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系统复习(DOC 111页).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54307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1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文言文系统复习(DOC 11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初中文言文系统复习(DOC 11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初中文言文系统复习(DOC 111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初中文言文系统复习(DOC 111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初中文言文系统复习(DOC 111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新课程文言文总复习第一部分 复习方法1、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应考策略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课改的施行,2007年开始,中考文言文的分数有所增加,其中默写占8分左右,阅读占20分。显然对文言文阅读加大了考查的力度。纵观近年来中考试题,不难发现文言文阅读题具有以下特点:一、所选语段多以课内的基本篇目为阅读材料;课外阅读多选浅显易懂的且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课内外兼顾,注重考查阅读迁移能力。 二、考查的知识比较全面,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常用的实词,理解句子的大意。2、文学常识,主要是材料作者的名字和所处年代。3、对于整篇文章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感情的理解,即中心思

2、想。一些展示个性的开放性试题也已出现,我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文言文阅读多选课内的基本篇目为阅读材料,因而最可靠的是扎扎实实地掌握课文内容,特别要注重考前复习方法的选择。建议同学们复习应做到:眼中有文,分类归纳:进入综合复习阶段,很有必要对常考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以便宏观地,全面地、具体地掌握知识。首先要学会梳理知识。初中三年学了不少知识,知识是具有系统性的,梳理知识结构是较好的复习方法之一。(一)实词实词中常考的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类活用等。以桃花源记为例:1.通假字。“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的“要”通“邀”,是“邀请”的意思。2.一词多义。“处处志之”的“志”意为“做了标记

3、”;“寻向所志”的“志”意为“做下的标记”。3.古今异义。“阡陌交通”中的“交通”,古义指“交错相通”,现在是“交通运输”的意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离开”,现在是“男方的配偶”的意思。4.词性活用。如“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走尽的意思。“渔人甚异之”中的“异”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以为异。当然归纳时不定局限于某一篇课文,在复习时遇到新的解释不妨就记录下来。(二)虚词文言虚词数量少,但使用频率高,用法也比较复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复习时应注意归纳常用虚词“之

4、、其、而、然、则、乃、以、于”等的一般用法,并为它们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二三个典型例句。以“之”为例:1.作代词,代指人、事、物。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代指郭攸之、董允他们。(出师表)肉食者谋之:代指迎战齐国一事。(曹刿论战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指这篇。(捕蛇者说)2.作助词,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表修饰限制关系,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作“的”。永州之野产异蛇。(捕蛇者说)(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目的是突出谓语,可不译。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3)作为宾语前置或宾语后置的标志,都不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陋室铭)马之千里者宾语后置的标志(马说)(

5、4)放在句末,调整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公将鼓之(曹刿论战)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3.作动词,充当谓语,作到、往的意思。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三)句式常见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和被动句。1、判断句。文言判断句的基本形式:“者,也。”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是”,翻译时需要加上。2.省略句。文言文省略比较多,判断省略成分,需要“瞻前顾后”,需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例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的省略。3.倒装句。倒装句有的是为了修辞的需要,颠倒了语序。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强调谓语。

6、4.被动句。主语是所表示行为的受动者,叫被动句。被动句有的借助于被动问“为”、“为所”、“于”、“被”等来表示,例如:“为乡里所患”(周处);也有不借助被动词,直接在句意上表被动,例如“帝感其诚”(愚公移山)。2、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步骤与方法中考语文科考试再度实施改革:文言文考课外文段阅读。我们的同学没有学习过课外文言文。因此,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由此看来,有必要指导如何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根下面总结出解答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目的四个步骤,可供参考: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

7、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

8、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

9、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

10、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第二部分 课内文言文知识及考点归纳七年级上册:5、童趣(沈复)(见七上课本20页)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项为之强 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 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真,果然。唳:

11、鸟鸣4、以从草为林。 以为:把当作 把林:树林5、兴正浓。 兴:兴趣6、方出神。 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 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 细:仔细。察,观察9、昂首观之。昂:抬。首:头。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 怡然:愉快的样子二、译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 译: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译: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译: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答:

12、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答: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答: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答:恰当。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10、论语十则(儒家经典)(必背课

13、文)(见七上课本44页)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殆: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齐:相同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女:通“汝”,你。是,这。知,通“智”,聪明。6、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宽广,刚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想做的事情。施,施加。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填空。 1、子曰:“学而时习之, 。” 孔子说:学习知识

14、,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3、子曰:“见贤思齐焉,。”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4、子曰:“三人行, 。 ,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5、子曰:“ ,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子曰:“岁寒,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5、、子曰:“其恕乎, ,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子曰:“由,诲女知乎! , ,是知也。”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20、山市(蒲松龄)(见七上课本100页)一、解释加点词语义。1、数年恒不一见。 数,几。恒,经常。2、层层指数。 数,数数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楼,像楼一样。堂,像堂一样。坊,像坊一样。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山市,山中蜃景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屑屑,忙碌的样子6、或凭或立,不一状。或:有的人 不一状:不同一个姿态7、相

16、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8、倏忽,如拳如豆。 倏忽,突然。二、翻译句子。 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译:公子孙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2、或凭或立,不一状。 译: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形状不一。3、然数年恒不一见。 译:但是这几年总不出现一次。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答:借孙禹年和他朋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2、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答: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书”? 答: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

17、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答: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5、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答:孤塔宫殿城市危楼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答: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25、世说新语两则(见七上课本131页)(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俄而:片刻。 骤:急速。欣然:高兴的样子2、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比,比拟3、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去:离开。 乃:才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定 。 委:舍弃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拉 。 顾:回头

18、看7、尊君在不? “不”通“否”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集:集会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三、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 答案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答: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答:“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他有哪些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答: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

19、重他人。30、寓言四则(其中两则)(见七上课本163页)1.智子疑邻(韩非子)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天雨墙坏。 雨:下雨 坏:毁坏2、智子疑邻。 智:以为聪明3、不筑。 筑:修补4、其邻人之父亦云。 亦云:也这样说5、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丢失6、其家甚 智其子。 其家:那富人家二、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答: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2.塞翁失马淮南子一、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 答案1、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逃跑2、人皆吊之。 吊:慰问3、此何遽不为福乎。 何遽:为什么就,怎么就。为:是。4、居

20、数月。 居:过,经过5、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带领6、死者十九。 十九:十分之九7、胡人大入塞。 大:大规模二、中心思想。 答:这则寓言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故事,说明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教育人们要顺应自然,不可过分计较得失。三、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七年级下册5.伤仲永(王安石)(见七下课本37页)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世隶耕。 属于2、未尝识书具。尝:通“曾”,曾经3、父异焉。 对感到诧异4、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自是:从此。 就:完成5、邑

21、人奇之。 对感到奇怪6、稍稍宾客其父。 把当作宾客7、父利其然也。 认为有利可图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每天。 扳:通“攀”,牵、引 。谒:拜访9、不使学。 使:让10、不能称前时之闻。 相当11、泯然众人矣。 完全12、贤于材人远矣。 比13、则其受于者不至也。 被14、伤仲永。 哀伤、伤感15、养父母。 赡养16、或以钱币乞之。 有人17、从先人还家。 跟从18、卒之为众人。 卒:最终19、如此之贤也。 (有)才能20、固众人。 本来21、即书诗四句。 写二、翻译下列句子。1、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

22、求仲永写诗。2、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译: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3、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4、泯然众人矣。译: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5、余闻之也久。 译: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6、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名声相称。三、回答下列问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第一阶段:幼年天资聪慧“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

23、就”。第二阶段: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2、“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答:“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又指什么?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答: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4、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不与作者观点雷同)。 答: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

