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秋新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科学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科学教教学学设设计计第一第一单元教学方案单元教学方案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属于生命科学领域。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鸟类.哺乳类.昆虫等的共同特征,初步认识到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能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二.单元教学目标二.单元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知道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2.知道可以根据动物的某些特征进行分类,3.能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二科学探究1.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进行观
2、察与比较,找出不同动物的特征,归纳概括出同类动物的共同特征。2.通过搜集和分析有关动物的信息,获取动物分类的证据,能根据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3.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小组的讨论,识别常见动物的类别,说出一些我国珍稀动物的名称和特征。(三)科学态度1.具有观察动物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2.根据自己的发现,如实陈述观察到的现象,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3.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分工协作,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能倾听同学的发言,在探克括动中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体验动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体会到人类的行为会
3、对动物造成伤害,3.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三.单元知识结构三.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共设计了3课,包括第1课.第2课和第3课。第1课是鸟和哺乳动物。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鸟和哺乳动物的特征,本课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鸟的身体形态结构,寻找鸟在身体结构方面的共同特征。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鸟的身体表面都覆盖羽毛,羽毛与鸟的飞行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接着,引导学生观察鸟身体的局部特征,发现乌都有缘.喙的结构与它们的取食方式有关,发现鸟的足都有鳞片,足的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综合对各种鸟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归纳出鸟的共同特征,本课还引导学生观察绵羊.梅花鹿等动物的身体形态特征和喂养后
4、代的方式,并与二年级学习过的猫和兔进行比较,归纳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第2课是动物的分类,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动物的身体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先引导学生将身体结构相似的动物分为一类。例如,与第1课学习的鸟.哺乳动物的身体结构相似的动物,可以分入鸟类和哺乳类;与一年级学习过的金鱼的身体结构相似的动物,可以分人鱼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发现,一些动物的身体都有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可以将这些动物分入一类,这样的动物叫作昆虫,在将动物分为不同类别后,再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不同类别的动物分成两大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体内是否有脊社,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拓展与应用中介绍了两栖动物和
5、爬行动物的特征。第3课是我国的珍稀动物,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一些我国的珍稀动物.了解人类的一些行为严重影响动物的生存,本课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些珍稀动物的分布和生活习性。在查阅过程中,还要重点关注一种珍稀动物,尽量多搜集这种动物的资料,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人类的一些行为影响了动物的生存,使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于是,引导学生了解为保护珍稀动物,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四.单元教学策略四.单元教学策略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辅,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
6、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五.课时安排五.课时安排1.鸟和哺乳动物22.动物的分类1-23.我国的珍稀动物1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第1单元多样的动物1.鸟和哺乳动物第几课时1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课结合学生对鸟和哺乳动物的已有认知,通过观察,比较多种鸟和几种哺乳动物,分别归纳出鸟的共同特征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通过本课教学,可以落实课程标准中“能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鸟类.哺乳类的共同特征”的学习目标。本谋有两个科学实践活动。学习目标1.认识君见的鸟和哺乳动物,能分别描述鸟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2.能认真观察动物
