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22页).docx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54332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8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2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2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2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2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2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导论概念: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聚合交叉设计问题: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发展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的名称、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血缘关系研究(家谱分析、双生子研究)的含义及其探讨的问题主要内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毕生发展:年龄有关的变化过程)毕生发展: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生命全程中,与年龄有关的那些变化过程。2(阶段划分:年龄段划分标准和特点)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划分标准、各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征3(基本原理:遗传-环境 阶段-连续 一致-多样)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发展的阶

2、段性和连续性、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领域或背景特殊性)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诞生标志、奠基人)1. 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思想基础:社会发展与儿童观的演变推动人们关注并研究儿童的成长规律方法论基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提供的科学方法论和辩证自然观实践需要:近代的“心理学化的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出现:1879年冯特2.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时间、人物、事件)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 Preyer,1842-1897)的著作儿童心理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普莱尔被视为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关于人类发展的主要理论流派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tic(

3、生物决定论)行为主义学派Behaviorism(环境决定论)认知学派Cognitive(相互作用论)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经典行为主义(华生)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新精神分析理论(艾里克森等)新行为主义(斯金纳)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班杜拉) 新皮亚杰理论 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认知发展研究先天、阶段性普遍性后天环境连续性 皮亚杰:阶段性 信息加工:连续性背景和系统理论:相互作用、复杂性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社会文化背景对个体的影响 (sociocultural)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的人类发展生态系统观 :重视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Ecol

4、ogical system)研究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 (对研究对象-伦理性 知情 自愿 不受伤 潜在影响 ) 研究对象是正在发展的人类个体,特别要求伦理性尊重被试(或监护人)的知情权研究以被试自愿参加为前提个人尊严不受到伤害、私人生活不受干扰特别是以儿童、青少年为对象的研究,要考虑实验条件对被试的潜在影响(教育性)研究设计 横断研究(横向, cross-sectional design):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纵向研究(追踪,longitudinal design):对同一个被试个体或群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

5、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聚合交叉设计(序列,sequential designs):横断与纵向研究结合。在不同年龄组被试之间及同组被试在不同年龄进行比较。血缘关系研究血缘关系研究 (kinship studies)家谱分析 (Pedigree)双生子研究1.同卵双生子(identical twins)和异卵双生子(fraternal twins)心理相关性的比较2. 同卵双生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心理比较研究:探讨学习与自然成熟的作用寄养儿童和亲父母、寄父母心理相关性的比较第二章 生物学基础概念 遗传病、先天素质、胚种期、胚胎期、胎儿期、极度早产、青春发育期、首尾原

6、则、近远原则、关键期、敏感期基本问题 胎儿发育关键阶段及影响因素 主要的先天无条件反射 生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内容遗传病 (遗传物质的结构功能变异)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或基因)在结构或功能上发生了变异所导致的疾病。包括由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造成的疾病。先天素质 (出生时的先天特征)出生时的身心特征,即先天素质,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过程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胚胎发育的三个阶段 胚种期 (卵子期, Zygote,1-2周)组织分化前期 胚胎期 (Embryo, 3-8周)细胞和组织分化期 胎儿期 (Fetus, 9-38周)器官和功能分化期 PS:怀孕头三

7、个月很关键,3/4流产发生于此;胚胎期和胎儿期初期,环境中致畸因子(teratogen) 的作用最大。幼儿发育的影响因素 (孕妇的外环境、内环境-主观-客观) 母亲的自然特征:身材、血型、年龄 孕期营养 孕妇的疾病:病毒感染、妊娠高血压等 药物、吸烟、饮酒 孕妇情绪及对怀孕和生育的态度 环境因素:辐射、噪声、有毒物质等主要的先天无条件反射 新生儿:(生存需要-吃-防御-反应 非生存-躯体-四肢) (满足基本生存需要) 觅食反射、吸吮反射、吞咽反射 防御性的反射:眼睛闭合、打喷嚏等 定向反射 (与生存需要不直接相关,但是进化过程中有意义、可反映神经系统发育、可用于动作训练的) 惊跳、抓握、行走、