24、“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见七下课本106页)一、解释加点的词。1、卿今当涂掌事。 当:掌管。 当涂:当权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研究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只。 当:应当。 见:了解4、孰若孤。 孰:谁5、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6、即更刮目相待。 更:重新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认清事物二、翻译下列各句。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译: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长兄怎么知道这

25、件事这么晚啊!5、蒙辞以军中多务。译: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三、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答: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待)刮目相待、开卷有益四、回答下列问题: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答: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3、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答: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4、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答:“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修业,学有所成。 20、口技(林嗣环)(见七下课本140页)一、解释加点的词。1、京口有善口技者。 擅长2、

26、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 宴:举行宴会 3、施八尺屏障 设置、安放4、少顷 一会儿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 闻:听见6、其夫呓语。 呓语:说梦话7、满坐寂然。 “坐”同“座”8、妇抚儿乳。 抚:抚摸 。乳:喂奶9、众妙毕备。 毕:全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意:心情 。少:稍微。 舒:松弛。稍稍:渐渐1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12、虽人有百手。 虽:即使13、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1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股:大腿 。 走:跑15、群响毕绝。 毕:全 。 绝:尽、消失二、翻译下列各句。1、 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译: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

27、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译: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三、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的主旨: 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示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2、文中多处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答:课文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

28、的神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25、短文两篇(见七下课本190页)1.夸父逐日(山海经)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夸父逐日 赛跑2、河、渭不足 黄河3、弃其杖 自己的、他的。4、化为邓林 成为二、中心思想:本文曲

29、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人们同大自然竞胜的精神。三、本文为我们编织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既悲壮又辉煌的结局? 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四、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的内容要点。谈谈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答:1.夸父逐日渴死杖化邓林。2.夸父是个有英雄气概的神话人物,即有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但他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自不量力,因为人类的理想与追求应该建立在客观实际上,超越自身的能力只是一种空想,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人类更应该有理智地从事个人的奋斗。2.两小儿辩日(列子)(见七下课本191页)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远。 以:认为。去:距离。2、及日中

30、则如盘盂。 及:到。3、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热水。4、孔子不能决也。 决:判断。5、孰为汝多知乎。 孰:谁。为:认为。汝:你。知:通“智”,聪明。二、译句 1、孔子不能决也。译: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2、孰为汝多知乎。译:谁说你知识渊博呢?三、回答以下问题。1、两小儿“辩斗”的是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争辩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这件事。因为他们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一个从视觉出发,一个从肌肤感觉(触觉)出发,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2、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反映出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

31、反映出古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可贵精神。人类认识事物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有时标准、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30、狼(蒲松龄)(见七下课本220页)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止有剩骨。 止:通“只”2、顾野有麦场。 顾:回头看。3、苫蔽成丘。 苫蔽:遮盖。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像犬一样坐着5、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企图、打算。 隧:钻洞。7乃悟前狼假寐。 假寐:假装睡觉。8、意暇甚。 意:神情。9、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10、止增笑耳。 止:通“只”。耳:罢了。二、译句 1、投以骨。 译:把骨头投向(狼)。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译:一

32、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3、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译:场主人把柴草堆在那里覆盖成小山似的。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译: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添点笑料罢了。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本文主旨。答: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2、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答: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3、”“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3、结尾一段是什么表达方式?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它又告诉人们什么呢?答:是议论。它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八年级上册21、桃花源记(陶渊明)(08年已考过)(必背课文)(见八上课本163页)一、 词语解释。1.缘溪行。 沿着 2.落英缤纷 落花3.甚异之. 诧异 4.豁然开朗: 开阔的样子5.俨然: 整齐的样子 6.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7.黄发垂髫: 老人小孩 8.怡然 喜悦的样子9.具答之。详尽 10.咸来问讯。 都11.率妻子邑人。 妻子儿女 12.绝境: 与世隔

34、绝的地方13.不复出焉 再 14.无论魏晋 更不必说15.延至其家。 邀请 16.处处志之。 作标记17.欣然前往 高兴的样子 18.无问津者 渡口二、 翻译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译: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译: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译: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