7、,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分别归纳出鸟和啸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发展思维能力。3.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如实陈述观察到的现象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调整自己的观点。4.体验动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教学重点重点通过观察与比较,能找出不同鸟的特征,并归纳概括出鸟的共同特征。教学教学难点难点观察比较鸟的喙和足的特点,研究这些特征与鸟的生活环境的关系,推测喙的形状与所吃的食物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1.一些鸟和哺乳动物的图片及视频资料。2.鸟的正羽.绒羽,羊的皮毛,几种鸟和几种哺乳动物的卡片等。学生1.如果家中饲养了鸽或兔,可以带一只到学校,用于课上观察
8、。搜集一些鸟的羽毛。2.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导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让学生观察单元页图片,播放非洲动物迁徙的照片或视频。提出如下问题和要求单元页图反映了什么场景你还知道哪些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说说你知道的动物的故事。2.让学生观察课页图,引导学生讲讲牛和牛背鹭的故事。然后提出下列问题牛背鹭是哪一种动物牛是哪一种动物这两种动物有什么不同3.谈话要想比较这两种动物的不同,我们要分别研究它们所属的两类动物都有哪些特征。(二)科学实践活动鸟有哪些共同特征1.观察比较几种鸟的特征。1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中鸟的图片和带来的鸟的卡片,提出问题我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鸟这些鸟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
9、点比较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相同的部分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鸟的身体都由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组成。它们的前肢变为了翅膀翼。2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鸟的羽毛鸟的身体表面都有什么鸟的羽毛有什么特点鸟的羽毛与它们的飞行有什么关系学生观察可以发现,羽毛可以分为正羽和绒羽。在比较正羽.绒羽的不同时,出示鸟飞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再让学生说一说鸟的羽毛与它们飞行的关系。3出示白尾海雕.啄木鸟和绿头鸭的图片,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共同特征。引导学生比较鸟的喙和足。观察这些鸟的头和足,还能发现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鸟的喙有什么相同特点足有什么相同特点这些鸟的喙和足为什么不一样2.归纳概括鸟
10、的共同特征。教师可让学生分组采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归纳,然后全班交流,形成鸟的共同特征概念图。板书设计1.鸟和哺乳动物鸟有翼和羽毛,多数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嗓,足上有鳞片。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第1单元多样的动物1.鸟和哺乳动物第几课时2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课结合学生对鸟和哺乳动物的已有认知,通过观察,比较多种鸟和几种哺乳动物,分别归纳出鸟的共同特征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通过本课教学,可以落实课程标准中“能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鸟类.哺乳类的共同特征”的学习目标。本谋有两个科学实践活动。学习目标1.认识君见的鸟和哺乳动物,能分别
11、描述鸟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2.能认真观察动物,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分别归纳出鸟和啸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发展思维能力。3.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如实陈述观察到的现象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调整自己的观点。4.体验动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教学重点重点通过观察与比较,能找出不同鸟的特征,并归纳概括出鸟的共同特征。教学教学难点难点观察比较鸟的喙和足的特点,研究这些特征与鸟的生活环境的关系,推测喙的形状与所吃的食物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1.一些鸟和哺乳动物的图片及视频资料。2.鸟的正羽.绒羽,羊的皮毛,几种鸟和几种哺乳动物的卡片等。学生1.如果家
12、中饲养了鸽或兔,可以带一只到学校,用于课上观察。搜集一些鸟的羽毛。2.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导学过程设计意图三)聚焦问题谈话通过从整体到局部观察各种各样的鸟,我们归纳出了鸟的共同特征。二年级我们观察过猫和兔,了解了它们身体结构的特点和它们的一些共同点,这节课,我们再来观察一些与猫和兔相似的动物,找一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四)科学实践活动;找出与猫.兔相似的动物的特征1.观察比较绵羊.梅花鹿的身体特征。1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绵羊.梅花鹿的身体特征。2学生分组观察绵羊.梅花鹿的图片,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用维恩图的形式把它们身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写下来。3组内交流,将绵羊.梅花鹿与猫和兔的身体进行
