即教师的现实的角色行为水平和教师理想的角色要求和期待之间存在着冲突。 3 、角色紧张 角色紧张指角色冲突使角色扮演者力不从心,左右为难的状态。内在地表现为个人角色扮演能力不够,外在地表现为社会期望对个人期望的差异。 教师角色偏离的成因?教师的角色冲突主要有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的原因。 1 、教师角色冲突的外在原因 社会的经济、科

48、技、政治与文化的全方位的转型是教师角色冲突加剧的外部原因。由社会规范不当,造成教师角色定位困难,从而产生角色冲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第二,教育环境的压力。第三,教师培训的问题。 2 、教师角色冲突的内在原因 教师的角色冲突的内部原因主要是来自教师自身的一些因素,同时与教育的外部因素密切相关。教师对课程重新加工时往往进退维谷:一方面深知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的益处,应把各种优秀的作品和思维方式推荐给学生,希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意识的学生;另一方面在基础教育阶段提高升学率和学校大班授课的压力下,教师又无力顾及其他,只能让学生反复机械地掌握法定课程的所有知识。 教师角色的多样化的特点、社会对教师形象的理想化、教师训练的专业化程度等影响到教师的角色冲突。由于教师专业知识的缺乏,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认识有误、承担角色太多、角色体验不深、角色扮演技巧运用失当等都会造成角色冲突。 教师的知识特征影响到教师的角色冲突。教师求知的动机来源于教育实践,教师面临的主要困惑是针对具体的教学情景的,教师的实践知识的行动性为教师专业诉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学实践对教师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权限要求很高,但教师在教育组织中缺乏必要的决策权。教师人人忙碌,很难发展明确的专业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