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科学授课教案第一部分 外科学总论教案一、授课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二、授课学时:共27学时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 四、标本教具 (一)多媒体课件 (二)挂图第一章 绪论 1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外科学发展简史。2、怎样学习外科学二、教学重点1、外科学的来源及发展2、外科学研究的五大内容: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其他(肠梗阻,门脉高压,甲亢等)3、外科学发展简史,重点介绍近代突破手术疼痛,感染,抗菌,失血问题4、我国外科学成就及新进展三、教学难点怎样学习外科学 一切为病人着想,在为病人服务中学习 学习和处理服务与学习、目的与手段、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培养时间观念,集体
2、观念,无菌观念 重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加强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 四、教学步骤 (40分钟)1. 外科学发展简史 2. 外科学研究的内容3.学习外科学的方法五、课后复习 外科学发展史及外科学研究的内容第二章、外科领域的分子生物学 自学内容第三章 无菌术 (ASEPSIS) 1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1、树立无菌概念2、掌握无菌术及灭菌、消毒三概念3、熟悉外科手术所应包括的无菌术内容4、掌握手术人员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方法5、学会对病人手术区域的皮肤(粘膜)消毒和铺无菌巾6、掌握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7、了解手术室的管理二、教学重点1、无菌术概念,无菌术在临床医学,尤
3、其在外科领域中的重要性。2、无菌术组成:灭菌法、消毒法、无菌操作原则和管理制度。3、外科手术常涉及的无菌术内容: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与消毒方法: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病人手术区域的皮肤(粘膜)消毒与铺巾: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三、教学难点 1、无菌术的组成 2、外科手术常涉及的无菌术内容四、教学步骤 1、无菌术的概念 (2分钟) 2、无菌术的组成及无菌技术 (10分钟) 3、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方法 (10分钟) 4、手术人员及患者的无菌技术 (10分钟) 5、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5分钟) 6、课后小结 (3分钟) 外科手术中的无菌原则五、课后复习 1、消毒灭菌的方法有哪些 2、手术过程中的无菌
4、技术第四章 外科病人体液失调 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在外科的重要性2、掌握功能性、非功能性细胞外液等几个基本概念3、熟悉机体自身对体液平衡及酸硷平衡的调节机制及重要性4、掌握临床几种缺水的特点、缺水程度的判断及治疗原则(包括经验治疗和公式计算治疗方法)5、掌握低钾血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静脉补钾的基本原则。熟悉高钾血症的紧急处理方法6、了解低钙血症的神经肌肉兴奋性的表现形式及处理方法7、熟练掌握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机理、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原则补碱公式的灵活应用及注意事项8、了解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处理要点9、掌握水、电解
5、质及酸碱失衡的临床综合处理原则二、教学重点1、正确认识和处理水电解质平衡的重要性及复杂性。2、休液平衡、酸碱平衡的维持及调节。3、各种脱水对血容量的影响,临床判断方法4、低钾血症主要临床表现,纠正低钾血症的方法,静脉补钾的原则。5、高钾血症的危险性及处理方法。6、酸碱失衡的原因及表现、临床判断方法三、教学难点1、休液平衡、酸碱平衡的维持及调节。2、酸碱失衡的判断3、水盐电解质及酸硷失衡的处理原则及方法四、教学步骤1、人体体液的组成、体液的生理调节、体液及酸硷平衡与外科的重要性(15分钟)2、等渗性、高渗性、低渗性缺水的原因及比较,不同程度脱水的临床表现和几种补钠方式,用归纳图表的方式列出几种缺
6、水的程度表,便于讲解和记忆。(20分钟)3、低钾、高钾血症的原因及表现,临床处理原则, (20分钟)4、临床酸碱失衡的原因及临床特点,以实例演示和讲解补碱计算公式和经验公式的灵活应用并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讲授。(20分钟)5、课后小结 (5分钟)(1)、各种脱水的概念(2)、补钾的原则(3)、酸中毒的补碱计算公式和经验公式(4)、以腹膜炎,肠梗阻等为例,扼要说明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临床复杂性及综合处理原则。五课后复习1、功能性、非功能性细胞外液等几个基本概念2、临床各类脱水的表现及判断、补盐公式及原则3、酸硷失衡的判断及处理方法第五章 输血 自学 一、自学目的和要求1、握输血的适应征和途径2、