13、比较,获得全组的共识。4班级交流,完善绵羊.梅花鹿.猫.兔的身体共同之处。2.观察比较绵羊.梅花鹿.猫.兔等动物喂养后代的特点。(1)小组内讨论绵羊.梅花鹿.猫.兔等动物喂养后代有什么特点。(2)全班交流。3.归纳概括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像上一节课那样,让学生分组采用思维导图分析归纳,然后全班交流,形成哺乳动物共同特征概念图。(五)拓展与应用1.提出下列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有翅.能飞行的动物都是鸟吗生活在水中.会游泳的动物都是鱼吗怎样判断一种动物是不是鸟或者是不是哺乳动物2.教师出示一些奇特的鸟和哺乳动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尝试用学习过鸟的共同特征.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来判断它们是不是鸟,是不是哺
14、乳动物。3.课外拓展认识其他的鸟和哺乳动物。板书设计1.鸟和哺乳动物绵羊.梅花鹿.猫和兔的身体表面都有毛,它们都用乳汁喂养后代,属于哺乳动物。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第1单元多样的动物2.动物的分类第几课时1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课通过观察各种动物的身体结构,结合已有认知,尝试将各种动物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再认识一类动物昆虫,将动物分入不同的类别后,再按照身体内是否有脊柱,将动物分成两大类。这样,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将他们比较熟悉的一些动物建立一个简单的动物分类体系,从而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能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的学习目标,同时也进一步落实了“能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
15、述某一类动物(昆虫)的共同特征”这一学习目标。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怎样将动物分类”,分四个教学环节。学习目标1.识别常见动物的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两栖类.爬行类.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征。2.通过搜集和分析有关动物的信息,获取动物分类的证据。尝试根据某些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能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3.会用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研究结果。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识别常见动物的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两栖类.爬行类.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征。教学准备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鱼的骨骼标本.猫的骨骼标本等,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视频资料
16、。学生1.搜集各种动物的图片。2.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导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引导学生观察课页图,提出问题除了鸟类和哺乳动物,我们周围还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动物,如蝉.蜜蜂.蚯蚓.壁虎等。这些动物的身体各有什么特征怎样将它们分类2.学生思考,小组进行讨论,在各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二)科学实践活动怎样将动物分类1.观察多种动物的身体分别有哪些特征。1)出示多种(如教科书中的8种)动物的图片,提出问题认识这些动物吗找一找它们的身体分别有哪些特征(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3)发给学生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比较不同动物的身体,我们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比较,教师巡回指导。4引
17、导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发现,例如动物的身体分为几部分.身体表面情况.运动方式.喂养方式等,根据动物身体结构的共同特征给它们分类,1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类。在这些动物中,哪此动物具有相同的身体结构将具有相同身体结构的动物分为一类,我们能将这些动物分为几类能否给每一类动物起一个名字在这些动物类别中,哪些是我们研究过的动物类别哪些没有研究过没有研究过的动物类别,它们的身体结构有哪些共同特征如果有身体结构与这些动物都不同的动物,我们怎么办(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将分类情况填写在学生活动于册中。3汇报交流介绍本组将这些动物分成了几类,每类有哪些动物,说明理由,3.认识昆虫。让学生再观察.比较煌虫.蝴蝶等
18、的身体结构,描述它们的身体结构特征,建立昆虫的概念。4.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柱将动物分成两类。1)出示鱼和猫等动物的骨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共同之处,即都有脊柱。它们是什么动物的骨骼比较它们的骨骼,我们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吗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提炼出“滑柱”的概念。2教师小结科学家根据体内是否有脊柱,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3让学生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柱,将动物分成两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5.整理分类结果并展示。利用学生活动手册,引导学生填写概念图,将两次分类的结果用一个概念图呈现出来。三)拓展与应用1.引导学生交流他们认识的其他动物。1)谈话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动物,并且