35、边的人说啊。”8、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译: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9、后遂无问津者。译: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10、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11、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译: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三、课文分析: 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但作者

36、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四、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 答: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写出描写挑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用原文)。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并怡然自乐。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三个成语。答:豁然开朗、世外挑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5、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用原文)答: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7、表现 “村

37、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答: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什么?答: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9、“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答: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0、“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什么?答: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2、短文两篇(见八上课本168页)(必背课文)1.陋室铭(刘禹锡)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名:出名 灵:成为灵异的水 2、斯是陋室 斯:这3、惟吾德馨。 德馨:美好的品德4、无丝竹之乱耳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5、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官府的文书。

38、劳形:使身体劳累。6、何陋之有? 何:什么。二、译句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4、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回答下列问题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何陋之有。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 答: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9、5、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必背课文)2.爱莲说(周敦颐)一、指出加点词的意义。1、可爱者甚蕃。 蕃:多。2、濯清涟而不妖。 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3、不蔓不枝。 蔓:长枝蔓。枝:长枝节。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亵:亲近而不庄重。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6、宜乎众矣。 宜:应当。二、译句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译:我唯独喜爱莲从污泥中长出却没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2、莲,花之君子者也。译:莲是花中的君子。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

40、像我一样喜欢莲花的还有什么人呢?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喜爱牡丹的人当然就很多了。三、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 答:莲,花之君子者也。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答:出淤泥而不染。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寄寓了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4、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23、核舟记(魏学洢)(见八上课本172页)一、解词: 1、高可二黍许。 可:大约;许:上下。2、而计其长曾不盈

41、寸。 曾:尚,还 。 盈:满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挑选。 修狭:长而窄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同“屈”,弯曲5、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横”:横着6、其两膝相比者。 比:靠近、挨着7、珠可历历可数也。 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若:像。 了了:清楚明白9、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戴高高帽子。 为:是10、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奇:零数二、句子翻译。1、黄:黄共阅一手卷。 译: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2、舟尾横卧一楫。译:船尾横摆着一支橹。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译:总计这只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译:原

42、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5、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译: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的(名种事物的)形象,名有名的情态。6、尝贻余核舟一。译:曾经赠给我一只用果核雕成的船。7、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译: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8、技亦灵怪矣哉! 译:技艺出真奇妙啊!9、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他们相互靠近的两膝,都隐藏在画卷的衣褶中。10、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若听茶声然。译: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三、中心思想: 核舟,用桃核雕刻的船。“记”在这里具有摹写意味,它全面如实生动地描绘出了雕刻在核舟上的全部人和物,活灵活现,使领会了雕

43、刻家神奇高超的技艺和才华。24、大道之行也礼记(见八上课本177页)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选贤与能。 与:通“举”,举荐,选拔。2、古人不独亲其亲。 亲:以为亲。 亲:亲人、父母3、不独子其子。 子:以为子。 子:子女4、男有分,女有归。 分:职分、职业5、货恶其弃于地也。 恶:憎恶6、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造反。 贼:害人。 作:兴起7、是谓大同。 是:这。 大同:理想社会8、女有归。 归:女子出嫁二、译句。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译: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译:所以人们不单纯只是奉养自己的父母,也不单纯只是抚育自己的

44、子女。3、男有分,女有归。译: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适时婚嫁。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共有的。26、三峡(郦道元)(必背课文)(见八上课本191页)一、解释。1、重岩叠嶂: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2、夏水襄陵。 上3、乘奔御风。 奔:这里指快跑的马。4、素湍绿潭。 湍:急流的水。5、不见曦月。 曦:阳光,这里指太阳。6、霜旦: 下霜的早晨。7、飞漱 冲刷8、属引凄异。 属引:接连不断9、或王命急宣 或:有时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即使11、良多趣味。 良:真,实在二、回答以下问题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答: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用原文回答:表现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表现秋季凄清萧瑟的句子是: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答: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初中文言文系统复习(DOC 111页).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