7、悉输血的并发症及防治3、解自身输血的作用和目的4、解血液成分制品和血浆增量剂的用途二、自学重点1、输血,包括成分输血的适应症,各类血制品的输入方法2、输血并发症及防治措施。三、自学难点输血并发症及防治措施四、自学步骤 1、结合实际病例学习输血(包括成分输血)的适应症 2、各类血制品的输入方法 3、重点注意输血的并发症 第六章 外科休克 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休克的微循环及代谢变化,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2、了解休克的分类3、熟练掌握外科休克的临床表现,休克的监测指标及意义4、掌握抗休克的一般急救措施、治疗要点,血容量的补充和维持。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5、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临床诊
8、治要点二、教学重点讲课思路与手段1、休克的病理生理、微循环及代谢的变化以及继发性内脏器官的损害。2、休克的意义,休克的本质,以及休克的分类。3、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休克代偿期及休克抑制期与微循环的变化、化谢变化、器官损害特点。4、休克监测的意义,常用的监测技术,各种指标变化的意义及与各重要脏器损害之间的联系。5、休克急救的一般措施,特殊措施,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原则与选用方法,如何改善组织细胞的供血、供氧,如何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6、感染性休克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休克的微循环及代谢的变化2、休克代偿期及休克抑制期与微循环的变化、化谢变化、器官损害特点。 3、休克监测的各种指标变化
9、的意义 4、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原则与选用方法四、教学步骤1、以病例介绍休克的概念、分类; (8分钟)2、以图标方式介绍休克各期的微循环的变化、化谢变化、器官损害特点;(30分钟)3、休克的监护、处理原则、纠正休克的判断标准、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原则与选用方法;(30分钟)4、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处理,“冷休克”的概念及特点; (10分钟)5、课后小结; (2分钟)(1)、休克的本质及分类、各期临床表现、处理原则(2)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五、课后复习1、休克的微循环的变化、化谢变化、器官损害特点2、休克的诊断、处理、治疗效果的判断方法3、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原则与选用方法第七章 多
10、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 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一)、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概念1、了解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的概念2、熟悉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发病基础3、重点了解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的诊断指标4、了解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的发病机制5、掌握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症的防治原则(二)、急性肾功能衰竭(ARF)1、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概念2、握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与分类3、了解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与诊断4、掌握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原则(三)、了解ARDS、应激性溃疡及肝衰竭概念、发病基础及诊治原则二、教学重点1、M0DS概念及演变2、MODS发病基础, 3、MODS的发病机制,。4、MODS
11、的临床表现, 5、MODS诊断6、MODS防治原则方面, 7、急性肾衰竭(ARF)定义、病因、分类及临床分型。8、ARF临床表现9、ARF的治疗原则三、教学难点1、MODS的判断2、MODS的预防3、那些原发病可导致MODS4、ARF分期及临床四、教学步骤1、M0DS概念及演变; (5分钟)2、MOD诊断、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阻断病理连锁反应; (25分钟)3、应用线路图形式简单MODS原发病因不同,但最终临床表现相似;(5分钟)4、ARF病因及分类; (5分钟)5、ARF诊断依据、方法和步骤,重点讲述肾前性和肾性ARF的鉴别要点、肾性和肾后性ARF的鉴别要点; (25分钟)6、ARF少尿