8、足趾、游泳、强直性颈反射极度早产28周;体重1500克。多疾病缠身,易发生注意和动作障碍、学习困难。青春发育期 (年龄 发育特点) 身体发育的第二高峰期 男13-15 女11-13 PS: 11岁至15岁左右,女孩的身高体重发育水平略超过男孩(美国) 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与成熟生长发育与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头(首)尾原则(cephalocaudal trend)身体各部分的发展从头部延伸到身体的下半部:头部颈部躯干下肢动作发展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向成熟 近远原则(proximodistal trend)身体的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然后延伸到边缘部分。头部和躯干比四肢先发育,手臂和腿比手指和

9、脚趾先发育。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远离身体的部位动作发展较迟。动作发展还相应地表现出从粗到细(或从大到小)的发展顺序。 PS: 动作发展的普遍模式说明遗传对它的影响作用。 动作发展还表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这在一定程度表明了后天环境的制约作用。生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奠基与影响) 遗传提供最初的物质前提,奠定个体差异最初基础 生物因素也受环境和经验的影响大脑的可塑性 身体发育和生理成熟影响心理调适 生理成熟使心理发展处于一种准备状态关键期与敏感期关键期 由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个体做好充分准备来获得新的行为模式的发展时期。因错过该时期而带来的发展障碍往

10、往难以弥补。习性学研究:禽类的印刻现象敏感期 个体比其他时候更容易获得新行为模式的发展阶段。在该时期比其他时期更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第三章 感知觉发展概念 习惯化、去习惯化、视觉偏爱、视崖、配对、指认、命名、视觉恒常性 问题测定儿童感知觉的主要方法 (视觉、语言、反应、自然动作) 视觉偏爱(用注视时间判定分辨与偏好)通过婴儿注视两样不同的刺激所花费的时间是否相同判断婴儿早期是否辨别形状、颜色等。视觉偏爱(注视时)也可以反映婴儿更喜欢哪些类型的刺激模式。 婴儿对刺激的自然反应(反射活动、心率、动作等生理反应)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习惯化(habituation):(重复导致的定向反应消失)由于重复或不

11、断受到某种能导致个体选择性定向反应的刺激而引起个体对该刺激反应减少,甚至消失的现象。去习惯化(dishabituation):(新刺激使反应回到习惯化水平)在形成习惯化之后,一种新刺激的出现使个体的反应恢复到习惯化之前的水平。 条件反射训练婴儿对某种刺激产生条件反射,改变刺激物的物理特性,观察婴儿的反应条件反射依然出现,则婴儿未识别新刺激与条件刺激的差别;未出现条件反射,则婴儿能分辨新旧刺激的差别。 语言反应配对:根据语言提示对具有相同特征或属性的物体进行匹配,如“颜色相同”或“形状相同”等。指认:按照指令中的颜色、形状或类别名称找出相应物体。命名:说出物体的颜色、形状或类别名称。视崖 一块大

12、的玻璃平台,中间放一块略高于玻璃的中央板。板的一侧玻璃下紧贴格子图案布,看起来像“浅滩”;另一侧离玻璃几尺深处铺有同样的格子图案布,看起来像悬崖下的“深滩”。知觉恒常性 (视网膜大小不引起知觉变化) 客体的映像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化儿童感知觉的发展趋势 儿童的感知觉从笼统逐步趋向分化和细致 儿童的感知过程综合性和协调性不断增强 儿童的感知过程逐步概括化:整体与部分知觉 儿童的感知过程的有意性(目的性/持续性)增强 成年(40岁以后)感知能力下降探测刺激的感知阈限的提高某些知觉能力的丧失第4章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概念 客体永久性、守恒、“三山”实验、传递推理、图式、

