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柳永《雨霖铃》教案.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54678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柳永《雨霖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完整版)柳永《雨霖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完整版)柳永《雨霖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完整版)柳永《雨霖铃》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完整版)柳永《雨霖铃》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雨霖铃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2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写景的妙处。 3 感受词中凄凉孤寂的意境和抒情主人公飘零凄苦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及写作思路;揣摩意象,体会意境。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品味诗词语言,感受艺术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伤离别、重真情。教学重点1在朗读中品味词的意境。2 引导学生体味本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在了解这首词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质疑法、点拨法等。课

2、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我们常说,一代有一代的文学。宋词,作为一代之文学,和唐诗、元曲一样,代表着一种难于企及的高度和不可再现的辉煌。可有多少人知道,词曾经只是一种边缘文学,被称为“诗余”,即诗的陪衬和补充,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不被正统文坛所重视,仅仅活跃在民间,难登文学大雅之堂。它能在宋代兴盛并最终成为一代之文学,靠的是广大文人的大力推动和参与。可以这么说,没有文人的参与就没有宋词的辉煌,而反过来宋词的辉煌也成就了一大批文人,使他们因写词而扬名。在那个时代的词坛,俊杰辈出,星光璀璨,有很多名字,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仍然光芒四射,深入人心。 按照传统的提法,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题

3、材狭窄,以写闺情、离绪为主,词作语言清丽、含蓄,情感婉转、缠绵)的典范;苏轼、辛弃疾则是豪放派(取材广泛,多抒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词作气势豪放,大气磅礴,飘逸洒脱,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的代表。评论者总是将苏、辛并称,说:“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但苏轼也写婉约词,(如江城子“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也有豪放词。望海潮和雨霖铃的比较。望写景壮伟、声调激越;雨哀怨缠绵、冷寂幽清。词的分类 (1)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2)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3)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

4、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取材广泛,多抒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词作气势豪放,大气磅礴,飘逸洒脱,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题材狭窄,以写闺情、离绪为主,词作语言清丽、含蓄,情感婉转、缠绵,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秦观、晏殊、周邦彦、姜夔等) 二、作者和背景1.柳永简介 柳永(约987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字景庄,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改名柳永后,47岁(宋仁宗景祐年间)才考中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也叫“柳郎中”。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少年时去汴京

5、应试,经常跟歌妓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仁宗皇帝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 (柳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句子)柳永只得四字批语:“且去填词”,遂落第。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身,竟由群妓合金而葬。“柳氏三绝”与兄三复、三接都有文名(父不以子为荣,断绝关系) 成名原因 政治上的抑郁失志 生活上的特殊经历 博学多才,妙解音律 写出好作品2. 背景及释题 背景:当时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郁闷,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这是他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本词正是他当时心境的体现。 释题:“雨霖铃”,一作“雨淋铃

6、”,原为唐教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斜口时,霖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制此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三、教学过程1、播放邓丽君唱的雨霖铃歌曲2、听录音,可以跟着默读,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心绪的一句话教师引导:作者的心情在词的下片表露无疑,那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四、诵读指导1思考: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明确:本词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词,感情基调格外低沉悲戚。2诵读点评诵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注意字音、语调、节奏。寒蝉凄切“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字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凄切之情。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

7、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就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更那堪稍重、稍停,拖音。(统领字)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稍重、稍停,拖音(统领字)3指名朗诵,要求感受情感氛围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齐读(正

8、音,噎、霭、那)单读(体会)师读(示范)生品读四、整体感知,设疑启发1.“好诗一半画”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同学们品诗构画,发挥想象,本词能构几幅画?(提示学生以时间为序)离别前的饯别都门帐饮离别时的难舍执手相看离别后的想象晓风残月(板书二)2.披文入情,感受诗人情感 凄切、无绪黯淡、低落 催发、执看难舍、痛苦 酒醒、分离凄凉、孤独(板书三)五、重点探究 1、柳永和爱人的离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词的上片,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边读边标示出词中的意象。 明确: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楚天2、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呢? 明确:凄凉、沉寂3、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