12、期和多尿期的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 (10分钟) 7、课后小结; (5分钟)(1)、M0DS的概念、诊断、处理(2)、ARF各期的临床特点、处理要点五、课后复习1、 M0DS概念及演变、诊断、治疗2、 ARF病因及分类、各期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第八章 临床麻醉 4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麻醉的基本概念、麻醉学的范畴,临床麻醉的任务及分类2、了解麻醉前准备的必要性,掌握麻醉前病人病情判断标准ASA评分法3、熟悉麻醉前准备事项,掌握常用的麻醉前用药4、掌握全身麻醉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麻醉药的临床药理特点及通用临床麻醉深度判断标准5、了解肌松药的临床药理特点及注意事项6、熟悉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及其
13、处理7、了解麻醉机的基本结构气管内插管术、以及全身麻醉的实施步骤8、掌握局部麻醉常用药物的临床使用剂量9、掌握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的症状、预防及处理10、掌握局部浸润麻醉的方法,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11、熟悉椎管内麻醉的定义及分类及适应症,了解其解剖及生理、操作步骤及麻醉管理12、熟悉椎管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13、了解控制降压及全身低温的概念14、了解区域麻醉、神经阻滯以及椎管内麻醉的解剖、生理二、教学重点:1、麻醉概念,临床麻醉的任务,临床麻醉分类。2、麻醉前准备的内容,麻醉的风险等与ASA病情分级的内在关系3、全身麻醉的基本概念、全麻药的分类 4、静脉麻醉的定义、优点、缺点。5、肌松药的作用机制
14、、分类及临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6、局部麻醉的定义、优点、缺点及种类。7、椎管内麻醉的定义、分类、优点、缺点、适应症。三、教学难点:1、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原则以及常用麻醉前用药(阿托品、鲁米那)的药理特点、常用剂量。2、吸入麻醉的定义,优点、缺点、常用药物,MAC的概念以及影响吸入麻醉药肺泡浓度的因素。3、静脉麻醉的常用药物以及通用临床麻醉深度的判断标准。4、局部麻醉药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常用局麻药的使用剂量、中毒剂量。5、局麻药毒性反应的症状、预防措施及处理措施5、局部浸润麻醉的方法6、椎管内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四、教学步骤:1、通过临床麻醉实施图片,以图表法讲解麻醉的概念,临床麻醉的任务、分类
15、;(15分钟)2、麻醉前准备的内容、目的、方法,强调择期手术禁食、禁饮的时间重要性;(25分钟)3、全身麻醉的概念、药物分类及目的、方法、并发症及处理;(30分钟)4、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使用剂量、中毒剂量,局麻方法;(25分钟)5、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及生理,麻醉方法,常用的麻药,并发症防治;(25分钟)6、麻醉实施中的管理措施及麻醉恢复期的检测与管理; (15分钟)7、结合当代医学发展的要求简单介绍控制性降压和全身低温麻醉的定义、目的、适应证及方法;(15分钟)7、课后小结; (10分钟) (1)、麻醉的概念,麻醉前准备的目的内容 (2)、全身及局部麻醉的概念、方法、分类, (3)、局麻及椎管内
16、麻醉的常用药物及剂量五、课后复习1、 麻醉的分类2、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及预防和处理3、 局部麻醉的常用药物及常用局麻方法4、 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及生理,方法及并发症防治第九章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复苏的范畴、临床意义以及心脑肺复苏的三个阶段、成功的关键2、掌握心跳停博的早期诊断3、掌握初期复苏的概念及操作方法4、熟悉后期复苏的概念、内容及特殊处理及后期复苏的处理原则5、熟悉脑复苏的意义和处理原则6、自学重症监测治疗二、教学重点:1、复苏、心肺复苏、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及心肺脑复苏的三个阶段,怎样提高复苏的效率。2、心跳骤停的早期诊断方法、死亡的分期及如何实施现场
17、心肺复苏(初期复苏)3、后期复苏中的呼吸道管理、维持、检测手段和必要性,胸内心脏按压方法、药物治疗的目的、途径和常用药物,心室除颤的分类、除颤的条件及电除颤起博治疗。4、脑复苏方法和进展。三、教学难点:1、复苏三个阶段的主要方法和手段2、有效的ABC程序、保持呼吸到通畅的重要性及方法3、口对口呼吸的方法,有效指征、有效人工循环建立的操作方法、指征4、胸内心脏按压的方法、优点、缺点、适应征。四、教学步骤:1、 心肺脑复苏的及三阶段的概念、复苏的急迫性 (8分钟)2、初期复苏的任务及步骤,方法、有效性的判断 (30分钟)3、后期复苏的内容及具体方法 (20分钟)4、复苏后的治疗原则及方法 (10分