13、适应、同化、顺应、延迟模仿、假装游戏、自我中心、运算、临床法 问题现象客体永久性:(消失仍存在)当客体在儿童眼前消失时,儿童依然认为它是存在的自我中心:(难以想象他人角度表征事物)个体从自己的立场,根据自己的经验认识事物,很难想象从别人的角度如何表征事物守恒:(重新安排仍相等)两种等量物质,只要无增无减,即使把它们重新安排,它们(在质量、重量、长度、数量、容量、面积或体积等方面)仍然是相等的。三山实验:延迟模仿:(记忆并重现)记忆并重现不在眼前的行为范型假装游戏:以物代物、假装动作、装扮角色、想象画基本观点临床法 临床法(认知测试+谈话) 不仅描述,更试图去解释内在的认知发展图式: (定义)图

14、式指主体所具有的认知结构或心理机能系统。 (源起)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最初的图式来自先天具有的动作和无条件反射。 (媒介)外界刺激与主体反应之间的关系是以主体已有的图式为中介的间接反应。 (变化)随着成熟及经验的增加,图式不断变化,儿童的反应能力也不断增强。适应反映主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同化 (定义)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 (过程)主体利用已有认知结构对外界刺激进行处理和改造,使之纳入原结构并丰富之的过程。 (结果)同化引起图式的量变。顺应 (定义)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 (过程)在主体已有图式不能同化客体时,通过调整原有图式或建立新图式来适应环境。 (结果)顺应引起图式的质变。运算

15、(内化了的可逆操作) 能以内隐的方式完成智慧动作并预见其结果 智慧动作具有可逆性,即逆反性(A加-A等于零)和互反性(AA)皮亚杰认知发展各主要阶段的年龄、名称和主要特点感知运动阶段0-2主要依靠感知和动作来思考和适应外部世界循环反应、功能性游戏、客体永久性、延迟模仿、假装游戏前运算阶段2-71、思维的符号性:通过表象、言语及其他符号表征外部或内心世界2、初步建立自我意识:能区分自身和其他事物自我中心、知觉集中、不可逆性具体运算阶段7-11能够运用简单逻辑思维,但只限于具体的情境和经验,不能抽象守恒、去自我中心、去知觉集中、群集结构形成形式运算阶段12-抽象思维:命题思维、提出并验证假设、监控

16、和自省思维基本观点: (阶段性)不同阶段认知结构有质的差别 (阶段间连续)相临两阶段之间,时而表现前一阶段特征,时而表现后一阶段特征 (阶段内认知表现一致)同一发展阶段各方面认知表现水平基本一致 (阶段顺序一致,差异与一致统一)发展阶段顺序相对固定,具有一定普遍性第5章 信息加工研究概念 婴儿期健忘、记忆恢复、元认知婴儿期健忘 (缺乏回忆)人们缺乏回忆婴儿期事物的能力的现象记忆恢复 (相隔回忆大于立即回忆)在一定条件下,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要高,即刚刚识记材料后立即回忆的东西不多,而相隔几天后能回忆得更好些。元认知 (认知的认知)对认知的认知,即对自己的认知方法策略的

17、认识,有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元认知体验,(通俗来说,就是是否知道该如何学习、有什么策略、如何执行)问题信息加工心理学如何解释认知过程的发展 (速度-方法 硬件 能力 效率、质量) 信息加工官能(硬件)的发育:大脑结构(突触联系、髓鞘化) 信息编码能力增强:对刺激的选择和知觉 信息加工效率的提高:自动化、速度 知识(库)扩展:专业知识的增多与结构化 执行认知策略的有效性提高:有选择地运用多种策略 元认知的发展:自我监控的灵活性增强儿童的主要识记策略 使用外部线索记忆:注视、标记等 复述:即时复述、累积复述复述图片名称:5岁10%;7岁50%;10岁85% 识记材料的组织化-组块9-10岁前,

