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9套汇编之课内文言文.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557265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9套汇编之课内文言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年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9套汇编之课内文言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年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9套汇编之课内文言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年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9套汇编之课内文言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年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9套汇编之课内文言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0年七上期末汇编之课内文言文上海市黄浦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三)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4. 本文选自_,六年级第二学期所学的古文_也出自这本书。(2分)5.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

2、线的句子。(2分)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_6. 下面句子中“杞人忧天”这一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 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B. 只因为被拉黑的人数少,就觉得制裁不文明旅游者没有除恶务尽,那是一种典型的杞人忧天。C. 日本政府于2001年制定了“今后50年内诞生30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的目标,针对此事韩国媒体用了杞人忧天来形容。D. 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会中心主任李韬葵在文章中称,担心中国经济崩溃是杞人忧天。【答案】4. (1). 列子 (2). 两小儿辩日 5. 即使掉下来,也

3、不会有什么伤害。 6. C【解析】【4题详解】杞人忧天这则寓言,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出自列子天瑞。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哲学著作。愚公移山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等均出自列子。【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然后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两句中重点的词有:只使:即使;中伤:伤害。【6题详解

4、】C. 有误。“杞人忧天”的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今后50年内诞生30名左右诺贝尔奖得主”是不切实际的,但并没有忧虑之意。故选C。【点睛】译文: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无处依托,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是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就不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只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

5、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大地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消除了疑惑,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2019学年第一学期金山区七年级期末语文试卷(三)阅读下文,完成7-10题(7分)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7这则寓言选自。(1分)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6、。9“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中的“此”指的是什么?(2分)10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2分)7吕氏春秋(或:吕览)(1分)8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使唤),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啊。(关键词:得、使、于)(2分)9“此”指的是对挖井后节省一个人的劳力,却误传为挖井挖到一个人,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这样一种情况。(2分)10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或:不要轻信传闻,应仔细辨别,深入调查研究。)(2分)【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其又称吕览,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7、【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得,得到。之,的。使,使唤。于,在。【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分析。1)句子翻译。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像这样寻找到的传闻,还不如没有听到。可知“此”是“这样”的意思,是文章中这个“传闻”发展的过程的意思。故“此”指:丁氏挖井后节省一个人的劳力,却误传为挖井挖到一个人,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这样一种情况。【7题详解】本题考查主题。寓言的启示或者道理一般是对故事中的人或动物的行为、想法进行讽刺或者表扬。结合“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可知,对于故事中那些邻居那种不经调查就胡乱传闻的行为是批评的。因此道理是: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

8、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或:不要轻信传闻,应仔细辨别,深入调查研究。)【点睛】译文:宋国的一户丁姓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常常一个人居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被宋国的国君听说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只是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寻找到的传闻,还不如没有听到。上海市浦东新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

9、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7. 上文选自_,作者是_。8. 解释下列加点字(1)顾野有麦场_(2)一狼径去_9. 翻译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0.

10、 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狼狡诈本性的是A.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C.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答案】7. (1). 聊斋志异 (2). 蒲松龄 8. (1). 看(回头看) (2). 径直 9. 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10. B【解析】【7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了解。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了三则与“狼”有关的故事,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8题详解】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

11、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考试时,可以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1)大意: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顾:看(回头看)。(2)大意:一只狼径直走开。径:径直。【9题详解】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这句话的重难点词语有: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止,只,只是。【10题详解】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表现的是狼贪婪的本性。故选B。【点睛】译文: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

12、很远。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

13、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狼(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2)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

14、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5)狼亦黝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4. 狼选自_,作者是清朝的_(姓名)。5. 解释加点字(I)顾野有麦场:_ (2)场主积薪其中:_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7. 本文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答案】4. (1). 聊斋志异 (2). 蒲松龄 5. (1). 看,视。 (2). 柴 6. 一只狼在那里打洞,想

15、要打洞过去攻击他的后边。 7. 面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解析】【4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狼选自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 人。【5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顾野有麦场”翻译为“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顾”意思是“看,视”。“场主积薪其中”翻译为“

16、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薪”意思是“柴草”。【6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句中“洞”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打洞”,“意”意思是“打算”,“隧”在这里是名词用作状语,意思是“从通道”。据此翻译即可。【7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本文通过写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的经过,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

17、胜利。译文: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匹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匹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齐追赶屠户。屠户十分窘迫,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大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跃起,用刀劈砍狼的

18、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匹狼。他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匹狼正在柴堆打洞,打算将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匹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狼也真狡猾啊,而一会儿两匹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甲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9、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文】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20、。 (选自狼三则其三)【注释】行室:临时搭盖的住所。12.【甲】【乙】两文都选自_代文学家_(人名)所著的文言短篇小说集_。 (3分)1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2分)(1) 顾野有麦场( ) (2)令不可去 ( )14.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3分) 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_ 15.【甲】【乙】两文中的屠夫都是_、_的人。狼虽然凶残,但【乙】文中屠夫却以一把“_”的小刀,最终以“_”(方法)战胜了它。 (4分)(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12.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每空1分)13(1)看 (2)离开 (每空1分)14.道路旁有晚上耕种的人留下的临时搭盖的住所

21、,(屠夫)跑过去隐藏在那里。(3分)15.机智、勇敢 (每空1分) 不盈寸(1分) 吹豕之法(1分)上海市嘉定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测试卷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甲】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22、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_(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_9.甲乙两文都强调了 ;甲文选文侧重谈 ,乙文侧重在 (3分)10.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诸葛亮认为,学习必须宁静、明志。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3分)_8.(1)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别人,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9.修身治学、惜时学习态度、方法立志、成才(或宁

23、静致远)。10.示例:我认为读书要宁静致远,要有目标,也要学与思相结合。要淡泊、宁静以“明志”,时时将“志”放在眼前,不断磨砺;没有志向,则学无目标,必然学习庞杂,不能专一。学与思相结合,是很有效的读书方法;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反之一味地空想而不去学习和实践,终究会一无所获。静安区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1-14题(11分)【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

24、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庞葱与太子将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葱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大梁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庞葱从邯郸反,竟不得见。11.甲文选自_一书,是该书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文字,而出自乙文的成语是_。(2分)12.对“今邯郸之去大梁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翻译准确的一项是( )(2分)A.如今邯郸离开大梁到集市去很远,议论臣的人要拜

25、访这三人。B.如今邯郸距离大梁比(王宫)离集市远,议论臣的人也超过了三人。C.如今从邯郸到大梁去要经过集市,议论臣的话要经过这三人。D.如今邯郸距离大梁比到集市远,议论臣的话也会经过三人传来。13.“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中的“此”指的是_(用自己的话回答),这句话隐含了作者对这件事的看法是_。(5分)14. 甲乙两文所写事情虽然不同,但其中国人和魏王犯错却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是_。(2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1114题(11分)11. 吕氏春秋 三人成虎(2分,每空1分)12. B(2分)13.挖井后节约一个劳力,被误传为挖井挖到一个人这种情况。(2分)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能轻信盲从

26、,更不能以讹传讹。(3分)14.未经调查研究,便轻信传闻。(2分)上海市普陀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测试卷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9分)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1)不亦说乎( ) (2)人不知而不愠(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选文中有的句子已经演化成了成语,请你写出2个。(2分) 9.如果让你选择一句作为座右铭,你会选择哪一句?请说说理由。(2分) 6.(1)通“悦”,高兴 (2)恼怒7.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8.温故知新 逝者如斯 三人行,必有我师9.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9套汇编之课内文言文.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