9、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那么,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明确:不全是实写,“烟波、暮霭、楚天”是作者的想象语。4、作者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借以表达内心“伤离别”的心情。我们要了解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也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手法。上片有一句典型的“情语”,你找到了吗?明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8、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这是一处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品味。(1)、一个“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明确:一个人将另一个人的手放在自己手中,相互看着时泪眼婆娑,竟然是被泪

10、水给噎住而说不出话来了!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离别依恋痛苦的心情,缠绵悱恻,淋漓尽致。(2)、把“执手”换成“牵手”“握手”好吗?为什么?明确:“执手”感觉很慎重,很郑重,而“牵手”和“握手”不能充分表达那种凝重感和气氛。(3)、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实际上有千言万语。此时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出话来。你能否试着代他说两句?展开想象写一写,和大家分享。(就上述问题分组展开讨论,然后和大家交流。)9、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大家丰富的想象填充了柳永留下的艺术空白。那么,与恋人离别后,作者的痛苦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呢?请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词的下片。10、思念是一种说不

11、出口的痛,而柳永又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哪句最能代表柳永的心声呢?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预设):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作者直抒胸臆,把离别后的痛苦酣畅淋漓地说出来了!(预设):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借景抒情,“酒”“杨柳”“风月”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作者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酒”无味,“柳”留人,“晓风”秀丽,“残月”凄迷,作者的心却是悲苦的。(预设):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尘万丈,我非你不爱。恋人离开,百无

12、聊赖。正可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预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一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的无奈与孤寂在里面。以问句作结,引人思考,余味无穷。六、综合领悟 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假设让你为它取个题目的话,你会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呢?请说明理由。(预设)秋别。因为这是一个发生在秋天的关于离别的故事。(预设)伤别。因为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就是“伤离别”。(预设)思念。因为词人对恋人的思念无处不在,我觉得用“思念”比较好。(预设)相思。 七、点拨内容,归纳艺术手法1.串讲拓展问题探究:词的上下阕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整首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13、和氛围?【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词融情入景和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试着体会全词的意境。分析:雨霖铃抒写的是饯别时黯然、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了“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助。词的上阕在凄冷环境衬托下,主要实写离别时的情景,下阕是对别后思念和凄凉的设想。全词既写了眼前离情,又写了未来的伤感,处处以景物衬托离情,景为情设。整首词融情于景,虚实相济,在情景交融中,意境缠绵,凄凉清丽,演绎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离别之歌。2.师生归纳 情景交融 虚实兼济 铺叙点染点染: 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

14、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点;其余各句均是“染”,渲染相思之情的伤悲。刘熙载艺概中谈到:词有点(点缀)、有染(渲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两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它语相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此意乃是以画法论词

15、,从中可看出柳词中有画,反复渲染。即精雕细刻,又大胆泼墨,前后照应,委婉自如。不避俚俗:执手相看泪眼(俚)今宵酒醒何处(俗)3师生共同背诵全词。六:小结忆柳永中这样写道:“忍把浮名换浅唱,只为儿女道情长。烟花巷陌君常在,倚翠偎红平生畅。奉旨填词无冕王,井水歌罢美名扬。多情最是雨霖铃,至今想念柳七郎。” 什么是经典呢?我想应该是指那些历经时光打磨和岁月淘洗而依然名之为典范的作品。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七、布置作业1背诵雨霖铃。2鉴赏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出鉴赏文字。(或:将全词改写成一篇优美散文。)3课外拓展雨霖铃抒写的是离别之苦,古代诗词中表达这种情感的作品很多。你能从读过的诗词中说出几句吗?“风萧萧兮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这是燕太子丹与刺客荆轲间的“壮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高适与董大间的“慰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与孟浩然间的“酒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是白居易与客人间的“惨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完整版)柳永《雨霖铃》教案.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