18、回忆易于组块的词汇表成绩不比回忆无关词汇表的成绩好 精细化(间接的意义识记,elaborating)第6章智力和思维发展问题智力发展曲线与智力发展一般趋势 智力发展曲线幼儿和小学低中年段智力发展最迅速。智力测验分数在18-20岁左右达到高峰,其后保持一段时间的高原期至30岁左右。大约30岁以后智力得分逐渐缓慢下降。运用不同量表测得的智力发展曲线有一定差异,分歧主要在智力增长速率变化出现的年龄。4岁时约50%8岁时约75%12岁时约90早期智力测验的预测性 大多数研究:18个月前的预测性非常小 近期研究发现了早期智力的某些预测性乳儿的习惯化速度、对新颖性的偏好与儿童期智商,特别是言语智商和记忆技

19、能平均相关系数为.457个月时视觉再认记忆测验得分与11岁时韦式智力量表总分有显著相关婴儿的快速反应时(快速注视视觉刺激)能较好地预测以后的智商第7章 语言发展概念 前言语期、呀呀语、单词句、双词句、事件可能性策略、词序策略、语言获得、自我中心语言、集体独白、社会化语言 问题 自我中心语言:特点:语法结构与成人类似(相似性)、以单一事项为主(单一性)、不以提供信息、提出问题、交往为目的(无交际目的)、忽略他人反映(忽视他人)分为重复、独白、集体独白(一个孩子的自我中心言语引发另一个的自我中心言语) 社会化语言(有交际目的)传递信息;批评与嘲笑;命令、请求、威胁;提问与回答语言准备期(前言语期)

20、包括语言产生与理解的准备两个方面: 语言理解的准备呀呀语:与语音相似的声音(无实际意义、以发音做游戏获得快感) 语言产生的准备语言发展期 语音发展 词汇发展 句子发展单词句:1-1.5 儿童用一个词来表示比该词更为丰富的意思,例如描述情境、表达愿望、感觉状态(具有三个特点:1、伴随动作 2、意义不明、语音不清 3、词性不定)双词句:1.5-2 双词或三词组合的语句(特点:断断续续、简略、结构不完整)用以表达儿童的认知,词序与语义相关 语言理解策略事件可能性策略(词义策略):根据词的意义和事件的可能性确定词的语法功能和相互关系,不顾句法结构。例“羊打鞭子”词序策略:5、6岁儿童。例:被动句非语言

21、策略:根据经验或预期理解幼儿和低年级小学生较难理解语句中的讽刺意图,难以辨别讽刺话、玩笑话。婴幼儿词义理解和运用的特点 词汇量发展:4岁5岁词汇增长最快,词汇量增长约49.3%5岁6岁的增长速度略有下降,只有37.9% 词类扩展:各类词绝对数量随幼儿年龄增长而增多3岁-4岁实词增长迅速4岁-5岁虚词增长迅速在各类词中,形容词的比例不断增大: 3-4岁10.8%, 4-5岁13.1%, 5-6岁16.3% 词义理解(2-6岁儿童词义理解和运用的特殊现象)词的使用范围扩张(例如把各种圆的东西都称为月亮)词汇量少语义特征假设: 儿童最初学习词时,把词义和事物的某些具体特征等同起来。词的使用范围缩小(

22、例如桌子仅指自家的桌子)儿童对某类事物的基本属性未达到适当的抽象概括水平。自我中心方位词指示代词:7岁前很难掌握“这”、“那”成对指示代词的相对指称意义人称代词:在需要进行参照点转换的情景中,婴儿对“你”和“他”的理解出现困难 构词规则3岁左右:从简单模仿发展为运用规则过度规则化:某种“倒退”现象,从went, feet 到goed, foots。中文“自造词”:如小红、花电视5-6岁言语很接近成人言语语言获得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观点备注环境论(行为主义)1简单模仿(阿尔波特)2选择性模仿(怀特赫斯特)3强化(斯金纳)特点:1儿童语言与成人语言的相似性2强化在言语行为中的作用先天论先