18、钟)5、简单介绍重症检测治疗(ICU病房)的作用及日常工作。10分钟6、课后小结: (2分钟)(1)、单人或双人施行心肺复苏的方法(2)、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有效性的判断(3)、开胸心脏按压的优缺点、适应症及方法。五、课后复习1、 BLS、ALS、PRT的概念、有哪些具体内容及方法?2、复苏时的药物应用的选择、目的、剂量及使用原则第十章 疼痛治疗(自学) 第十一章 围手术期处理 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围手术期概念,认识围手术期处理的意义2、掌握手术病人的手术耐受力评估与手术时机选择3、掌握提高手术耐受力,术前一般准备,脏器功能不全准备4、掌握术后常见情况,并发症的认识与处理
19、二、教学重点:讲课思路与手段1、临床工作中因围手术期准备、处理不当而产生的后果、教训。 2、围手术期及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如手术期限性分类、手术耐受性分类3、一般手术准备的内容,脏器功能不全的术前处理原则4、术后一般情况发生机理与处理及护理要点5、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诊断与处理6、老年病围手术期处理特点三、教学难点: 1、 一般手术术前准备的内容2、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分类、术前处理原则3、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处理及防治四、教学步骤:1、用实例阐明围手术期的准备处理对手术成败的重要性;(10分钟)2、围手术期及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5分钟)3、心理准备及生理准备的目的及方法;(10
20、分钟)4、特殊准备的内容及心脏功能量化评估;(10分钟)5、术后处理的内容及方法;(20分钟)6、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处理及预防; (20分钟)7、课后小结; (5分钟)(1)、术前胃肠道准备的原则及内容(2)、胃肠道手术后的进食原则(3)、伤口的分类、愈合标准、拆线时间五、课后复习:1、 一般手术术前准备的内容,脏器功能不全的术前处理原则2、 手术后处理的内容及治疗护理要点3、术后可发生哪些并发症,如何判断及防治。第十二章 外科营养(自学) 第十三章 外科感染 4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外科感染发生的原因、病理演变过程,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2、掌握常见软组织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3、掌
21、握常见手部化脓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方法4、熟悉掌握全身性感染的临床概念,熟悉脓毒症及菌血症的感染致病菌、临床表现、防治原则5、掌握破伤风的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措施6、熟悉外科抗生素的应用原则二、教学重点: 1、外科感染的基本定义、分类、病程演变、病变的各种结局,如何选择有关的辅助检查。2、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3、外科感染的处理及预防措施4、全身性外科感染的最新进展,医学用词的概念、病因、常见致病菌、诊断及治疗。5、破伤风的发病原因,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三、教学难点、1、宿主的抗感染免疫在外科感染中的作用2、全身性外科感染的诊断及处理3、破伤风的处理原则4、外科合理使用抗
22、生素四、教学步骤:1、外科感染的基本定义、分类、病程演变、病变的各种结局;(10分钟)2、简单介绍外科感染之病原菌与宿主的关系;(10分钟)3、外科感染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防治;(20分钟)4、简要讲解疖、痈、皮下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淋巴管炎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基本概念及处理要点;(40分钟)5、全身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处理原则、抗生素的选用原则;(40分钟)6、破伤风的发病原因,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要点,防治措施,镇静药物的使用,并发症的防治;(30分钟)7、课后小结;(10分钟) (1)、外科感染的定义及分类(2)、脓毒症、菌血症的概念(3)、破伤风特征性的临
23、床表现五、课后复习1、外科感染的定义及分类2、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3、浅部组织化脓性感染的类型及概念、表现及处理4、全身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处理原则5、破伤风的处理原则第十四章 创伤与战伤 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与创伤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2、掌握创伤的局部炎症反应与全身反应、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创伤愈合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创伤的的并发症及原因3、握创伤的诊断、急救和处理原则。4、熟悉清创术的基本内容。5、了解战伤急救五项基本技术6、了解火器伤、冲击伤和复合伤的特点。二、教学重点:讲课思路与手段1、创伤的几个基本概念,如创伤与损伤,多发伤与复合伤,2、创伤机制,现代创伤