19、将它们进行了分类。我们还认识哪些其他的动物2学生说出更多动物的名称后,提出问题我们补充的这些动物,它们属于我们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的动物类别吗我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类别2.拓展认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拓展与应用的内容,说一说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2)谈话很多野生动物由于濒临灭绝而受到了保护,我们不能乱捕滥杀野生动物;野生动物身上有时会带有使人致病的病毒等病原体。因此,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板书设计2.动物的分类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第1单元多样的动物3.我国的珍稀动物第几课时1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课通过交流查阅的资料,引导学生认识一些我国的珍稀动物。在
20、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人类的一些活动会影响到动物的生存,从而激发学生热浸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本课教学.可以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的“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这一学习目标。本课的科学实跟活动是“认识我国的珍稀动物”,由四个环节组成。学习目标1.能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物,知道珍稀动物的名称和分布。2.能用科学的词汇.图表等方式记录观察到信息,会陈述证据和研究结果。3.能在活动中分工协作,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能倾听同学的发言,乐于完虚探究活动。4.能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会对动物造成伤害,具有热爱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能列举我国的几种珍稀动
21、物,知道珍稀动物的名称和分布。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大熊猫.朱鸣.白僵豚.金丝猴.扬子鳄等动物的相关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人类行为影响动物生存的视频资料.普氏原羚资判等。学生准备1.课前查阅整理几种珍稀动物的资料,重点研究一种珍稀动物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2.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绘图纸等。导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提前一周布置调查任务。谈话我国有许多珍稀动物。请同学们通过查阅文献.网络.书籍等,搜集整理关于我国珍稀动物及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动物生存的资料。2.从大熊猫切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1)引导学生观课页图,谈话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深受各国人们的喜爱。请介绍一下我们知道
22、的大熊猫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等情况。2引导学生汇报,教师小结。3.提出问题除了大熊猫外,我国还有哪些珍稀动物二科学实践活动认识我国的珍稀动物1.小组交流讨论各自搜集的我国珍稀动物的资料。1学生分小组介绍他们搜集的珍稀动物资料,使学生认识多种珍稀动物。(2)如果教科书中的4种动物有学生没有介绍的,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9页进行了解。2.全班汇报交流。1)请一些同学分别详细介绍一种珍稀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区域.生存状况等。(2)如果学生没有介绍白赞豚,让学生浏览教科书第10页,阅读介绍白鉴豚的小资料。3.交流讨论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存(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发表自己的观
23、点。(2)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页中的相关内容,然后教师出示更多的相关图片和视频。(3引导学生进行小结。4.交流讨论为保护珍稀动物,我们能做些什么1以学生在前两个环节交流的资料和教科书中的介绍为基础,让学生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2)教师可以介绍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对珍稀动物所起的保护作用。(三)拓展与应用1.阅读教科书中的资料,了解普氏原羚的野外生存状况和人们采取的保护措施。2.课外研究进一步了解人们为了保护珍稀动物开展的工作和采取的具体措施。板书设计3.我国的珍稀动物大熊猫.白头叶猴.中华秋沙鸭.扬子鳄.中掼鲟.白鱀豚.普氏原羚教学反思课
24、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第1单元多样的动物第几课时1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课结合学生对鸟和哺乳动物的已有认知,通过观察.比较多种鸟和几种哺乳动物,分别归纳出鸟的共同特征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通过本课教学,可以落实课程标准中“能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鸟类.哺乳类的共同特征”的学习目标。本课有两个科学实践活动。第一个科学实践活动是“鸟有哪些共同特征”,有四个教学环节。第二个科学实践活动是“找出与猫.兔相似的动物的特征”.主要有两个教学环节。学习目标1.认识常见的鸟和哺乳动物,能分别描述鸟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2.能认真观察动物,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分别归纳出鸟和哺乳动物的
25、共同特征,发展思维能力。3.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如实陈述观察到的现象;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调整自己的观点。4.体验动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认识常见的鸟和哺乳动物,能分别描述鸟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能认真观察动物,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分别归纳出鸟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发展思维能力。教学准备教师1.一些鸟和哺乳动物的图片及视频资料。2.鸟的正羽.绒羽,羊的皮毛,几种鸟和几种哺乳动物的卡片等。学生1.如果家中饲养了鸽或兔,可以带一只到学校,用于课上观察。搜集一些鸟的羽毛。2.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导学过程设计意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第二单