23、天语言能力说(乔姆斯基)(人类通过种系遗传形成先天语言获得装置(LAD),由此进行语法的转换生成过程,只要处于一定的语言环境,儿童就能获得语言,语法的转换生成过程:从先天普遍语法向个别化语法转化)特点1普遍语法(句子深层结构)2个别语法(某一具体语言的特征和规则)3语言材料输入是语法转化的必要条件(输入)4语法转化过程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转化过程)相互作用论1认知相互作用论(来自主题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皮亚杰)2社会相互作用论社会相互作用论:1语言学习很大程度是语法规则的获得(来源)2语言获得是儿童与语言交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亲子交往方式影响孩子的语言内容、形式和运用习惯,(获得)3学习者

24、只掌握在交往中发挥实际功能的语言结构4儿童对周围人的语言交往方式有影响第8章情绪情感概念 怯生、(亲子)依恋、陌生情境实验、安全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问题 怯生:对不熟悉的人感到害怕 4-5个月婴儿注视陌生人的时间多于注视熟悉的人兴趣 5-7个月,见到陌生人时表情严肃 7-9个月,见到陌生人感到苦恼儿童的主要情绪诱因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1. 情绪的丰富和深刻化(变多变深)情绪不断分化(分化)情绪指向的事物逐渐增多引起情绪的原因越来越复杂()原因2. 情绪的社会化(社会化)引起情绪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表情日渐社会化3. 情绪的自我调节化(自我调节化)表达方式:外露到内隐、冲动到自制从主要依靠

25、他人逐渐到自我调控:将情绪状态调整到比较舒适的强度水平非言语调节:接近或远离刺激物、对抗性行为反应等通过语言表达情绪、自我激励、控制他人青春期情绪发展特殊表现青春期:11、12岁-14、15岁、少年期、初中阶段、学龄中期1. 情绪表现的矛盾性温和、细腻与强烈、狂暴性共存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2. 青春期的消极心境烦恼增多在公众面前的行为矛盾:独立和保持与父母的亲密关系确立并保持在同伴中的地位压抑:需要或愿望不能得到满足孤独感:不被理解依恋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亲子依恋:(情感联结、保持亲密)儿童与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形成的一种情感联结,表现为儿童寻求并企图保持与该成人亲密

26、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无差别的社会反应:0-3个月(对陌生人与熟悉者的反应一致)有选择的社会反应: 3-6个月(对熟悉的反应较陌生更多)特殊的情感联结形成:6个月-3岁(产生依恋,对熟悉着的离去感到害怕,回归后感到高兴)目标协调的伙伴关系:3岁以后,儿童不再单纯“索取”,他们开始考虑依恋对象的想法和感受,试图使行为与父母要求和计划协调一致(开始能够从父母角度思考,例如要求走之前讲个故事)依恋类型形成原因陌生情境实验:依恋分四种类型(安全型、反抗型、回避型、无指向型)行为依恋类型安全型约65%反抗型约10%回避型约10%紊乱/无指向型约15%安全基地效应:照管者在场积极探索不探索,依附探索但不很

27、积极不陌生人焦虑:照管者在场表现自如恐惧像对照管者一样冷漠混杂反应分离焦虑:反抗照管者离开是,稍有悲伤是,极端不安不,好像不担心有时,不可预测重逢反应高兴重逢矛盾:寻求接触但怨恨离开忽视或回避混乱:接近、回避、或兼而有之害怕、主动、积极依恋害怕、不主动、抗拒亲密(亲密效果不大)不害怕、不主动、回避亲密成因:1、照看的稳定性2、照看的质量建议:母子间有一定量的身体接触和适度的分离经验;(稳定)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敏感地作出反应;(质量)母亲与孩子交往时情绪愉快、态度温和。(质量)早期剥夺的干预:早期干预可缓解甚至消除不利影响干预越早效果越好干预方式:重要的是使儿童对某一个或几个对象产生稳定的情感