24、特点, 3、创伤的病理生理(局部炎症反应、全身反应)4、创伤的临床表现与创伤的诊断6、创口的愈合过程及影响因素与清创术的目的和意义。三、教学难点:1、创伤机制及全身性反应2、创伤处理的基本原则四、教学步骤:1、通过病例图片建立创伤的初步概念及分类方式;(5分钟)2、创伤机制,复合伤、多发伤、多处伤以及创伤评分等现代创伤概念;(10分钟)3、结合病例及图片讲述创伤的局部反应及全身反应;(10分钟)4、创伤的修复过程及愈合类型及影响因素;(5分钟)5、创伤的诊断及处理,突出快速、适时、针对性获取依据,作出初步判断;(20分钟)6、讲述处理的一般原则,又是要与诊断灵活掌握,做到边诊断边处理,再完善,
25、建立创伤急救的立体概念;(10分钟)7、伤口的分类及处理,清创术具体步骤;(10分钟)8、课后小结;(10分钟) (1)、创伤的概念及分类 (2)、创伤的局部及全身反应(3)创伤处理的一般原则五、课后复习:1、创伤的分类方式2、创伤的病理反应3、创伤处理的一般原则和进一步救治4、批量伤员的处理原则5、开放性创伤口的处理方法第十五章 烧伤、冷伤、虫螫伤 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烧伤面积的计算和深度估计,。2、掌握现场急救、转送与初期处理。3、掌握烧伤早期休克与全身感染的诊断和治疗。4、熟悉烧伤的治疗原则。5、了解烧伤的病理生理和临床分期6、了解吸入性烧伤损及烧伤严重性分度。7、了解电烧
26、伤、化学烧伤的特点和处理原则。二、教学重点1、 烧伤面积的计算和深度估计。2、 烧伤的治疗原则。3、 现场急救、转送与初期处理4、 烧伤早期休克与全身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三、教学难点1、 烧伤面积的计算和深度估计2、 烧伤早期休克的诊断和治疗3、 烧伤全身感染的诊断四、教学步骤1、 烧伤面积的计算和深度估计 (20分钟)利用病例图片,建立烧伤的基本概念,着重讲述烧伤面积估算方法(新九分法、手掌法)和烧伤深度的判断(三度四分法),进一步引出依据烧伤面积、深度及并发症等的有无而进行的烧伤严重性分度。讲述吸入性损伤严重性的同时,着重强调吸入性损伤的及时诊断。2、讲述烧伤的病理生理(局部病变、全身反应)和
27、临床分期的内在联系。(10分钟)3、列举病例重点讲述烧伤休克的特点和防治。(10分钟)4、 烧伤全身性感染的发生与发展、诊断和防治。(10分钟)5、介绍不同深度烧伤的处理方法,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关系。(20分钟)6、通过典型图片介绍电烧伤、化学烧伤的特点、急救和处理原则。(5分钟)7、课后小结 (5分钟)(1)、各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表现(2)、烧伤的补液公式(3)、烧伤的治疗原则五、课后复习1、各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表现与烧伤面积估算方法2、烧伤的治疗原则3、如何应用烧伤的补液公式第十六章 显微外科(自学) 第十七章 肿瘤 2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悉肿瘤的概念、分类2、解肿瘤的病因、病理3、
28、熟悉肿瘤的临床表现,掌握良性与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要点4、掌握肿瘤的诊断方法,熟悉肿瘤辅助检查方法的选择5、了解肿瘤的分期方法6、熟悉肿瘤的综合治疗方法,了解化疗药物的分类7、掌握常见体表肿瘤的特征、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8、了解肿瘤外科手术中的无瘤原则二、教学重点:1、肿瘤的分类及病理生物学特点。2、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简明扼要介绍各种辅助检查3、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提示化疗药物分类的临床意义。三、教学难点;1、国际抗癌联盟的TNM分期法,2、 良性与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四、教学步骤:1、用多媒体手段引出肿瘤的概念及分类方法、相关概念;(10分钟)3、 简单
29、介绍肿瘤的病因;(5分钟)3、良、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5分钟)4、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辅助检查手段;(30分钟)5、肿瘤的国际分期法;(10分钟)6、肿瘤的治疗手段,配以图片介绍肿瘤外科手术中的无瘤术原则;(15分钟)7、要求自学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等内容;8、课后小结;(5分钟) (1)、肿瘤的概念及分类 (2)、临床良恶性肿瘤的特点 (3)、肿瘤处理的方法及原则五、课后复习:1、肿瘤的分类及相关概念2、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3、肿瘤的TNM分期4、肿瘤的现代治疗方法5、常见体表肿瘤的诊断第十八章 移植 1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熟悉移植的基本定义、明确有关基本概念。了解移植的发展过