26、元教学方案单元教学方案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着重研究动植物生命历程中的繁殖环节。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途径,了解种子的外部特征与内部结构,发现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认识植物利用种子和根.茎.叶进行繁殖的各种方式以及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中发展的繁殖技术,能用植物的各部分进行繁殖,知道一些植物种子传播的不同方式;认识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认识常见动物卵的结构,区分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知道植物和动物都能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初步认识生物体的生命过程以及生物的繁殖特性,建构植物和动物繁殖的概念。二.单元教学目标二.单元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知道植物的种子有种皮和胚,使得植物可以通过种子
27、繁殖后代,2.知道植物种子的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3.知道有的植物可以通过根.茎或叶等繁殖后代。4.知道传粉是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的一个环节,许多植物能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5.知道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植物果实的一些特征有利于传播种子,植物种子的传播有多种方式。6.知道动物的受精卵里有胚,能够长成新的个体。知道动物有卵生.胎生等繁殖方式。(二)科学探究1.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观察并描述种子.鸡蛋内部的结构。2.能设计探究植物种子萌发条件的对比实验。3.能尝试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后代。4.能区分并描述动物卵生和胎生繁殖后代的不同方式。(三)科学态度1.有兴趣探究动植物繁
28、殖后代的条件.方式和过程。2.能坚持观察.记录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繁殖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3.在探究动植物繁殖后代的条件.方式和过程中,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具有以事实为依据阐述观点的意识,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多种植物和动物繁殖技术。2.了解环境对植物和动物生命繁行.物种延续的重要影响,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三三.单元知识结构.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共有3课,包括第4课.第5课和第6课。第4课是用种子繁殖,本课是在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植物可以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认识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了解种子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和萌发时发生的
29、变化;知道种子的产生要经历开花.传粉.结果和成熟的过程;知道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与果实的形态结构相关。第5课是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本课是在上一节课学习植物种子繁殖后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用根.茎.叶进行繁殖实验,发现有的植物可以用根.茎或叶等繁殖后代。最后通过介绍植物的组织培养,让学生意识到,人类可以介入植物的繁殖过程,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植物繁殖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第6课是动物的繁殖。本课主要研究动物的繁殖方式,区分卵生和胎生动物,本课通过观察和比较一些动物的繁殖,了解动物有卵生和胎生两种方式观察鸡蛋和其他动物的卵,了解卵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了解卵孵化的条件与过程,说出
30、一些常见的卵生动物,初步建构卵生动物的概念;认识黄牛等动物的繁殖方式具有在体内先由卵发育成幼体后。再产出后代的共同特点,初步建构胎生动物的概念。四.单元教学策略四.单元教学策略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辅,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五.课时安排五.课时安排4.用种子繁殖2-35.不用种子怎样繁殖16.动物的繁殖1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第2单元动植物的繁殖4.用种子繁殖第几
31、课时1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这节课可以从单元页中学生熟悉的大自然各种各样动植物的情景开始,让学生提出有关动植物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与动植物繁殖有关且有价值的问题,揭示本单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动植物的繁殖”,然后再聚焦到本课研究的问题“用种子繁殖”,本课安排了三个科学实践活动。学习目标1.认识一此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常见植物,知道许多植物能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2.知道传粉是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的一个环节。3.会观察和解剖种子,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4.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5.能列举植物传播种子的实例。6.有兴趣探索有关植物用种子繁殖的问题。7.增