28、联结并与之保持一定数量的身体接触第9章 人格和自我概念 容易型儿童、困难型儿童、迟缓型儿童、同一性拒斥(闭锁)、同一性混乱(扩散)、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成就、“镜像”反应(点红)实验问题儿童气质类型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对儿童教养活动的启示、儿童自我认识和评价发展趋势佛洛依德基本观点:本我、自我、超我各阶段有各自对应的本能活动需要决定因素:父母对儿童本能活动的控制与容许是否平衡艾里克森基本观点:健康人格:有活力(vital)、主动支配环境、正确感知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整体性、独特性、连续性)八个阶段:(1)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岁)希望(hope):我能希望自己

29、占有和给予什么信仰:尽管冲动可能混乱,个体可能为不得不依赖而愤怒,但主要的欲望终究可以实现(2)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怯感、怀疑感(1-3岁)自主意志(will):我能自由支配什么对法律与秩序的基本态度:遵从与抗拒(3) 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 (3-6岁)目标感或决心(purpose):我能想象将来自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4) 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 (6-12岁)胜任感或能力(competence):我有能力做好我可以学会的事情。对技术或工作的态度:主人或奴隶(5) 自我同一感与同一感混乱(12-19岁)自我同一感(同一性成就):自我的独特性、统一感、理想我与现实我的一致性;确立自

30、己的价值追求和人生目标忠诚(fidelity):对合法性的追求(6)亲密与孤独(19-25岁)爱(love)(7)繁衍与停滞(25-50岁)关怀(care)(8)自我整合与绝望(50岁以后)睿智(wisdom)不同 人格的发展不局限在儿童早期,而贯穿人的一生(八个阶段) 自我是个体发展的一个积极因素。在各阶段获得成为积极社会成员所需的态度和技能,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 理解儿童发展必须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文化背景(看重和需要什么能力)联系自我认识与评价发展趋势内容:具体的外部特征到抽象的内心特征(行为结果到行为动机)视角:单一认识和评价到多角度的认识和评价状态:零散到成体系,逐渐理解自我各方面的联系,

31、形成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和评价过程:认识和评价的独立性逐渐增强结果:自我认识和评价的客观性逐步增强1、自我意识的形成 几个月:意识到“主我有意重复动作引起物体移动预测(引起)他人反应 第二年逐渐构建“客体我”(me-self) 点红实验:在儿童鼻尖涂红点并观察儿童对自己镜中形像的反应“游戏伙伴”阶段(6-12个月)(意识不到镜像)有意识重复自己的动作(12个月左右开始)(意识到镜像但不愿交往)用手摸自己的鼻子(15-24个月)同一性第10章 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概念 前道德、他律道德、自律道德、延迟满足、抗拒诱惑、替代强化问题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主要方法皮亚杰临床

32、法(谈话)科尔伯格道德两难选择自我控制研究 延迟满足:为得到更大的利益而等待,放弃眼前的报酬。幼儿多选择即时报酬。 抗拒诱惑:无论是否有人在场,都拒绝具有诱惑力但被禁止的愿望和行动。 言语对幼儿的延迟满足和抗拒诱惑能力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替代强化第11章 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年龄特征概念 权威型教养方式、专制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忽视型教养方式;最近发展区、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危机期;受欢迎儿童、被拒绝儿童、被忽视儿童问题大众传媒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从电视到国际互联网: 提供观察模仿的榜样 传递知识和社会规则 塑造生活和娱乐方式活动状态寻求满足的途径需要融会贯通的问题 1)心理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遗传与环境、天性与教养、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等; 2)主动发展还是被动发展:心理发展的能动性及其对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的制约; 3)个体差异的形成原因;气质、人格等 4)个体心理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早期发展特征对成年后心理特征的预测性 5)发展心理学研究成果对家庭或学校教育的启示概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发展心理学复习资料(DOC 22页).docx)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