30、程及趋势2、熟悉移植的基本原则和步骤3、了解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胰腺移植的基本手术方案二、教学重点1、移植的概念、发展史及分类2、明确什么是排异反应,分类及处理原则3、了解供体的选择,器官的切除,器官的保存。三、教学难点移植的免疫排异反应,分类及处理原则四、教学步骤:1、移植的概念、发展史及供体、受体,自体移植、同种异体移植、原位移植、异位移植、活体移植、结构移植、细胞移植、组织移植等基本概念; (20分钟)2、简要介绍临床移植免疫的特点、免疫排斥反应类型; (15分钟)3、自学移植器官的获得、肾移植、肝移植、胰腺移植、心脏移植的手术方法,国内外的发展动态。4、课后小结; (5分钟)移植
31、的概念及分类五、课后复习1、移植的相关概念、免疫排斥反应类型2、免疫排斥反应的治疗3、供体的选择原则及切取保存方法外科学总论参考书籍1、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2、外科学基础第一版,戴 闽主编,江西医学院出版社2003、83、手术学全集 整形与烧伤外科卷第一版 黎鳌主编4、烧伤治疗学第二版 黎鳌主编第二部分 神经外科教案一、授课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二、授课学时:共7学时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 四、标本教具 (一)多媒体课件 (二)图片第十九章 颅内压增高症 2学时一、教学目的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步骤和治疗方法 2、掌握脑疝形成机理、临床表
32、现、诊断方法。3、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和病理生理变化。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压低温治疗 二、教学重点 1、颅内压的形成及生理变化。 2、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3、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4、脑疝的概念及形成机理、临床表现。 5、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的处理原则。 三、教学难点 1、颅内压的生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2、脑疝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表现。 四、教学步骤 (一)颅内压增高 (50分钟) 1、颅内压的形成及生理变化 2、颅内压增高的病因3、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4、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5、颅内压增高的治疗 (二)脑疝 (25分钟) 1、脑疝的概念、小脑幕裂孔、枕骨大孔的相关解剖 2.、小脑幕裂孔疝的
33、病因及表现3.、枕骨大孔疝的病因及表现(三)课后小结 (5分钟) 1、颅内压的正常值是多少? 2、何为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 3、脑疝的成因及表现 五、课后复习 1.、形成颅内压增高的病因有那些? 2、颅内压增高的处理原则有那些? 3.、小脑幕裂孔疝、枕骨大孔疝有什么区别?第二十章 颅脑损伤 4学时一、教学目的:1、掌握颅骨骨折典型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2、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掌握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与诊断4、掌握脑水肿的治疗方法5、熟悉头皮损伤类型及临床特点6、熟悉脑损伤病人病情观察内容7、了解闭合性脑损伤的机制8、了解原发性脑损伤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区别9、了解脑损伤的分级10、了
34、解脑损伤的手术指征及常用的手术方式二、教学重点1、颅底骨折的临床特点2、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3、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与诊断4、脑损伤病人的病情观察三、教学难点1、闭合性脑损伤的机制2、原发性脑损伤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区别3、脑损伤的分级四、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头皮损伤、颅骨骨折 (40分钟)1、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2、颅骨骨折分类3、线形骨折、凹陷性骨折、颅底骨折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4、凹陷性骨折手术指征5、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时的处理(二)脑损伤 (120分钟)1、闭合性脑损伤的机制 (5分钟)2、原发性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5分钟)3、颅内血肿形成机制、临床表现与诊断
