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识周长”说课稿 认识周长 说课稿 西师附小 罗建华 一、 说教材 各位专家, 各位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西南师大版)数学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的第一课时认识周长。 认识周长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 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但我们本课讲的周长不仅仅局限于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 而是包含了 所有的平面图形的周长, 既有规则图形的周长, 也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概念。 二、 说学生 周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学生的认知基础: 一是在二年级学会了测量长度, 二
2、是在二年级下已对长、 正方形进行了认识, 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通过数一数、 比一比、 折一折、 量一量等实践操作活动, 发现了 长方形、 正方形都有四条边,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这些有利于学生认识周长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都是我们教学中应当利用和开发的。 呈现给学生的所有图形, 学生直观看到的是一个平面图形。 而要让学生说到周长就会去想到围图形一周的长度 则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 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则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 三、 说目标 新课标指出, 通过数学学习, 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 重要的数学知识, 以及基本的数学
3、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结合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心理特点, 认知规律, 我确定如下教学目 标: (1) 认知目 标 知道周长的含义, 建立周长的概念。 (2) 能力目 标: 结合具体实物, 通过观察、 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能初步测量计算三角形、 四边形等图形的周长。 (3) 情感目标: 通过演示操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 参与学习、 合作学习的目 的。 (4) 创新目标: 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 培养和发展学生多向思维,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与计算图形的周长。 我们把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放在周长概念的建立和周长测量
4、上, 特别是周长概念的建立。 四、 说教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更好地突出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操作实践, 观察分析, 合作探究, 量中理解, 联系生活应用周长等措施, 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 使学生由被动消极的学习变为主动积极的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主要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法,反馈教学法, 融合成合作参与探究交流 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创设情境、 引导自学、 组织交流、 点拨释疑、 巩固运用等程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 在做数学 的过程
5、中掌握知识, 重构认知。 五、 说过程 一、 尝试探究, 认识周长。 在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两只蚂蚁比赛的动画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引出周长概念。 并让学生通过五做来感知, 感悟, 最后理解周长概念。 摸一摸, 通过摸一些图片的一周, 来初步感知周长; 描一描, 把这些图形的一周描在纸上, 抽象出图形的周长;想一想, 让学生想象图形的周长, 初步形成周长概念; 然后再找一找周围一些物体的某一个面的周长, 让学生理解周长是相对于平面图形来说的;最后让学生说一说, 什么是周长, 在老师的引导下, 形成正确的周长概念。 二、 合作探究, 量中理解。 通过第一环节的的学习, 学生认识到了
6、周长是围图形一周的长度, 那这些图形的周长究竟是多长呢? 这就需要去测量,在测量中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本环节是做书上练习, 测量长方形、 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长, 然后再测量难度更大的圆的周长, 遵循了 从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三、 联系生活、 应用周长。 数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学习了数学知识, 应该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环节让学生先尝试着找找生活中周长知识的应用, 然后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老师事先搜集的一些例子, 最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来相互测量一下对方的腰围,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五、 说特点 我们认为本课的设计有以下特点: 一、 以做数学 为
7、核心来指导教学。 所谓做数学, 就是做中学数学。 荷兰数学家、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 数学教学的具体组织过程, 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 获得做出来 的数学, 而不是给以现成的 数学。 做数学 强调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和思考, 在实验操作、 讨论争辩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增进了 对知识的理解; 形成了 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体验了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也学会了与人合作, 与人交流; 获得成功的体验; 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 建立自信心。 在本节课中, 我们始终坚持做数学 的原则, 让学生在做中学。 为了 使学生形成周长的表象, 建立好周长的概念, 我们让学
8、生去摸一摸图形的一周, 再把这一周给描在纸上, 还在周围找一找其他物体的某一个面的周长,最后来量一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量同学的腰围等。 通过这些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去充分的感知周长, 理解周长。 让学生亲自去做一做, 抽象的数学概念会变得形象化、 具体化, 让学生学得生动, 学得深刻。 就象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的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 但动手操作不应该是脖子以下的活动, 应尽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动手操作应为学生学习知识服务, 应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服务,更应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服务。 所以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动手之前进行思考, 给学生留出思维的空间。 二、
9、 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为抓手来组织教学。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直观、 形象思维向抽象、 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 其空间观念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观察、 实验和必要的动手操作, 再通过心理活动的内化去获得表象, 形成空间观念。 几何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空间形式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形 的科学抽象与概括,同时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基本条件。 以前我们的教学由于受传统观念与应试教育 思想的影响, 只重视求周长的计算教学, 而忽视了概念教学或者过分强调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忽视直观和表象的作用, 以至于造成学生对形成几何图形的表象不深刻, 空间观念淡漠。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多
10、层次、 多渠道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结合有关知识的教学设计一些灵活、 巧妙, 富有吸引力、 想象力的问题来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机。 根据以上理论, 我们把本课设计为三个层次: 识周长, 量周长, 用周长,让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并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 看一看, 想一想, 说一说, 形成周长的表象, 建立周长的概念。 特别是想象图形的周长这个环节, 是我们独特的设计, 能更好地落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 以小步子, 多反馈 为主线来精心设计。 课堂是有限的, 如何能处理好时空的有限性和学生思维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重点。 我们在设计
11、本课的时候, 以小步子, 多反馈 为主线, 精心设计了很多的小环节, 并注重学生信息的反馈。 特别是在测量图形周长的环节里, 如果让学生测量太多的图形, 操作就只会流于形式, 于是我们充分利用了教材的资源, 先测量书上练习中的长方形, 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周长, 让学生的学习落实到知识 上。 然后安排学生测量一个圆片的周长, 这是因为书上练习很典型, 而圆片的一周是曲线, 它可以体现出很多的测量方法, 并能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比肤浅的讨论很多图形的周长测量方法更有意义。 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 加上一个比较灵活的环节, 测量腰围和生活中其他物体的某一个面的周长, 并及时进行反馈。 这样, 以信息反馈, 师生互动为原则, 利用反馈教学法, 尽可能的让学生从分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 充分体现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教学中, 教师要适时, 科学地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加以调控, 使教与学产生共鸣, 情感产生共振, 定会使学生在这个轻松、 活泼、 富有个性的探索过程中, 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其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多方面也必将得到发展与提高! 六、 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很简单, 根据本课设计的需要, 我们只把周长的概念板书了 下来。 简明扼要, 又突出重点。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 恳请各位领导、 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