32、强爱护植物种子,珍惜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认识一此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常见植物,知道许多植物能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2.知道传粉是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的一个环节。3.会观察和解剖种子,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学准备教师1.几种干的种子,用水浸泡过的菜豆种子,放大镜,摄子。介绍解剖菜豆种子的方法的图片或视频,种子的萌发过程视频,“种子的旅行”视频.望天树果实降落情景视频。2.蒲公英.莲蓬.苍耳等植物的果实标本。3.制作会“飞”的果实的材料和工具卡纸.剪刀.透明胶.小球。学生各种植物的种子.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导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出示单元页讲述在我们周围可
33、以看到许多动植物,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研究有关动植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问题。2.(出示课页插图)提出问题许多植物是靠种子繁殖后代的。关于植物繁殖我们可以研究什么交流3.揭示课题种子内部有些什么为什么能长出幼苗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用种子繁殖的有关问题。(二)科学实践活动种子的结构1.认识用种子繁殖的植物出示一盆开花结果的植物。1提出问题认识这株植物吗它有上一代吗它的上一代长什么样上一代是靠什么繁殖后代的2讲述植物都有上一代,植物的上一代生长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种子繁殖后代,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许多植物是靠种子繁殖后代,使它们得以世代相传的。3讨论交流;请学生举例说出用种子繁殖的植物。4小结种子是植物的
34、一个器官,地球上有许多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2.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有什么不同。1)(出示种子图片)明确观察任务找一找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2分发观察材料。3观察.记录种子的不同特征。4小组讨论.交流。5全班交流总结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3.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1猜测种子的结构画图,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2展示.交流学生的猜测。3提供浸泡过的菜豆种子,各组尝试解剖种子,观察种子内部的结构。4提供解剖和观察种子的工具,借助图片或视频,讲解解剖种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5交流解剖种皮的体验感受和出现的问题。6观察种子内部的结构,并画下来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7提出问题观察种子内部的结构,你发现了什
35、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8全班交流。(9小结虽然种子的外形不同,但种子都是由种皮和胚组成的。种皮保护里面的胚。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萌发时会发育成根.茎和叶,成为一株新的植物。(三)科学实践活动探究种子发需要的条件1.提出问题植物的种子通常是处在“休眠”状态不会发芽,在一定条件下种子会“苏醒”进入萌发状态。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2.学生猜想,教师适时板书;水.空气.温度.阳光.土壤3.设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1提出问题我们可以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这些猜测(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交流并理清实验记录单的记录要点,完善实验方案。3(出示教科书中某组实验方法图讲述改变一个实验条件,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
36、实验方法叫作“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4.出示教科书中四组实验方法图小结这几组实验是研究什么条件与种子萌发的关系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个条件进行研究,然后再按照同样的方法一一研究其他的条件。5.每位学生选择一组对比实验,在教室进行对比实验操作,做好对比实验后带回家继续观察,6.(出示学生活动手册明确实验要求;回家在研究时.要将每天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记录下来。7.(出示四组实验结果实物问题这是一周前老师做的种子萌发对比实验结果,从实验结架中。我们能发现什么8.讨论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9.小结种子在有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萌发。10.播放视频;种子的萌发过程视频。1
37、1.布置课后任务课后完成种子前发条件的对比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下节课让我们探索更多有关种子的奥秘,板书设计4.用种子繁殖种皮.胚(胚芽.胚根.子叶)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第2单元动植物的繁殖4.用种子繁殖第几课时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节课。这节课可以从单元页中学生熟悉的大自然各种各样动植物的情景开始,让学生提出有关动植物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与动植物繁殖有关且有价值的问题,揭示本单元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动植物的繁殖”,然后再聚焦到本课研究的问题“用种子繁殖”,本课安排了三个科学实践活动。学习目标1.认识一此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常见植