35、(25分钟)4、开放性脑损伤的临床特点 (5分钟)5、病情观察 (10分钟)6、CT及颅内压监测、脑损伤的分级 (5分钟)7、脑损伤的处理原则 (10分钟)8、昏迷病人的护理与治疗 (5分钟)9、脑水肿的治疗 (10分钟)10、脑损伤的手术指征、常用手术方式 (10分钟)11、对症治疗与并发症的处理 (10分钟)(三)课后小结 (10分钟)1、颅底骨折的诊断主要依据什么?2、何为开放性脑损伤?何为闭合性脑损伤?3、区别原发性脑损伤与继发性脑损伤4、脑损伤病情观察的内容五、课后复习1、脑震荡、脑挫裂伤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2、颅内血肿典型临床表现脑疝3、Glasgow Coma Scale(GCS评
36、分法)第二十一章 颅脑和脊髓先天畸形(自学)第二十二章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 1学时一、教学目的:1、掌握颅内和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2、熟悉颅内和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3、了解各类不同性质肿瘤的特点二、教学重点1、颅内及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2、颅内及椎管内肿瘤常用的检查方法三、教学难点各类不同性质肿瘤的特点四、教学步骤1、颅内及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 (25分钟)2、各类不同性质肿瘤的特点 (5分钟)3、颅内及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5分钟)4、课后小结 (分钟)(1)、颅内及椎管内肿瘤主要临床表现(2)、颅内及椎管内肿瘤主要检查与治疗方法五、课后复习1、颅内及椎管内肿瘤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37、?2、颅内及椎管内肿瘤为什么会引起颅内压增高?3、颅内及椎管内肿瘤主要检查方法有哪些?第二十三章 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 (自学)神经外科学参考书籍1.局部解剖学教材 第四、五版 2.外科学第五、六版 吴在德主编3.神经外科学第一版 王忠诚主编4.神经外科基础与临床 第一版 张天锡主编 第二十四章 颜面部疾病 (自学)第三部分 普外科教案一、授课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二、授课学时:共30学时三、授课类型 理论课 四、标本教具 (一)多媒体课件 (二)相关图片、典型的X线片第二十五章 颈部疾病 2学时一、教学目的1、掌握甲状腺疾病的外科治疗原则,熟悉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2、掌握颈淋巴结
38、结核的治疗原则。3、了解颈部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二、教学重点甲亢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三、教学难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与处理原则四、教学步骤1、复习甲状腺解剖生理(10分钟)2、单甲、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诊断与治疗(30分钟)3、甲亢的诊断与治疗(30分钟)4、课后小结(10分钟)甲亢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手术适应症五、课后复习1、甲状腺的生理2、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3、甲亢外科治疗的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第二十六章 乳腺疾病 2学时一、教学目的:1、掌握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2、掌握乳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TNM分期。3、熟悉乳房纤维腺瘤的临床表现。4、熟悉乳腺癌的
39、病理分型、转移途径和手术方式。5、熟悉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表现。6、了解乳房的检查方法、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和放射治疗。二、教学重点1、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2、乳腺癌的临床表现。3、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TNM分期。三、教学难点1、乳房纤维腺瘤、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癌的鉴别诊断。2、乳腺癌的治疗原则。四、教学步骤(一)乳房良性疾病 (35分钟)1、乳房的解剖学特点2、急性乳腺炎的病因3、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4、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原则5、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表现6、乳房纤维腺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二)乳腺癌 (35分钟)1、乳腺癌的发病原因2、乳腺癌的病理分型3、乳腺癌的临床表现4、
40、乳腺癌的转移途径5、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TNM分期6、乳腺癌的治疗原则和手术术式(三)课后小结 (10分钟)1、急性乳腺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2、“桔皮样改变”、“酒窝征”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五、课后复习1、如何鉴别乳房包快的良恶性?2、乳腺癌的治疗原则是什么?3、乳腺癌的手术方式有哪些?现在最常用的是什么?第三十六章 腹部损伤 1学时一教学目的1、掌握腹部损伤的类型、诊断步骤、急救和治疗原则。2、熟悉外伤性肝、脾、肠破裂的鉴别诊断。二、教学重点腹部损伤的诊断、处理原则三、教学难点:腹内脏器损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四、教学步骤:1、腹部损伤的概论-病因、损伤作用、机理(5分钟)2、临床表现、诊断:
41、腹部闭合性损伤 (20分钟)(1)、有无内脏损伤(2)、什么脏器损伤(3)、有否多发性损伤(4)、诊断有困难怎么办3、治疗 (5分钟)(1)、手术时机的掌握(2)、手术方案4、腹部各损伤脏器的特征和处理 (5分钟)5、课后小结:(5分钟) 如何判断腹部脏器损伤,有哪些检查手段五、课后复习1、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2、腹部损伤的处理原则第三十七章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1学时一、目的和要求1. 熟悉腹膜的解剖与生理。2. 掌握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病因、分类和病理生理。3. 掌握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4熟悉急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的选择。5熟悉膈下脓肿、盆腔脓肿的诊断和治疗。二、教学
42、重点1、腹膜的功能、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病因、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2、急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指征和处理方法。膈下脓肿、盆腔脓肿的诊断和治疗。三、教学难点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手术治疗的原则。四、教学步骤1、腹膜的解剖生理概要 (5分钟)2、病因及分类 (5分钟)3、临床表现 (7分钟)4、诊断 (5分钟)5、鉴别诊断 (5分钟)6、治疗 (8分钟 )7、课后小结 (5分钟)、治疗方法上的选择:非手术与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膜炎与继发性腹膜炎的区别五、课后复习急性腹膜炎的手术指针2、非手术治疗方法3、手术治疗方法第三十八章 胃十二指肠疾病 3学
43、时一、教学目的: 1、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原则1、 掌握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几种并发症的治疗方法2、 了解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的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3、 掌握胃癌的临床分期及胃癌的扩散与转移(尤其淋巴转移的重要性)4、 了解胃癌的TNM分期的临床意义5、 熟悉胃癌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原则6、 了解胃十二指肠憩室及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产生的病理和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二、教学重点1、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理及发病机制2、胃溃疡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外科治疗的适应症3、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外科治疗的适应症4、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大出血及瘢痕性幽门梗阻的病因和病理及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5、简单介绍几种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6、胃癌的病理分型、胃癌的扩散与转移、临床病理分期7、胃癌的临床表现及临床诊断检查方法7、 胃癌手术治疗的几种方法及淋巴结清除范围,根治手术根治度的划分9、简单介绍胃癌的化疗及其他治疗方法三、教学难点 1、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产生机制2、胃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的适应症3、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穿孔、大出血及瘢痕性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4、胃癌的临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