38、物,知道许多植物能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2.知道传粉是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的一个环节。3.会观察和解剖种子,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4.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5.能列举植物传播种子的实例。6.有兴趣探索有关植物用种子繁殖的问题。7.增强爱护植物种子,珍惜生命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认识一此用种子繁殖后代的常见植物,知道许多植物能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2.知道传粉是许多植物产生种子的一个环节。3.会观察和解剖种子,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学准备教师1.几种干的种子,用水浸泡过的菜豆种子,放大镜,摄子。介绍解剖菜豆种子的方法的图片或视频,种子的萌发过程
39、视频,“种子的旅行”视频.望天树果实降落情景视频。2.蒲公英.莲蓬.苍耳等植物的果实标本。3.制作会“飞”的果实的材料和工具卡纸.剪刀.透明胶.小球。学生各种植物的种子.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导学过程设计意图(四)科学实践活动研究果实和种子的产生与传播1.认识种子的产生。(1)提出问题植物产生种子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学生回答.交流2出示油菜开花和蜜蜂采蜜图提出问题植物产生种子之前要先开花。当油菜开花时,油菜花会引来许多蜜蜂采花蜜。蜜蜂采蜜对油菜结果和产生种子有什么帮助学生回答.交流(3)讲解蜜蜂传粉可以帮助许多植物结果产生种子,并提高果实与种子的数量和质量,这是许多植物产生更多种子繁殖后代必须经历
40、的一个环节。4提出下列问题.除了蜜蜂,还有哪些动物可以帮助植物传粉除了动物帮助植物传粉,还有什么途径实现传粉5学生回答交流(6)出示油菜开花.结果和种子图小结植物产生用于繁殖的种子.要经历开花.传粉.结果并产生种子和种子成熟几个环节。2.了解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1提出问题一粒油菜种子可以发育成一株油菜,一株油菜能产生成百上千粒种子。植物为什么要产生这么多的种子植物产生的所有种子都能繁殖成新植物吗2小组讨论.交诡。3全班交流。4归纳总结植物产生的种子,有的可能被一些动物食用,有的可能传播到不适宜萌发生长的地方而死亡。因此.植物要产生足够多的种子以提高生存率,保证种群繁衍。5列举
41、更多植物产生足够多的种子繁殖后代的事例。3.认识果实形态与种子传播方式的关系。1(出示蒲公英.莲.苍耳图片和实物)提出下列问题这些植物的果实有什么奇特之处它们分别是怎样传播的2)小组观察并交流。(3)全班交流。4归纳蒲公英的果实很轻,长有白冠毛,风吹能把种子传播到远处。莲的种子藏在皮坚厚防水的果实里,果实嵌生在能漂浮在水面的莲蓬里,随水流传播到远处。苍耳果实外面长有倒钩的刺,动物经过时容易钩在动物的皮毛上,由动物帮助种子传播到远处。5)交流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6播放视頻“种子的旅行”。7小结植物种子果实的形态与传播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五)拓展与延伸1.讲述望天树生长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
42、,高度相当于20多层楼。它的种子传播方式很特别。2.播放望天树的果实降落情景视频。3.问题为什么说望天树的果实很特别交流4.(出示卡纸.剪刀.透明胶.黄豆)讲述利用材料和工具,做一个能“飞”的果实模型。5.学生进行制作活动。6.展示作品,并互相评价比一比哪组果实模型降落的时间长。六)总结1.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有哪些收获2.进一步研究课外坚持观察和记录种子萌发的对比实验。板书设计4.用种子繁殖植物种子(果实)的形态与传播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反思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学习内容第2单元动植物的繁殖5.不用种子怎样繁殖第几课时1课型新授教材分析本课是在上一课研究用种子繁殖植物的基础上,继续
43、研究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的有关问题。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是“根茎叶也能繁殖吗”,分两个环节进行教学。第一个环节是了解学生对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之外,用梳物其他部分能不能繁殖.怎样繁殖的已有认知。第二个环节是用植物的根.茎.叶进行繁殖实验。引导学生学习用根.茎.叶繁殖的技术并尝试进行繁殖实验,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式,在不断探究.不断思索.不断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获取关于植物繁殖的更多信息。学习目标1.知道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繁殖后代。2.知道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方法。3.能设计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实验,并进行实践研究。4.能依据实验获得的信息,运用分析.概括等方法发现植物不用种子是怎样
44、繁殖的。5.有兴趣用根.茎.叶繁殖植物,享受研究成功的乐趣;能坚持管理与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6.认识到运用科学技术可以改变植物的繁殖方式。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知道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繁殖后代。2.知道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方法。3.能设计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实验,并进行实践研究。教学准备教师1.用根.茎.叶繁殖的植物月季.柳枝.没发芽和发芽的马铃薯和甘薯.落地生根等。2.实验器材和工具空花盆.土壤.小铲.剪刀.小刀.喷壶。3.甘薯大田繁殖的图片或视频。学生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导学过程设计意图(一)提出和聚焦问题1.出示竹林和竹笋情景提出问题竹子是常见的植物。竹林每年都会长出许多新的竹子,这些竹子是由种子繁殖的吗竹子主要靠什么繁殖2.讨论.交流。3.聚焦本课问题这节课我们研究不用种子怎样繁殖植物。(二)科学实践活动根茎叶也能繁殖吗1.交流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的已有认识,1)提出问题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植物哪些部分也能进行繁殖怎样用它们繁殖列举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的植物。2讨论.交流教师出示有关资料。3出示马铃薯实物提出问题马铃薯是怎样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